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早读晨诵绝句教案.doc_第1页
三年级下早读晨诵绝句教案.doc_第2页
三年级下早读晨诵绝句教案.doc_第3页
三年级下早读晨诵绝句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句教案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理解诗的意思,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体会诗美的意境。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教学重点:熟练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大家会背很多绝句,例如杜甫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和五言绝句(迟日江山丽)。今天我来学习一首新的绝句,作者就不是杜甫了,是一个叫志南的和尚。板题:绝句 志南2、 自主合作,读诗明意。3、 1、作者简介 志南是作者的法号。生平事迹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就因为他的一首绝句,让后人记住了他的名字。2、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3、请生朗读,互相评价。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5、小组汇报交流。译文:在古木的树荫下拴着一只小船,我拄着藜干制的拐杖过了桥东。春天的天气时雨时晴,杏花开时的蒙蒙细雨落在身上,衣服欲湿未湿,柔和的杨柳春风吹在脸上一点儿也不觉得寒冷。注释:系(x)-联接。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称。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 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 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 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 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於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 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 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 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 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 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 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总结:古人就是聪明,用了仅仅28个字,把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写的栩栩如生。这就是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