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唐宋议论文 第17课原毁 文本导学 学后自评 内容索引 文本导学 1 通假字 1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同 2 强者必说于言 懦者必说于色矣同 2 古今异义 1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 古义 今义 1 惧 害怕 悦 高兴 一般人 大家 许多人 2 虽然 为是者有本有原 古义 今义 3 吾尝试之矣 尝试语于众曰 古义 今义 4 能善是 是足为艺人矣 古义 今义 虽然如此 连词 用在上半句 下半句往往有 可是 但是 等跟它呼应 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 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曾经试验 试验 试 有技能的人 戏曲 曲艺 杂技 影视等演员 某些手工艺工人 3 一词多义 1 病 不如舜 不如周公 吾之病也 亮疾病 卒于年 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 善 能善是 是足为艺人矣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素善留侯张良 缺点 患病 担心 擅长 好事 交好 3 乃 彼能是 而我乃不能是 圣主乃吾辈共事之主 家祭无忘告乃翁 4 其 古之君子 其责己也重以周 去其不如周公者 却 是 你的 他 那些 4 词类活用 1 形容词作名词 故人乐为善 详 故人难于为善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己未有善 即其新不究其旧 好事 好事 好事 长处 现在 过去 2 形容词作动词 能善是 是足为艺人矣 彼虽善是 其用不足称也 3 名词作状语 早夜以思 外以欺于人 内以欺于心 擅长 擅长 从早晨到夜里 对外 对内 5 文言句式 1 外以欺于人 2 闻古之人有舜者 其为人也 仁义人也 3 懦者必说于色矣 4 而以圣人望于人 5 某良士 某良士 状语后置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判断句 6 翻译下列句子 1 古之君子 其责己也重以周 其待人也轻以约 译文 2 即其新不究其旧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译文 3 是故事修而谤兴 德高而毁来 译文 古时候的君子 他们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 他们要求别人既宽容又平易 他们肯定别人最近的表现而不追究人家的过去 提心吊胆地只怕人家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 因此 如果一个人的事业有所成就了 诽谤也就随之产生了 如果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了 诋毁也就随之而来了 一 结构图解 2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古之君子 严于律人 宽以待己 今之君子 对比 原毁 揭示原因 挖掘根源提醒注意 写作目的 二 中心主旨本文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 对己待人的对比 写出了作者对当时人们的心态和价值取向的批判 既是对社会风气的谴责 又是为自己受压抑鸣不平 1 吴楚材在 古文观止 中评价 原毁 曰 全用重周 轻约 详廉 怠忌八字立说 然其中只以一忌字 原出毁者之情 局法亦奇 请结合本文的脉络理解这句话 3 先从 古之君子 谈起 远远写来 却又处处暗扣 毁 不兴的缘由 躬自厚薄责于人树起丰碑 今之君子则不然 仍未涉及 毁 但在对他们言论的描摹上 字字句句扣在 原毁 的轨迹上 前两段准备好了箭与靶 第三段水到渠成 引矢破的 点明了 毁 字 先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为是者有本有原 怠与忌之谓也 点明 毁 的根源在于 怠 与 忌 又从众人对 良士 非良士 的反映来透视世风 证明当时毁风猖獗 答案 2 除了对比外 文中还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手法 请将其找出来 并说说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 排比 第三段中的几个 不然 不然 不若是 的句子形成排比 作用 加强了推断的语气 将今之君子的丑恶嘴脸揭露出来 使文章更有气势 增强了论证效果 反问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作用 小结前文 加强语气 句式相似 形成呼应关系 使论证更加有力 文章更加严谨 答案 3 在 责己 和 待人 两个方面 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所持的态度截然不同 在我们身边是否也存在着毁人扬己的现象 你觉得韩愈的分析是否有道理 谈谈你的看法 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毁人扬己的现象 有的人喜欢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 总觉得自己了不起 一旦看到别人超过自己 要么是恶语中伤 要么是怒形于色 不是首先去找自己的缺点 问题 韩愈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针见血 一语中的 答案 学后自评 1 下列各句中 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不若是 强者必说于言 懦者必说于色矣b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c 青雀黄龙之轴d 得吾说而存之 1 答案 解析 a项 说 同 悦 b项 懼 同 惧 c项 轴 同 舳 2 下列各句中 加颜色的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b 将有作于上者c 吾尝试之矣 尝试语于众曰d 多才与艺人也 答案 解析 有作 有所作为 众人 尝试 艺人 均属于古今异义词 3 下列各句中 善 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 勿以善小而不为b 能善是 是亦足矣c 素善留侯张良d 故人乐为善 答案 解析 a d两项 善 为 好事 b项擅长 c项交好 4 下列加颜色的词语的用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例句 早夜以思a 外以欺于人b 即其新不究其旧c 能善是 是足为艺人矣d 非精言之能恶 答案 解析 a项与例句为名词作状语 b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c d两项为形容词作动词 5 下列各句的句式 和例句一致的一项是例句 而以圣人望于人a 内以欺于心b 