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信息窗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课 时本课共2课时课 时目 标1、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重点加深1分米和1毫米的认识教学难点加深1分米和1毫米的认识教学准备直尺 一分硬币 一元硬币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修改与补充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2、搜集信息: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1)猜测。谈话: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2)验证。谈话: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3)班内交流,认识1毫米。谈话: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对1毫米的认识。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5)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厘米=10毫米)2、认识1分米。(1)、猜测。谈话: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2)验证。谈话: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3)班内交流,认识1分米。谈话: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 )(4)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3、认识1千米。(1)猜测。谈话: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1千米长,仔细观察图画,你能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说说1千米有多长吗? (2)举例说明(也可以引导学生实地感受)。A:一个人伸开双臂大约1米,1千米大约需要1000名同学拉起手的总长度。B: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引导学生借助计量单位“米”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1千米=1000米)(3)举例体会。谈话:谁能说一说从学校到什么地方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4、小结。谈话: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1、自主练习第1题。(1)同桌交流。(2)教师说长度,学生用手势表示。要求: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2、自主练习第2题。(先猜单位再量一量)量一量1元钱硬币的厚度是( )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是 ( )量一量课桌的高度是( )3、自主练习的第4题。(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先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 四、自我评价:这节课我都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基本练习 1、填空练习:(1)计量比较短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2)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3) 3千米( )米 7厘米=( )毫米 1米 =( )分米 1分米=( )厘米 2、手势比划练习(本题要点:学生能正确用手表示长度单位,加深理解)师快速变换长度单位,学生快速用手比划其长度。(注意纠正学生长度不规范的手势) 3、填写长度单位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谈话:刚才,同学们能用手来表示其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估计能力,看谁能准确填写上长度单位。一棵树高7 ( ) 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100( )一把小刀长6( ) 课桌高70( ) 二、综合练习 1、做自主练习中的第5题。(重点指导学生量的方法)(1)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测量。(2)班内交流。2、做自主练习第6题 (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1)引入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不错,下面我们来个长度单位换算的小游戏,好吗?(教师把第6小题变成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换算。如:1分米-3厘米=( )厘米,可以变长一分米的粉笔,去掉3厘米,还剩多少厘米)(2)学生抢答,并说清算理。3、做自主练习第7题(1)学生独立填写。(2)班内交流。(学生说出填写理由)4、自主练习第8题(1)先让学生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感受。(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三、实践测量。谈话:同学们知道了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下面我们就用我们手中学具来量实物,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1、量一量手中铅笔的长度。2、量一量手指的长度。3、量一量文具盒的厚度。先让学生独立测量,班内交流时说一说测量方法。 四、自我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板 书 设 计教 学 后 记课 题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课 时本课共1课时课 时目 标1、在调查动物有关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经历用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3、在活动中,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体会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直尺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修改与补充一、布置课前活动计划 分小组活动要求:每人把调查的内容进行记录。一、二组了解各种动物每天的食量、睡眠时间和寿命等知识;三、四组可通过上网了解我国动物的种类;五、六组可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图书资料,了解动物跑的速度。2、 交流、整理1、小组活动:每人交流调查的内容,组长进行数据整理。2、全班交流:(1)每组选一名代表交流调查的情况,教师有重点的板书。(2)交流调查的内容和获取知识的方法或途径。(3)谈谈自己在活动过程的感受。三、调查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看课本27页的插图,结合本节课交流的内容,制作一个统计表。板 书 设 计教 学 后 记课 题信息窗一:蜜蜂王国-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课 时本课共2课时课 时目 标1、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教学难点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教学准备 计数器 小棒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修改与补充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担任不同工作的人所组成的,而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蜜蜂也跟人类一样,它们生活在一个蜜蜂王国里,今天我们就一起到那里了解一下蜜蜂们的生活吧。(出示课题及课件。课件内容是介绍蜜蜂王国分工的科教片片断,里面有提供各种小蜜蜂只数的信息) 2、看完后,学生交流感想。(鼓励学生像小蜜蜂一样互相合作,共同进步) 二、利用旧知,学习新知谈话:根据课件提供的小蜜蜂只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将学生所提问题按解决方法的不同分成用加法解决的一组和用减法解决的一组,为后面分组解决作准备) 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谈话:要求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应怎样计算呢?(1)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指出这是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2)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4)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小结:做这道题时很多同学都喜欢用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把题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让它们分别和另一个两位数相加,最后再将两个结果加起来的方法进行计算。