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广东省罗定实验中学 王秋秀1、学情分析诗歌鉴赏是高度凝练的文言文,学生虽然接触过诗歌和文言文,能基本读懂诗歌意思,但真正地深入鉴赏诗歌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相对其他的边塞诗和怀古诗而言,王维的具有佛性空灵的诗歌比较容易理解,能很大程度激起学生的兴趣。2、学习内容分析积雨辋川庄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收集的一首诗,它是王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这节课要让学生基本理解积雨辋川庄作的思想内容,也要让他们学会分析诗歌意境的方法。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王维的人生经历和思想。 听录音,欣赏富于文采的诗歌。 品味积雨辋川庄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己诵读、比较,掌握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主要内容、特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鉴赏的诗歌意境,教师作点拨、补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热爱山水田园和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重点:掌握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意境鉴赏的方法。教学的难点:品味积雨辋川庄作等山水田园诗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5、教学流程图猜谜语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初步感知,了解作者进一步感知听录音,朗读明确意象,意境讨论思想感情知识拓展和练习讨论、交流教师总结6、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猜谜语打一人物) 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他少年时便负有才气,17岁写下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古传诵的佳句,21岁时高中状元。 苏轼曾称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称他的画是“画中有诗”。(2)知人论世看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作品有王右丞集。王维是盛 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他多才多艺,诗 歌之外,兼善音乐、书法、绘画等,尤以绘画见长,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 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 晚年无心仕途,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 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专诚奉佛,晚年诗歌以禅入诗,世称“诗 佛” 。 (3)解题 积雨辋川庄作,又名秋归辋川庄作,积雨,指连日阴雨,点出创作时 的天气。辋川庄,王维晚年隐居之地,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点明了创作的 地点。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当时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混乱,王维厌倦官场生 活,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在辋川,信奉佛教,寻访山林,怡 然自得。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 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4)听录音并注音解词。 注音 蒸藜(l) 炊黍(sh) 饷(xing) 东菑(z) 啭(zhun) 黄鹂(l) 朝槿(jn) 学生齐读这首诗歌。 学生翻译诗歌,老师评点翻译 附翻译: 初夏时节,雨水绵绵,积久不停,静谧的山林潮湿阴暗,野村炊烟缓缓升 腾;女人家烧藜菜煮黄黍,把这粗劣饭菜送给东面田头干活人。看吧,垅中 水田薄雾蒙蒙,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听吧,幽静清凉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 动听的啼声。我独处空山之中,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参悟人生短暂;幽栖 松林之下,采露葵品味清斋素食。我早已去尘心,绝俗念,随遇而安,于 人无碍,与世无争,和村里的那些淳朴村民相处得亲近随和,还有谁会无 端地猜忌我呢? (5)前两联,作者给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的画卷?此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 回顾诗歌鉴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最常见题型。要从景、境、情三方面去分析。 答题步骤: a.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忠实地再 现画面,力求优美; b.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凄清、恬静优 美、雄浑壮阔等; c.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得具体。比如“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 行,应答为什么而感伤。 明确:诗歌通过叙写积雨、空林、水田、白鹭、夏木、黄鹂等景物。描绘了 一幅山林中空气潮湿,炊烟袅袅,农家早炊,饷田野食。田野中,水 田苍茫一片, 碧空中白鹭高飞 ,夏日林木茂盛,树荫里黄鹂在婉转 啼唱的画卷(步骤一)。营造了恬静优美,悠闲安逸的意境(步骤二)。 表达了作者对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步骤三)。(6)思考:后两联表达了作者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松树之下,静观木槿朝开暮落,感悟生命的短暂与无 常。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修身养性。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实 际上正是诗人厌倦尘世喧嚣,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的真我,喜欢过着避世 的幽居生活的情怀。 野老是诗人自谓: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 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连用两典 ,一正用一 反用,书写诗 人宁静淡泊自然的心境。委婉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的淡泊情怀。 (7)诵读全诗,明确主旨 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山水田园的优美风光(景),反映了诗人厌倦官场生 活,对农村充满生机和宁静的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 的情怀(情)。 (8)鉴赏诗歌艺术特色 2+2式结构: 以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隐居山林的 情志。诗中前二联写景,后二联写情志。 诗中用典故表达自己离尘脱俗的心态。 “争席”、“海鸥”二典,曲折见意。 运用对偶、对比、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用典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语言富于色彩之美;(9)练习巩固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于成都草堂 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明确: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暖沙丽,鸳鸯在 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 人结束奔波流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10)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7、教学反思:积雨辋川庄作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的推荐作品,由于是选修教材,所以不必像必修课程那样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这节课的着重点是解决学生平时的薄弱点。这堂课就是针对学生在做题当中出现的意境题把握不准,答题步骤混乱的缺陷而设计的。其次,这个单元的赏析指导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此,诗歌的景与情的分析与鉴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因此,在分析这首诗时,还要重点讲解诗人是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