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摘要.doc

公路—Ⅱ级净10m+2×0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公路—Ⅱ级净10m+2×0.zip
公路—Ⅱ级净10m+2×0.5m跨径16米空心板桥设计(计算书54页、CAD图10张)
刘强摘要.doc---(点击预览)
midas.doc---(点击预览)
0510611329.doc---(点击预览)
10设计图
Fonts
FSDB.SHX
HZTXT.SHX
01桥面.dwg
02桥型布置图.dwg
03空心板标准横断面.dwg
04中板构造图.dwg
05钢束构造图.dwg
06中板普通钢筋图.dwg
07空心板支座安装图.dwg
08下部一般构造.dwg
09盖梁配筋图.dwg
10桩柱钢筋构造图.dwg
TK.dwg
目录.dwg
空心板支座安装图.dwg
边板钢筋布置图.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6737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8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6-01-08 上传人:小*** IP属地:福建
30
积分
关 键 词:
公路 级净 10
资源描述:
公路—Ⅱ级净10m+2×0,公路,级净,10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 目 录 1 设计资料 . 3 径 .面净空 . 3 计荷载 : . 3 料 . 3 构设计 . 3 计参数 . 3 2 造型式及尺寸选定 . 4 3 空心板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 5 4 作用效应计算 . 5 久作用效应计算 . 5 心板自重(一期恒载) . 桥面系自重 期恒载) . 恒载内力计算 .本可变荷载(活载)产生的内力 . 6 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 6 用效应组合 . 13 5 预应力钢筋的设计 . 15 应力钢筋截面积的估算 . 15 应力钢筋的布置 . 17 6 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 18 算截面面积 . 18 算截面重 心位置 . 18 7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 19 中截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 19 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 20 8 预应力损失计算 . 24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2 擦损失1l. 24 具变形、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l. 24 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4l. 24 应力钢绞线由于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5l. 25 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6l. 26 应力损失组合设计 . 28 9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 算 . 29 截面抗裂性验算 . 29 截面抗裂性验算 . 32 10 变形计算 . 38 常使用阶段的挠度计算 . 38 加应力引起的反拱计算及预拱度设置 . 38 11 短暂状况应力验算 . 40 中截面 . 40 的验算 . 45 中截面预应力钢绞线拉应力 p 的验算 . 45 截面主应力验算 . 46 13 最小配筋率复核 . 50 结论与展望 . 51 致 谢 . 52 设计依据及参考书 . 53 附录 图纸 . 54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3 1 设计资料 径 标准跨径 : 计算跨径 : 主梁全长: 面净空 净 采用混凝土防撞栏杆,线荷载 N/m。 计荷载 : 公路 汽车荷载 。 料 预应力钢筋 1 7股 钢绞线 ,直径 非预应力钢筋采用 235。 空心板 块混凝土 采 用 泥土 。 铰缝采用 浆料以加强铰缝 。 桥面铺装为 8 水砼( + 4粒式沥青砼 +3粒式沥青砼 。 栏杆采用 混凝土。 构设计 本空心板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横坡为 向横坡,各板均斜置,横坡由下部结构调整。 艺:预制预应力空心板采用后张法施工工艺 。 计参数 相对湿度为 55%。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时传力锚固龄期为7d; 桥梁安全等级为二级, 环境条件类。