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 单选题(共8题,每题4分,共32分)1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电阻丝,在下列哪些情况中其阻值仍为r(设温度不变)( )a当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时b当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加一倍时c当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时d当长度扩大一倍而横截面积缩为原来的一半时2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为其上的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ea与eb一定不等,a与b一定不等bea与eb可能相等,a与b可能相等cea与eb一定不等,a与b可能相等dea与eb可能相等,a与b一定不等 3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径为r的不带电的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金属球的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点电荷,点电荷到金属球表面的最近距离也为r,由于静电感应在金属球上产生感应电荷。设静电力常量为k,则关于金属球内的电场以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球内各点的场强都是零b感应电荷在金属球球心处激发的电场场强,方向向右c金属球的右端带有正电荷,左端带有负电荷d金属球右侧表面的电势高于左侧表面4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此图象的斜率可表示为( )au b1r cr dur5两个电压表v1和v2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表改装而成的,v1量程是5v,v2量程是15v。现把v1和v2串联起来测量15v20v电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v1和v2的示数相同bv1和v2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cv1和v2示数不同,指针偏转的角度也不同dv1和v2的示数与v1和v2的内阻成反比6如图,abc中bc=4cm,acb30。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于abc所在平面,且a、b、c点的电势分别为3v、-1v、3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沿ac方向b.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 v/cmc.电子从a点移动到b点,电势能减少了4 evd.电子从c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4 ev7一台电动机工作时输出的机械功率为40kw,保持该机械功率,竖直提升质量为的货物,阻力不计,则货物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a0.2m/sb0.5m/sc2m/sd5m/s8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随x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间各点场强的方向均与x轴垂直b. 电荷沿x轴从o移到x1的过程中,电场力不做功 c. 正电荷沿x轴从x1移到x2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d. 负电荷沿x轴从x1移到x2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2、 多选题(共4题,每题4分,共16分)9a、b、c三个线性电阻的ui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三个电阻串联,则的功率最大。b若三个电阻并联,则c的功率最大。c三个电阻中,a的电阻阻值大。d三个电阻中,c的电阻阻值大。10如图所示,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 a、b是轨迹上的两点(先后经过a,b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电场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正电b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c带电粒子在a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动能d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11将一电荷量q=-2.0106c的电荷从无穷远处移至电场中的a点,克服电场力做功3.0104j,再将电荷从a点移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2.0104j,规定无穷远处的电势能为零则( )a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3.0104jba点的电势为-150 vcb点的电势为-50 vd将电荷量为+2.0106c的电荷从b点移到无穷远处的过程中,电荷的电势能将减少1.0104j12如图所示,真空中两虚线圆为以o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于坐标轴交于abcd、efgh;在ac两点固定两个等量点电荷+q,bd两点固定两个等量点电荷-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f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e、h两点的电势相同c将电子从e移到o电场力一直做正功d将质子从o移到f电场力一直做正功3、 实验题(共2题,每空2分,共16分)13小明在研究由某种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电学元件的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操作:(1) 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丙所示,其直径为_mm; 丙14要测绘额定电压为2v的日常用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所供选择的器材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a.电源e(电动势3.0v,内阻可不计) b.电压表v1(量程为03.0v,内阻约2k)c.电压表v2 (015.0v,内阻约6k) d.电流表a1(00.6a,内阻约1)e.电流表a2 (0100ma,内阻约2)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值10)g.滑动变阻器r2(最大值2k)(1)为减少实验误差,实验中电压表应选择_,电流表应选择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填各器材的序号)(2)为提高实验精度,请你在虚线框中设计实验电路图_。(3)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c所示,则该小电珠的额定功率是_w,小电珠电阻的变化特点是_。4、 计算题(共3题,15题8分,16题14分,17题14分,共36分)15如图所示,灯泡l上标有“12 v,24 w”字样,电动机d内阻r5 ,当在a、b两端加上36 v电压时,灯泡和电动机均正常工作,求:电动机d的电功率和热功率. 16如图所示,a、b是竖直放置的中心带有小孔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的电压为u1=100v,c、d是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板间距离为d=0.2m,板的长度为l=1m,p是c板的中点,a、b两板小孔连线的延长线与c、d两板的距离相等,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从板的小孔处由静止释放,粒子重力不计。求:(1)为了使粒子能打在p点,c、d两板哪板电势高?板间电压ucd应为多少?(2)如果c、d两板间所加的电压为4v,求粒子离开电场时竖直方向的偏转距离为多少?17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个带负电的小球从斜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沿轨道滑下,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斜轨道的倾角为,圆轨道半径为r,斜轨道与圆轨道平滑连接,小球的重力大于所受的电场力(1) 求小球沿轨道滑下的加速度的大小;(2) 若使小球通过圆轨道顶端的b点,求a点距圆轨道最低点的竖直高度h1至少为多大;(3) 若小球从距圆轨道最低点的竖直高度h25r处由静止释放,求从释放到b点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的改变量铜仁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理试卷 答案1、 单选题1. c 2.d 3.a 4.d 5.b 6.b 7.a 8.c2、 多选题9.abc 10. bc 11.bc 12. bd 3、 实验题13 4.20 4.70014(1)b、 d、 f; (2) (3)0.940.98; 灯泡电阻随电压(温度)的增大而增大4、 计算题15.pd48 w , p20w由于电灯是纯电阻用电器,正常工作时:pluli解得:i=plul2a电动机与灯串联:uulud可知ud24 v 电动机的电功率:pdudi pd48 w电动机的热功率:pi2r 解得:p20w16(1)设负离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从b板小孔飞出的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由类平抛规律:又整理可得又联立解得u2=32v,因负离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向上,所以且c板电势高。故为了使负离子能打在p点,c、d两板间的电压应为32v,c板电势高(2)若负离子从水平板边缘飞出,则应满足:由类平抛规律可得:联立以上各式解得:,将代入可解得可见,如果两板间所加电压为4v,则负离子不能打在板上,而是从两板间飞出将,代入解得故如果c、d两板间所加的电压为4v,则负离子不能打在板上,它离开电场时发生的侧移为0.05m17(1)(2)r(3)减少3qer.【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