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验试卷.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验试卷.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验试卷.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验试卷.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验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验试卷班别_ 姓名_ 学号_ 成绩_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阻遏() 寒噤(jn) 仄歪(z) 孤孀(shung)B、骇人(h) 绥靖(su) 地窖(go) 愧怍(zu)C、箱箧(ji) 荒谬(mio) 掳走(l) 尴尬(g)D、蹿越(cun)狼藉(j) 蹒跚(shn) 瓦砾(l)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懊丧B.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响彻云宵 耸立C锐不可挡 月明风清 转弯抹角 班白D丢人现眼 独一无二 丰功伟绩 管辖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书市上展示了许多出版社新近发行的中外文学名著。 B、当今社会,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真谛。D、参加这次网页制作培训班的学员,有来自华南师大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教科研工作者。 5、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A B C D6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B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C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D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二、阅读题(一)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711题(18分)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7、“小船又飘回来”的“飘”照应前面的一句_;“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中“敌人的愿望”指的是_(6分)8、文中画“ ”线的句子反映了“老头子”_的心理活动。(2分)9.“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10.文中哪一句话从侧面表现了老头子对抗日队伍所起的作用?(2分)11、找出景物描写的一句,再自己仿写一句。(5分)(二)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1214题(14分)俄外长表示反对武力解决伊武器核查问题(新华社莫斯科1月14日电)(1)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14日在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进行电话交谈时表示,俄罗斯反对动用武力解决与伊拉克武器核查有关的问题。(2)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俄外交部发言人涅斯捷鲁什金的话报道,双方在交谈中强调了伊拉克同负责武器核查工作的联合国销毁伊拉克生物、化学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合作的重要性。(3)普里马科夫同时重申,由此产生的问题用武力解决是不能接受的。(4)涅斯捷鲁什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切问题均应通过对话解决。俄罗斯主张武器核查小组的人员组成应当更加平衡。12这则消息的标题由两部分组成:“俄外长表示”称作引题;正题是_ _;消息的导语是_段,主体是_段。(3分)13“新华社莫斯科1月14日电”是这则消息的_ _,它表明了消息发出的_ _和_ _,它显示了消息的_ _和_ _。(5分)14这一则消息的语言十分简明。以第2段为例,划横线的句子,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表明:伊拉克当局应当“合作”的对象是_ _,这个组织的任务就是_ _,它要销毁的是_ _。(6分)(三)阅读,回答文后1519题。(22分)大楼很高很气派,在这座大楼里上班的人被人们称作“白领”。老头也很高,但不气派,却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在这座大楼里做收发,顺带负责一楼大厅的卫生。每天,也入这座大楼的白领很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但没有人正眼看过老头一下,顶多在经过那儿时顺便淡淡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问一句:“我有信吗?”若是有,老头就会低头在桌上找上一气,从里面递出来,白领就边拆信封边走进那个漂亮的电梯。后来,白领们听说老头是一位老干部,打过平津、淮海战役,是一位战斗英雄,至今身上还留有一颗敌人的子弹。后来,他又从北方随大军南下到了这个城市。退下来后,老伴先他一步去了另一个世界。老头无儿无女,又不甘寂寞,就托人找了这份收发室的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把每个月的退休金全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的一个小学校,自己就靠这一份临时工作的微薄薪水生活。白领们没有探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再次经过收发室时,他们也在想像着一挺笨重的重机枪压在老头瘦干的肩上会不会把他压散了架。没有人相信老头的故事是真的,更没有人想念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头会是一个战斗英雄。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当两把白亮亮的匕首扎进他的胸腔时,他竟然一声没吭,仍死揪住了两个列待的衣服。歹徒是与下班的白领们一起走出电梯的,在经过收发室门口时,老头的一声炸雷般的大吼惊动了每一个人。老头身形一晃就进了收发室的门并立在了两个年轻人的面前。这是白领们方才注意到身边这两张陌生的面孔。人们同时也看到,老头怒睁的双眼里喷着让人胆寒的火。年轻人极不情感地打开了手上的包,白领们看到了钳子等工具,人们还来不及细看,就见二道寒光刺向了老头,同时,一道黑影迎着寒光扑了上去,两只暴着青筋的大手死死卡住了年轻人的喉咙这座大楼里所有的白领都自发地参加了老头的追悼会。在老头的骨灰里,白领们清楚地看到了子弹,不是一颗,是两颗,亮闪闪的,就像是老头的勋章。15、用两个词语评说“白领”对“老头”态度的变化过程:从 到 。(4分)16、老头“很瘦,因为瘦就更显得干巴无力”,他真的“干巴无力”吗?从哪些语言可以看出来,请摘录。(4分)答:17、“老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让白领们见识到了英雄的真正面目”,什么是“英雄的真正面目”?(4分)答:18、概括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回答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答:19、任选一角度对选文写几句赏析的话。(6分) _三、古诗文积累与综合性活动(18分) 20、课外古诗文填空:4分(1)少壮不努力, 。(2)树树皆秋色, 。 (3) 五十弦翻塞外声,_.。 (4)马作的卢飞快,_。21、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4分)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22、(1)捍卫和平,远离战争是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可战争始终没有真正地远离我们,战争也就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你知道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吗?下面请你写出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不少于两本)和两句战争名言。(4分)小说_ _名言_ _(2)请写一段话表达你”铸剑为犁”的愿望。(至少用两种修辞手法)(6分)_四、作文(60分)23、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答案:一.1.A 2.D3B4B5C6D二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76题7.像一片苇叶;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8.因未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9.不能去掉。这一词为下文发生的事情作铺垫。(或:这是全文的文眼,贯穿全文。)10.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11、略(找出景物描写得2分,仿写占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