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4 2 造型式及尺寸选定 取 桥面净空为 净 全桥宽采用 8块 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2 块边板, 6 块中板,每块板宽 厚 75用后张法施工工艺 , 预应力钢筋采 用 1 7 股 钢绞线 ,直径 面面积 139 860395 105 凝土空心板的 桥空心板横 断面 布置如图 1块空心板截面及 构造尺寸见图 1 图 1梁横断面图 (尺寸单位: 图 1心板截面构造尺寸 图 (尺寸单位: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5 3 空心板 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1)毛截面面积 : 25 75- (259) 2 =(2) 毛截面对重心的惯矩: 2125 753 =106 作用效应 计算 久 作用效应计算 期恒载) =6642 1025=N/m 重 期恒载) 栏杆重力参照其它梁桥设计资料, 单侧 重力 取 m。 桥面铺装采用等厚度 8 水砼( + 4粒式沥青砼 +3粒式沥青砼,则全桥宽铺装每延米总重为: 10 24+10 23=m 上述自重效应 是在各 空心 板铰接形成整 体后 ,再加在板桥上的,精确地说由于桥梁横向 弯曲变形 , 各板分配到的 自重效应 是不 相 同的,可按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各板分担的大小。 桥 面系二期恒载重力近似按各板平均分担来考虑,则 将以上重力平均分给 8 块板,得 每块空心板分摊的每延米桥面系重力为 : 2+(KN/m) L(m) M(Q(跨中(81 41跨(323 支点0期恒载 载合计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6 本可变荷载(活载)产 生的内力 车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计算 空心板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跨中和 l/4 处按铰接板法计算, 支点 处 按杠杆 原理法计算;支点到 l/4 点 之间按直线内插求得。 (1)跨中和 l/4 点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空心板的 刚度参数 r=(2=2 式中 : I=106b=125L=100T 空心 板截面的抗扭刚度,这里将图 1单箱计算 图 1算 (尺寸单位: 122224 33 )875(2818133125875()33125(4 22 =106入上式得刚度参数 r=按 r 查桥梁工程 (1985 年 )附录 。由r=r=插得到 r= 1号至 4号板的荷载横向 分布影响线值,计算结果列于表 1各板荷载 横向分布 影响线坐标值表 表 1号 r 1 2 3 4 5 6 7 8 1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7 表 1其上布载 ,如图 1 在各板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为 : 21 汽i1公路- 级公路- 级图 1 4 各板横向分布影响线及横向最不利加载图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8 1#板: 1(#板: 1(#板: 1(#板: 1(2) 支点 处 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计算 公路 图 1点处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及最不利加 载图 支点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按照杠杆 原理法计算,由 图 1点 处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如下: m 汽 =21 3) 横向分布系数 跨中部分的横向分布系数变, 支点到四分点的荷载分布系数按照直线内插进行,见下表: 空心板的 荷载 横向 分布系数 表 1 3 荷载 跨中 四分点 支点 公路 -级 力计算: 在计算跨中及 l/4 截面的 汽车荷 载内力时,采用计算公式为: ( 1+ ) ( + 式中: S 所示截面的弯矩或剪力; 汽车荷载的冲击系数; 汽车荷载横向折减系数, 10 米桥宽采用双车道,横向分布不折减,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9 故 ; 跨中横向分布系数; 汽车车道荷载中,每延米均布荷载标准值; 弯矩、剪力影响线的面积; 沿桥跨纵向与集中荷载位置对应的横向分布系数; 车道荷载中的集中荷载标准值,计算剪力时乘以 系数; 沿桥跨纵向与集中荷载位置对应的内力影响线坐标值; 在计算支点截面剪力时, 应另外计及支点附近因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变化 而引起的内力增值,即: S = ( 1+ ) m - y a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m 过渡段长度; y m 变化区荷载重心处对应的内力影响线坐标; ( 1) 内力影响线面积计算: 内力影响线面积计算表 表 1 3 (2) 公路 均布荷载: N/m . 集 中 荷载 :计 算弯 矩效 应时 , 180+ 3 6 0 1 8 0 * ( 1 5 . 4 5 ) * 0 . 