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语文教案.doc_第1页
六周语文教案.doc_第2页
六周语文教案.doc_第3页
六周语文教案.doc_第4页
六周语文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有趣的发现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美观书写本课要求写的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正确美观书写“较、容、易”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7有趣的发现 2、 解题:“有趣”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3、指导看图(多媒体课件) (1)指名说说图的意思。 (2)指导学生说完整的意思。二、 初读课文。 1、 自由轻声练读课文。2、 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熟读生字词,借助句子理解词义。3、 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象它的意思。三、 检查自学情况。 (1)多媒体课件 有趣 达尔文 小岛 昆虫 翅膀 观察 比较 因为 生存 研究 重要 (2)指名读、指明说说读懂得词义。(3)齐读。 (4)指名试读课文。师生评(5)自由读练读。 四、指导书写 1示范写:存、较、容、易 、究 、达 2分析结构 3师示范写、学生书空 4指导描红 五 当堂巩固。 1、 熟读课文。 2、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风。在教学中紧扣课文主线“有趣的发现”,以读为主,在读中学习本课。3、进行词和句的训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词和句;进行词和句的训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词和句;进行词和句的训练。四、课前准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一位科学家一心想要弄明白大自然中的生物是怎么生存而来的,就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在这五年的调查中,他经历了很多奇怪而有趣的发现。 出示课题:7、有趣的发现 (学生读题) 过度: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英国的博物学家吧!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可要认真、仔细地读,呆会儿老师还要请你来做介绍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 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达尔文是什么时候的人? (2)达尔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人? (3)给“著名”这个词找个近义词(4)学生自由读 (5)请你来介绍一下这位科学家。大家要不要先作一下准备? (6) 指名介绍。适当理解“著名” (7)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达尔文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1) 怎么知道是小岛的? (2)他在岛上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呢? 2、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 讨论。出示句子:“他看到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感到很奇怪。” 根据回答板书: 发现 翅膀 特别大 没有 小朋友,除了这两种情况,还有没有其他样子的昆虫了?是谁把只有这两种情况连在一起?(要么要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只有这两种情况昆虫的意思读出来。 你们知道了只有这两种情况,觉得怎么样?(引出“奇怪”) 师:你们真爱动脑筋。那愿意谁来读好这个句子呢? 4、男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达尔文对这一发现不仅觉得奇怪,而且兴奋,他比我们更着急地想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起来看。 2、出示:“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 (1)师:请同学们自己轻轻地读一读,想一想,你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2)交流。(“许多”是说捉的昆虫数量多,种类多;“反复”是说他做观察比较的次数多;“终于”是说他研究的时间长,克服的困难多,很不容易。) (3)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达尔文是那么认真,那么坚持,谁能从这句话中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3、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分小组来学习,请大家一起看我们学习的任务。出示: 小组学习要求: 1、四个同学一起把答案找出来,一起读一读。 2、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 3、造成这两种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4、从达尔文的这个发现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5、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提出来小组讨论讨论。 (1)分组学习。 (2)交流讨论。 一生读题,指名回答,出示句子,教师板书: 翅膀 刮大风 结果 没有 不会飞 不大可能淹死 发现 特别大 能顶住 能生存下来 小的 顶不住 逐渐消失 (3)复述。出示: 原来,( ),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 ),就( ); 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 ),就( ); 那些翅膀小的昆虫,( ),就 ( )。 根据板书复述。 (4)问题四。 师:岛上经常刮大风,是这个小岛的什么?(环境)岛上的昆虫想要生存下来,必须怎么样?( )对,其实达尔文不仅仅发现岛上的昆虫为什么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个规律。 出示: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 (5)问题五。 5、 这个发现,得来的容易吗?再读第一句。 这个答案,这个发现,得来的重要吗?为什么?(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完成课堂作业2、学习第四自然段二、教学重点:复述课文,完成课堂作业。三、教学难点:1、正确完成课堂作业 2、复述课文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 齐读。 2、想想知道了什么? 3、总结。 4、齐读全文。 5、 练习: (1)复述这个故事。 (2)用“要么要么”说一句话。二、 复述课文。 1、指导复述课文 教师指导复述课文的要求。 主要内容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不必背诵课文。 2、 指名学生读课文。 3、 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 4、 指名试复述。 三、 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夏( ) 校( ) 容( ) 应( ) 复( ) 较( ) 究( ) 因( ) 2、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逐渐地( ) 有趣的( ) 认真地( ) 著名的( ) 仔细地( ) 重要的( ) 3、据课文内容填空。 那些没有翅膀的昆虫,由于( ),就不大可能被刮到海里。 那些翅膀特别大的昆虫,因为( )所以( ) 那些翅膀不大的昆虫,由于( )便逐渐地消失了。 练习三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 1、学习用音序查字典 2、照样学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一句古文。4、学会问路。5、任选三个动词,各写一句话。 二、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2、指导。(1)自读对话 (2)分角色读对话 (3)教师讲解音序查字典法 3、练习。(1)查小猴不会写的字 (2)开展用音序查字典的比赛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 2、指导。 学生自读4条成语。(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3)理解成语的意思。风吹草动:风一吹草就晃动。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渠。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三课堂作业1四字成语会背2. 抄写四字成语 第二课时一、教学重点:1、背诵默写古诗2、了解古诗的意思3、写好龙兔亮写的正确美观一学习读读背背: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借助插图讲解这个古文的意思。 第一行意思是: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 第二行意思是:高达许多层的平台,是从堆积泥土开始逐步建造起来的。 第三行意思是:千里路途,是从脚下一步一步走完的。 (5)教师再次范读。 (6)教师指导: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发展,最后取得成功的。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朗读理解:同学们要取得成功,必需从小努力,从现在开始做起。 (4)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龙 亮 兔”3个字。 (2)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地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三、课堂作业:、龙亮兔三个字每个字写一行第三课时教学重点:学会有礼貌的问路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正确熟练的运用动词一导入新课一、观察图画,明确要求。 1、请小朋友读一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想一想:兰兰要去哪?遇到了什么困难?她需要怎样做? 2、请看图:如果你是兰兰,应怎么问路?如果你是老爷爷,应怎么回答? 二、指名表演,明确要点。 1、 请两名小朋友来表演,其他小朋友认真看,一会请你来评价。2、指导评价。他们表演得怎么样?指导孩子们说出问路的要点:第一是要有礼貌;第二是把要问的路说明白;第三是要仔细倾听指路人的回答,把线路弄清楚。 三、创设情境,提高能力。 红红忘记带钥匙了,她知道妈妈在友谊商场买东西,想去那向妈妈要钥匙。但不知道路怎么走。她有几种问路方式?讨论后,分别演一演。 1、 她向老师问路。2、 她向路人问路。 3、 她在公用电话厅拨通了妈妈的手机,向妈妈问路。 4、 她坐出租车上,向司机问路。 四、应用生活,实际锻练 1、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问路的困难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2、让爸爸妈妈或其他亲友带你出去旅游,看看他们迷失方向,不知道怎么走时,是怎样寻求帮助、到达目的地的。二学习说说写写揭示言语交际的题目:他们在做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两个要求。 1、指导观察。(1)出示挂图,要求认真观察图中每个小朋友的动作,并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