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宁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中期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行政区 自然带 热量带 干湿地区 三江平原 青岛市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区域有一定的界线,自然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行政区是人为划定的,一般具有明确边界。气候区、亚热带、湿润地区、三江平原是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界线,错。行政区、青岛市是人为划分的,有明确界线,对,d对。a、c、d错。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河谷农业区位因素。【详解】青藏高寒区因海拔高,热量条件差,限制了农业生产活动。河谷地区气温相对较高,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业生产,形成了高原上特有的河谷农业,b正确。故选b。“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买,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回答下列小题。3. 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a. 玉米b. 小麦c. 水稻d. 高粱4. “帕帕不装头上戴”主要原因是()冬春季节风沙较大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与当地风俗习惯有关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a. b. c. d. 【答案】3. b 4. a【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的饮食习惯理所当然地与农业生产产品保持一致性,这就形成了我国“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面条和锅盔都是用小麦加工的面粉做的,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陕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尤其冬春季节多风沙天气,姑娘为减少洗头次数而头上戴,故a正确。故选a。地理科学广泛运用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近十年,中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高铁建成通车后,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gpsgisrsa. b. c. d. 6. 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事例,正确的是()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客流量a. b. c. d. 【答案】5. a 6. b【解析】【5题详解】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要随时知道高速列车所在准确位置,这时要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符合题意。高铁线路和列车等设备的运行参数及列车位置的分析处理、显示需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gis,符合题意。由于高速列车运动速度很快,很难利用遥感(rs)监测,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6题详解】具有定位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系统,因此可以用gps系统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正确。gps不能获取大气中云层变化图像,因此不能用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错误。具有监测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用遥感技术可以得到农作物分布及生长状况,从而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正确。遥感技术监测不到人员流动情况,因此无法统计春运客流量,错误。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a、c、d错误。故选b。据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近年水位以平均每年一米的速度下降。“死海不死”的说法的确已经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下图是“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设施”及“死海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 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b. 下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增多c. 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 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8. 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对以色列产生的影响可能有a. 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b. 对河流的调节能力下降c.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d. 周边地区地下水位抬升【答案】7. a 8. a【解析】【7题详解】全球变暖,蒸发量加大会影响死海面积,故a项正确;上游引水量大,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引起死海面积减少,故b项错误;地壳运动与死海面积减少无关,故c项错误;死海是咸水湖,气候干旱,不可能在此地围湖造田,故d项错误。故选a。【8题详解】图中显示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设施,说明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a正确。死海只有河流流入而没有河流流出,对河流没有调节能力,故b项错误;死海所处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不会出现水土流失,故c项错误;会引起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故d项错误。故选a。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 生物残体分解快b. 植物生长速度快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10. 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提供大量的居住环境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a. b. c. d. 【答案】9. c 10. d【解析】本题组以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热带雨林特征和生态功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9题详解】生物残体分解快和植物生长速度快,说明热带雨林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迅速,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强,这是热带雨林稳定性的表现,不是脆弱性表现,排除a、b。根据所学知识,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如果雨林一旦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就难以恢复,选项c符合题意。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生命力强,这不是雨林脆弱性表现,排除d。故选c。【10题详解】雨林里茂密的树木,在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符合题意。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蚊虫较多、对外交通不便,不适宜居住,不符合题意。热带雨林能提供大量的木材,但这不是生态功能,不符合题意。热带雨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加蒸腾,增加空气中水汽,影响降水等,从而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读图,完成回答问题。11. 