7 55 0 5 =N* 计算剪力效应时, ( 3) 计算冲击系数 : 空心板梁: A= , , G=5=m ,G/g=03 凝土 010 N/f=22l31010*0*z, u=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0 则 1+u= 4) 计算2 表 1面 荷载 N/m) N) 1+u 或 y S ( N) 2路 y=4l=y=163l=y=y=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1 处弯矩 影响线图 1计算 跨中弯矩布载图 处弯矩 影响线图 1计算 l/4 处 弯矩布载图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2 处剪力 影响线图 1计算跨中剪力布载图 处剪力 影响线图 1计算 l/4 处剪力布载图 (5)计算支点截面汽车荷载最大剪力 : 计算支点剪力时,考虑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长的变化。纵向最不利布载及相应 的剪力影响线及横向分布系数值如图 1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3 支点剪力影响线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的变化图 1计算支点处剪力布载图 1+u) + y +( 1+u) =N 用效应组合 u d o G i G i k Q 1 Q 1 k c Q j 2S S S 桥 规 1式 1)其中各分项系数的取值如下 0 结构重要性系数, 0 = G 结构自重分项系数, G Q 汽车荷载(含冲击力)的分项系数,取 1Q )基本组合计算 据可能同时出现的作用效应选择了四种可能的效应组合: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 标准效应组合和承载能力效应组合 。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 (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 永久荷载作用为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 用频遇值效应组合 ,其效应组合表达式为 111d G ik j Q S 桥 规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4 式中 1 汽车荷载(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 1 =度梯度作用 1 1=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 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相组合,其效应组合表达式为: 2d G i k 2 j j j 1S S S Q 桥 规 式中 2 第 j 个可变作用效应的准永久值系数,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2 =度梯度作 用 2 = d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设计值 ,结构抗裂验算时 ,其中可变作用仅考虑汽车等直接作用于构件的荷载效应。 序号 荷载类别 弯矩 M( KN m) 剪力 Q( 四分点 跨中 支点 跨中 四分点 ( 1) 结构自重 2) 汽车荷载 3) 标准组合( =( 1) +( 2) 4) 短期组合( =( 1) + 2) / 5) 1) 6) 2) 7) 3) +( 4) 极限组合 8) 长期组合( =( 1) + 2) 力组合表 表 1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5 5 预应力钢筋的设计 应力钢筋 截 面积的估算 本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的预应力钢筋采用 j 绞线,沿空心板 跨径方向(桥梁纵向)采用 直 线布置。 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时,首先根据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截面抗裂性确定预应力先钢筋的数量,然后根据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确定普通钢筋的数量,本设计为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A 序号 荷载类别 弯矩 M( KN m) 剪力 Q( 四分点 跨中 支点 跨中 四分点 ( 1) 结构自重 2) 汽车荷载 3) 标准组合( =( 1) +( 2) 4) 短期组合( =( 1) + 2) / 5) 1) 6) 2) 7) 3) +( 4) 极限组合 8) 长期组合( =( 1) + 2) 构件, 先根据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正截面抗裂性确定有效预加力 设 预应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6 力钢筋的截面积为 对于 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应满足0 pc 的要求。 式中, 为在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 用下,构件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法向拉应力; 为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的预应里在构件抗裂验算边缘产生的混凝土预 压应力。 