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长城教学设计西安 临潼 斜口 柳树 赵红卫教学目的要求 :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 ,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难点 教具准备: 1、长城视频 2、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1课时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游览过的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有哪些感受呢?师:长城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近长城。(板书:长城)师:今天同学们就随我一起去登,一起去看,起去感受、去赞美二、初读课文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的放声朗读课文。听好老师的小提示,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以后,试着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长城。(生自由读课文)交流 师:把你眼中的长城用课文中的一段话概括一下。师出示最后一段。(师板书:伟大的奇迹)男读师: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的气魄雄伟,都会情不自禁发出赞叹齐读三、再读课文师:长城到底有什么魅力让这些参观者如此赞叹呢?下面我们就细细地品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四:交流交流 1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生:第一段(读)“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略)全长 13000多里。”共同学习第一段。着重点出“蜿蜒盘旋”,让生学会识字记字的方法。通过感受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这是一张长城远景图。你还有什么感受?生:弯弯曲曲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蜿蜒盘旋。)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这样的字叫什么字?拿出笔就在你的书上写一写这几个字。注意写字和握笔的姿势。师:看图上的长城像什么?生:巨龙。师:长不长?你看作者为了让我们体会到长城的长用上了比喻和前面说过的列数字的方法,以后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师:长城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你觉得什么样的山岭才称得上崇山峻岭?师:谁愿意读读这段,让这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腾飞起来?师:这样气势壮美的长城,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这样的赞叹:交流 2师:我们继续交流,文中还有哪部分能看出长城是个伟大的奇迹?生: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师:这段话让你感受到长城的什么?(板书:高大坚固)师:这是远看还是近看?(板书:近看)师:让我们齐读这一段,到文中去体会它的高大坚固。师:在这一段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构造,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用笔圈画出来。(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生: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长城的垛子、射口、瞭望口和城台。师:(课件出示长城侧面图)这里有一幅长城的近照,这就是高大坚固的长城。谁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结构呢?师:又有谁知道瞭望口、射口和城台的作用呢?师:长城就是这样用他高大的身躯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像长城这样巧妙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当你知道了这些的时候,你想说点什么?生 6:长城太伟大了!生 7:我想到了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他们太了不起了!生 8: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太聪明了!师:是啊,像长城这样“长”而“高大坚固”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在以此由衷地赞叹:交流 3师:我们的长城像长龙一样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我们的长城高大坚固,当我们的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他会想起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第三段,读好后可以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再反复读一读。出示投影。师:那是个什么样的年代?生:科技很不发达,战乱频繁。师:那时候有起重机吗?有汽车,火车吗?生:没有。师:那靠的是什么筑起伟大的长城?师:是啊,靠的双手和肩膀,但驮起的却是重达?,师: xx你能背起来 xx吗?他大概有 50斤,一块大石头就相当于 60个 xx的重量,你还能背起来吗?谁来试试背起这两三千斤重的石头?一个同学读,两个同学读,三个同学读全班齐读。师:通过我们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这块两三千斤重的石头终于抬起来了,可是咱们还得把他抬到山顶上去啊,这山顶可不一般啊,是(陡峭)的山岭啊!来,我们一起来抬。你们的脚下可是蜿蜒崎岖的山路啊,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脚下的石头给绊倒啊再来,你们还刚刚走到山脚啊,继续走,到山腰快到山顶了到了。现在,你感觉?生:累,真累师:同学们呐,我们才扛了一块石头啊,可我们的劳动者呢?他们要扛生:无数条。师:一天要走多少次这样的山路?万一被石头一绊,或者因为坚持不住,手一松,肩膀一滑,就会有多少劳动者在这里过早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啊,长城上难道真的只有冰冷的石头吗?不,它上面凝结着我们无数劳动人民的鲜血和生命,所以我们的作者才会由衷地对劳动者们发出这样的感叹:“多少”(联想 劳动人民)男生让我们一起赞美 -让我们自豪的对全世界说: -师:这气势雄伟,凝结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长城啊,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自豪和赞叹,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长城的风采?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欣赏中华瑰宝。(视频长城,)师:这就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就是像长龙一样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这就是高大坚固而又宽阔平整的长城,这就是凝结着无数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长城,大家 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说一说吧。师:是啊,长城是我们的瑰宝,如今“不到长城非好汉”已经成了中外游人的一句豪言壮语。长城以其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旨将中国的万里长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师:看,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出示课件。)让我们和作者、和世界伟人一起赞叹:(齐读最后一段)师:歌唱家也用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对长城的赞美。(播放音乐,出示课件)师:歌唱家用长城表现出了对长城的赞美,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表达对长城的赞美之情?生交流。同学们,长城的故事说不完,长城的历史道不尽,如果你还想对长城有更多的了解,你可以到网上查阅,下节课让我们带着自己查阅的资料再次相约长城。介绍长城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视频以及课件中的视频介绍让学生了解长城。