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 b. c. d. 12. 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 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 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 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答案】11. b 12. d【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11题详解】地区为宁夏平原,处在温带大陆气候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同时,宁夏平原位于黄河谷地,依靠黄河水的灌溉发展灌溉农业,长期的大水漫灌加上强烈的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化。正确。该地区没有冻土发育,位于宁夏平原,不是河谷地区。故选b。【12题详解】地区为农牧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垦和放牧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导致生态恶化,形成沙漠。气候和植被变化不是人为原因。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生态环境变好。故选d。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3. 图中从i到阶段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a. b. c. d. 14. 从到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 政策b. 交通运输c. 劳动力d. 市场【答案】13. c 14. d【解析】【13题详解】由图可知从阶段到阶段林地面积减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降低,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我国夏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故正确错误。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也在增加,城镇由无到有,到发展成大城市,说明出现了城市化。故正确错误。故c()正确。故选c。【14题详解】阶段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耕地数量减少,花卉、蔬菜用地数量增加,是城市发展,对花卉、蔬菜市场需求增大导致的。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故d正确。【点睛】关注图例,分析图中地理事物的变化。下图示意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厂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主要分布在图示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a. 劳动力丰富,利于核电站建设运行b. 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c. 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d. 海运便利,便于原料输入16. 沿海核电厂对近海水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向海洋排放()a. 重金属b. 冷却水c. 粉尘、废渣d. 放射性物质【答案】15. b 16. b【解析】【15题详解】图中显示,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但常规能源缺乏,能源紧张,这是核电站多分布在该地区的主要原因,选项b符合题意。核电站运营不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劳动力丰富不是核电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排除a。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是当地积极发展核电的原因,但不是核电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因为核电在内部地区的适应性也很强,排除c。核能能量密集,原料运输量少,因此海运便利不是核电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b。【16题详解】核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的火电厂排放出更多的废热,多以冷却水的形式排放,沿海核电厂对近海水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向海洋排放冷却水,核电站对沿海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热污染,选项b符合题意。核能发电过程中,一般不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粉尘、废渣,排除a、c。核电利用的放射性原料不允许直接向海洋排放,具有放射性的核废料处理具有严格程序,不会污染近海水域,排除d。故选b。【点睛】核废料的处理,国际上通常采用海洋和陆地两种方法处理核废料。一般是先经过冷却、干式储存,然后再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罐投入选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或深埋于建在地下厚厚岩石层里的核废料处理库中。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因幅员辽阔,荒原广袤,一般采用陆地深埋法。为了保证核废料得到安全处理,各国在投放时要接受国际监督。如图为农作物在不同纬度种植高度上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 吉林玉米生产与云南玉米生产相比()a.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b. 劳动力充足,生产规模大c. 年温差大,无病虫害d. 机械化水平高,光热充足18. 我国辽宁种植业发展的方向是()a. 提高农作物种植高度上限,扩大立体农业范围b. 实行春小麦、玉米和水稻轮作,提高复种指数c. 加大科技投入,保护黑土地,建设绿色食品基地d. 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建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答案】17. a 18. c【解析】【17题详解】吉林与云南相比,平原面积广阔,人口相对稀疏,吉林平原地区多黑土,土壤较肥沃,而云南以酸性土壤为主,较贫瘠,选项a符合题意。吉林人口相地稀疏,因此与云南相比,劳动力不具有优势,排除b。吉林纬度较高,冬季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但并不是没有病虫害,排除c。云南纬度较低,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与云南相比,吉林的热量条件较差,排除d。故选a。【18题详解】辽宁种植业的高度上限和复种指数是由气候条件决定的,人为地提高种植高度上限和复种指数不现实,且提高农作物种植高度上限和提高复种指数,会加土地利用强度,导致土地快速退化,因此排除a、b。加大科技投入,保护黑土地,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有利于当地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辽宁省降水较少,蒸发较强,水资源数量有限,盲目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会导致水资源紧张,还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剧,排除d。故选c。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 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四川盆地d. 内蒙古高原20. 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a. 地理位置优越b. 交通便捷c. 市场需求量大d. 运营成本低21. 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a. b. c. d. 【答案】19. b 20. c 21. b【解析】【1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兰郑长管道线路判断,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没有经过青藏高原、西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题详解】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对成品油有庞大的市场需求,随着“兰郑长”管道工程南段的建设运营,郑州油库需要向河南、湖北、湖南多个省提供成品油,郑州油库的服务市场扩大,导致需要扩建郑州油库,因此郑州油库扩建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大,选项c符合题意。