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反思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应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时感到特别困难。有的交际中所用的句子虽然符合语法规范,但却不得体、不恰当。部分原因是我们教与学方法和重心的不当,部分原因是对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我们都采用“语法翻译”和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我们都把阅读作为教与学的重心。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有四个重要参数合语法性、适宜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包含了得体;何自然教授在他的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一书中也曾明确提出:“语用学要确立语言交际的得体(适切)原则。”并指出:“这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必须遵循的原则。”言语交往讲究得体,也就是讲究在特定的交际场合,为特定的交际意图,由特定关系的人说出特定的话语。有些符合语法的句子在实际运用中并不一定能够避免语言交际产生障碍,有时甚至会出现语用失误,即语言交际中的不得体。所以学生的“言语的贴切性意识”,即“得体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受到重视。一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口语教学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1它符合语言和学习语言的规律纵观现代外语教学法各主要学派,如“直接法”、“听说法”、“自觉实践法”、“交际法”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口语训练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将口语训练贯穿在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才可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2口语教学能促进语言知识和实践的结合现代外语教学法认为: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功能同等重要,学到的有关语言结构和词汇知识应落实于语言实践,只有靠大量语言实践,特别是口语实践,才能彻底理解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内容,形成语言习惯。因此,加强口语训练是改变目前知识与语言运用脱节现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3口语教学有助于培养语感,形成用外语思维的习惯外语思维和语感是用外语流利表达思想内容的先决条件,而口语训练则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用外语思维和交流的习惯。4口语教学能促进其他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外语教学中,说不仅是教学目的之一,也是促进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一种手段。总之,加强口语教学、切实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二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1999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高等学校本科用)提出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信息”,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顺利阅读,而且要能听懂常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我国外语教学一贯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为中心,以阅读为主要的学习途径,以词汇量为目标,这仿佛已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外语学习文化。因此,培养学生对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口头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口语是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如何切实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业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但是由于长期受听说法和视听法的影响,许多英语教师认为口语教学就是教几个简单的日常会话。事实上,对话练习根本无法满足交际的需要,许国璋先生在世时常说:“光学几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有的女孩子,语音好,语调也好,打招呼的那几句开场白很像个样子,可是谈完天气之后再没有话了,也不能连贯地谈论正经的事,既没有知识,也没有看法。”三影响口语交际贴切性的因素分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口语交际的贴切性,包括现有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语言环境、教师、教材、文化差异等各方面的因素。1现有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效益较差,这种状况与我国中小学各阶段英语教学自成体系、重复过多有关,与我国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和英语师资水平不理想有关,同时也与我国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关。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主要任务是听讲和记笔记),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摆错位置,只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负面作用。著名学者科德(S.P.Corder)指出:“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与其受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何况大学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各种语言技能的提高都不能离开学生的实践。2对“语用能力”教学重视不够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的提高传统的外语教学目标是“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即语言形式的正确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单纯的“语言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受到挑战,范围更广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逐步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主导目标。交际能力理论的提出者DellHymes(1970)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组成部分,体现在语言表达方面:(1)形式上的可能性,即语法形式是否正确;(2)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即能否较方便地被人理解接受;(3)语境中的适宜性,即是否符合交际情景的要求;(4)在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即是否得以实际表达。以上第一点相当于语言学家Chomsky于五六十年代提出的“语言能力”,后三点常被通略地称为“语用能力”(pragmaticcompetence)。如果教师以“语言能力”为教学目标,就会特别注重语法形式是否正确(accuracy);如果以“语用能力”为目标,就会特别注意在具体的环境中,语言的运用是否适宜(appropriateness),是否顺利地达到交际目的。因此在口语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3对口语教学中的思维教学重视不够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的提高口语教学中理解思维的复杂性可从双语的关联与影响角度加以分析。习得一种外语时,成年人常以本族语为中介建立词与概念的联系,形成合成性双语特点。要练习用英语进行交流,交际者应是并列双语者,即外语水平几乎与母语旗鼓相当。中国人与西方人由于历史渊源、地域特性、哲学及文化心理的不同而导致了思维差异。阅读时,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理解文章,写作时也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修改,可是口语会话则不一样,如果总是先想出中文,再翻译成英文,不仅时间上太紧张,而且易出现不地道的英语甚至错误。例如:先想到“交通很拥挤”,再把这句话翻成英文,就很容易出现“Thetraffic(交通)isverycrowded(拥挤)”这样的错句,在英文中,正确的说法应该是Theroadisverycrowded.或者是Thetrafficisveryheavy.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思维方式及考虑问题的角度上差异很大,因为不同民族的人长期受其自身文化氛围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我们从思维方式这个角度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一些差异。如何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抵制汉语思维方式的负迁移?林语堂先生的开明英文文法(1933)开门见山地指出:“Allgrammaticalformsandconstructionsaresimilarwaysofexpressingmotions.”