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1页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2页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3页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4页
(山东专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五 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纲目录 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 满分攻略一 五看法 快速读懂诗歌鉴赏古诗 其前提就是要读懂古诗 必须转变轻读诗 重做题的倾向 要沉下心来 反复咀嚼 全面理解 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运用的技巧 在考场上抓住关键线索 快速读懂诗歌 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满分攻略二诗歌选择题全面突破选择题的4个选项信息含量大 囊括了对情感 主旨 语言 手法等的赏析 只有1个错误选项 并且错误也只是细节上的设误 因此答题时 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 仔细分析 认真比对 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 就可以顺利作答 在这种情况下 考生掌握诗歌选择题设置错误的方式和答题步骤十分必要 1 2019河北唐山三模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完成题目 听郑羽人弹琴李中仙乡景已清 仙子启琴声 秋月空山寂 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 松顶鹤初惊 因感浮华世 谁怜太古情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羽人 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飞仙 诗中 仙乡 仙子 两词照应了诗的标题 b 诗歌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 秋天的夜晚 明月照在山中 山林一片寂静 诗人听仙人弹琴 淳古之风油然而生 c 诗中选取的 琴声 秋月 空山 等意象 同尾联的 浮华世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 弹琴人特殊的身份 独特的意境 以及浮华的现实 催生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 答案d 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 理解诗歌的情感错误 诗歌抒发了思古之情 2 2019湖北武汉调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题目 即日李商隐一岁林花即日休 江间亭下怅淹留 重吟细把真无奈 已落犹开未放愁 山色正来衔小苑 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 忽散银壶 漏 更醉谁家白玉钩 注 金鞍 黄金装饰的马鞍 银壶 古代用以计时的水斗 白玉钩 白玉制的带钩 酒席上的游戏用具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是 3分 a 一岁林花即日休 与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有异曲同工之妙 感染力强 b 未放愁 内涵丰富 既指春花的愁情尚未释放即已凋谢 也指赏花者的愁情尚未显现 c 颈联用词极见功力 衔 傍 生动地描写出春末暝色四合 阴云低压的凄迷之景 d 尾联注重色彩搭配 金鞍 银壶 白玉钩 等意象 色彩华贵 极具富丽之气 答案b 尚未显现 对诗句意思理解有误 诗中指赏花者的愁情无法排遣 理解 未放愁 的含义要联系上句中的 真无奈 三步骤突破诗歌选择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陶渊明今日天气佳 清吹 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 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 绿酒 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 余襟 良已殚 注 清吹 一种管乐器 鸣弹 一种弦乐器 绿酒 新酒 刚酿出来的酒呈绿色 襟 心怀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清吹 鸣弹 与 天气佳 相呼应 以动衬静 渲染欢乐的氛围 b 柏下人 表明所游地点在墓地的柏树下 生与死的对照引人深思 c 清歌 绿酒 写集会时朋友之间或唱歌奏乐 或饮酒作乐的场景 d 余襟良已殚 以自述口吻交代了诗人为欢作乐时完全放松的状态 3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临江仙 再用韵送祐之 弟归浮梁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 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过平生 酒杯秋吸露 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 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 晚山眉样翠 秋水镜般明 注 祐之 辛祐之 辛弃疾的族弟 裁冰 比喻诗句构思新颖精巧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钟鼎 山林 运用借代修辞 分别代指奢侈豪华的生活 隐居乡野的生活 钟鼎山林都是梦 指出富贵 隐逸的生活都是梦幻 b 人间宠辱休惊 一句 劝导族弟辛祐之面对人间得失荣辱 无须心惊 体现了淡泊旷达的人生态度 c 酒杯秋吸露 一句 写了词人在秋季用酒杯接取露水来饮用的情形 吸露 形容一个人生活清贫 d 下片前两句回忆了往昔与族弟辛祐之在风雨之夜对床夜话的手足情谊 情真意切 2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临江仙 本为唐教坊曲名 后用作词牌名 为双调小令 再用韵 是说使用与之前一首词同样的韵 词人应该不止写了这一首词送给弟弟 b 上片以记叙起笔 暗示祐之的人生际遇 劝慰他看淡人世间的名利荣辱 选择闲适的生活方式 c 下片前两句运用虚写手法回忆往昔情景 这就和现在兄弟分离形成了对比 d 这首词虽然为送别而写 但没写送别场景 不做悲戚忧伤之态 不抒哀怨缠绵之情 男儿的送别 有从容也有豪爽 有豁达也有深情 3 1 答案c 吸露 形容一个人志向高洁 2 答案b 上片以记叙起笔 错 上片是以议论起笔 满分攻略三熟记五类答题模板 突破诗歌鉴赏瓶颈诗歌鉴赏的主观题题型复杂多样 但这些复杂多样的题型 也有答题规律 正所谓 不怕设问形式多 规范答题能解决 下面讲解各类题型的规范答题模板 一 形象类 答题模板 一 人物 事物形象 1 2019江西上饶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题目 9分 北塘避暑 注 韩琦尽室林塘涤暑烦 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 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 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 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 本诗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 罢相退居北京 今河北大名 之后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紧扣标题 北塘避暑 交代时间 地点 事件 渲染了林塘幽静的自然环境 b 颔联中的 清风 一语双关 一指炎夏的凉风 也可理解为 两袖清风 的 清风 c 颈联写景富有层次 