地理位置、交通、运营成本对油库建设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d。故选c。【21题详解】“兰郑长”管道的修建,有助于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有利于西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有利于缓解东部能源消费紧张的状况,正确。管道运输具有安全、平衡、效的优势,因此修建石油管线有利于成品油安全、平稳、高效运输,正确。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且增加迅速,能源缺口较大,该石油管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错误。该石油管线能够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使我国能源不需要完全依赖于海上,正确。综上所述,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23. 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有色金属原料丰富廉价水电经济发达,基础好科技发达a. b. c. d. 24. 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c.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d.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答案】22. c 23. a 24. d【解析】【2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我国珠江流域,该河流域雨季长,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a不符合题意。珠江及支流45月进入汛期,10月汛期结束,汛期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b不符合题意。珠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温度较高(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c符合题意。珠江及支流的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其它补给水源较少,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题详解】图中显示,珠江上游多铝土、锡、钨等有色金属矿,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符合题意。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珠江上游有众多的水电站,利于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符合题意。珠江上游多山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较差,技术相对落后,、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4题详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较大,导致河流枯水期水资源短缺,a不符合题意。珠江三角洲为了节约成本,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导致水资源短缺,b不符合题意。珠江三角洲工农业密度较高,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水污染较为严重,水质下降,造成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气候干旱,降水减少,不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变化特征,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水资源紧张产生的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增;上中下游分配不合理;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生态破坏(植被和湿地)加剧水资源紧张。“一带一路”第二届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于2019年4月25日到27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5. “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a. b. c. d. 26. 导致“陆上丝绸之路”沿线自然景观变化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热量c. 光照d. 水分27. “一路一带”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 交通便利b. 市场需求量大c. 劳动力资源丰富d. 科技发达【答案】25. c 26. d 27. b【解析】【25题详解】东部为中国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寻找广阔的市场,对;西部为欧洲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不需要引进大量人才,不对;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南亚人口众多,粮食不需要大量出口,不对。故正确,答案选c。【26题详解】“陆上丝绸之路”东部为中国,中部为中亚地区,西部为欧洲西部地区,则两侧临海羊较近,中部中亚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因此沿线自然景观变化体现由森林到草原和荒漠的过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答案选d,abc排除。【27题详解】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欧洲西部的城市化水平高,因此市场需求量大是推动其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b对。科技和交通也是乳畜业发达的推动因素,但都不是最主要的条件,ad排除。欧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劳动力资源不丰富,c不对。故答案选b。【点睛】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乳畜业的分布地区,该地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生长多汁牧草;欧洲西部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市场需求量大;该地城市居民喜食牛奶、奶酪等食品也是其发展的条件之一。oled屏是新一代高清显示屏幕,韩国lgd公司在广州投资建设大型oled面板工厂获得韩国政府批准。韩国政府批准的前提条件是lgd公司提高对韩国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加强技术安全检查流程,以及新一代技术研发环节必须保留在韩国本土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8. lgd公司在中国广州建厂的主导因素是a. 劳动力b. 政策c. 市场d. 原料29. lgd公司在中国广州建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削弱韩国本土产业的竞争力b. 增强lgd公司的国际竞争力c. 减轻中国的就业压力d. 促进广州城市化水平的提高30. 韩国政府提出严格的批准条件,其目的是 保持韩国在oled产业的优势地位带动韩国本土相关公司的发展限制lgd公司在国外的产业规模降低 lgd公司的生产成本a. b. c. d. 【答案】28. c 29. b 30. c【解析】【28题详解】lgd公司生产高清显示屏是市场指向型产业,劳动力不是主要因素,a错。技术研发环节仍保留在韩国,在中国广州建厂的主导因素是市场,b对。政策是影响因素,不是主导因素,c错。原料、设备使用韩国的为主,d错。【29题详解】lgd公司在中国广州建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扩大销售市场,增强lgd公司的国际竞争力,d对。技术研发仍在韩国,不会削弱韩国本土产业的竞争力,a错。促进广州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减轻中国的就业压力不是主要影响,b、c错。【30题详解】韩国政府提出严格的批准条件,其目的是保持韩国在oled产业的优势地位,对。提高对韩国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有利于带动韩国本土相关公司的发展,对。没有限制lgd公司在国外的产业规模,错。不能降低lgd公司的生产成本,错。c对,a、b、d错。点睛:lgd公司生产高清显示屏是市场指向型产业,劳动力不是主要因素。技术研发环节仍保留在韩国,在中国广州建厂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韩国政府提出严格的批准条件,其目的是保持韩国在oled产业的优势地位。