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磁粉探伤 常州精棱铸锻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2 磁粉探伤 1 适用范围 磁粉探伤是一种表面探伤方法 适用于探测钢铁等磁性材料制成的被检物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如探测轧制钢材 铸件 锻件 焊缝和机加工零件表面缺陷 近表面的细小缺陷 对奥氏体不锈钢 铜 铝等非磁性材料根本不适用 2 磁化方法及注意事项 将大电流直接通过被检物使其磁化 称为周向磁化 将电流通过导电线圈使被检物磁化 称为纵向磁化 磁粉探伤后注意零件的退磁工作 3 磁粉探伤机图示 4 磁粉探伤方法 1 探伤方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条件 探伤方法的分类如表1所示 5 表1探伤方法分类 6 2 探伤装置 2 1探伤装置应能对试件完成磁化 施加磁粉 提供观察条件及退磁等四道工序 如无必要 可不带退磁装置 2 2探伤装置应适合试件的形状 尺寸 材质 表面状态并满足对缺陷的检测要求 能有效和安全地进行探伤 2 3磁化装置有电流法和永久磁铁法两种 电流法中又可分成交流 直流 脉动电流 冲击电流 旋转磁场等 2 4湿法中的磁悬液施加装置 应在磁悬液槽内设置搅拌机构 使均匀弥散着磁粉的磁悬液能稳定地施加到试件上去而不影响已生成的磁痕 7 2 5干法中的磁粉施加装置 必须使干燥的磁粉始终呈均匀分散状态 能稳定地把磁粉施加到试件上去而不影响已生成的磁痕 2 6使用荧光磁粉或荧光磁粉磁悬液探伤时 要采用黑光灯照射装置 该装置辐射波长为320 400nm 在距离黑光灯380mm的试件表面 紫外线辐照度原则上应大于800 W cm2 或按GB T5097间接进行测定 2 7退磁装置应能根据试件的用途将剩磁减小到指定的限度 剩磁感应强度应低于0 3mT 2 8探伤装置须定期校验 一般规定每年校验一次 包括对电流表 计时装置 黑光灯照射装置的性能确认 8 3 磁粉及磁悬液 3 1磁粉按施加时的不同分散媒介 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按磁粉显示方法的不同 可分为荧光磁粉和非荧光磁粉两种 3 2根据试件的材质 表面状态的不同 磁粉应具有适当的磁性 粒度 分散性及色彩 磁悬液还要具有悬浮性 3 3湿法中用水作载液时应加入适量分散剂 消泡剂 防锈剂和表面活性剂 用油作载液时 采用闪点不低于94 的无味煤油或变压器油 运动粘度需在5mm2 s 5cSt 以下 9 3 4磁悬液中的磁粉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 粒度以及施加磁粉的方法 时间来确定 磁悬液中每单位容积 1L 所含磁粉的质量为磁悬液的浓度单位 g L 一般非荧光磁粉采用2 10g L 荧光磁粉采用0 2 2g L 磁悬液的磁粉浓度测定方法见附录B 参考件 4 标准试片及对比试片4 1A型标准试片 10 4 1 1A型标准试片用来检查探伤装置 磁粉 磁悬液的综合性能以及连续法中试件表面的有效磁场强度和方向 有效探伤范围 探伤操作是否正确等 这种试片必须经有关计量部门鉴定 4 1 2A型标准试片分高 中 低三种灵敏度 其型号中的分数值越小 则要求能显示磁痕的有效磁场强度越高 此灵敏度不代表实际能检测缺陷的大小 4 1 3A型标准试片中有圆形和十字形人工槽 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 A型标准试片型号 相对槽深与材质如表2所示 11 表2A型标准试片 12 4 1 4应根据对探伤灵敏度的要求 选用相应的A型标准试片 当需要更强的有效磁场时 可用标准试片型号的倍数来表示 例如A 30 100 2表示进行探伤的磁化电流应为A 30 100型试片上获得磁痕的磁化电流的2倍 4 1 5使用A型标准试片时 应将没有人工槽的一面置于外侧 并用粘胶纸将试片紧贴在探伤面上 注意粘胶纸不可贴没人工槽相对应的部位 4 1 6对A型标准试片施加磁粉时 应采用连续法 4 1 7A型标准试片的形状 