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 公元712年 公元770年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 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 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际 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 被称为 诗史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语言精炼传神 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极大 被誉为 诗圣 有 杜工部集 传世 怒号挂罥长林梢庇布衾三重茅沉塘坳 xi n s ng 丧乱 见此屋 h o ju n ch ng b ch ng q n o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场秋风有什么特点 从诗歌中的哪些词语能体现出来 试分析该词的表现效果 认真思考 换一换 1 卷我屋上三重茅 2 吹我屋上三重茅 3 掀我屋上三重茅 卷 字 既写出了风的迅猛 又形象的表现出茅草的动态 写作背景 759年 安史之乱未定 关内又大饥 杜甫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 历尽险阻 备尝艰辛 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 先后写出诸如 三吏 三别 之类富有现实性的史诗 最后抵成都 由亲友帮助 在西郊浣花溪 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 哪知次年的秋天 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 一夜暴雨 湿透了室内衣被 茫茫黑夜 百感交集 诗人由自己的遭遇 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 不禁产生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的善良宏愿 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叹自己年老体衰 生活穷困 二叹周围还有许多跟自己一样的穷苦人民 三叹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痛苦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为何叹 拓展延伸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 春望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