(5)练习: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学生独立完成并简单的说一说口算方法。 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谈话:要求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应怎样计算呢?(1)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指出这是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2)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4)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小结:做这道题时很多同学都喜欢用学过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知识,把题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用被减数依次减去的方法进行计算。(5)练习: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学生独立完成并简单的说一说口算方法。 三、掌握方法,巩固应用谈话:刚才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有些还没有解决。现在我们也像蜜蜂王国里的小蜜蜂一样,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做完这些题目。(解决刚才提出的众多问题中还未解决的问题)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蜜蜂王国,了解了许多有关蜜蜂的知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第2课时 一、回顾旧知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你还记得怎样做吗,让我们来看这些题,争做“快乐速算小蜜蜂”。 1、出示题目23+15= 48+32= 30+57= 19+43= 36+27= 27+33= 64+29= 75+16= 76-23= 98-74= 60-18= 51-26= 95-27= 84-57= 39-24= 2、回顾方法以第一组为例,请两名同学分别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3、全班汇报以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为准,评选出“快乐速算小蜜蜂” 二、解决问题谈话:今天,我们再来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用昨天学过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热心帮助小蜜蜂(1)出示题目:P41(2)(2)讲解做法:要想解决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怎么估计的?又是怎么计算的?(3)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2、问题高手小蜜蜂(1)出示题目:P41(4)(2)讲解做法: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3)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成员轮流出题,大家同做。(4)全班汇报:根据每个小组提出问题数量的多少,评选出“问题高手小蜜蜂”3、实践体验小蜜蜂(1)出示题目:P42(6)(2)解决问题一: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想法。(3)实践体验:找几组同学实际做,教师记录每组的数据,其他学生根据数据独立解决问题,交流想法。 三、总结感悟谈话:这部分知识学完了,你觉得它对你有什么帮助呢?板 书 设 计教 学 后 记课 题信息窗二:整装待发-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口算、估算课 时本课共2课时课 时目 标1、能正确口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学难点能正确口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学准备 计数器 小棒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修改与补充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勤劳的小蜜蜂们整装待发要去采花粉了。大家想去看看吗?瞧,它们出发了!(出示情境图)谁能利用其中的信息,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学生可能会回答:清晨,小蜜蜂们在大王的命令下,出发去采花粉了。看,它们的队伍向四个方向出发,其中向北飞的有310只蜜蜂,向东飞的有103只蜜蜂,向南飞的有286只蜜蜂,向西飞的有530只蜜蜂。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1)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2)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蜜蜂多多少只?(3)向北飞和向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对于学生提出的可以用本课知识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不能用本课知识解答的问题(如需要用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解答的问题)可让学生写在问题口袋里,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行解答。 2解决第一个问题(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先来解决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大家会解决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3集体汇报,交流想法。学生可能会回答:530310=840(只)(1)我是这样想的:因为53个十加31个十等于84个十,84个十是840。谁和我的方法不同?(2)我是这样想的:5个百加3个百是800,3个十加1个十是40,800加40等于840。谁和我的方法不同?(3)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4指导竖式的书写格式。大家的方法可真多!那我们今天就重点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边说边板演: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完全相同。我们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0=0,再算十位上是31=4,最后算百位上是53=8,结果是840。 5解决第二个问题(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再来解决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蜜蜂多多少只?)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请大家用竖式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进行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集体交流并汇报: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和大家来说一说?(学生到实物展台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学生可能会回答:530310=220(只)我是这样想的:我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0=0,再算十位上是31=2,最后算百位上是53=2,结果是220。谁和我的意见不同?(如有不同,让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引起大家的注意。)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大家认为在进行笔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先要把数位对齐,然后是从个位开始算起。教师及时的进行评价:你说得非常好,大家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同学提出的这一点。6解决第三个问题。(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再来解决向北飞和向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向北飞和向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请大家用列竖式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进行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集体交流并汇报: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和大家来说一说?(学生到实物展台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学生可能会回答:310286=596(只)我是这样想的:我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6=6,再算十位上是18=9,最后算百位上是32=5,结果是596。