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妇产科护理常规.doc_第1页
2017.01妇产科护理常规.doc_第2页
2017.01妇产科护理常规.doc_第3页
2017.01妇产科护理常规.doc_第4页
2017.01妇产科护理常规.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威海市中医院妇产科 护理常规 2017年01月修订血崩 产后血崩是因子宫内胎膜或胎盘残留、宫缩乏力、产后凝血障碍所致,以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到500ml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相当于“早期产后出血”。 一、证候分类与治则1、气不摄血:新产后下血如崩,色红或淡红,质稀,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精神疲乏,心悸气短,甚至出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神志昏迷等。舌淡,舌苔薄,脉微或虚数,治宜益气固冲,摄血止崩。2、气血瘀滞:新产后出血不止,量多如崩,色紫暗夹有血块,小腹胀痛。舌紫或瘀斑,脉强或涩。治宜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二、一般护理1、环境与休息:病史宜整洁、安静,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切勿受凉。患者需绝对卧床,取头低足高位,避免不必要的搬动。、2、情志护理:安定情绪,给予安慰、疏导、解释,以减轻患者恐惧和紧张的心理,避免不良刺激。3、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为主,应服温热饮料,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4、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热服,附后观察阴道出血改善情况。、5、病情观察6、密切关擦汗阴道出血情况(色、质、量)、宫底的位置、子宫收缩情况,并做好记录,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更换消毒经垫。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汗出、尿量及腹痛异常情况,并按时详细记录,遵医嘱立即吸氧、输液、配血,及时排空膀胱,必要时留置尿管,在抢救及护理过程中,不宜热敷、艾灸。三、辨证施护1、气不摄血证 (1)加强保暖,注意观察神志、面色、精神等变化,及时更换汗湿衣服,保持皮肤及会阴部的清洁。 (2)独参汤或中药汤剂宜频繁温服,以达益气摄血之功效。 (3)注意营养,宜食桂圆红枣赤豆汤、鸡汤、或用黄芪、党参、怀山药、红枣炖鸡食用。 2、气血瘀滞证:遵医嘱服失笑散,以温水送服,或用开关散取嚏,以减轻小腹胀痛。 四、健康教育1、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安心静养。2、注意保暖,寒冬季节尤为重要,以防外邪乘虚而入,有条件者,可居空调房内,提高室内温度。3、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能、易消化的食物,亦可选食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4、保持外阴清洁,禁房事,忌盆浴,以防上行感染。郁证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西医中的神经衰弱、癔病、精神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症及反应性精神病等,有以上表现者,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病个体症状特点、类型、症状的频度、症状的严重程度。2、评估住院期间病人的性格特点。了解其人际关系的情况、情绪反应类型、对刺激的应对方式及适应能力、易受暗示的程度、情感反应的特点等。3、评估心理社会状况。4、辨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心肾阴虚、心神失养、心脾两虚、痰气郁结。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3)鼓励和督促病人加强生活自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参加以娱乐性游艺为主的文体活动,使病人在松弛的环境中生活。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病人精神、情志、睡眠等情况。(2)患者出现多疑易惊,喜怒无常、多愁善感、情绪低落甚至自杀倾向时,及时疏导并报告医生。3、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亲视服下,观察药后的效果及反应。4、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可口,忌肥甘、厚腻及粘滞之品。(2)进食不宜过饱,可于睡前饮适量牛奶。5、情志护理(1)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使其树立治疗信心。(2)嘱其家属及亲友劝导患者不可思虑过度。6、临症(证)施护(1)陪伴病人身旁,态度和蔼,耐心倾听和安抚,对其表示理解和同情,并可给予适当的按摩和安慰。(2)遵医嘱指导患者服用养心安神、行气开郁、清肝泻火等药物。(3)睡前热水泡脚或热水浴。(4)耳针法 选神门、心、交感、肝、脾。毫针刺,或焮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5)穴位注射法 选风池、心、内关。用丹参注射液,每穴每次0.30.5毫升,每日1次。三、辨证施护1、肝气郁结证(1)对患者要尊重、同情,在感情上给以支持、理解,使患者充分信任,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及郁结。(2)病区环境要布置雅静舒心,可适当摆放花草,听些轻音乐。(3)食宜清淡,忌肥腻及粘滞之品。可予百合30g、青陈皮各20g、苏梗15g加米适量熬粥,每天3次,每次一碗。2、气郁化火证(1)对患者要要有耐心,对患者有时表现的蛮横不讲理要理解,避免正面冲突,给予患者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及郁结。(2)病区环境要布置雅静舒心,宜空旷、通风。(3)可予薄荷、夏枯草、野菊花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3、痰气郁结证(1)注意加强对患者行为和思维的监控,对患者的作息时间作硬性规定,要以开朗的情绪去影响患者,唤起其兴趣和信心。