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 级: 八 科 目: 语文 周 次:16观 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3、教给学生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情感价值观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通过品读赏析,感受其自然美和人文美,激发学生对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的认识,树立人类必定能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世界观。教学重点1、读懂读通文章,积累文言词句。2、把握文章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2、引导学生很好地理解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表现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比较阅读,感受不同文体相同题材的文章的区别,并学习进行改写。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形象美钱塘江大潮,是闻名世界的奇观,苏东坡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以此来赞美钱塘江大潮,那么,钱塘江大潮潮来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钱塘江涌潮的录象,看后请谈谈自己的感受。二、作者及背景简介简介背景: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南宋词人周密曾经观看了钱塘江涌潮,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生动的描绘了出来,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南宋词人周密走进观潮,领略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吧。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积累词语如下:(1)读准字音:雷霆(tn)杨诚斋(zhi)艨艟(mn chn) 如履平地(l) 倏尔(sh) 一舸无迹() 善泅(qi)僦 赁(ji ln) 罗绮(q)鲸 波(jn) (2)辨明词义: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则玉城雪岭(城墙)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珠翠罗绮溢目(满眼)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3、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教师可酌情给予指导。4、选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四、理清文章思路,研读文章内容 1、理清文章思路,学生齐读课文,思考:1、观潮第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揭示描写对象,总领全文,点明题旨。2、“伟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也就是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你想用哪些词语分别这些方面的特点?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人涌如潮。概括起来就是:潮来之状雄伟壮观,演习之形精彩动人,弄潮之势勇敢矫健,观潮之盛盛况空前。、研读文章内容,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生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附可能会探究的问题 1、第一段中,描写大潮的句子有?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采用怎样的修辞方法来表现?、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这样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采用怎样的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溯潮游泳的高超本领?、第四段中写观潮人数之多与上文写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有何联系?五、纵观全文,谈收获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谈。可以是知识与能力,也可以是获得了某些学习方法,或者是情感得到哪些升华等。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综合能力测试一、给下列字注音艨艟( ) 履( ) 倏( ) 僦( )二、解释句中加粗词语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2方其远出海门:3溯迎而上:4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三、翻译下列句子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2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四、阅读后回答问题(一)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各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_。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_。(二)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11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22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33而歌者,红装而蹇44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55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1给下列字注音:鹄( ) 乍( ) 匣( ) 浃(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2)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3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春色?初到此地时的心情如何?用文中句子说明。4用“”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吞天沃日 2、乘骑弄旗 3、艨艟数百4、一舸无迹 5、溯迎而上 6、善泅者数百7、罗绮溢目 8、倍穹常时 9、僦赁看幕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自既望 2、方其远出 3、际天而来4、吞天沃日 5、每岁京尹 6、尽奔腾分合7、乘骑弄旗 8、标枪舞刀 9、略不相睹10、为火所焚 11、披发文身 12、罗绮溢目13、倍穹常时 14、僦赁看幕 15、席地不容间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而旗尾略不沾湿 2、虽席地不容间也四、翻译下列句子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4、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5、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五、回答下列问题1、全文共四段,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各段的内容2、文章第一段描写潮水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段写景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3、文章第二段描写演习的场面很精彩,说说精彩体现在哪些方面?4、第三段写吴地健儿的表演,紧紧扣住文段的哪一个字来写的?文中具体哪个地方体现出了健儿们的本领高超?5、文章最后一段写人们观潮,在文中有何作用?