水鸟得鱼 是近景 俯视所见 岭云含雨 是远景 仰观所见 d 诗人酒醒之后 面对万枝香莲 青青山峦 愁苦又涌上心头 2 诗歌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1 d 2 具有乐观旷达 不以挫折为念的开阔胸怀 诗人身处环境幽静 清风拂面的林塘 以沐浴清风自娱 悠然自得 乐观旷达 具有知足常乐 不计尘世得失的思想境界 诗人以水鸟得鱼自享其乐 岭云含雨来去自由为喻 表达了知足常乐 不计得失的思想 具有超凡脱俗 清廉高洁的气度 尾联以万枝香莲 一枕青山来衬托自己的高洁 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 愁苦又涌上心头 错 尾联的意思是 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 万枝香莲 一枕青山 此联体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胸襟 2 注释揭示了诗人被贬的处境 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首联交代时间 地点 事件 并渲染了林塘幽静的自然环境 诗人沐浴清风自娱 悠然自得 旷然 一词也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情怀及开阔的胸襟 颈联不仅写景 而且表达了诗人知足常乐 来去无心 不追求功名利禄的精神品格 尾联 万柄莲香一枕山 中选取 莲 这一意象 衬托了诗人的超凡脱俗 清廉高洁的气度 二 意境 景象 型 2 2019广西梧州调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题目 9分 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 娟娟净 雨裛 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 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筿 xi o 细竹 裛 y 沾湿 故人 严武 诗人初到成都时 曾靠严武接济 分赠禄米 1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首联从总体上勾勒草堂全景 万里桥与百花潭 草堂与沧浪 相互衬托 自然天成 很好地反映了 狂夫 的性格 b 颔联用工笔细描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 微风轻吹 翠竹轻摇 细雨蒙蒙 荷花妖娆 翠 和 红 对比鲜明 c 颈联中的 厚禄 恒饥 放在句首 强调 恒饥 的贫困处境 使后面的 欲填沟壑 的夸张说法不致有失实之感 d 杜甫诗中善用叠字 如 流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本诗颔联中 娟娟 冉冉 的运用富有音韵之美 2 诗中的 狂夫 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1 a 2 诗中的 狂夫 穷困潦倒 但旷达乐观 诗的前两联通过对优美景致的描写 表现了 狂夫 虽饱经磨难但还能兴致勃勃地欣赏美景 体现了 狂夫 热爱生活的乐观 诗的后两联通过对 狂夫 潦倒生计的描述 表现了 狂夫 在岁月流逝中面对严酷现实愈加顽强的旷达 解析 1 从诗中来看 草堂景色不能反映 狂夫 的性格 但为下文写 狂夫 的 狂 做铺垫 2 解答人物形象类题目要到诗歌中圈出直接写 狂夫 表现的内容 还可以圈出借助环境和他人他物对 狂夫 进行侧面烘托的内容 最后根据这些概括其特点 从诗中来看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贫困潦倒却旷达乐观的 狂夫 形象 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优美宜人的草堂环境 这些优美的自然景象烘托了 狂夫 的疏放旷达 为下文写 狂 做铺垫 第五 六句强调了 恒饥 的贫困处境 表现了 狂夫 的乐观旷达 而第七 八句直接表达心志 填沟壑 这是何等严酷的生活现实 狂夫 饱经患难 却从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 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打击 这就是所谓的 疏放 诗人的这种人生态度 不但没有随岁月流逝而衰退 反而越来越增强了 在几乎快饿死的境况下 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 翠筿 红蕖 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 诗人都不禁哑然 自笑 了 你是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 这就突出 狂夫 贫困志不移的高贵品质 二 语言类 答题模板 一 炼字 诗眼型 3 2019湖北武汉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完成题目 9分 后秋兴之十三 选一 钱谦益 海角崖山 一线斜 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 捐躯地 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 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 独倚银轮哭桂花 注 钱谦益 明末清初常熟人 字受之 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此诗作于明亡之际 崖山 亦名崖门山 在今广东新会区南大海中 地势险要 为扼守南海的门户 南宋末 陆秀夫背着末帝赵昺于此地沉海而死 南宋彻底灭亡 鱼腹 楚辞 渔父 中载 屈原不愿以洁白之身 蒙世俗之尘埃 投江自尽 海槎 用来渡海的木筏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写到崖山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地点 再用 也不 二字 写出了大明王朝覆灭的残酷现实 b 颔联直抒胸臆 抒发亡国之痛 先点明 非汉帜 再强调 是胡笳 写出了清兵南下 江山易主的变局 c 本诗大量运用典故 比如陆秀夫 屈原等的典故 大大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使诗歌情感更加深沉 d 尾联写国破家亡 以嫦娥奔月不得复归 只能独倚圆月在桂树下哭泣 寄托诗人惆怅惋惜的感情 2 有人认为本诗用词十分精妙 请指出颔联中两个使用精妙的词语 并分析其妙处 6分 答 答案 1 d 2 更无 况有 两词用得十分精妙 紧承首联 进一步指出不仅 海角崖山 等偏远荒凉之地不再归 中华 所有 连投江许国 泛海避难也不可得 即便是想效法屈原投江以证明清白 可连自杀都找不到一块属于自己祖国的地方 更别说泛舟海上去做个隐士了 作者对亡国之悲的描写层层深入 深化了对国家灭亡的伤痛之情 解析 1 惆怅惋惜 有误 尾联表现了故国不再 诗人走投无路的心情 2 解答本题应紧抓诗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 并从描写 抒情等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本诗颔联中 更无 和 况有 两词极富表现力 颔联是说现在的作者却没有投水自尽的机会 进一步指出 海角山崖 等偏远荒凉之地都不再归 中华 所有 作者连投江捐躯 泛海避难也不可得 从结构上紧承首联 从情感上深化了作者对国家灭亡的强烈的悲痛之情 二 炼句型 4 2019广东惠州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题目 9分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注 范成大秋苗五月未入土 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 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 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 今年醉饱鸡豚社 注 诗人题注 西蜀夏旱 未行前数日连得雨 父老云 今岁又熟矣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 二句写诗人与田父离别难舍之情 