其为人也 仁义人也c 斯之不远 倘能从我游乎 d 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答案 解析 a项和例句为状语后置句 b项为判断句 c项为省略句 d项为被动句 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6 10题 今之君子则不然 其责人也详 其待己也廉 详 故人难于为善 廉 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 曰 我善是 是亦足矣 己未有能 曰 我能是 是亦足矣 外以欺于人 内以欺于心 未少有得而止矣 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 曰 彼虽能是 其人不足称也 彼虽善是 其用不足称也 举其一不计其十 究其旧不图其新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 而以圣人望于人 吾未见其尊己也 2 虽然 为是者有本有原 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 而忌者畏人修 吾尝试之矣 尝试语于众曰 某良士 某良士 其应者 必其人之与也 不然 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 不然 则其畏也 不若是 强者必怒于言 懦者必怒于色矣 又尝语于众曰 某非良士 某非良士 其不应者 必其人之与也 不然 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 不然 则其畏也 不若是 强者必说于言 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 德高而毁来 呜呼 士之处此世 而望名誉之光 道德之行 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 得吾说而存之 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6 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众人 群众 大家b 吾未见其尊己也尊 尊重c 怠者不能修修 进修 要求进步d 将有作于上者作 作为 答案 解析 众人 一般人 7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答案 解析 b项代词 的人 a项连词 和 名词 党羽 朋友 c项代词 如此 这样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d项介词 在 介词 对 a 怠与忌之谓也必其人之与也 c 虽然 为是者有本有原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 b 懦者必说于色矣怠者不能修 d 强者必怒于言尝试语于众曰 8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能证明 事修而谤兴 德高而毁来 的一组是 举其一不计其十 以圣人望于人 其应者 必其人之与也 强者必怒于言 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 懦者必怒于色矣a b c d 答案 解析 都是以作者自身的经历作例证 得出 事修而谤兴 德高而毁来 的结论 是今之君子责人的态度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现在的君子不像古时候的君子那样 他们要求别人全面 要求自己却很少 b 作者认为 身居高位而将要有所作为的人 如果得到他所说的这些道理而牢记住它 国家就一定可以治理好了 c 为是者有本有原 怠与忌之谓也 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毁 的根源在于 怠 与 忌 众人对 良士 非良士 的态度 又反映了当时的世风 证明了当时毁风猖獗 d 作为古之君子的对立面 今之君子由于采取了责人待己的错误做法 所以于人于己都不利 答案 解析 应是 国家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今之君子则不然 其责人也详 其待己也廉 译文 2 虽然 为是者有本有原 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 而忌者畏人修 译文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 他们对别人要求高 对自己却要求低 虽然如此 但是 这样做的人是有根有源的 就是所谓懈怠和嫉妒 懈怠的人 就不会有上进心 而嫉妒别人的人 却又生怕别人有所造就 文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1 14题 原道 节选 韩愈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 灭其天常 子焉而不父其父 臣焉而不君其君 民焉而不事其事 孔子之作 春秋 也 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经曰 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 诗曰 戎狄是膺 荆舒是惩 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 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 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之谓义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其文 诗 书 易 春秋 其法 礼 刑 乐 政 其民 士 农 工 贾 其位 君臣 父子 师友 宾主 昆弟 夫妇 其服丝麻 其居宫室 其食粟米 果蔬 鱼肉 其为道易明 而其为教易行也 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 以之为人则爱而公 以之为心则和而平 以之为天下国家 无所处而不当 是故生则得其情 死则尽其常 郊焉而天神假 庙焉而人鬼飨 曰 斯道也 何道也 曰 斯吾所谓道也 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 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 武 周公 文 武 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荀与扬也 择焉而不精 语焉而不详 由周公而上 上而为君 故其事行 由周公而下 下而为臣 故其说长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 曰 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 人其人 火其书 庐其居 明先王之道以道之 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 