尺寸发生变化后 不得继续使用 13 5 探伤操作 探伤操作包括前处理 磁化 施加磁粉 磁痕的观察 记录 退磁等各项操作 应按探伤要求适当地组织这些操作项目 5 1前处理5 1 1试件处理的范围必须大于探伤范围 焊缝处原则上应由探伤范围向母材方向扩大20mm 5 1 2部件原则上应分解为单一零件 如经磁化的零件 必要时应退磁后再探伤 14 5 1 3如试件上的油脂或其他附着物 涂料 镀层等影响探伤灵敏度或使磁悬液受到污染时 必须把它们清除掉 并洗干净 5 1 4使用干磁粉或使用与清洗液性质不同的磁悬液时 必须使试件表面干燥 5 1 5为了防止试件烧损 提高通电效果 必须使试件与电机接触良好 必要时应在电极上防止导电衬垫 5 1 6对油孔或其他难以去除内部磁粉的部位 可在探伤前用适当的物质把它们堵住 15 6 磁化 6 1磁化时 要根据探伤装置的特性 试件的磁特性 形状 尺寸 表面状态 缺陷性质等 确定施加磁粉的磁化时期以及需要的磁场方向和磁场强度 然后选定磁化方法 磁化电流的种类 电流值及有效探伤范围 在需要检查磁场强度和方向时 可采用4 1条所述的A型标准试片进行检验 也可用其他测磁仪表测量 6 2各种磁化方法定义及说明如表3所示 16 表3磁化方法 17 6 3施加磁粉6 3 1施加磁粉时 应将适量的 分布均匀的磁粉施加在有效探伤范围的探伤面上 使之吸附在缺陷部位 此时必须使探伤面不再被磁粉玷污 以形成对比良好的缺陷磁痕 为此 应根据试件的磁特性 形状 尺寸 表面状态 磁化方法及探伤环境 选择合适的磁粉和分散剂种类 磁悬液浓度以及磁粉施加方法 6 3 2在连续法探伤时 应在磁化过程中完成施加磁粉 此时必须注意磁化结束后形成的磁痕不要被流动着的分散剂所破坏 6 3 3用剩磁法探伤时 磁粉应在磁化结束后施加 必须注意施加磁粉前其他强磁体不得接触试件 18 6 3 4采用干法时 必须确认磁粉和探伤面已完全干燥后 再把适量的磁粉轻轻地喷洒到试件上 为了便于形成缺陷磁痕 可以轻微地振动探伤面或利用柔和的气流去除多余的磁粉 但必须注意不得破坏已形成的缺陷磁痕 6 3 5采用湿法时 应确认整个探伤面能被磁悬液良好的湿润后再把磁悬液浇在探伤面上 或将试件浸渍在磁悬液中 磁化后轻轻取出 无论哪一种方法 都要注意不使探伤面上磁悬液流速过快 19 6 4磁痕的观察 6 4 1磁痕的观察必须在磁痕形成后立即进行 6 4 2采用非荧光磁粉时 必须在能清楚识别磁痕的自然光或灯光下进行观察 观察面亮度应大于500LX 6 4 3采用荧光磁粉时 必须使用2 6条规定的黑光灯装置 在能清楚识别荧光磁痕的亮度下进行观察 观察面亮度小于20LX 6 4 4必须正确区分可能出现的几种伪磁痕 必要时应重复检验 伪磁痕形成原因如下 20 a 端面突变显示因试件形状的差别 在试件磁回路截面积突变部位 生漏磁场 形成较模糊的磁痕 b 表面粗糙显示由细小的凹凸部分产生的漏磁场形成的磁痕或磁粉存留在凹处而产生的磁痕 c 材质边界显示因磁导率不同的材质或金属组织的边界产生的漏磁场所形成的磁痕 6 4 5磁痕可用照相 素描 复印等方法进行记录 需要时 也可用透明清漆将其固定在探伤面上 21 6 5退磁 6 5 1退磁场强度必须大于磁化时的电流值或从试件的饱和磁场强度开始 使施加的磁化方法交替变换 并逐步减少到零 退磁后如需对试件进行剩磁检查 应符合2 7条规定 22 7 探伤记录 应记载下列事项 7 1试件记录其名称 尺寸 材质 热处理状态及表面状态 探伤部位 7 2探伤条件7 2 1探伤装置记录其名称 型号及制造厂名 7 2 2磁粉种类记录制造厂名 型号 粒度 荧光或非荧光磁粉类别及色彩 23 7 2 3磁化方法按表3的分类进行记录 7 2 4探伤灵敏度用标准试片的规格型号表示 7 2 5探伤结果应对有无缺陷磁痕 缺陷磁痕的类型 尺寸 形态 位置等作出记录 并按相关条款的规定作具体的分类 24 7 3其他 7 3 1探伤人员对负责探伤的技术人员的姓名及其资格进行记录 7 3 2探伤日期 年月日 7 3 3探伤地点 25 磁粉探伤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1 磁粉录磁 霍耳元件 磁粉检测可用于检测漏磁场 2 钢材表面裂纹最适合的检测方法有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 