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doc_第1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doc_第2页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预学案】学习目标:1. 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以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精神。3.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重点难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自主学习:完成课课通的知识体系填空。【教学案】预习检测(基础题):1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2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严复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4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近代西方辐射影响C.“师夷长技”的思想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5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重点探究: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开始于林则徐主持编译的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他成了近代中国 的第一人;魏源提出“ ”,他们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 运动,也是资产阶级 运动,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 思想的传播。典例精研(提高题):1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2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3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4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5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我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当堂巩固(基础题):1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2 “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3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4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5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巩固性学案】(提高题)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请回答: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分)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分)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第14课答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第14课答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第14课答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第14课答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第14课答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