其亦庶乎其可也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如诸夏之亡亡 灭亡b 郊焉而天神假郊 祭祀 天神 c 择焉而不精精 精当d 人其人 火其书 庐其居火 用火烧 答案 解析 亡 无 没有 1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体现与作者所主张的 道 相一致的一组是 外天下国家 灭其天常 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戎狄是膺 荆舒是惩 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 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之谓义 明先王之道以道之 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a b c d 答案 解析 是作者揭露佛老之学的祸患 是当时人们对佛老之学的错误做法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极力推崇儒家道统 反对佛 老之学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b 文中阐明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 批判佛老之学 强调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c 本段选文分别从仁 义两个方面定义了作者所尊崇的 道 作者认为这种 道 从尧至孟子代代相传 孟子死后便失传了 d 本文句式灵活多变 议论风发 气势磅礴 代表了韩愈的议论文风格 答案 解析 选文从仁 义 道 德四个方面定义了作者所尊崇的 道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子焉而不父其父 臣焉而不君其君 民焉而不事其事 译文 2 以之为人则爱而公 以之为心则和而平 以之为天下国家 无所处而不当 译文 作为儿子而不把他的父亲当父亲 作为臣僚而不把他的君主当君主 作为百姓而不致力于自己的本业 用它们来对待别人 就能做到博爱公正 用它们来修养内心 就能平和而宁静 用它们来治理天下国家 就没有不适当的措施 参考译文 3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 曰 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 译文 既然如此 那么怎么做才合适呢 我以为 不堵塞佛老之道 儒道就不得流传 不禁止佛老之道 儒道就不能推行 参考译文现在那些修身养性的人 却想抛开天下国家 毁弃伦理纲常 作为儿子而不把他的父亲当父亲 作为臣僚而不把他的君主当君主 作为百姓而不致力于自己的本业 孔子作 春秋 对于采用夷狄礼俗的诸侯 就把他们列入夷狄 对于采用中原礼俗的诸侯 就承认他们是中原人 论语 说 夷狄虽然有君主 还不如中原没有君主 诗经 说 夷狄应当攻击 荆舒应当惩罚 现在 却把异族的佛法置于古代圣王的教导之上 这和让大家都做夷狄又有多少差别呢 我所谓先王的教导是指什么呢 就是博爱即称之为仁 恰当地去实行称为义 按照仁 义的原则去做就是道 内心具备完美的修养 不需 要外力的支持和帮助叫做德 古代圣贤的著作有 诗经 尚书 易经 和 春秋 他们的方法是制礼 定刑 作乐 施政 他们治理百姓分士 农 工 商 他们确立的地位次序是君臣 父子 师友 宾主 兄弟 夫妇 他们让人们穿的衣服是麻布 丝绸 他们教人们建造的居处是宫室 房屋 他们给百姓吃的食物是粮食 瓜果 蔬菜 鱼肉 他们传布的道理容易明白 他们实施的教化便于通行 因此 自己奉行先王之教诲 境遇便会顺利吉祥 用它们来对待别人 就能做到博爱公正 用它们来修养内心 就能平和而宁静 用它们来治理天下国家 就没有不适当的措施 因此 活着感到心满意足 死时也得到善终 祭祀天神则天神降临 祭典祖庙则先人的魂灵也会乐于享用供品 有人问 你这个道 是什么道呀 我说 这就是我所说的道 不是刚才所说的道家和佛家的道 尧将这个道传给舜 舜将这个道传给禹 禹将这个道传给汤 汤将这个道传给文王 武王 周公 文王 武王 周公传给孔子 孔子传给孟轲 孟轲死后 没有继承的人 只有荀子和扬雄 有所择取然而并不精当 这是针对荀子的言论而说 对儒家学说论述过于简略还欠详细 主要是针对扬雄 从周公以上 继承的都是在上做君王的 所以儒道在具体事务中能够得到推行 从周公以下 继承的都是在下做臣子的 所以这个道在他们的学说中能够得到弘扬 既然如此 那么怎么做才合适呢 我以为 不堵塞佛老之道 儒道就不得流传 不禁止佛老之道 儒道就不能推行 必须把和尚 道士还俗为民 烧掉佛经道书 把佛寺 道观变成民房 倡导发扬先王之道作为治理天下的准则 使鳏夫 寡妇 孤儿 老人 残疾人 病人都能得到照养 这样做大概也就可以了 2010 湖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5 18题 原弊 宋 欧阳修农者 天下之本也 而王政所由起也 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 而今之为吏者不然 簿书听断而已矣 闻有道农之事 则相与笑之曰 鄙 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 不知务农为先者 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 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 上下相移用以济 下之用力者甚勤 上之用物者有节 民无遗力 国不过费 上爱其下 下给其上 使不相困 一夫之力 3 督之必尽其所任 一日之用 节之必量其所入 一岁之耕 供公与民食 皆出其间而常有余 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 今乃不然 耕者 不复督其力 用者 不复计其出入 一岁之耕供公仅足 而民食不过数月 甚者 场功甫毕 簸糠麸而食秕稗 或采橡实 畜菜根以延冬春 不幸一水旱 则相枕为饿殍 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 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 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 识战阵也 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 其势不得不骄惰 今卫兵入宿 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 禁兵给粮 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其骄如此 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 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 虽耗农民 为之可也 奈何有为兵之虚名 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 