谁和我的意见不同?(如有不同,让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引起大家的注意。) 三、分组学习,巩固新知。 1利用情境图,继续解决问题。 大家一定还有许多想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请你从黑板上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来解答。并把你的计算过程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能有:向西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西飞和向东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向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南飞的比向东飞的多多少只? 或 向东飞的比向南飞的少多少只?学生先用列竖式的方法独立解答自己喜欢的问题,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2集体汇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哪个小组的同学想和大家说说你们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分别到展台前说出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提醒有错误的学生及时进行改正。教师小结:刚才大家解答的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你知道笔算的方法吗?谁能总结一下?学生可能回会答:我认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一样。都是要对齐数位,然后从个位算起。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小蜜蜂辛勤的菜花粉,对你有什么启发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我学会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我知道小蜜蜂是十分勤劳的,我也要向小蜜蜂学习,做个勤劳的小学生。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去参观了小蜜蜂出发采花粉的情景。现在让我们再去看看,小蜜蜂又有什么新的行动了。(课件出示复习题)瞧,小蜜蜂要回家了,你知道它们的家在哪吗?学生运用前面所学习近似数的知识连线,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解决了“向南飞和向北飞一共有多少只?”这个问题。(出示情境图)下面我们把问题改成“向南飞和向北飞一共约有多少只?”你想怎样算呢?请大家来猜一猜。把你猜的数写在纸片上。计时10秒,时间到,请大家出示你的结果。学生可能会回答:我是这样想的:我用近似数的方法来解答,286接近300,103接近100。300100=400。所以大约是400。谁和我的意见不同? 教师小结:我们把大家用的这个方法叫做估算。教师边说边板书:286103,把每个加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百数,286接近300,103接近100,300100=400。所以大约是400。因为是估算,不是精确数,所以我们用,表示约等于400。 三、独立学习,巩固新知。 1自主练习5估算。 273302 297401 352213 698505 709604 653421 2自主练习1 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在练习时,可同位合作,拿出计数器,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数。要注意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体会算理。 3自主练习2 本题是利用卡片练习计算的题目,通过练习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练习时可安排学生在小组内每人选择2个数进行练习,(如:一人选出2个数,其他人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再集体汇报,对有错误的学生提醒及时改错。 4自主练习6。(1)卖出的菊花和玫瑰一共是多少枝?(2)卖出的菊花比百合花多多少枝?(3)你认为花店本周该多进一些什么花?分别进多少枝比较合适?(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前2题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再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第(3)题是根据上周的卖花情况来预测本周情况。在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的基础上交流想法时,要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理由。第(4)题,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注意是否是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问题是否有意义。板 书 设 计教 学 后 记课 题 信息窗三:勤劳工作-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课 时本课共2课时课 时目 标1、能正确进行有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勤恳的学习品质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有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有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教学准备 计数器 小棒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修改与补充 第 一 课 时 一、串联情境,导入新知 承接第二信息窗,上节课我们看到了上千只小蜜蜂,在蜂王的一声令下迅速按各队的路线飞去,它们飞啊飞啊,飞了好远好远,终于找到了果园和花园,连休息一下都没有就开始了忙忙碌碌地采蜜了。它们个个都很能干,你想不想参观一下它们采蜜的场景。(想)(出示情境图)今天我们要用这幅图来学习数学知识,比一比哪一位同学在学习中能象小蜜蜂那样不怕累,肯努力思考,克服困难。 二、进入情境,观察思考,探索新知 1、发现问题谈话: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画面,充分表达从画面上看到的信息。 2、提出问题 小蜜蜂想知道什么?果园到花园有多远?(板书) 你想知道什么?跟同位说一说,全班交流。(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多少只?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 3、解决问题 (1)列式解决: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帮谁呀?(一般选择帮小蜜蜂,因为孩子的心里装的是可爱的蜜蜂) 要解决的问题:果园到花园有多远?应该从图画中寻找哪些有关的信息?你能把你找到的两个信息与小蜜蜂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同位互相说)会列式吗? 学生列式:592+374 (2)探究算法: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尝试(有的同学可能用学具摆一摆,也有的可能用计数器拨一拨,也有的可能用竖式计算)。全班交流。 生可能估算: 592接近600,374接近370,600+370=970,592+374970生可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让生边拨边说)先在计数器上拨592,再加374,个位上2个一加4个一得6,十位上9个十加7个十得16个十,向百位进1,得6个十,百位上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再加1个百是9个百,结果是966。生可能用竖式计算:(让生边说边板演) 592 + 374 - 966 从个位加起2个一加4个一得6,十位上9个十加7个十是16个十,10个十是1个百,向百位进1,百位上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再加进位的1个百得9百,结果是966。 (3)算法优化: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笔算既方便又准确。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观察这道题的笔算跟以前学习的三位数笔算有什么不同,以前学的没有进位,这道题有一次进位。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笔算。 (4)全班小结:小组讨论做这样的笔算应注意什么?全班交流小结: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三、巩固练习: 小蜜蜂忙忙碌碌干得可起劲了,可是它发现有些花病了,你知道它病在哪里吗? 267 562 473 405 374 35 - - - 662 836 823(每一朵花一个算式) 再以后做这样的的笔算,你们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意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有哪些收获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在全班交流。