也突出了诗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 b 第四句中的 竞 字 写出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 c 第五 六句写出了诗人的高兴及原因 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 可以安心生活了 d 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 2 请赏析尾联 流渠汤汤声满野 今年醉饱鸡豚社 的精妙之处 6分 答 答案 1 c 2 第五 六句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 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 庆祝丰收的热闹场景 表达了诗人对田翁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解析 1 第五 六句没有说诗人高兴的原因 主要写了诗人高兴的状态及劝告田父不要思念自己 2 解答本题要先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 然后阐释诗句的含意 最后分析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流渠汤汤声满野 是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 今年醉饱鸡豚社 是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祀神灵 庆祝丰收的情景 表达了诗人对田翁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三 分析语言特色型 5 2019陕西宝鸡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完成题目 9分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注 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 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 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 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 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 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 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 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 唐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 写作此诗时 岑参在凉州作客 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 诗人有许多老朋友 常欢聚夜饮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 第二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 月光之下 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 第四 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 所指内容情感相同 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 哀婉动人的特点 c 前六句写环境 用顶真手法 句句用韵 两句一转 语言轻快 表现凉州的宏大 繁荣 d 本诗和范仲淹的 渔家傲 秋思 都写边城 写秋天 写少数民族音乐 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2 岑参是出生于盛唐时期的诗人 本诗的 盛唐气象 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6分 答 答案 1 b 2 凉州城人烟阜盛 繁华安定 凉州七里十万家 胡人半解弹琵琶 写出了凉州人口密集 歌舞升平的景象 表现了盛唐气象 渴望建功立业 奋发有为 花门楼前见秋草 岂能贫贱相看老 表现诗人想要建功立业 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之情 对前途充满信心 豪迈乐观 一生大笑能几回 斗酒相逢须醉倒 中的 笑 表现出对生活 前途的信心 醉倒 是豪迈乐观的醉 让人感受到了盛唐的时代脉搏 解析 1 从诗中来看 两处所提到的琵琶声内容和情感是不相同的 胡人半解弹琵琶 指凉州城的琵琶声 表现出凉州城的歌舞繁华 和平安定 带有浓郁的边地情调 琵琶一曲肠堪断 指宴会上的演奏 由 肠堪断 可知 此时的琵琶声应是哀婉动人的 2 解答本题 首先理解 盛唐气象 的内涵 再到诗歌中找出与 盛唐气象 有关的内容 最后进行分析即可 盛唐气象 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即 既笔力雄壮 又气象浑厚 其具体表现在政治的强大 经济的兴盛和诗人情感的豪放上 如 凉州七里十万家 胡人半解弹琵琶 中 七里十万家 勾画出凉州城这座西北重镇的气派和风光 后一句是说月光 下的凉州城回荡着琵琶声 这里写出了凉州城的歌舞繁华 和平安定 从这里可以看出 盛唐气象 再如 花门楼前见秋草 岂能贫贱相看老 是说 时光飞逝 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 岁月催人 不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去 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 从这里可以看出 盛唐气象 再如 一生大笑能几回 斗酒相逢须醉倒 中 笑 字流露出对生活 前途的信心 宴会中不时大笑 这样的欢会 这样的大笑 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 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 怎能不为之醉倒 醉倒 展现出人物的豪放 这里也可以看出 盛唐气象 三 技巧类 答题模板 6 2018浙江 19 20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8分 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 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 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 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 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 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 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 悠悠江海行 注 莲花界 佛寺 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 淹留野寺出 一句中 淹留 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的心情 2分 2 这首诗与柳永 雨霖铃 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 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6分 答 答案 1 久留 逗留 依依不舍 2 送君多暮情 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淹留野寺出 至 梦里金陵城 十句 层层铺写暮景 满篇幽淡惆怅 字字都是 暮情 