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 校勘举例.doc_第1页
文献学 校勘举例.doc_第2页
文献学 校勘举例.doc_第3页
文献学 校勘举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1、新唐书艺文志史部伪史类著录: 萧方三十国春秋三十卷萧方等: 性爱林泉,特好散逸。尝著论曰:人生处世,如白驹过隙耳。一壶之酒,足以养性;一箪之食,足以怡形。生在蓬蒿,死葬沟壑,瓦棺石椁,何以异兹?吾尝梦为鱼,因化为鸟。当其梦也,何乐如之;及其觉也,何忧斯类;良由吾之不及鱼鸟者,远矣。故鱼鸟飞浮,任其志性;吾之进退,恒存掌握。举手惧触,摇足恐堕。若使吾终得与鱼鸟同游,则去人间如脱屣耳。 方等注范晔后汉书,未就。所撰三十国春秋及笃静子行于世。2、有人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这四句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原来就有的,你的看法?其一,添加说。余冠英先生在乐府诗选中认为“小姑始扶床”与“今日被驱遣”为后人伪附,因为二三年的时间小姑就如我长,于事理不合。又认为以上四句见于唐顾况的弃妇行,因此怀疑本篇四句为后人所添,故应删去。其二,夸张说。“始扶床,刚能扶着床走。按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兰芝在焦家只有二三年,小姑不可能长得这么快。这是夸张写法,极言时光的快。” 一是“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句,焦仲卿说“共事二三年”,即谓时间不长,只有两三年时光; 二是焦妻自称“新妇”,新嫁之女,或出嫁时间只有两三年未生育者,才叫新妇,时间长了,如何还叫“新妇”?! 三是焦妻被休回家后不久,“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这个县太爷的三公子,“年始十八九”,如果焦妻年龄较大,县太爷的十八九的三公子如何看得上她呢?!这首诗的字句,各本颇不同,文词也有费解的地方。最可怀疑的便是,前言“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后言“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在二三年中小姑决不会由扶床而走的孩子,骤长至与新妇同长。即以二三为相乘之数,言新妇在焦仲卿家已六年,而六年的时间,也不能使小姑由扶床而走,而长至如新妇之长。乐府诗集载此诗,将“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二句删除。宋本的玉台新咏也不曾载此二句(据丁福保全汉魏六朝诗附注)。但考古诗纪及通行本玉台新咏则皆有此二句。丁福保以为“此二句乃后人添人”,实为臆断之言,不足信。细读原诗,“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四句,语气融成一片,决非后人添人,且后人也无故将前后矛盾之句添人之理。如删去“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二句,则“新妇初来时,小姑如我长”二句,便变为毫无意义了。宋人最好臆改古书。乐府诗集及宋刻玉台新咏见此处不可解,便删去二句,以求其无病。而不知斧痕显然反失原诗低徊悲惋之意。丁氏不从玉台新咏,而信宋人,更强造后人添人之言,殊可笑!我以为古书偶有错,并不要紧,决不会因此便失其真价。我们遇到这种地方,只应该明明白白的把它举出,不宜巧辞强解,代古人掩护。这种无理的武断的掩护,中国人最喜为之。对于古书,是有害无益的。3、 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丹桔黄柑此地无。”“此”一作“北”,试联系全诗判断孰是孰非。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杜臆谓朝行所视之园树,专指果园。于甘林无预。故云丹橘黄甘此地无。今案此地无,正言柑橘之独盛。篇中林香、出实二语。明说丹橘矣。4、同恕矩庵集卷十二壽趙翁九十詩:“白閑春染黑絲絲”,指出詩中錯字,並分析致誤原因同恕榘庵集卷十二寿趟翁九十诗:“正大天兴事不遣,白闲春染黑丝丝。绿酒办谁留此日,青山能我对当时。”閒,隙也。从門从月。徐鍇曰:“夫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隙也。閑,闌也。从門中有木。引申爲防閑。古多借爲淸閒字。閒暇、閒宂與閑音同義別閒註:俗作閑。分閒、閑爲二。白閑春染黑絲絲”中的“闲”应作“鹇”。亦作“ 白鷳 ”。鸟名。又称银雉。雄鸟的冠及下体纯蓝黑色,上体及两翼白色,故名。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皓鹤夺鲜,白鷳失素。” 李白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5、战国策:“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史记:“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战国策、史记孰是孰非?请试证明之。 战国策赵策之“左师触詟愿见太后”,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二云:“此策及赵世家皆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意不明。据姚云一本无“言”字,则姚本有言字明矣。而今刻姚本亦无言字,则后人依鲍本改之也。汉书古今人表正作左师触龙, 又荀子议兵篇注曰:战国策:赵有左师触龙。太平御览人事部引此策曰: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皆其明证矣。又荀子臣道篇曰: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有临辕夷侯戚触龙,惠景间侯者表有山都敬侯王触龙,是古人多以触龙为名,未有名触詟者。” 6、列子仲尼: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俞樾:“有母下当更疊有母二字。本云:孤犊未尝有母。有母,非孤犊也。庄子天下篇释文引李云:驹生有母,言孤则无母。孤称立,则母名去也。此可证有母非孤犊之义。”意为:既称“孤犊”,便不能有母;当它有母之时,尚未成为“孤犊”。7、全唐诗卷七九三载皮日休、陆龟蒙联句诗有云:“烟重回蕉扇,轻风拂桂帷。”8、西游记第一回“嵾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袜,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三个字有错,为什么?“嵾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袜,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9、史达祖东风第一枝(春雪) 怕凤鞵(鞋)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怕凤鞾(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漫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犹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后盟遂妨上苑。寒炉重熨,便放慢、春衫针线。怕凤鞋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如敦煌曲子词之一首浪淘沙有“五里竿头风欲平”句,任二北(中敏)敦煌曲校录改作“五里滩头风欲平”。潘重规天真质朴的敦煌曲子词:伦敦斯二六七号作“五雨(两)竿头风雨平”,伦敦写本“雨”和“两”往往不分,文选郭璞江赋云:“觇五两之动静”,李善注云:“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立军营中。许慎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原来古人测候风力的仪器叫做五两,而五两是系在旗杆之颠,所以这句词应作“五两竿头风欲平”。10、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自序中提到“兴衰治 之源” 。 嘉泰時,彭叔夏撰文苑英華辨證十卷。文苑英華是北宋前期所修四大書之一,南宋嘉泰初,周必大校勘刊刻時,彭叔夏參與其事,刊成後他考慮到必大所加校語“散在本文,覽者難遍,因粹其說,以類而分,各舉數端,不復具載”(辨證自序)。所分類為用字、用韻、事證、事誤、事疑、人名、官爵、郡縣、年月名氏、題目、門類、脫文、同異、離合、避諱,異域、鳥獸、草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