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甘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下图所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风沙活动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后来采取了右图的草方格固沙、治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据调查发现,图中这片位于宁夏平原南端的绿洲部分地区退化严重。材料二 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革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再将修剪均匀整齐的麦草或稻草等材料横放在方格线上,用工具从中部插下约15厘米,并使草的两端翘起,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厘米25厘米;再用工具拥沙埋掩草方格沙障的根基部。每隔几年,草方格要进行维护或者重新铺设。该工程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分析图示地区部分绿洲退化的可能原因。(2)简析草方格沙障能够防沙、治沙的原因。(3)鉴于草方格沙障优良的治沙功能,有人建议可在西北大规模发展,请分析其理由。【答案】(1)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环,土地沙化;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土壤变干、退化;绿洲西部紧邻腾格里沙漠,风沙侵蚀严重。(2)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沙丘表面的吹蚀;植物秸秆能够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3)草方格沙障的原料为作物秸秆以及芦苇等,来源丰富;原料色环保,工程对环境负面影响小;标本兼治,工程固沙、治沙的效良好。【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宁夏平原南端的绿洲部分地区为背景,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绿洲退化的原因、草方格治沙的原理、治沙方式的选择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详解】第(1)题,图示地区部分绿洲退化的可能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自然角度来说,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蒸发加剧,土壤变干、退化;绿洲西部紧邻腾格里沙漠,冬春季节多盛行西北季风,风沙侵蚀严重。从人为原因来说,当地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沙化;不合理灌溉,抬高地下水位,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 第(2)题,图文信息表明,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说明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沙丘表面的吹蚀;同时植物秸秆能够截留凝结水、雨水,使沙层保持水分,改善土层水份条件,利于固沙植物成活。第(3)题,草方格沙障的原料为作物秸秆以及芦苇等,来源丰富,成本不高;同时秸秆、芦苇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这种治沙工程对环境负面影响小;通过先固沙,后恢复植被的方法,可以做到标本兼治,固沙、治沙的效果良好,因此可以在西北大规模发展。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该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1000公斤,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2.5倍,商品率达到60%,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人口的增长、长期掠夺式和高强度的开发,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下图为西辽河流域示意图。(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2)分析西辽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3)结合所学知识,为西辽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答案】(1)结冰期较长;径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夏汛。(至少答出2点)(2)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较多,有充足灌溉水源;西辽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西辽河下游为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任答三点)(3)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区发展林业、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营造防护林,因地制宜地恢复自然植被;加强管理,限耕限牧,退耕还牧。(任答三点)【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西辽河相关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水文特征、农业区位、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西辽河的水文特征应从流量大小、径流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描述。材料信息表明,西辽河平均降水量为375mm,降水少,图中显示当地沙地、沙丘多,蒸发强,下渗多,导致径流量较小;当地属我国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植被覆盖率较低,调节功能弱,导致径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有夏汛;河流支流落差较大,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强,导致含沙量大;当地纬度较高,冬季寒冷且寒冷期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结冰期较长。(2)西辽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应从气候、土地、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地理位置判断,西辽河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相对于南方地区,光照充足,日温差较大,有利于粮食生产;流域内多和缓的高原和平原,地形平坦开阔,草原地区土壤肥沃,平原地区以沉积土壤为主,土层深厚;图中显示,西辽河支流较多,灌溉便利。(3)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定制化贴壁布设计与施工管理合同
- 2025年智能编织袋设计与制造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生鲜超市生猪肉采购配送合同范本
- 2025版保健品企业产品国内销售代理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水路危化品运输及应急处理服务合同
- 2025版酒店会议室场地租赁及会议摄影摄像服务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代理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快递公司司机运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汽车租赁服务合同条款解析
- 2024-2025学年平远县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手册报告
- 中国黄金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PEP版(一起)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光伏施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GB 21256-2025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5AI办公发展现状软件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北京员工待岗管理办法
- 停工缓建项目管理办法
- 淋巴水肿健康科普
- 采购应急计划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