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doc_第1页
5、古诗词三首.doc_第2页
5、古诗词三首.doc_第3页
5、古诗词三首.doc_第4页
5、古诗词三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古诗词三首教材简析: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选编这三首诗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诵读,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1、了解王安石、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2、搜集这三位诗人的古诗。教学方法:以第一首诗为例,学习理解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二、三首则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交流来理解诗意,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来比较写法,通过诵读来积累语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分组比赛背诵关于思乡的古诗词。2、师小结过渡:家乡,是每个人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弦,谁一触动它,就会发出最缠绵的思念之音。今天我们就随着古诗泊船瓜洲,与王安石共弹一曲思乡曲吧!二、整体感知,尝试理解1、揭题讨论:(1)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吗?“瓜洲”在这里指哪里?(2)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3)师相机介绍王安石。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试读,注意读准字音。(2)正音:间、数、重、还。(3)自由读三首诗词,或同桌互读,或分小组练读。(4)反复读这三首诗词,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思考:每首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三、品词析句,体会感情1、反复品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同桌之间互读、练说。(2)拓展: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绿”过江南的美丽景色?( “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绿满江南”、“桃红柳绿”、“春风和煦”)(3)朗读体会“绿”意。师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绿意盎然的春光图,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学生练习朗读。师:你看,这“绿”字让你们这么一说,竟如此的丰富多彩;这“绿”字让你们这么一读,竟如此的生机盎然。知道吗,这小小的“绿”字里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如何选用“绿”字的故事。2、质疑:春风真的只绿“江南岸”吗?那作者为什么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不说“春风又绿江两岸”呢?从哪个词可以体会出作者的思乡之情?(还)你有过思念家乡的感受吗?你想家时心里是什么滋味?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偏不能还,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春满大地,离家已久,思绪万千,不由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朗读体会。3、是哪些景物让诗人想回家?他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点拨:(1)诗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朗读第一、二句诗。(2)这两行诗中有两个地名,谁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瓜洲和钟山在什么地方?教师画图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学生在图上标出位置。结合图和注释理解诗意。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水间”“只”“数重山”的意思。(3)作者在这两句诗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京口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读一读,读出路程近。(4)诗人离家很近了,应该怎样?(应该“还”)4、离家近了,应该回家;离家久了,更应该回家。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四、背诵诗歌,巩固练习1、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2、评: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 3、背诵: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4、小组合作,把这首诗改编成小故事或作画。 五、练习巩固,拓展延伸1、补充写王安石的诗供学生选择自读,或同桌读,或几个人讨论。2、课外作业搜集古人思乡思亲的诗词,特别是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的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把握主旨1、导入: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余光中眼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到了张继和纳兰性德的的笔下,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秋思和长相思。仔仔细细地读上五分钟,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争取把它读得有味。2、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3、指几名学生读,正音。4、对比阅读,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词又叫长短句,因此,诗句与诗句不同,根据词牌填写,字数有多有少。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5、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6、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二、品读诗句,领悟感情(一)学习秋思1、指名朗读古诗。2、借助图、课后注释理解诗的大意,结合重点词随机点拨引导:(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洛阳城里见秋风“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心旷神怡;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寂寥肃杀。)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感受萧瑟冷清之氛围。)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给家中写信,会写些什么?简介:张籍出身寒微,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他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拓展:假如你就是这位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让人一言难尽呀!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读出“意万重”之感。练习感情情感朗。(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从这两句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读不懂的?点拨:看看文中插图,找找画的应该是哪句诗的意思?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换位思考,写话体验:出示提示语:想一想,如果你是诗人,在这秋风瑟瑟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家书“开封”后,你会怎么做?(添上一笔,补上;重新合上,只字未动。)如果你是“行人”,你目睹了诗人这一奇怪举止,你心里怎么想?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话?想象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练习,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3、诵读全诗,说说在诗人眼中,乡愁是什么?(一封意万重、说不尽、临发又开封的家书)。(二)学习长相思1、朗读全词,读通,读出节奏感。2、谈初读感受:读了这首词,你的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和感觉?3、欣赏课文插图,对照文中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插图中描绘的情景。4、全班交流。(1)感受边塞军旅生活之苦:说说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诗的意思。相机理解“一程”“一更”“此声”是指什么声音?想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的情景,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无法安睡的情景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踏遍千山万水,风雨兼程,你们有没这样的感受?你觉得边塞军旅生活怎么样?朗读体会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2)想象故园和谐宁静之美:“故园”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他想到了“故园”?他可能想到故园的什么呢?全班交流: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有的是宁静祥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3)对比反衬“碎”字之苦涩: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碎在征途上,碎在风雪中,碎在心坎上,谁再来读长相思?(带着心碎的感觉读下阕。)3、质疑:既然身在征途,身系家园,感觉那么的心碎,那为什么还要参加边塞军旅生涯?引导学生明白好男儿心系故园,更爱国家。4、有感情地朗读全词。三、总结延伸,升华情感1、再读这三首思乡诗词。2、体悟这三首诗词表达方法之妙。(第一首,借景抒情,浑然天成;第二首善于从寻常细节入手,刻画入微;最后一首善于将写景与叙事融于一体。最终目的都为抒情。)3师总结: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