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昨天小蜜蜂收获很大,采了好多蜜,同学们也和蜜蜂一样在数学课上取得了不少成果,不但解决了许多问题,还进一步研究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请个别同学说一说,其他同学补充、订正。小蜜蜂今天又到花园、果园去采蜜了,同学们,咱们该怎么办呢?“问题口袋”急不住了,出示自制问题口袋,抽出问题卡分别贴在黑板上。问题1: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 (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多少只?)问题2: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 从家到花园比从家到果园近多少米?)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观察信息窗,寻找相关信息,列出算式。问题1:518-227 问题2:592-374 2、探究算法:(1)鼓励学生尝试计算第1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尝试)(2)小组交流各自算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交流自己算法的机会。(3)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生可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边拨边说) 先拨518,再减227,个位8个一减7个一得1,十位1个十减2个十不够,到百位借1个百,10个十加1个十是11个十,11个十减2个十,得9个十,百位借走1个百还剩4个百,4个百减2个百还剩2个百,结果是291。生可能用竖式计算(边板书边讲) 518 -227 - 291个位8减7得1,十位上1减2不够,到百位借1,得11个十,11减2,得9,百位借走1个百,剩4,4减2得2,结果是291。生3: 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优化算法。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笔算即方便又准确。我们今天继续研究笔算。启发学生质疑,你有没有问题问一问生2,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十位上1减2的下面得9或十位上1减2不够减怎么办?生2解答,然后请其他同学再来说一说。 提问:今天研究的笔算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上节课的笔算是加法,这节课是减法。) 提问:这节课的减法笔算与以前学习的减法笔算有什么不同?(以前没有退位,这道题有一次退位。)-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小结:做三位数减法笔算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练习: 独立计算问题2:592-374 ,(个别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 359-178 928-75 680-367 全班练习,展示错误题例,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1) 359 (2)928 (3) 680 - 178 - 75 -367 - - - 131 178 323(1)错在十位向百位借1当十,没加原来的5,是直接用10减7。(2)错在相同数位上的数没对齐。(3)错在十位被借去1个十还剩7个十,没把借去的1个十去掉。小组讨论:针对刚才出现的问题,以后做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 2、小蜜蜂找家 谈话:你能帮小蜜蜂找到自己的家吗?(6只蜜蜂,每只小蜜蜂跟一道算式;3座房子每座房子写一个得数) 算式是:808-436 728-463 600-240 628-256 418-58 981-716 得数是:372 265 360 学生独立算一算,连一连,然后集体订正。 4、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 书 设 计教 学 后 记课 题 信息窗四:国王查账-加减法的验算课 时本课共2课时课 时目 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教学准备 计数器 小棒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修改与补充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勤劳的小蜜蜂,还记得发生在蜜蜂王国里的有趣故事吗?学生可能回答:记得。在那里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老师出示情境图课件 。 二、扮演角色,探索新知: 1.初步观察,弄清图意。 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图中还有什么? 引导学生简单说出图中的蜜蜂们在干什么?同时通过看图知道还有一张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表这一重要数学信息。 2.深入观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解决问题。 从这张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表中都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张记录表,知道表中分了两个内容:1、生产情况记录,2、使用情况记录。(1)角色扮演,引入对“加法验算”知识的探索。国王让小蜜蜂检查一下这张记录对不对,可急坏了小蜜蜂,小蜜蜂急地说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小蜜蜂急地说:“ 怎样检查呢?”怎样检查生产情况记录对不对呢?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通过验算的方法来解决。这时老师就说:同学们的点子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来扮演这只小蜜蜂当次小小检查员,检查一下这张记录,好吗?怎样验算呢?自己在本子上试试看!学生试着独立完成,教师可巡视了解一下学生的想法。 318 573 - 891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验算方法。学生可能验算的方法有:1、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的方法,如: 891 318 - 573 3、和减其中一个加数的方法, 小结: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看来不管用哪种验算方法,只要能验算出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就可以。(2)角色扮演,引入对“减法验算”知识的探索。 有了刚才的经验你能检查一下使用情况记录吗?自己检查完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教师可巡视了解一下学生的想法。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验算方法。 627 264 - 891学生可能验算的方法有:1、用差加减数的方法,如: 891 627 - 2642、用被减数减差的方法,如: 891 264 - 6273、也有的会再算一遍,如:小结:检查完使用情况记录后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小结出不管用哪种验算方法,只要能验算出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就可以。 三、综合练习 巩固新知 1、书自主练习2谈话:你们真是很优秀的小小检查员,能再检查一下这几道题吗?比比看哪位小小检查员的速度是最快的!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一说错在哪里!提问:为什么会出这么多错误呢?学生可能回答:不仔细,应该检查,验算。提问:如何就能避免错误的产生?学生可能回答:要仔细认真,验算。 2、书自主练习4谈话:既然你们都是很优秀的小小检查员,老师也想检验一下你们是否名副其实。比比看哪位小小检查员完成的又快又好。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请全部作对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总结出要养成认真做题及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小结学生谈这节课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勤劳的小蜜蜂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你们愿意向小蜜蜂学习吗?学习它们的勤奋团结吗?这节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数学闯关竞赛,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拥有数学才能得到的小标志最多。你们有信心取得胜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争分夺秒做闯关练习,好吗? 二、开展闯关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第一关。(1)自主练习1。谈话:比比看哪个组完成地有快又好!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题目的计算、填空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提问:谁能保证自己计算准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养成做完题随时验算的好习惯。 让学习组长统计本组总作对题数,进行累计积分。 第二关补充练习: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到括号里。