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1页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2页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3页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4页
初三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东县实验中学初三语文模拟试卷 命题人:吴咏君(总分130分答卷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分)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湖畔,春光明媚,踏春的少女从我的身边走过。飘扬的黑发,qing che_的目光,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qing ying_的脚步。仿佛整个世界都yang yi_着她们的歌声和笑声。2、根据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13题必做,45题选做一题)(6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_。(游山西村) (2)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不畏浮云遮望眼,_。(登飞来峰)班级_ 姓名_()山河破碎风飘絮,_。(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_,_。(6)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_,_。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 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B 阅读文章遇到“拦路虎”时,要善于使用工具书,千万不能望文生义。C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相机行事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D 日本首相小泉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本诗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的行旅图。文中有三幅画面,请你试着描绘出其中的一幅画面,并且回答作者在这首诗中借行旅表达的感情。_从下面事例中你能概括出一个观点吗?请写出来。(2分)一位心理学家讲了他所做过的一个试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然后,他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块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爬出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_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世界读书日”的第十周年,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分)()请你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主题。(分)_()活动组委会请你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两点建议。(分)_()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本著作中的哪个人物形象?请结合情节说明理由。(分)_第二部分(53分)(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12题,共12分)耐高温细菌有望揭示生命起源为了防止病人受细菌感染,医生一般用12l的高温蒸汽来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各种细菌在这个温度下都可以被杀死。然而,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可以耐受130高温的细菌。这种耐高温细菌生活在深海海底的温泉里。据古生物学家推测,这种细菌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大概在地球上生活了几十亿年了。科学家把这种细菌命名为“品系121”,表明它们能忍受陆地上细菌不能忍受的121以上的高温。除了能忍受高温外,这些古老的细菌还有一些奇特的属性,它们能忍受超级低温和盐度高的环境,强酸和强碱都不怕,可算是能忍受恶劣环境的“终极生物”了。 当科学家把这种细菌放入含有氧化铁的试管中时,发现这种细菌居然有还原能力,能够把铁离子还原成铁原子。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细菌呼吸的是硫而不是氧。 科学家指出,这次发现不仅仅是找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对研究生命的起源也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地球在形戒之初是个大火球,燃烧了若干亿年才慢慢冷却下来,这些古老的耐高温细菌可能就是在地球的高温时期形成的。如果这个假说正确的话,生命起源的研究就有了新的思路。 更为重要的是,耐高温细菌的发现为寻找外星生命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线索。