3 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近表面裂纹 4 顺磁性材料 非金属材料 陶瓷性材料不能进行磁粉检测 26 5 能检测带薄漆层的元件 能检测出近表面不开口的缺陷 检测缺陷重复性好 对单个工件检测速度快是磁粉检测优于渗透检测的理由 6 磁粉检测的基础是不连续性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磁相互作用 磁粉检测显示缺陷直观 磁痕对缺陷宽度有放大作用 7 通电导体内的磁场强度 与距导体中心轴线的距离成正比 磁场是磁体或通电导体周围具有磁力作用的空间 磁力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 代表磁场的方向 8 磁力线互不相交 磁力线可描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磁铁磁极上磁力线密度最大 27 9 当外加磁场强度降为零时 保留在磁铁材料内的磁性叫剩磁 描述磁滞现象的闭合磁化曲线称为磁滞回线 10 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是以导体轴为中心的同心圆 通电导体表面的磁场强度与磁化电流大小成正比 与通电导体的距离增加到2倍 磁场强度降为原来的1 2倍 11 关于钢材的磁特性 淬火后使矫顽力增大 冷加工会改变矫顽力大小 奥氏体不锈钢不属于铁磁性材料 12 直径为 100mm和 200mm的钢棒 通以相同的电流进行磁化其表面的磁场强度 直径为 100mm的磁场强度大 28 13 磁粉探伤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连续磁化法与剩余磁场法 14 连续磁化法的特点是零件充磁时间长 磁化效果好 特别对剩磁小的零件 更具有优越性 并且此法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15 剩余磁场法适用于剩磁大的零件 但它的检测是灵敏度低 只宜检查零件的表面缺陷 这种方法适宜于批量零件进行探伤 零件检查后一般均需退磁 操作较为繁琐 29 13 磁粉探伤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连续磁化法与剩余磁场法 14 连续磁化法的特点是零件充磁时间长 磁化效果好 特别对剩磁小的零件 更具有优越性 并且此法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15 剩余磁场法适用于剩磁大的零件 但它的检测是灵敏度低 只宜检查零件的表面缺陷 这种方法适宜于批量零件进行探伤 零件检查后一般均需退磁 操作较为繁琐 30 16 磁粉检测具有下列优点 能直观显示出缺陷的位置 大小 形状和严重程度 并可大致确定缺陷的性质 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 能检测出微米级宽度的缺陷 检查缺陷的重复性好 单个工件检测速度快 工艺简单 成本低 污染轻 17 磁粉检测的局限性有 只能检测铁磁材料 只能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31 18 磁粉探伤的工序包括 预处理 磁化和施加磁粉 观察 记录及后处理 包括退磁 等 19 磁粉探伤机由磁化电源控制系统 床身夹持装置 磁悬液喷洒系统 暗室等四大部分组成 20 设定磁化方式 单独周向 纵向或复后磁化 将工件放在两电极上 脚踏将工件夹紧 按下 磁化 键 慢慢地顺时针调节各个 电流调节 旋钮至磁化电流达到工艺规定数值为止 32 21 进行灵敏度试验 将灵敏度试片贴于工件被检查表面 用手动喷头喷洒 充磁 观察试片显示是否清晰 22 磁粉探伤机的操作要点 接通电流开关 机器处于待工作状态 打开紫外灯开关 对其进行预热5分钟 紫外灯每次通断时间不得小于15分钟 磁悬液的配制 根据探伤工艺规格要求 调整磁化参数 33 设定磁化方式 单独周向 纵向或复合磁化 进行灵敏度试验 按操作程序操作 见31条 23 