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1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3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课 时 两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老师昨天布置同学们去查找有关描写西湖的诗句,能背多少?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呢,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二、检查预习1、注音 更定 毳衣 雾凇 沆砀 一芥2、解词更定 拿拥 毳衣 雾凇 沆砀 一白 长堤一痕 一芥 焉得 更 大白 客此 者三、初读课文 1、请一男一女同学初读课文,看看他读音和停顿正不正确 2、再请以同学读课文或老师范读或放音频。 学生活动,可分成两组,每组一段,疏通课文,提出疑问。 3、疏通文意。四、齐读课文 思考:、找出课文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明确:“独往湖心亭看雪”之“独”与“舟中两三粒而已”“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一下让他改改? 我建议先不急,等咱们深入钻研了课文再作定夺,说不定这其中另有奥妙呢! 思考:、课文中那个词形象的概括出张岱的形象? 朗读: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思考:、“痴”字通俗的讲是什么意思? 呆、傻、笨,举止不同常人 五、小结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1、解释词语。2、介绍作者。二、齐读课文三、研读课文 问:课文哪些的方写出了张岱的呆,不同常人? 1、“更定”“独”“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想想,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什么声音都没有。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万籁俱寂) 问:从哪个感觉器官来描写的?(听觉) 问:让人想起柳宗元什么诗句?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从什么感觉器官描写的?(视觉) 师: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并且是晚上八点以后,也许你正在看电视,也许在做作业,也许已准备睡觉了,可我们的张岱,居然在这时去看雪,是不是不同常人,痴人首先是行为痴 归纳:痴行 2、请找出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我们一起看看景物描写有没有怪异之处? 齐读“西湖夜雪图”:“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问:请问,这段对“西湖夜雪图”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明确: 景物特点:空寂、悠远、脱俗 写法:白描写法(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文中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来写,“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多与少、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空寂、悠远、脱俗的意味。 在这幅空寂、悠远、脱俗的“西湖夜雪图”中,张岱把自己融入了苍茫的宇宙自然,天人合一,所以痴人眼中有痴景,人只是自然之景的一分子罢了。 归纳:痴景 3、问: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咱们先到对话中去找。来,请一同学读读“大喜”一句。 问:客说“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是哪种人,请填出来。 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湖中焉得有此豪情之人。 师:看来作者是找到了知音,“强饮三大白而别”,虽然不会喝酒,但还是喝了三大杯,是啊,酒逢知己千杯少啊,可是,老师有一疑问啊: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地址,不留电话不留Email,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为什么? 明确:因为这些都不重要。不管他身份地位、俸禄高低、姓甚名谁,只知他是他乡游子,今日相逢,后会难期。不愿和人交往,和情趣相投者也只是淡然相交。他知活在他自己的内心世界里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楚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根本就不是失误,根本就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那他的眼中只有什么呢? 明确:只有自己的心,只有自然,他是属于自然的。 归纳:痴心 四、走近作者 师:开始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中有寒冰,为什么有寒冰呢?请看全文第一句第一个词语,还有注释一。 明确:“崇祯”“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大明已亡,我无力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这山水之间来度过余生罢,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带有淡淡的哀愁。 五、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透过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宿。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名诗,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利用白描写法写人或物的片断。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1朗读成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二、走近作者: 三、解读文本。1、默读。2、提问:“归园田居”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3、自行朗读,划分节奏4、解读文本 5、齐读。6、提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讨论、明确:五、探究文本 1、小组讨论:你认为田园生活是怎样的? 2、学生找诗中描写田园生活的句子并汇报。(1)、学生汇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读出诗的味道,体会一下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的特点吧!(2)、学生齐声朗读。诗的味道读出来了吗?(3)、下面我们再读一遍诗歌,读出它的情味来!(4)、 那么同学们感觉到陶渊明笔下田园生活的特点了吗?我们不禁要发出疑问,现实生活如此清贫的陶渊明,居然没有丝毫抱怨,也没有对官场的留恋,反而在诗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定考核试题及答案
- 给六年级学生家长的教育建议书
- 工地施工安全责任分工方案
- 餐饮行业烧烤店运营营销策略方案
- 解放碑加固剂施工方案
- 太空建筑配色方案设计图
- 宁宁房产营销方案
- 茶叶活动线下活动方案策划
- 县城网吧营销方案
- 院校餐饮服务咨询方案怎么写
- 读者简明使用手册-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
- 喜剧俱乐部相关行业项目操作方案
-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 DL∕T 527-2013 继电保护及控制装置电源模块(模件)技术条件
- 《灯》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备课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 DL-T-5161.7-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7部分:旋转电机施工质量检验
- 政府综合性增收项目操作说明书
- 2024大学英语六级词汇
- 客车总装车间培训
- 《石油化工企业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T-CAEPI 39-2021)
- 调查问卷数据平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