在设计时, 和 的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W pc pe N 式中 A、 预应力钢筋重心对毛截面重心 轴的偏心矩, ,p p pe y a a 可预先假定。 按作用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假设 00预应力钢筋重心至毛截面重心的距离 e P = h/2- 7575据跨中截面正截面抗裂要求,确定预应 力钢筋数量。为满足抗裂要求,所需的有效预加力为: M s = 6889 5 3 . 3 4 2 1 0 / 1 . 0 1 0 0 . 7 2 . 41 1 7 56 6 4 2 4 1 . 5 1 . 0 1 0 =中 ,A=W=2/06 /05 s=需预应力钢束的截面面积按下式计算 式中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7 l 全部预应力损失。 本例采用高强度低松弛 7丝捻制的预应力钢绞丝,公称直径为 称面积 140 标准强度为 1860计强度为 1260性模量 105 由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 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可知钢丝、钢绞丝的张拉控制应力应满足 , ,张拉控制应力取:1860=1395应力损失按张拉控制应力的 20%估算,则 = = 8 0 1 8 6 0需要的 钢绞线根 数: ) 现选用 4 5 7 j 为预应力筋, ( 2 7 8 0 2 2 1 0 ) 1 0 0 % 0 . 7 2 4 %6 8 9 5 3 1 . 8 非预应力钢筋采用级钢筋 ( 受拉区采用 11 16,钢筋面积 2.1 受压区采用 8 16,钢筋面积 Ag=16.1 应力钢筋的布置 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的净保护层为 空心板跨中截面 钢筋布置如图 1 11所示。 图 1心板跨中截 面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布置图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8 6 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在 配置了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之后,需要计算换算截面的几何特性。 算截面面积 20y ( n 1 ) ( 1 ) 6 6 4 2 . 4 1 5 ( 6 . 0 - 1 ) 2 7 . 8 0 ( 6 . 1 5 4 - 1 ) 2 2 . 1 6 8 9 5 . 3 1 8h y g A n A c m 式中: 受拉区 普通钢筋的面积, 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5y 非 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02n 45g 算截面重心位置 参见图 1 11,钢筋换算截面对毛截面重心的静 矩 为: 6( 换算截面重心对毛截面重心的偏离 :换算截面重心至截面下缘距离 : 下换算截面重心至截面上缘距离 : 上预应 力钢筋重心至换算截面重心的距离 : 普通钢筋重心至换算截面重心的距离 : 全部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受拉 区)换算 截面重心至构件 换算 截面重心轴的距离 5 55 50 (一) 换算截面的惯矩 2 2 200 ( 1 ) ( 1 )h h h y y y g g A d n A e n A e 6 2 2 243 . 8 0 1 0 6 6 4 2 . 4 1 5 0 . 9 1 ( 6 . 0 1 ) 2 7 . 8 0 1 8 . 3 9 ( 6 . 1 5 4 1 ) 2 2 . 1 3 0 . 5 93959094. 174 (二) 截面抗弯模量 300103959094. 174 1 0 8 2 0 1 . 5 3 53 6 . 5 9c 300103959094. 174 1 0 3 0 7 4 . 5 6 83 8 . 4 1c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19 7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中截面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将空心板截面换算成等效的工字形截面,其方法是:在保持截面面积、惯性矩和形心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将空心板的圆孔(直径为 D)换算为 b 心板截面抗弯等效换算图 按面 积相等 2D /4 按惯性矩相等 2 = 2D /64 联立解求得 3 D /6, 3 D/2 等效工字形截面尺寸为: 上、下翼缘厚度 hf= 75- 59043 =板宽度 250590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20 首先按公式 f+ A 8000+1260 00 =5381600N f+ As= 250 8000 =3199300N 所以 