磁悬液浓度对显示缺陷的灵敏度影响很大 浓度不同 检测灵敏度也不同 浓度太低 影响漏磁场对磁粉的吸附量 磁痕不清会使缺陷漏检 浓度太高 会在工件表面滞留很多磁粉 形成过度背景 甚至会掩盖相关显示 34 24 磁粉检测用油基载液是具有高闪点 低粘度 无荧光和无臭味的煤油 颜色 目测应是水白色 也可以使用变压器油或变压器油与LPW 3号油基载液的混合液 但绝对不允许使用低闪点的煤油载液 25 磁悬液浓度 每升磁悬液中所含磁粉的重量 g L 或是每100mL磁悬液沉淀出磁粉的体积 mL 100mL 称为磁悬液浓度 前者称为磁悬液配制浓度 后者称为磁悬液沉淀浓度 35 26 油磁悬液配制 先取少量的油基载液与磁粉混合 让磁粉全部润湿 搅拌成均匀的糊状 再按如下比例加入余下的油基载液 搅拌均匀即可 荧光磁粉1 2g L 非荧光磁粉10 25g L分散剂0 2 检查液重量三乙醇胺5g防锈剂0 5 检查液重量亚硝酸钠5g消泡液0 5 1g国外有浓缩磁粉 外表面包有一层润滑剂 能迅速地与油基载液结合 可直接加入磁悬液槽内使用 是一个例外 36 27 磁粉应具有高磁导率 低矫顽力和剩磁力 28 荧光磁粉与非荧光磁粉相比 优点是光学性能好 适用于任何颜色的工件表面 可提高对细小缺陷的检测速度 29 荧光磁粉磁悬液的浓度应比非荧光磁粉磁悬液约低10倍 30 油基载液粘度要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磁悬液的流动性 31 连续法是在外加磁场磁化的同时 将磁粉或磁悬液施加到工件上进行磁粉检测的方法 它适用于所有铁磁性材料和工件的磁粉检测 37 操作程序为 在外加磁场中断后进行检验 目前本公司检验采用此法 预处理 浇磁悬液磁化 检验 退磁 后处理 38 操作要点为 湿连续法 用脚踏将工件夹紧 在通电磁化的同时浇磁悬液 停止浇磁悬液后继续通电充磁不大于1秒 待磁痕形成并滞留下来时停止通电 将工件松开 在紫外灯下进行观察 检查缺陷 然后进行退磁 先用磁悬液润湿工件表面 在通电磁化的同时浇磁悬液 停止浇磁悬液后再通电数次 待磁痕形成并滞留下来时停止通电 再进行检验 39 32 关于预处理 是指对流进磁悬液难以清洗的孔 探伤前应封堵 33 影响连续法检测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是磁场强度大小和磁化时间 34 用荧光磁悬液连续法检验非常微小缺陷时 应采用合适浓度磁悬液 延长施加磁悬液时间 40 35 将工件从交流电线圈中通过并拉出到1 5m外可以退磁 退磁程度可用袖珍式磁强计测量 36 磁悬液中的油基载液 荧光磁粉 润湿剂 防锈剂 消泡剂和溶剂等 作为一种组合物 并非是危险的化学品 但长期使用有可能会除去皮肤中的油脂 引起皮肤干裂或刺激 所以磁粉检测人员应戴防护手套 并避免磁悬液进入人的口腔和眼睛 41 磁粉探伤作业指导书 1 磁悬液的配制1 1磁粉要求 400目荧光磁粉1 2介质要求 3号探伤载液1 3磁悬液 磁粉 介质 的浓度要求0 1 0 3 100ml 2 灯光要求 40W荧光灯管3支 5支 3 按探伤机操作规程要求操作探伤机 每天用A型2号试片将有槽的一面用胶带纸紧密地贴在工件上 对工件进行磁化 并在试片上浇以磁悬液 上述步骤完毕后 在荧光灯下检查试片上的磁痕是否清晰 并作记录 42 3 1清晰 可以检查工件3 2不清晰 调试探伤机纵 横向电流或浓度测定管复查磁悬液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按3重复调试至清晰 异常情况向部门主管报告 3 3试片有褶皱不平或破裂 不宜使用 4 按探伤机操作规程要求操作探伤机 将有探伤要求的工件进行喷淋 磁化后在荧光灯下检查工件有 无磁痕 发现有磁痕的工件应投入不合格品箱进行隔离 并作好记录 5 检查合格的工件投入合格品箱 当有退磁要求时应进行退磁 然后搬运至指定区域 43 6 探伤记录试件 记录其名称 尺寸 材质 热处理状态机表面状态 探伤部位 探伤装置记录其名称 型号及制造厂名 磁粉种类记录制造厂名 型号 粒度 荧光或非荧光磁粉类别及色彩 磁化方法按分类进行记录 探伤灵敏度用标准试片的规格型号表示 探伤结果应对有无缺陷磁痕 缺陷磁痕的类型 尺寸 形态 位置等作出记录 并按相关条款的规定作具体的分类 