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松江区初三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2011年松江区初三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2011年松江区初三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2011年松江区初三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2011年松江区初三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松江区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1.4物理部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原子核中不带电的粒子是 ()A 中子。 B 质子。C 电子。D 原子。2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首先登场的是宋祖英和成龙,他们用一曲和谐欢歌向全世界人民发出邀请。观众能区分他俩的声音,主要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频率。 C 音色。 D 响度。3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 ()A 15。 B 30。 C 45。D 60。4如图1所示表示的是四冲程内燃机的 (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61234500.661.21.82.4t/秒甲车1224681000.91.82.73.6t/秒乙车s/米s/米(a) 图2 (b)图1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2(a)和(b)所示。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后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为( )A v甲v乙;s1.2米。B v甲v乙;s0.6米。C v甲v乙;s1.2米。D v甲v乙;s0.6米。6一气球受到竖直方向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气球 () A 一定静止。 B 一定匀速向上运动。C 可能加速向下运动。 D 可能匀速向右运动。7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灯L亮,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流表无示数,则一定是灯L断路。B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流表有示数,则一定是灯L短路。C 将电压表并联在灯L两端,若电压表有示数,则一定是电阻R短路。D 将电压表并联在灯L两端,若电压表无示数,则一定是电阻R断路。图3图4 8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后,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甲p乙,则( )A 可能是截去相同的质量。 B 一定是截去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C 可能是截去相同的体积。 D 一定是截去相同高度。二填空题(26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9一节普通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1) 伏,家用微波炉与电饭煲之间是 (2) (选填“并联”或“串联”)连接的,测量家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是 (3) 。10如图5所示,甲、乙、丙三个情景能反映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图 (4) 能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图 (5) 能表示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丙是利用 (6) 来吸饮料的。(均选填“甲”、“乙”或“丙”)图5甲:排球来回运动乙:弯曲的撑竿丙:用吸管喝饮料11c水4.2103焦/(千克),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时,需吸收 (7) 焦耳热量。因为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3月11日,在日本东海岸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露后,东京电力公司连续多日向核反应堆注水降温,这是通过(8) 方式使核反应堆的内能 (9) (选填“增加” 或“减少”)。12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将于2011年8月份试通车,北京至上海的行程将缩短至五小时以内。若列车以380千米/时的设计速度匀速行驶0.1小时,通过的路程为 (10) 千米;以路旁的建筑物为参照物,列车是 (11)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在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能 (12) (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13在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4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13) 安。若电流做功24焦,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14) 伏。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时,它的电阻为 (15) 欧。14如图6所示,重物G为100牛,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当分别用A和B两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FA为 (16) 牛,FB为 (17) 牛,使用A滑轮的好处是 (18) 。15如图7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V2表的示数将 (19) ,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示数的差值跟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将 (20)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6图716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亮同学将橡皮筋的左端固定于P点,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O点,如图8(a)所示,然后他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如图8(b)、(c)所示。图8实验中,小亮同学每次均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 (21) 。观察比较图8(a)和(b)或图8(a)和(c)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22)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17重3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9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图10电源图918根据图10中磁感线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极及电源的正、负极。四计算题(共24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重50牛的物体在20牛水平拉力的作用下,10秒内沿水平地面前进2米,求:拉力做功的功率。20体积为210-4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21如图11所示,甲、乙两个薄壁柱形容器质量分别为1千克和0.5千克,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0.015米2和0.01米2,均放在水平面上,甲容器中装有3.010-3米3的水。求:甲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水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现将甲容器的水倒一部分到乙容器中,使两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都相等,求倒入乙容器水的质量m。图1122如图12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1A”字样,当电键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安。求:AV2V1R1R2SP甲 乙图12电压表V1的示数;R2消耗的功率P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另一位置时,电压表V1的示数如图12乙所示,求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055055图1323在图13(a)中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示数为 (2) 。在图13(b)所示的“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此时光屏上正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该像应该是 (3) (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的。若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蜡烛由光具座的10厘米刻度处向30厘米刻度处移动过程中,为了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 (4)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位置不变”)。(b)图14(a)24在做“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某同学将钩码挂在杠杆的两侧后出现了如图14所示的情况,此时他应该向 (5) (选填“左”或“右”)调节两侧 (6) (选填“钩码”或“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7)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测量 (8) 。图15 SL 0.6 3A 3 15V25小明、小华、小红三位同学各自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标有“3.8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20 2A”字样,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15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9) (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小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无法精确测量。于是,他仔细思考后重新连接电路,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0)伏时,判定小灯正常发光,此时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中点上(即它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欧),则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11) 瓦。小红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始终不亮。小红在查找电路故障时发现,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小灯或滑动变阻器上,电路故障是 (12) 。26在“探究实心均匀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把由A、B、C三种不同材料制成的若干个均匀实心圆柱体分别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通过比较,发现沙面的凹陷程度有相同也有不同,实验序号1、2与3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大,4、5与6凹陷程度相同且其次,7、8与9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小。实验序号123456789材料AAAABCABC材料的密度(103千克/米3)666643643高度(10-2米)8886912468底面积(10-4米2)302010101010101010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高度相同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底面积大小 (13) (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4)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5)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实心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它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归纳并得出的结论:(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或7、8与9)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6)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和7、8与9)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7) 。小明同学经过上面的探究分析及归纳,又进一步得出了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圆柱体的高度成正比,与圆柱体材料的密度成正比的结论。你认为此结论能得出吗? (18) 。(选填“能”或“不能”)松江区2011年初三模拟考理化试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与评分要求2011.4题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 (16分)1A 2C 3D 4C 5B 6D 7B 8B二、填空(26分)9(1)1.5;(2)并联;(3)电能表。10(4)乙;(5)甲;(6)大气压强。11 (7) 4.2105焦;(8)热传递;(9)减少。 12 (10)38;(11)运动;(12)不变。13 (13)0.4;(14) 6;(15) 15。14(16)100;(17)50;(18)可以改变用力方向。15(19)变大;(20)不变。(每空2分)16(21)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由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每空2分)三、作图(6分)17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各一分。18螺线管、小磁针的 N、S 极、电源的正、负极正确各1分。四、计算(24分)19.(4分)WFs20牛2米=40焦 2分P=W/t =40焦/10秒=4瓦 2分说明:公式1分,代入和答案1分20.(4分)V排V物210-4米3 1分F浮液gV排1000千克/米39.8牛/千克210-4米31.96牛 3分21.(7分)(1)m水=水V水 1分=1103千克/米3310-3米3=3千克 1分(2)h=310-3米3/ 0.015米2=0.2米 1分p=gh 1分= 1103千克/米3 9.8牛/千克0.2米=1960帕 1分 (3)FG, p, pApB 1分m1.3千克 1分22(9分)(1)U1IR10.2安20欧4伏 2分电压表V1的示数为4伏。(2)U2UU112伏4伏8伏 1分P2U2I 1分8伏0.2安1.6瓦 1分(3)当U12伏时 1分U2UU112伏2伏10伏IU1/R12伏/20欧0.1安R2U2/I10伏/0.1安100欧 1分当U110伏时 1分U2UU112伏10伏2伏IU1/R110伏/20欧0.5安R2U2/I2伏/0.5安4欧 1分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 1 分。五、实验(18分)2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