属于第二类 T 形, 计算时应考虑截面腹板的受压作用 ,按以下公式进行跨中正截面 强度验算 : 0)+(hf(hf/2)+ As(aS) 此时 , 受压区高度 ( A00+12 60 00 = 101 28000 解得 :x=190mmbh =49 hf= 2 aS=120 x=190 )+(h f(hf/2)+ A s(aS)= 190( )+(1 )+28016 10( 算结果表明,跨中截面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 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1)截面抗剪强度上、下限校核:选取距支点 h/2 处截面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先进行抗剪强度上、下限复核,截面尺寸要求满足: 0 , 00 . 5 1 0 . 0 0 1d c u kV f b h 式中 验算截面处由作用(或荷载)产生的剪力组合设计值,有表表 1支点处剪力及 l/4 截面剪力,内插的距支点 h/2=375的截面剪力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21 3 7 5 ( 2 5 6 . 4 4 8 9 5 . 1 6 0 ) 2 5 6 . 4 4 8 3850 = b=0h 于本例预应力钢筋及普通钢筋都是直线布置,因此有效高度 0h 与跨中相同,为 0h =705 ,cu ,空心板为 ,40 ,00 . 5 1 0 . 0 0 1 0 . 5 1 0 . 0 0 1 4 0 7 1 5 . 2 7 0 5c u kf b h K N 01 6 2 6 . 4 1 . 0 2 3 9 . 7 3 8 2 3 9 . 7 3 8 N K N 故空心板距支点 h/2 处截面尺寸满足抗剪要求。 当满足下式时,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0 2 01 . 2 5 0 . 5 0 . 0 0 1 s i nd t dV f b h 式中 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可知2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 上式中右侧 板式受弯构件承载力的提高系数。 代入上式得 201 . 2 5 0 . 5 0 . 0 0 1 1 . 2 5 0 . 5 0 . 0 0 1 1 . 2 5 1 . 6 5 7 1 5 . 2 7 0 5b h K N 0 1 . 0 2 3 9 . 7 3 8 2 3 9 . 7 3 8 N K N 0 2 01 . 2 5 0 . 5 0 . 0 0 1d t dV f b h ,因此,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梁体可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即可。参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在支座中心向跨中方向不小于 1 倍梁体范围内,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00在支座中心到跨中 围内箍筋的间距取为 100他梁段箍筋间距取为 150箍筋布置图如下 跨中部分箍筋配筋率为 m i 7 . 0 8( ) 0 . 1 4 7 % 0 . 1 2 %1 5 0 7 1 5 . 2s v s v v s b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22 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 2) 斜截面抗剪 承载力计算 选取以下两处截面进行空心板斜截面抗剪 承载力计算: 1、距支座中心 h/2=375截面,距跨中距离为 x=7325 2、距支座中心 截面(箍筋间距变化处),距跨中距离为 x=6470 计算上述各处截面的剪力组合设计值,可按表 1 自重作用下 S/C E T 81 2 7 7 e+0 0 23 2 6 e+0 0 23 7 6 e+0 0 22 2 6 e+0 0 21 7 5 e+0 0 20 0 0 e+0 0 0- 5 5 6 e+0 0 1- 1 7 6 e+0 0 2- 2 2 6 e+0 0 2- 3 7 7 e+0 0 2- 4 2 7 e+0 0 2- 5 7 7 e+0 0 2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2 8 1 3 2 4 5 3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04 4 1 4 e+0 0 11 4 1 e+0 0 10 0 0 e+0 0 0- 2 0 5 e+0 0 1- 3 7 9 e+0 0 1- 5 5 2 e+0 0 1- 7 2 5 e+0 0 1- 9 9 8 e+0 0 1- 1 1 7 e+0 0 2- 1 7 4 e+0 0 2- 1 3 2 e+0 0 2- 1 8 9 e+0 0 2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5 1 4 5 4 1 7 0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75 6 6 0 e+0 0 21 3 1 e+0 0 20 0 0 e+0 0 0- 7 6 9 e+0 0 1- 