探伤人员对负责探伤的技术人员的姓名及其资格进行记录 探伤日期 年月日 探伤地点 44 磁粉探伤工应知试卷 一 选择题 含多项选择 1 关于磁粉 正确的是 A 磁粉粒度越细越好B 磁粉密度越大越好C 衡量磁粉性能应采用综合性能试验D 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剩磁2 荧光磁粉与非荧光磁粉相比 优点是 A 光学性能好B 适用于任何颜色的工件表面C 可提高对细小缺陷的检测速度D 适用于湿法和干法检验 45 磁粉探伤工应知试卷 一 选择题 含多项选择 1 关于磁粉 正确的是 A 磁粉粒度越细越好B 磁粉密度越大越好C 衡量磁粉性能应采用综合性能试验D 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剩磁2 荧光磁粉与非荧光磁粉相比 优点是 A 光学性能好B 适用于任何颜色的工件表面C 可提高对细小缺陷的检测速度D 适用于湿法和干法检验 46 3 荧光磁粉磁悬液的浓度应 A 高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B 略低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C 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相等D 比非荧光磁粉磁悬液约低10倍4 配制荧光磁粉磁悬液时应采用 A 变压器油B 变压器油与煤油混合液C 无臭味煤油D 航空煤油5 油基载液粘度要小的主要目的是 A 为了加速磁粉沉淀速度B 为了提高磁悬液的流动性C 为了降低磁粉沉淀速度D 为了降低磁悬液的流动性 47 3 荧光磁粉磁悬液的浓度应 A 高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B 略低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C 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相等D 比非荧光磁粉磁悬液约低10倍4 配制荧光磁粉磁悬液时应采用 A 变压器油B 变压器油与煤油混合液C 无臭味煤油D 航空煤油5 油基载液粘度要小的主要目的是 A 为了加速磁粉沉淀速度B 为了提高磁悬液的流动性C 为了降低磁粉沉淀速度D 为了降低磁悬液的流动性 48 6 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磁铁材料 A 近表面裂纹B 钢制零件的内部缺陷C 形状和尺寸的变化D 化学成分元素7 磁粉探伤的工序包括 A 预处理B 磁化和施加磁粉C 观察记录及后处理 包括退磁 等D 清理工件8 磁粉探伤机由部分组成 A 齿轮变速箱B 电源控制系统C 床身夹持装置D 磁悬液喷洒系统及暗室 49 6 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磁铁材料 A 近表面裂纹缺陷B 钢制零件的内部缺陷C 形状和尺寸的变化D 化学成分元素7 磁粉探伤的工序包括 A 预处理B 磁化和施加磁粉C 观察记录及后处理 包括退磁 等D 清理工件8 磁粉探伤机由部分组成 A 齿轮变速箱B 电源控制系统C 床身夹持装置D 磁悬液喷洒系统及暗室 50 9 设定磁化方向 A 单独周向 纵向B 复合磁化C 顺磁或逆磁D 切线或法线10 工件上有有剩磁会影响 A 装在工件附近仪表的精度B 滚珠轴承上吸铁屑使轴承磨损C 油路系统吸铁粉会使油路堵塞D 有剩磁没有什么影响11 进行灵敏度试验 A 检测电源电压B 将灵敏度试片贴于工件被检查表面C 用手动喷头喷洒 充磁D 观察试片显示是否清晰 51 9 设定磁化方向 A 单独周向 纵向B 复合磁化C 顺磁或逆磁D 切线或法线10 工件上有有剩磁会影响 A 装在工件附近仪表的精度B 滚珠轴承上吸铁屑使轴承磨损C 油路系统吸铁粉会使油路堵塞D 有剩磁没有什么影响11 进行灵敏度试验 A 检测电源电压B 将灵敏度试片贴于工件被检查表面C 用手动喷头喷洒 充磁D 观察试片显示是否清晰 52 12 磁悬液浓度对显示缺陷的灵敏度很大 浓度不同 检测灵敏度也不同 浓度太低 