按照传统的观点,生命只有在和地球环境类似的星球上才能进化出来,最重要的是要有像地球一样的大气圈。然而,耐高温细菌告诉我们,生命还可以贪呼吸硫来生存和进化,而不仅可以忍受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这样一来,缺少氧和其他气体的星球也可能出现生命,并可能从低级生物进化成高级生物。 、生活在深海海底的耐高温细菌的“奇特”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_ 、揣摩第一段中“据古生物学家推测”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2分)_ 、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2分) _ 10、科学家发现了奇特的耐高温细菌,这一发现有何重要的意义?(3分)_ 11、有人认为,本文标题与内容不完全对应,你对这种说法怎样看?说说理由。(3分) _ _(二)阅读短文,完成1317题(1分)一场风雨后,街旁的树下就落了一层叶子。这是故乡的初秋,叶子也该是些早熟的叶子,从湛蓝旷远的天空悠然飘落,百转千回之后遗落于地,并没有什么生命遗失的痉挛和苦痛的挣扎,一如它们生时的超脱、潇洒和平静。这是秋叶生命的涅磐。由生到死,由死回生,它们附着于树,是为了丰富母体,并不是做寄生虫,一味索取,不知奉献。而它们成熟后离开母体也只是一种使命的完成。用不着唱赞歌,只需那一场风一场雨,秋叶便可于风雨中飘飘落下。这是自然之秋徐徐拉开的序幕,把广阔天地作背景,把生命飞旋成这大舞台上最真实的道具。树叶可为演员,而人却并非戏子,再好的戏剧于他们也只是戏剧。然而他们还是被这壮观的落叶场面吸引了,他们观摩着这大自然最好的舞剧,感到心神俱清俱纯。一个远来的游子,被这舞剧所演出的热爱生命的主题所感动。他拾起一片落叶久久看着,看着,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发出劈劈啪啪的燃烧声。游予于寂寞无声的街道上走了。那身影在白杨潇潇的原野上越来越小,最后,终于也走成一枚秋叶,镶在了故乡初秋的风景里。12文中的“涅磐”原意是指佛教中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后人称高僧逝世。在选文中,它表现了秋叶怎样的精神境界?(2分) _13、联系文中内容,秋叶的生,是为了_;秋叶的死,是为了 _。(分)14、段中“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发出劈劈啪啪的燃烧声”一句中,“自己的身心”为什么会被“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这应怎样理解?(2分)_15、选文中能比较明显地表现文章主题的句子是:(2分) _16、文中描绘的是秋叶,你还能联想类似秋叶的一种景物吗?根据短文内容,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的感触。(3分)_(三)阅读短文回答1822题。(1分)一对陡然长出的耳朵当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匆匆奔赴大道上的时候,有一个人无动于衷,他是瞎子阿炳。他无动于衷是因为他众目失明,而且不过是一流浪街头的民间艺人,既不能上战场,又不能在乐谱上作一些类似于黄河大合唱式的“宏大叙事”,但他有胡琴,有琵琶,有中年时因双目失明而陡然长出的一对更加敏锐的耳朵,还有颗富于东方世界特有的宽广敦厚的悲悯之心,所以他把古老乡村民间乡里的听觉化作了晚近中国历史上最美丽凄凉和一唱三叹的音乐旋律。一首二泉映月,映出的是阿炳已经干涸但丰盈异常的一双关怀世道人心的眼睛,所以他是“宏大叙事”之外永远存在的一个常数,一个能让不入流的艺人和穷苦百姓听见便感怀不已的温暖的名字。 阿炳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存在是奇迹。双目失明的阿炳总让我联想到双耳失聪的贝多芬。 是不是经历了生命中最大限度的悬殊如生与死、富与穷、无限的光明与无边的黑暗、一览无余的清澈和与世隔绝的混沌等等的火与冰境界的人,才更加贴近艺术和生命的本体要求。“聪明”者,耳聪目明也,这不但是健全生理的最低标准,也是艺术感悟的底线,但阿炳和贝多芬们居然可以超越肉体的毁灭性的万千阻拦,到达寻常民间艺人和寻常古典作曲家望尘莫及的高度。艺术的极境不一定非要以肌体功能的部分丧失为代价,但一定与心灵内视和俯听的质量息息相关,与天才的顿悟和冥想息息相关我相信一个人内心如果常常掠过二泉映月或(梁祝的旋律,那么即使面对悲苦的世界,他也构建着诗性的自我表达的空间,如果常常掠过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或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那么他肯定对痛苦置换的欢乐有极大的释放感,如果常常掠过的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或比才的卡门序曲,那么他一定意气风发,情绪高昂,有仰天大笑出门而去的豪情壮志了音乐与人的对应关系如此清晰洞悉了心灵的奥秘,这是不难理解的可我现在怀想着二泉映月,我一直想着未有此曲之前,瞎子阿炳他那对异于常人的耳朵是如何陡然长出采的。在日本侵华时颁给各地市民的“良民证”中,我看到阿炳惟一的一张照片。他的盲镜滑稽地斜挎在鼻梁上,似两个黑洞。他那时一定被妻子董翠娣用一根细竹竿或一把折扇牵着,神色苍凉而傲慢地走在无锡的大街上,身上背满了各种乐器。他听到时间在一分一秒地逝去,而听觉在一分一秒地清晰、变重、变厚,他隐忍的外表下掩藏着一种寂静和忧伤的聆听,他能听见黑暗中一部分嘈杂的欲念在慢慢离身体而去,代之以手指间滑出的一段和弦哦,这个无锡城里技艺最出色的艺人,他对生命的终极见解全凝结在那一对陡然长出的耳朵上,凝结在耳朵幻听出的二泉映月上啊,那是阿炳的全部,是他卓然独立于世俗民乐之外的高标。 