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春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1页
2007春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2页
2007春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3页
2007春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一.积累和运用.(20分)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8分)、晓看红湿处, 。、 ,红杏枝头春意闹。、春色满园关不住, 。、 ,春在溪头荠菜花。、 ,多少楼台烟雨中。默写连续两句描写出春雨的诗句: , 。 乱花渐欲迷人眼, 。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浏览li 万马奔腾tn 湍急tun B、吞噬sh 撑篙go 如履平地 l C、一泻千里xi 浊浪zh 胆惊心悸j D.、轻骑j 骇浪 hi 似的 sh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C、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D、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4、下列作品、作者、和作者所处朝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春夜喜雨杜甫唐代 B、江南春绝句杜牧宋代C、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宋代 D、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B、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C、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D、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更加清新了。二、语言的实际运用:(3分)1、“三月三,放风筝”,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一次“小风筝竞飞”活动。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富有创意的标语。(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三.阅读理解(27)(一)现代文阅读(14分)甲: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乙 :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革及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1、为上面文字甲按原文顺序重新排序:_。(2分)2、甲段文字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8分)触觉方面:_ 。 (2)嗅觉方面:_。听觉方面:_。 视觉方面:_。3、概括甲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2分)5甲乙两段文字中写出了江南春风与北京春风的特点请分别用一个词准确概括。(2分)江南的春风 ; 北京的春风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3分)(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焦思:焦虑思考。胆:即胆囊,胆汁极苦。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