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结尾 叹息此离别 再次点明别离之情 悠悠江海行 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解析 1 淹留 一词在柳永的 八声甘州 对潇潇 暮雨洒江天 中出现过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这两句是向自己发问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 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 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 本诗中的 淹留 也是 长期停留 的意思 结合诗歌主题可知 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2 首先要了解点染这一表现手法 所谓 点 就是点明 将所要抒写的情感 道理 一语点明 使读者了然于胸 所谓 染 就是渲染 烘托 即以具体的事物 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 道理烘托出来 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 更生动地把握 然后了解柳永 雨霖铃 中点染手法的使用 柳永 雨霖 铃 下阕 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 凄清 接着便以 清秋 作第一重渲染 再用 杨柳岸 晓风残月 作第二重渲染 其冷落 凄清的气氛便具体可感了 李颀 送王昌龄 一诗中 第二句就点明了 暮情 接着从第三句至第十二句运用景物描写 着力渲染了这种 暮情 结尾 叹息此离别 再次点明离别之情 点染手法鲜明 7 2019河南中原名校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题目 9分 过陈琳 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 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 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 埋没藏春草 铜雀 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 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 陈琳 建安七子之一 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 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 不被采纳 后为袁绍效力 袁绍败灭后 归附曹操 曹操不计前嫌 予以重用 石麟 陵墓前的石雕的麒麟 铜雀 铜雀台 远在邺都 曹操所建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既对陈琳充满仰慕又饱含诗人的感慨 说自己曾在史书上读过陈琳的文章 今天在漂泊的生活中又正好经过陈琳的坟墓 b 颔联中 识 含有真正了解 相知的意思 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 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又有人才之间的惺惺相惜 异代同心 c 颔联中 应 字不单有自负自信 还有世无知音的自伤和愤慨之情 怜 是怜慕 欣慕的意思 整联表达了诗人对陈琳的欣羡之意 d 全诗贯穿着诗人和陈琳这样的人才在不同时代中不同际遇的对比 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 书剑飘零和青史垂名的对比 2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 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 请从 景 和 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6分 答 答案 1 c 2 年深日久 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中 更显出古坟的荒凉寥落 想象到远在邺都的铜雀台 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 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 先寄托自己对前贤的追思缅怀之情 也暗示当代不重才士 任凭才人的坟墓荒废 再表达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 也是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 颈联借景抒情 或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 解析 1 除了 欣羡之意 还有作者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 2 解答本题要先答出景 结合诗句翻译基本内容 再点出情 蕴含的深层意义 最后指出情景关系和情感实质 石麟埋没藏春草 铜雀荒凉对暮云 上句是墓前即景 下句是墓前遥想 年深日久 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中 更显出古坟的荒凉寥落 这是寄托自己对前贤的追思缅怀 也暗示当代的不重才士 任凭一代才人的坟墓荒废 由于缅怀陈琳 进而联想到重用陈琳的曹操 想象到远在邺都的铜雀台 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 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 这不仅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 也是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 铜雀荒凉 正象征着一个重才的时代的消逝 而诗人对当前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 也就在不言中了 四 情感类 答题模板 8 2019河南名校联盟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完成题目 9分 从军行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 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 笳 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 弓月晓逾明 会取河南地 持作朔方城 注 明余庆 平原鬲人 明克让之子 生卒年均不祥 约陈末隋初间在世 常山阵 一种行军布阵之法 笳 胡笳军乐 隋军中也用 主要用来助攻 提振士气 朔方城 汉武帝时 汉军曾在河朔一带大败匈奴 并于此建城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写边关紧急 烽火四起 敌人来势汹汹 十万隋军奔赴边疆 浩浩荡荡 威武雄壮 b 颔联写隋军摆出 常山阵 以风卷残云之势打败来犯之敌 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 c 颈联运用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 表现隋军战士不畏严寒 彻夜未眠地守卫边关的公忠体国的精神 d 尾联巧用典故 想象隋军也能像当年汉军在河朔大败敌军一样获得大胜 2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 1 b 2 示例 表现隋军军容强盛 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 从 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 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 等描写 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 