浓度太高 A 影响漏磁场对磁粉的吸附量B 磁痕不清会使缺陷漏检C 会在工件表面滞留很多磁粉D 形成过度背景 甚至会掩盖相关显示13 荧光磁粉与非荧光磁粉相比 特点是 A 光学性能好B 适用于任何颜色的工件表面C 可提高对细小缺陷的检测速度D 检测灵敏度偏低14 连续法是在外加磁场磁化的同时 将磁粉或磁悬液施加到工件上进行磁粉检测的方法 它适用于 A 铁磁性材料及工件B 铝 铜等有色金属C 需要探伤的所有工件D 通电导体 53 12 磁悬液浓度对显示缺陷的灵敏度很大 浓度不同 检测灵敏度也不同 浓度太低 浓度太高 A 影响漏磁场对磁粉的吸附量B 磁痕不清会使缺陷漏检C 会在工件表面滞留很多磁粉D 形成过度背景 甚至会掩盖相关显示13 荧光磁粉与非荧光磁粉相比 特点是 A 光学性能好B 适用于任何颜色的工件表面C 可提高对细小缺陷的检测速度D 检测灵敏度偏低14 连续法是在外加磁场磁化的同时 将磁粉或磁悬液施加到工件上进行磁粉检测的方法 它适用于 A 铁磁性材料及工件B 铝 铜等有色金属C 需要探伤的所有工件D 通电导体 54 15 关于预处理 是指对流进磁悬液难以清洗的孔 A 探伤前应封堵B 用清水冲洗C 预先磁化D 涂漆绝缘16 将工件从交流电线圈中通过并拉出外可以退磁 退磁程度可用袖珍式磁强计测量 A 0 5mB 1mC 1 5mD 2m以上二 问答题 1 磁粉探伤机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2 磁粉检测有哪些优缺点 3 磁粉检测人员应注意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4 磁粉探伤漏检的危害性 55 15 关于预处理 是指对流进磁悬液难以清洗的孔 A 探伤前应封堵B 用清水冲洗C 预先磁化D 涂漆绝缘16 将工件从交流电线圈中通过并拉出外可以退磁 退磁程度可用袖珍式磁强计测量 A 0 5mB 1mC 1 5mD 2m以上二 问答题 1 磁粉探伤机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2 磁粉检测有哪些优缺点 3 磁粉检测人员应注意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4 磁粉探伤漏检的危害性 56 1 磁粉探伤机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磁粉探伤机的操作要点 接通电流开关 机器处于待工作状态 打开紫外灯开关 对其进行预热5分钟 紫外灯每次通断时间不得小于15分钟 磁悬液的配制 根据探伤工艺规格要求 调整磁化参数 57 设定磁化方式 单独周向 纵向或复合磁化 进行灵敏度试验 按操作程序操作 58 2 磁粉检测有哪些优缺点 磁粉检测具有下列优点 能直观显示出缺陷的位置 大小 形状和严重程度 并可大致确定缺陷的性质 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 能检测出微米级宽度的缺陷 检查缺陷的重复性好 单个工件检测速度快 工艺简单 成本低 污染轻 59 2 磁粉检测有哪些优缺点 磁粉检测的局限性有 只能检测铁磁材料 只能检测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60 3 磁粉检测人员应注意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磁悬液中的油基载液 荧光磁粉 润湿剂 防锈剂 消泡剂和溶剂等 作为一种组合物 并非是危险的化学品 但长期使用有可能会除去皮肤中的油脂 引起皮肤干裂或刺激 所以磁粉检测人员应戴防护手套 并避免磁悬液进入人的口腔和眼睛 61 62 4 磁粉探伤漏检的危害性 漏检有可能使不合格品混入合格品内 将给公司的质量信誉及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影响 必须坚决杜绝 63 磁粉探伤练习题 一 选择题 含多项选择 1 关于磁粉 正确的是 A 磁粉粒度越细越好 B 磁粉密度越大越好 C 衡量磁粉性能应采用综合性能试验 D 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剩磁 