17、说说加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2分)这不但是健全生理的最低标准,也是艺术感悟和底线。_18、文章将阿炳与贝多芬相提并论,目的是什么?阿炳与贝多芬之间有哪些相似点?(3分)_19、文章划线的句了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请列举古今中外两个名人的事例说明。(不限艺术领域,文中提到的人物除外)(3分)_20、也许你没有欣赏过二泉映月这部作品,但相信你能从文章里感受二泉映月所蕴含的感情。试结合作品创作的背景加以分析。(4分)_21.美妙的音乐能净化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位,使人获得美的享受。阅读第段省略号前面的文字,说说你欣赏某一首音乐作品时的感受。(文中提到的音乐作品除外)(分)_四、阅读文言语段,回答问题。(1分)(一)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人们),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gou,责骂)其侄曰:“汝胡(为什么)不早问,致余忘之。” 出自草书大王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分)(1)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 (2)使侄录之 ( )(3)侄罔然而止( ) (4)执所书问曰( )23、选出指代内容不同的一项。(分) ( )A、皆讥笑之 B、诟其侄曰 C、汝胡不早问 D、致余忘之24、翻译下列句子。(分)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5、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分) 第三部分(55分)26、作文(50+5)哲学家说,和谐是生命与自然的相亲相爱;作家说,和谐是笔端生发的完美境界;舵手说,和谐是力挽狂澜的默契配合;学生说,和谐是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个温馨故事读完流逝的古典一文,你或许对“和谐”有了一定的认识。是啊!生活中我们也时时需要和谐,事事需要和谐。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一支曲子因和谐,便格外悠扬动听;一幅图画因和谐,边特别赏心悦目;一席谈话因和谐,便让人如沐春风温馨的家庭、美丽的校园都因和谐而让你倍感亲切。亲爱的同学,请以“走进和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对生活、家庭或校园中和谐美的体验。要求:(1)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可以记叙事情,可以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议论。(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东县实验中学初三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清澈轻盈洋溢、()柳暗花明又一村()无可奈何花落去()只缘身在最高层()身世浮沉雨打萍()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述画面(分):本诗前三句分别为三幅画面,可以任选一幅画面去说,有适当的描写,能把主要景物叙述得明确清晰,表达的意境相符。表达感情(分):从“思君不见”一句可以看出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只要能够紧扣“生命在于希望”这一中心来叙述,表达不要求完全一致、()活动名要紧扣读书,体现读书活动的目的、作用等内容,语言要精练。例:书香满校园、与书为伴。(分)()建议要能在读书活动中实施。例:举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读课外书的情况,请新华书店到学校搞一次书展;请作家作一场“走进名著的报告会”;在全校(或各班)举办“读书交流会”(分)()例:诸葛亮,智慧与忠诚的化身。哈利波特,天真活泼,智慧神奇等(要求准确说出名著篇名分,人物形象特点分以及与之符合的适当情节分作为理由)(分)二、内容可包含四点:()能忍受高温()能忍受超级低温和盐度高的环境,强酸和强碱等恶劣环境()有还原能力()呼吸的是硫而不是氧、必须从两个角度去揣摩:()“古生物学家”来突出这种推断的权威性,说服力。()“推测”一词的作用,使说明不武断,更委婉,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两个角度各为分)、重点在前一句。、意义可包括三点:()找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对研究生命的起源也有重要的意义()为寻找外星生命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和线索。(每点各分)、回答同意或不同意均可,只要观点明确,理由充分给满分(理由不充分扣分),如观点与理由不一致就不给分。、能围绕“超脱”、“潇洒”、“平静”或“默默奉献”等词语来说就给满分。、为了丰富母体;一种使命的完成(每空分)、可以围绕游子被秋叶那种默默奉献,即使落下时,也一如它生时的超脱、潇洒、平静的那种精神境界所感动来说。、“一个远来的游子,被这舞剧所演出的热爱生命的主题所感动。”、树根或者小草等景物(准确列举景物分);谈感触分(须联系实际,且思想内容要与本文所赞扬的精神相吻合)。、能说到“最基本的条件、要求”等意思即可。(如只说“耳聪目明”不给分)、从正面更好地衬托,以此来突出瞎子阿炳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分)相似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