尾联用典抒情 希望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 全诗格调昂扬向上 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的隋朝的边塞诗的 大国之气 强国之音 解析 1 曲解诗意 打败来犯之敌 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 错 颔联描述的是隋军同仇敌忾 奋力抗击敌人的壮烈场面 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同当年细柳营中的军乐一样响起 2 十万且横行 表现军队气势之盛 风卷常山阵 笳喧细柳营 写了军队 军纪和士气 其中 卷 字和 喧 字突出军队的战斗精神 寒不落 突出环境严寒 晓逾明 突出战士们的辛苦 表现了隋朝边塞诗的格调 结合以上分析拟写答案 五 比较鉴赏类 9 2019云南昆明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9分 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 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 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 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 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 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 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 鲍照 南北朝诗人 蹀躞 小步快走貌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 精确传神地刻画出主诗人内心的惆怅 b 诗的第三 四句运用借代和反问表现诗人辞官前的生存状态和感受 c 第五至十句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 与之前诗句内容构成反差 d 这首诗内容有张有弛 波澜顿挫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 2 比较本诗与李白 行路难 其一 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异同 6分 答 答案 1 b 2 相同点 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 不同点 鲍诗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 并提升到了控诉时世不公道的高度 李诗还表现了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自信 解析 1 借代 错 垂羽翼 是比喻 将自己的处境比作鸟儿垂翼不飞 2 先来思考相同点 由鲍诗中的 对案不能食 拔剑击柱长叹息 朝出与亲辞 暮还在亲侧 和李诗中的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可以看出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 再通过鲍诗中的 自古圣贤尽贫贱 何况我辈孤且直 可以看出鲍诗不仅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 还提升到控诉时世不公道的高度 而李白高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可见李诗表现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自信 任务群视角下的新高考题型探究纵观近几年的古代诗歌阅读 创新型命题有以下两大类型 2019北京改编 13 15 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问题 18分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 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 丑不除 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 变白能为黑 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含章 檐下春风面 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 前身相马九方皋 注 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 无盐 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 从教 任凭 含章 含章殿 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 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 九方皋 春秋时相马名手 1 北京卷原题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首前两句认为 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 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b 第二首前两句认为 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 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c 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 不但描绘了梅花 还描绘了桃花 李花 对比鲜明 d 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 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 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2 北京卷原题 题画诗往往包含 画外音 下列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 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 b 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 奴颜婢膝之人 c 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 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 d 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 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3 北京卷原题 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 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 根据上面两首诗 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 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6分 答 4 原创题 王冕的 墨梅 中的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与 巧画无盐丑不除 此花风韵更清姝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比之下 你更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6分 答 1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