2 荧光磁粉与非荧光磁粉相比 优点是 A 光学性能好 B 适用于任何颜色的工件表面 C 可提高对细小缺陷的检测速度 D 适用于湿法和干法检验 64 磁粉探伤练习题 一 选择题 含多项选择 1 关于磁粉 正确的是 A 磁粉粒度越细越好 B 磁粉密度越大越好 C 衡量磁粉性能应采用综合性能试验 D 应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剩磁 2 荧光磁粉与非荧光磁粉相比 优点是 A 光学性能好 B 适用于任何颜色的工件表面 C 可提高对细小缺陷的检测速度 D 适用于湿法和干法检验 65 3 水载液的突出优点是 A 水载液不易燃 B 水载液粘度小 C 水载液比油便宜 D 水载液不易污染 4 干法用磁粉的形状最好是 A 长条形 B 球形 C 椭圆形 D 各种形状磁粉的混合物 66 5 荧光磁粉磁悬液的浓度应 A 高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 B 略低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 C 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相等 D 比非荧光磁粉磁悬液约低10倍 6 配制荧光磁粉磁悬液时应采用 A 变压器油 B 变压器油与煤油混合液 C 无臭味煤油 D 航空煤油 67 5 荧光磁粉磁悬液的浓度应 A 高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 B 略低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 C 与非荧光磁粉磁悬液相等 D 比非荧光磁粉磁悬液约低10倍 6 配制荧光磁粉磁悬液时应采用 A 变压器油 B 变压器油与煤油混合液 C 无臭味煤油 D 航空煤油 68 7 油基载液粘度要小的主要目的是 A 为了加速磁粉沉淀速度 B 为了提高磁悬液的流动性 C 为了降低磁粉沉淀速度 D 为了降低磁悬液的流动性 8 配制荧光磁粉水磁悬液的正确方法是 A 必须在水中添加消泡剂 B 直接将荧光磁粉倒入水中搅拌均匀 C 将磁粉与润湿剂混合后搅拌 再加入水 D 在水中按比例加入润湿剂 防锈剂和磁粉 搅拌均匀 再加入消泡剂 如有泡沫时 69 7 油基载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炼钢精炼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大数据多源数据实时集成方案
- 离婚协议书模板:详细规定离婚后双方权益
- 离婚双方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修订合同
- 如何策划垃圾分类活动方案
- 儿童抚养权及财产分割离婚抚养协议书
-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协议书范本及案例分析
- 离婚双方财产分割协议书
- 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后财产管理与保值
- 校园雨季安全教育主题
- 腕部损伤的护理课件
- 营销沟通技巧培训
- oa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中医诊所消毒管理制度
- 旋风除尘器设计选型
- 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复习小说阅读
- 2025年鱼菜共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空气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空气监测技术)
- 休闲会所规划方案(3篇)
- 社团活动管理课件
- 心理治疗中心团队职责与组织架构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