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作用系统 主要内容 1 概念2 组成3 工作原理4 适用范围 1 概念预作用系统是指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不充水 由自动报警系统或闭式喷头作为探测元件 自动开启雨淋阀或预作用报警阀组后 转换为湿式系统的闭式系统 2 组成预作用系统由闭式喷头 预作用报警阀组或雨淋阀组 充气设备 管道系统 给水设备和火灾探测报警器装置等组成 2 预作用系统的组成 1 消防水池2 消防水泵3 闸阀4 止回阀5 消防水泵结合器6 预作用报警阀7 报警控制器8 声光报警器9 感温感烟探测器10 蝶阀11 高位水箱12 水流指示器13 闭式喷头14 电磁阀15排气阀16 末端试水装置 2 预作用系统的组成 预作用报警阀由阀体 空气维持装置 水力警铃等组成 是通过电动 机械或其他方法和闭式喷头进行开启 使水能够自动单方向流入喷水系统同时进行报警的一种控制阀 预作用报警阀 预作用报警阀 预作用雨淋阀的主阀密封隔膜将主阀分为压力腔和工作腔 供水腔平时与工作腔不连通 供水腔通过控制管路与压力腔相通 一旦发生火灾 火灾报警灭火控制器接收到探测器的信号 发出灭火指令打开预作用雨淋阀控制管路中的电磁阀 同时打开管网中用于排气的电磁阀及报警管路的电磁阀 主阀压力腔迅速泄压而启动预作用雨淋阀 同时这时供水腔的压力水流通过工作腔流向管网 使得系统转变为湿式系统 并有部分压力水流流向报警管路 水力警铃发出声报警信号 同时压力开关动作发出报警电信号 并可启动消防泵 2 预作用系统的组成 3 预作用系统的工作原理 预作用系统由消防水箱或稳压泵 气压给水设备等稳压设施维持管道内充水压力 配水管充以压缩空气 由隔膜将阀分为压力腔 工作腔和供水腔 供水腔平时与工作腔不连通 由供水管而来的压力水作用于隔膜下部阀瓣 控制管路经单向阀进入压力腔而作用于隔膜的上部 由于上 下受水作用面积的差异 将阀门封闭住 且无水通过阀瓣组件下游系统侧任何出口流出 3 预作用系统的工作原理 伺应状态 系统保护区域内的室温由于火灾或其它突发原因升高 感烟探测器探测到火警信号 输入给火灾报警控制器 火灾报警灭火控制器接收到探测器的信号 报告起火区域并发出灭火指令打开预作用报警阀控制管路中的电磁阀 同时打开管网中用于排气的电磁阀及报警管路的电磁阀 电磁阀开启 压力腔泄压 预作用报警阀开启 同时这时供水腔的压力水流通过工作腔流向管网 使得系统转变为湿式系统 压力水由报警阀的报警管路通过延迟器流向水力警铃 发出持续铃声报警 报警阀组或稳压泵的压力开关输出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学期高一生物培优补差测试试题(A卷)
- 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选择
- 2024年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任丘市公益性岗位招聘真题
- 2024年清远市阳山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DevOps环境下SRE工作流程优化方案
-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价值挖掘方案
- 共青团工作经验交流会方案
- 2025年爆破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必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及审方药点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术-农业农机技术培训课件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医院管理分享】:4C服务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践
- 邮政社招笔试题
- 2024急性脑梗死溶栓规范诊治指南(附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专家共识总结归纳表格)
-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监理规范》
- 物联网应用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2024年云南省公路交通机电工程专业知识模拟试题(100题)含答案
- 茶叶及茶多酚单体EGCG的抗焦虑作用及机制探讨
- 【地产研报素材】2022兰溪市游埠镇美丽城镇建设行动方案-99正式版
- 新疆地方史-第2课-多民族的交往与中华文化的浸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