1、350146204,用( )来验算。A 146204350 B 350204146 C 204146582、258132390,用( )来验算。 A 390132258 B 132258390 C 390258132 D 258132126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集体订正。让学习组长统计本组总作对题数,进行累计积分。 第三关。 1、书自主练习3请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进行解答。请学生说说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可能回答:先将182和247相加,在用它俩的和与440比较。提问:怎样能避免计算有误?学生可能回答:仔细算,验算。 2、书自主练习6 提问: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都可以怎样搭配? 学生可能有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因此可能有三种不同的答案。 提问:那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答组织全班交流。让学习组长统计本组总作对题数,进行累计积分。3、书自主练习7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然后解决问题并写下来。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的进行指导。教师统计各组作题情况,进行累计积分。4、小游戏:书自主练习5学生了解游戏规则。小组合作联系,比一比哪一组摆的算式多。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统计各组作题情况,进行累计积分。 板 书 设 计教 学 后 记课 题 信息窗1 菜园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课 时本课共2课时课 时目 标1、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的进位、退位的三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的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的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三位数的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计数器 小棒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修改与补充 第1课时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你都了解它哪些方面?(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自己知道的知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大家知道的真多,七星瓢虫吃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田园里的小卫士。你想不想去看看它们是怎样捉害虫的? 出示信息图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 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 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 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 活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师: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你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好吗?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尝试解决。 2、师: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巧妙。 小组交流 。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说给大家听?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估算:179180 364360 179+364540(棵)2)口算:100+300=400 70+60=130 9+4=13 130+13=143 143+400=543(棵)3)笔算:179+364=543(棵) 179 + 364 - 543让学生板书竖式,通过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出算理及算法。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3、师: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 全班交流做法。 4、师:大家已经自己解决了两个加法问题,想一想,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 5、师: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你能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师: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1)估算:435440 276280 435-276160(棵)2)用学具摆一摆3)笔算:435-276=159(棵)435 - 276 - 159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把你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同学。 6、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已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这个问题。学生汇报做法。师: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活动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做法,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和点拨。 2、看图填算式,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位互相商量一下,弄懂图意再做题。然后全班交流做法。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265+45=310(块) 350-178=172(米) 265-45=220(块) 3、自主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然后根据学生整理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4、找规律,填一填。让学生尝试自己独立填写,如果有困难可以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做法。 活动四:归纳总结,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第二课时 活动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今天我们用新学的知识一起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 活动二:自主练习,巩固知识1、师: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加减法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说出在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师:今天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现这些方面的错误。2、用竖式计算 234-267= 564+342= 168+743= 657-489=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师:在做题的时候,你都注意了什么? 3、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 弄懂题意,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出结果,比较估计结果和准确结果有什么不同?体会估计的用途,最后小组内交流。4、小游戏:1)每个人掷三个骰子,根据掷出的数字写出一个三位数;2)用写出的两个三位数进行加减法计算。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长分好工,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任务完成的好。小组汇报,并进行评价。5、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先让学生自己分类整理图中的信息,然后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自己解决,最后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 活动三:拓展延伸,总结收获 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 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到珍禽馆走哪条路近”的策略,就是要找出到珍禽馆一共有几条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