1 5 6 e+0 0 2- 3 8 5 e+0 0 2- 4 1 4 e+0 0 2- 5 4 3 e+0 0 2- 6 7 1 e+0 0 2- 7 0 0 e+0 0 2- 8 2 9 e+0 0 2- 9 5 8 e+0 0 2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4 1 3 2 4 1 0 4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17 6 9 7 e+0 0 13 5 2 e+0 0 12 0 7 e+0 0 11 6 2 e+0 0 11 1 7 e+0 0 13 2 5 e+0 0 00 0 0 e+0 0 0- 1 1 7 e+0 0 1- 1 6 2 e+0 0 1- 2 0 7 e+0 0 1- 3 5 2 e+0 0 1- 4 9 7 e+0 0 1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5 2 6 7 2 7 9 5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23 1 8 8 e+0 0 15 0 0 e+0 0 14 1 1 e+0 0 13 2 2 e+0 0 11 3 3 e+0 0 16 4 4 e+0 0 00 0 0 e+0 0 0- 1 3 3 e+0 0 1- 3 2 2 e+0 0 1- 4 1 1 e+0 0 1- 5 0 0 e+0 0 1- 7 8 8 e+0 0 1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3 1 3 4 3 1 5 0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50 0 3 5 e+0 0 21 5 6 e+0 0 29 7 0 e+0 0 16 7 8 e+0 0 14 8 7 e+0 0 11 9 6 e+0 0 10 0 0 e+0 0 0- 4 8 7 e+0 0 1- 6 7 8 e+0 0 1- 9 7 0 e+0 0 1- 1 5 6 e+0 0 2- 1 3 5 e+0 0 2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4 1 7 0 1 4 9 0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14 0 3 e+0 0 24 8 0 e+0 0 23 5 7 e+0 0 23 3 3 e+0 0 22 1 0 e+0 0 21 8 6 e+0 0 21 6 3 e+0 0 27 9 5 e+0 0 10 0 0 e+0 0 0- 3 7 4 e+0 0 1- 9 0 8 e+0 0 1- 1 5 4 e+0 0 2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2 8 1 3 4 1 7 0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23 9 2 e+0 0 10 0 0 e+0 0 0- 1 1 6 e+0 0 1- 3 2 0 e+0 0 1- 6 2 5 e+0 0 1- 8 2 9 e+0 0 1- 1 9 3 e+0 0 2- 1 6 4 e+0 0 2- 1 3 4 e+0 0 2- 1 0 5 e+0 0 2- 2 7 5 e+0 0 2- 2 4 5 e+0 0 2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2 6 7 5 4 1 7 0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32 7 8 10 0 0 e+0 0 0- 1 5 7 e+0 0 2- 2 1 8 e+0 0 2- 3 7 9 e+0 0 2- 4 3 9 e+0 0 2- 5 0 0 e+0 0 2- 6 6 1 e+0 0 2- 7 2 2 e+0 0 2- 8 8 3 e+0 0 2- 9 4 3 e+0 0 2- 1 5 0 e+0 0 3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2 8 1 3 4 1 0 4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ST 33 4 6 9 e+0 0 24 9 4 e+0 0 24 2 0 e+0 0 23 4 6 e+0 0 23 7 2 e+0 0 22 9 7 e+0 0 22 2 3 e+0 0 21 4 9 e+0 0 21 7 5 e+0 0 29 0 3 e+0 0 14 6 0 e+0 0 11 7 4 e+0 0 0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4 1 0 4 4 7 0 4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01 2 1 3 e+0 0 39 6 0 e+0 0 28 9 0 e+0 0 27 1 9 e+0 0 26 4 9 e+0 0 25 7 9 e+0 0 24 0 8 e+0 0 23 3 8 e+0 0 22 6 7 e+0 0 21 9 7 e+0 0 29 6 3 e+0 0 12 7 9 e+0 0 0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4 1 0 4 2 3 0 4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81 