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漫步古诗苑.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漫步古诗苑.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漫步古诗苑.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城南小学 王丽 教学分析: 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学生从小学阶段已经学习接触不少古诗词了。但好多同学对古诗词不感兴趣,对学过的古诗词不能很好的理解感悟。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督促学生更多地积累背诵古诗词,通过由浅入深的几项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另外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组为单位,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还能使他们感受到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学生争取多背一些古典诗词。 (3)诵读理解古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 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重点:督促学生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学会把学过的诗词整理归类。 难点:增强对古诗的感悟理解,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法:自主合作式,情境式,激励法,体验法。 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前让学生准备背下来所有学过的古诗(包括规定课外古诗词及小学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 课时:课前准备时间一周 活动准备: 1、 班级分成四个学习合作小组。 2、一周前印发新课标推荐的必背古诗词(1-4册)让学生去诵读。回顾小学学过的古诗词。 3、用一周的时间以“古诗中的”为专题分类集诗。 4、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试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其配上的画面,在画中体会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5、搜集并学唱已经谱曲的古诗词。教学过程 一、 教师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感悟他们的旷达胸襟。 二、课堂活动(分六个版块) 第一版块 依诗填空 (小试牛刀,初露锋芒) 第一组题 色彩 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现在第二板块 名句接龙 ( 实力比拼,大显身手) 每组答一组题,注意书写工整,教师抽查出示,大家共同检查。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 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 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7、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8、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7、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8、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题情况。 第三版块 分类集诗 (团结协作,唇枪舌战) 选择典型性内容,检查学生分类集诗的情况。 1、抒写思乡情怀的诗句 2、抒写豪情壮志的诗句 3、表达友情(送别)的诗句 4、表达哲理的诗句 第四版块 诗情画意 品味诗境 (慧眼神珠,针锋相对) 1、 教师出示画面,让学生品味画中情境,猜出诗的 内容。各组学生讨论体味画面意境,猜出诗的内容。 讨论分析一幅配诗画面,学习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表现诗歌内容第六版块 学唱古诗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请学生说出有哪些古诗已谱曲,并鼓励学生学唱古诗.说出搜集到的已谱曲的诗词,试着学唱古诗.小结: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何收获?中学生学习古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