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年全国卷二化学试卷考点分析.doc_第1页
近4年全国卷二化学试卷考点分析.doc_第2页
近4年全国卷二化学试卷考点分析.doc_第3页
近4年全国卷二化学试卷考点分析.doc_第4页
近4年全国卷二化学试卷考点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4年全国卷二化学试卷考点分析一、 选择题题型及考点与分量题目年份20112012201320146盐类水解pH大小比较化学键相关概念该题设置为生物该题设置为生物7有机化合物基本性质与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来自选修5资料卡片生物柴油的考查化学与生活相关知识考查8化学平衡相关知识化学平衡相关知识有机化合物基本性质与反应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9有关酸碱中和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基本性质10电解池电解液的恢复知识元素化合物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操作题11离子共存问题原电池知识电解与原电池水解溶液中pH的相关计算12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考查物质的基本性质物质分解问题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盖斯定律应用电解与原电池13物质的基本性质有机化合物基本性质与反应水解溶液中pH的相关计算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盖斯定律应用选择题(42分):1、必考题:离子共存、水解溶液中各粒子的关系、阿伏伽德罗常数、电解与原电池2、常考题:实验操作题、有机化合物基本性质与反应、物质的基本性质3、偶尔考: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鉴别与除杂、化学与生活二、四道大题题型及考点与分量题目年份201120122013201427(13分左右)无机框图推断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短周期元素化合物相关知识合成正丁醛实验设计相关知识考查有机题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28(15分左右)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制取一氧化碳实验相关知识考查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 Mn(), Ni()等杂质)的(工艺流程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及电化学知识的相关知识考查29(15分左右)实验题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相关知识考查题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工艺流程)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的实验题考查【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有机合成题(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有机物分子式计算及相关知识考查有机合成题(制备液晶材料)有机合成题(立方烷衍生物的一种合成路线)四个大题(58分):每年四个大题的分数与基本出现形式都比较确定,但考查的内容与方式并不完全相同。二、 四个大题基本考点与考擦形式具体分析1、 有机化学题考点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有机试题(1)命名结构简式结构简式结构简式(2)分子式求算分子式子分子式反应类型(3)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反应类型试剂与条件(4)方程式的书写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名称化学方程式书写(5)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判断核磁共振氢谱及同分异构体判断同分异构体判断、核磁共振氢谱峰判断每年的有机化学题分子式、方程式、同分异构体基本上每年都会考,自2011年开始,结构简式也都出现了,预计以后几年也会考,信息迁移也是年年都考,但每年考的内容并不一样。2、 化学原理题考点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化学反应原理题(1)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分子构型如何提高平衡转化率H比较(2)转化率晶体类型平衡常数计算反应速率计算、(3)平衡移动判断周期表的相关反应速率计算平衡常数计算(4)平衡图象分析方程式的书写转化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化学原理题主要考擦氧化还原反应和速率和平衡影响因素、K有关计算、盖斯定律和电化学等有关知识题目综合性很强,且都注重图像与线条信息的分析3、 工艺流程题考点 年份2014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工艺流程提题(1)化学方程式滤液PH大小判断离子方程式实验基本操作(2)电子式离子方程式书写除杂试剂选择方程式的书写配平(3)空间构型试剂合理选择反应类型相关计算(4)相关计算产品的纯度相关计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误差分析(5)现象实验基本操作相关计算Ksp的计算工艺流程题一般与化工生产有关,也与实验紧密联系,题目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擦考生对化学除杂、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平衡和电化学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这类题注重结合工艺流程图3.实验题考点 年份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33实验题(1)除杂试剂的作用化学方程式书写定性检验试剂的选择理由实验操作步骤(2)装置的设计选择定性检验试剂的选择与实验现象实验仪器名称、实验操作名称、得出实验结论实验试剂和仪器的选择(3)除杂试剂选择设计实验步骤、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误差分析,相关计算(4)实验现象描述计算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化学方程式书写近年来,实验题的主要题型是综合探究推理假设型,且加强了计算,对于学生思维及信息获取能力和规范答题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近年的高考题目的题型和考点来看,试卷结构、题型风格、试题难度等方面都保持了相对稳定,不回避高频考点,不回避基础试题,选择题,较为简单,非选择题部分,则提升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在部分试题又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试卷图表越加丰富,计算开始加强。下面附近4年全国卷(2)高考真题: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乙酸、苯酚、碳酸、乙醇,它们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的NaOH溶液和的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则一定是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 时,若,则一定是 D. 若,则10.用石墨做电极电解CuSO4 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 CuSO4 B. H2O C. D. CuSO4 5H2O 11.将足量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CD12.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 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C .46gNO2和N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 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纳失去NA个电子13.某含铬Cr2O2-7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 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原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经过干燥后得到的n mol FeO FeyCrxO3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质量为n(2-x) mol B. 处理废水中Cr2O2-7的物质的量为mol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 在FeO FeyCrxO3中,3x=y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 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 D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化合物I的电子式为_,它的空间构型是_(3)1.6g 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需要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E 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28.(15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反应在等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_;(2)A的平均反应速率(A)、(A)、(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_;(3)B的平衡转化率(B)、(B)、(B)中的最小的是_,其值是_;(4)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采取的措施是_;(5)比较第阶段反应温度(T2)和第阶段反应温度(T3)的高低: T2_T3 (填“” “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x+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H2H3 B. H1H326、(13分) 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H 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后又达到平衡。 T 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 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27、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 周期、第 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 (填“强”或“弱”)。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 。 (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即)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x或m PbO2n 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 。28、(15分)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mL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mLNaOH溶液。1.水2.安全管3.10%NaOH溶液4.样品液5.盐酸标准溶液6.冰盐水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1) 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 (2)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 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 。(3) 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4) 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 (填“偏高”或“偏低”)。(5) 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 ,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mol/L,c(CrO42-)为 ,(已知:=1.1210-12)(6) 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 ,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立方烷()具有高度对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