农隙则教之以战 今乃大异 一遇凶岁 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招之去为禁兵 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 籍之以为厢兵 吏招人多者有赏 而民方穷时争投之 故一经凶荒 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 而吏方曰 不收为兵 则恐为盗 噫 苟知一时之不为盗 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 而老弱者游惰 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 而老弱者留耕也 何相反之甚邪 然民尽力乎南亩者 或不免乎狗彘之食 而一去为僧 兵 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 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故曰有诱民之弊者 谓此也 选自 欧阳文忠公集 有删改 15 对下列语句中加颜色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则相与笑之曰 鄙鄙 卑鄙b 场功甫毕甫 刚刚c 或采橡实 畜菜根以延冬春畜 同 蓄 d 籍之以为厢兵籍 登记 答案 解析 鄙 鄙陋 浅陋 16 下列各组语句中 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一岁之耕供公仅足 而民食不过数月 不幸一水旱 则相枕为饿殍 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 其势不得不骄惰 一遇凶岁 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故曰有诱民之弊者 谓此也a b c d 答案 解析 说的是国家罢兵日久 士兵骄惰的情况 是凶年征兵的惯例及标准 是作者对不事农业的评价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 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 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 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 作者认为 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 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 作者指出 高大健壮的不种田 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 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答案 解析 雇请他人来背军粮的原因不是因为士卒老迈 而是因为士卒骄惰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而今之为吏者不然 簿书听断而已矣 译文 答案 解析 簿书 官府的文书 档案 在句中作动词 整理文书 听断 判决 判断 指处理政务 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 只是处理公文 办理政务罢了 2 耕者 不复督其力 用者 不复计其出入 译文 督 督促 被动句式 耕种的人不再被督责尽力耕种 使用的人 也不再计算他的支出和收入 答案 解析 3 苟知一时之不为盗 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译文 答案 解析 苟 暂且 这里理解为 只是 仅仅 能直译的地方尽量直译 做到 信 达 雅 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 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而窃取食物了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农业 是天下的根本 国家政策制订的起源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敢轻视 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 只是处理公文 办理政务罢了 听到有人谈论农业生产的事情 就一起讥笑他说 浅陋无知啊 只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 不懂得把致力于农业生产作为首要任务的原因 是没有推究政治治理的本末呀 只知道从事农业生产而不知道节约用度来爱护百姓 是没有完全掌握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方法啊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 统治者和百姓相互转移用度来互相救济 在下者 生产时 勤勉尽力 在上者使用物资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执业医师复习提分资料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三年级英语期末质量分析
- 小儿支气管疾病
- 养殖股东退股协议书范本
- 难点解析-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业主装修签协议合同范本
- 个人与个人之间合同范本
- 租赁信息提前放款合同范本
- 难点解析-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基础知识》试题预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央视中秋诗会活动方案
- 脑转移瘤护理查房
- 2025至2030年中国未来产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沪阿姨奶茶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乙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方向报告
- 温州科目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钒催化剂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高清版)DGJ 08-100-2003 低压用户电气装置规程
- 2025高中数学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五套)
- 客运专线铁路四电工程监理实施详尽细则
- 电厂化学水处理知识课件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