“Englishgrammarshould,therefore,teachustheEnglishwaysofthinkingandexpression.”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留心一些英汉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并认真作一些哲学上的思考,揭示其是否与不同的心理和思维方式有关,从而加以归纳、讲解,久而久之,学生按英语思维习惯进行表达的能力定会有长进的。4教师自身水平的滞后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的提高合格的师资队伍是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关键,因为任何教学方法和模式都是由教师去实施的。因此,首先教师自身的外语基本功必须过硬,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表现出色,做到发音准确、清晰、语调标准、口语流利、板书工整规范、语法概念娴熟、准确。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语言、文化素养会直接影响口语教学效果。出色的教师是有效实施和提高口语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大学英语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将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要想透彻地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教师首先应精通它们。我们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汉语修养,注重英汉两种语言同时深造,力争使自己的英汉两种语言水平同时提高。再次,教师必须熟练把握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和差异,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学生在造句、写作、翻译甚至口头交际时就会写出或说出“中式英文”或“英式中文”,生搬硬套,看后令人啼笑皆非。5教材的缺陷影响学生口语的提高目前大多数口语教材所设计的练习,都较注重语言形式的操练和浅层次的机械模仿。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围绕教材,让学生完成问题或复述,或给出一些词汇、设计某种情景,让学生在非真实的情景交际中掌握一些语言形式,以备以后到真正的言语交际中熟练使用。如多种教科书中都有如下对话范例供学生练习:Whatsyourname?Whatareyoudoing?MynameisWang.Imwritingaletter.Howoldareyou?Whoareyouwritingto?Imtwenty.Imwritingtomyparents.无疑,通过以上练习,学生能学会一些正确的英语表达形式,但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得到语用方面的提示,将有可能被误导,以至在交际中造成语用失误。因为在真实交际中,前一段对话显得过于生硬无礼,后一段对话则有干预别人私事的嫌疑。为了使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时词语达意,口语活动前的语言知识输入是必要的,但有些口语教材中的阅读内容篇幅过长,这样分配到口语的练习时间便所剩无几,不免让人觉得喧宾夺主。另外一些教材名为听说教材,但实际上听力练习部分绰绰有余,而口语练习部分则严重不足,同时,又因口语练习部分所提供的活动形式单一,而且以“wh”question居多,无法展开多种多样的活动。这样,就会使教学双方对口语练习的兴趣由渴望转变为失望。所以,缺少一种适合学生实际水平且行之有效的口语教材,会给展开口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6跨文化意识缺乏而造成的语用失误影响口语表达的提高“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习的目的语文化知识能较好地掌握,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够像目的语本族人一样来思考并做出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意味着外语学习者能自觉地消除在与目的语本族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障碍,从而保证整个交际过程的有效性。目前,绝大多数大学英语学生很难满足这种社会需求,在对外交往中不能用地道的语言得体地交际,常常会犯“文化错误”,中国学生常犯的与语言有关的“文化错误”有四类:第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是不恰当的。社交语用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会话的领域、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关。如:路遇外国人时,将Hello!Excuseme!Whereareyoufrom?Haveyouhadlunch?等作为谈话的发端语,用Wewillthinkitover来拒绝外国朋友的提议等。把客人送到门口时,汉语里常说“慢慢走!”“请走好!”但是送老外走时,也说“Bye,walkslowly”就欠妥当,属于典型的社交语用失误,因为同样的社交场合,英语人士经常说的是:“Bye”、“Haveapleasanttrip”、“Itsnicemeetingyou”、“Thanksforcoming”等。第二,在文化习俗上不可接受。如:邀请外国朋友参加社交活动时不请其配偶,用沉默来回答外国教师的提问,在表达感激之情时千恩万谢地说上很多等等。第三,不同价值体系的冲突。如:与外国朋友久别重逢时说“Youvegotnochangeatall”、未经外国朋友允许翻看其影集等等。第四,过于简单化或过于笼统。如认为所有的美国人都爱去麦当劳快餐店,所有的英国人都寡言少语。作为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的学问,语用学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根据珍妮托马斯(JennyThomas)的观点,在交际中,说话人没能根据标准的语法编码模式去遣词造句而犯的语法错误,受话者从表层上就能看出,他会被认为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而得到谅解。他最多会被听话人认为语言“说得不好”(speakingbadly);但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没有按照语用原则来处理话语,他就会被认为是“表现不好”(behavingbadly),被认为是“不真诚、存心欺骗的或居心不良的人”。换言之,语言错误是语言水平问题,语用失误则是个人行为品质问题,更有研究的紧迫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可见,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避免语用失误。那么,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L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炎昌教授也曾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如何地道而得体地运用语言,不但与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同等重要,而且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师生对口语教学现状和影响口语交际贴切性的因素有清晰的认识,对口语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注释周侠.大学英语学生口语障碍及教学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Corder,Pit.1981.ErrorAnalysisand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Hymes,D.H.1972.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inBrumfit,C.J.&Johnson,K(eds.)Chomsky,N.1977:40.EssaysonFormandInterpretation(Essays),NorthHollandWiddowson,H.1989:128137.“KnowledgeofLanguageandAbilityforUse”.AppliedLinguistics,Vol.10.No2参考文献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吴进业、花清亮.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5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7孟宏党.跨文化语用失误与英语教学J.山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并购重组中竞业禁止协议补偿金支付条件及程序
-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权债务分割及财产清偿协议
-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表格式4篇
- 数码相机市场趋势分析-洞察及研究
- 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漏洞挖掘与修复策略-洞察及研究
- WebSocket性能分析-洞察及研究
- 基于物联网的麻醉深度监测系统-洞察及研究
- 教育机构应对2025年互联网招生挑战策略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在纤维制造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投融资专员考试题及答案
- 应知应会质量管理
- 营业执照模板
-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国家防灾科学城建设实施方案
- 国土空间规划-学习分享PPT幻灯片课件(PPT 37页)
- 食品物料的基本物理特征
- (高清版)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12-2019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617-2018
- 输煤栈桥施工方案
- 碳纤维、钢板加固板计算表(根据2013版加固规范 编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