教师总结: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5、理解字词。(1)教师讲解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2)看图理解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条石:长方形的石块。方砖:正方形的砖块。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射口:射击用的口子。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第二课时一、复习1、让学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各节大概讲了什么。说明:即复习巩固生词,又让学生主动了解课文内容。2、指名学生回答: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提示: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3、让学生组成小组,给各节编一小标题。然后小组陈述,师生一起选出优秀准确的标题。教师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小组合作定出小标题。提示:(1)一条“龙”(2)高大坚固()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二、细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长城的长?用书中的语言回答。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2、师:什么是蜿蜒盘旋?提名学生回答。师:请同学们感情朗读第一句,看看你还能体会出什么?提示:长城的雄伟气势。3、指导朗读4、渗透写作方法。师: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5、明确观察点。师:这是在哪里看长城?生:远看6、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提名学生回答。提示:高大坚固。2、师: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提示:建筑材料、垛子、方砖。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朗读。3、师:长城为什么要修筑得这样高大坚固呢?提名学生回答。利用上节课留给学生的作业,让学生用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讲述。教师可以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说明:意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长城是古时候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城墙。4、师:既然是作为防御的城墙, 长城除了建的高大坚固,还有什么特点么?提示:设计有方,设施齐全,在长城上有了望口和射口,城台,城墙还很宽,便于奔跑。教师可以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5、深思下列建筑的位置和构造: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方形城台。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边画边说。6、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提示:近看7、教师小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长城,层次清晰,使长城的远景近貌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学生读。2、师:读了这一段作者想到了什么?提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3、师:你从哪里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提名学生用课文中的文字朗读回答。说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知道朗读。4、师:作者为什么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说明: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联想是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和不易,以及花费的代价和非凡的创造。5、师:为什么说“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能,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提示:结合看书上的图和课后思考练习之中的句子比较来理解:我国劳动人民凭着勤劳的双手,无穷的智能,想方设法,战胜困难,修筑起这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此时此刻,作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2、师: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让学生分组讨论、想象,最后小组陈述,教师归纳。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图片,教师讲述在以前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建筑长城的艰辛,让学生体会长城的伟大。中的提示:这样的城墙举世无双;这样雄伟的工程世界少有;这样艰巨的任务却用简单的工具完成历史罕见;创造这样的奇迹,劳动人民表现出的毅力和智能绝无仅有。3、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作者为长城这一世界历史奇迹感到激动、自豪;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能表达了赞美、敬佩之情;对伟大祖国表现了热爱之情。4、让学生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提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5、师总结: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你们说长城是不是一个奇迹呢?三、讲述故事,训练语言。在同学们的陶醉与神往之中,教师把话题一转:大家知道长城历史悠久,它是什么时候开始建造?怎样修缮和连贯?有怎样的动人故事和传说?现在请大家把收集到的长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说明:让同学们在高昂的情绪中绘声绘色,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使课堂气氛再一次升华,让学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板书:新课标四上:关于长城的诗句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表情创意课件
- 2025年电商内容营销策略优化:种草经济下的品牌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广播电视天线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铸造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零售门店数字化智能化门店导购系统技术应用与用户体验优化案例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计量检定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工程测量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政务服务办事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防疫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机械冷加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运输业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光伏居间的合同8篇
- GB/T 45418-2025配电网通用技术导则
- 医疗风险防控培训课件
- 机械设计部绩效考核制度
- 诊疗规范培训课件
- 《KANO模型培训》课件
- 复苏室患者的交接流程
- DB21-T 2523-201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程
- 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方案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