5 2 2 e+0 0 23 3 9 e+0 0 21 5 6 e+0 0 20 0 0 e+0 0 0- 1 1 0 e+0 0 2- 3 9 3 e+0 0 2- 4 7 6 e+0 0 2- 6 5 9 e+0 0 2- 8 4 2 e+0 0 2- 9 2 5 e+0 0 2- 1 3 1 e+0 0 3- 1 5 9 e+0 0 3系数 =2 6 E +0 0 3 自重: 2 8 4 1 4 2 3 0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结果 S/C E T 48 4 9 1 e+0 0 36 7 1 e+0 0 35 5 0 e+0 0 33 3 0 e+0 0 31 0 9 e+0 0 30 0 0 e+0 0 0- 1 3 2 e+0 0 3- 3 5 2 e+0 0 3- 5 7 3 e+0 0 3- 6 9 3 e+0 0 3- 8 1 3 e+0 0 3- 1 4 3 e+0 0 4系数 =1 6 E +0 0 2 竖向荷载: 2 8 1 3 2 4 5 4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34 1 1 2 e+0 0 37 6 7 e+0 0 20 0 0 e+0 0 0- 4 3 9 e+0 0 2- 1 0 9 e+0 0 3- 1 1 4 e+0 0 3- 2 2 0 e+0 0 3- 2 2 5 e+0 0 3- 3 3 0 e+0 0 3- 4 3 6 e+0 0 3- 4 4 1 e+0 0 3- 5 4 6 e+0 0 3系数 =1 6 E +0 0 2 竖向荷载: 2 5 7 6 4 2 3 0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74 2 3 7 e+0 0 30 0 0 e+0 0 0- 2 6 7 e+0 0 3- 4 1 9 e+0 0 3- 7 7 1 e+0 0 3- 9 2 4 e+0 0 3- 1 2 8 e+0 0 4- 1 0 3 e+0 0 4- 1 7 8 e+0 0 4- 1 5 3 e+0 0 4- 2 2 8 e+0 0 4- 2 0 4 e+0 0 4系数 =1 6 E +0 0 2 竖向荷载: 2 3 4 1 4 1 7 0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37 1 3 8 e+0 0 31 0 4 e+0 0 38 9 9 e+0 0 26 5 7 e+0 0 23 1 4 e+0 0 20 0 0 e+0 0 0- 1 7 1 e+0 0 2- 3 1 4 e+0 0 2- 6 5 7 e+0 0 2- 8 9 9 e+0 0 2- 1 0 4 e+0 0 3- 1 3 8 e+0 0 3系数 =1 6 E +0 0 2 竖向荷载: 4 1 7 8 4 2 2 2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46 8 6 7 e+0 0 33 1 8 e+0 0 32 7 0 e+0 0 32 2 1 e+0 0 31 7 3 e+0 0 34 4 3 e+0 0 20 0 0 e+0 0 0- 1 7 3 e+0 0 3- 2 2 1 e+0 0 3- 2 7 0 e+0 0 3- 3 1 8 e+0 0 3- 4 6 7 e+0 0 3系数 =1 6 E +0 0 2 竖向荷载: 2 4 5 7 4 9 5 7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98 0 0 8 e+0 0 34 7 9 e+0 0 33 5 0 e+0 0 32 2 2 e+0 0 31 9 3 e+0 0 30 0 0 e+0 0 0- 5 4 3 e+0 0 2- 1 9 3 e+0 0 3- 2 2 2 e+0 0 3- 3 5 0 e+0 0 3- 4 7 9 e+0 0 3- 5 0 8 e+0 0 3系数 =1 6 E +0 0 2 竖向荷载: 2 4 8 5 4 9 5 7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18 3 3 e+0 0 37 9 2 e+0 0 35 5 2 e+0 0 34 1 2 e+0 0 33 7 1 e+0 0 32 3 1 e+0 0 39 0 6 e+0 0 20 0 0 e+0 0 0- 1 9 0 e+0 0 3- 2 3 0 e+0 0 3- 4 7 1 e+0 0 3- 5 1 1 e+0 0 3系数 =1 6 E +0 0 2 竖向荷载: 2 8 1 3 4 2 3 0文件 : 桥墩模型单位 : m2日期 : 0 6 /0 6 /2 0 0 9表示 - 方向X: - 0 Y: - 0 Z: 0 S/C E T 23 1 4 e+0 0 32 8 4 e+0 0 31 5 5 e+0 0 30 0 0 e+0 0 0- 7 4 6 e+0 0 2- 1 3 4 e+0 0 3- 2 6 4 e+0 0 3- 3 9 4 e+0 0 3- 4 2 3 e+0 0 3- 5 5 3 e+0 0 3- 6 8 3 e+0 0 3- 7 1 2 e+0 0 3系数 =1 6 E +0 0 2 竖向荷载: 4 9 5 7 4 1 7 0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公路—Ⅱ级净10m+2×0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6737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