(2)用安慰性的语言进行针对性劝解,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如散步、打太极拳等。(3)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腻等助湿生痰之品。可予白萝卜、陈皮、生姜等适量煮汤服用。4、心神失养(1)需避免刺激患者,给患者关心和支持,对患者多疑易惊、喜怒无常等表现多忍耐,多以开导、疏解。(2)先将淮小麦30g加水煎汤,取药后放入小米50g、莲心10g煮成稀粥,调味后食用,每日2次。5、心脾两虚(1)病房保持居室安静、温暖、避风和向阳。(2)以稳定患者情绪为主,此类患者易多愁善感,情绪低落甚至自杀倾向,为防止意外出现,护理人员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其信赖,对患者反常现象追踪观察,同时必须加强行为和思维监控,恰当使用暗示方法。(3)可使用莲子、红枣、龙眼肉、牛奶等。6、心肾阴虚(1)宜把患者安排在环境安静、护理人员易观察、不易受惊吓的房间。(2)该类患者病程长、自信心低、易出现自杀倾向,以怡情易性为护理原则;加强患者自信心,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刺激,多鼓励,帮助其回顾自己的优点。(3)可多食动物内脏如肝、肾加百合、淮山药煮食等为主。四、健康指导1、解除思想顾虑,避免各种刺激。2、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3、在晚上睡觉前,必须保持心情平静,不宜大量饮水,不喝浓茶、咖啡等。4、适当多吃百合、莲子、桂圆、大枣等具有养心安神作用的食品,日常以清淡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食辛辣、油腻食品。5、音乐欣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痹证因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闭阻经络,客于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全身关节和或肌肉呈游走性红、肿、重着、酸楚、疼痛或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关节、经络。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参照本病护理。一、护理评估1、疼痛发作时间、性质、关节形态。2、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处理能力。3、心理社会状况。4、辩证: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虚痹。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恶寒发热、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3)脊柱变形者宜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更换衣单。(4)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者,要经常帮助其肢体活动,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2)观察皮肤、汗出、体温、舌脉及伴随症状等变化。3、给药护理(1)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2)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3)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师。(4)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4、饮食护理(1)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5、情志护理(1)病程缠绵,行动不便,患者常心情抑郁。要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2)劝说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温暖及生活照顾,使其心情舒畅。6、临证(症)施护(1)风、寒、湿痹者的患部可用热水袋或遵医嘱给予热药袋热敷,也可用食盐、大葱热熨。局部注意保暖,疼痛部位可用护套。(2)热痹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局部禁用温热疗法。三、健康指导1、注意风寒、防潮湿,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2、需继续服药者,应告知其特殊药物的煎煮法,并注意药后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诊治。3、均衡饮食,肥胖者需指导患者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4、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减少嘌呤类的食物。5、根据病情和体质,适当活动。瘾疹多由禀性不耐或对某些物质敏感所致。以皮肤瘙痒,搔之出现红斑隆起,形如豆瓣,堆累成汁,发无定处,忽隐忽现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皮肤。荨麻疹可参照本病。一、护理评估1、感受外邪史。 2、既往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风热犯表证,风寒束表证,血虚风燥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1)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毛织品,化纤衣服不要贴身穿。经常剪指甲,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 密切观察发疹的时间,部位,性质,瘙痒的程度,舌脉的变化。 (2) 若见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有明显窒息感时,立即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风寒束表者,服药后以微微出汗为佳,注意避风保暖。 (2)血虚风燥者,要坚持服药至痊愈。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宜,不宜过饱,流质或半流质,多饮水。禁辛辣刺激,鱼腥等 食物。 (2)风热犯表者,多食清咽利喉之品。 (3)风寒束表者,忌食生冷,宜热食。 (4)血虚风燥者,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宜进清补,平补之品。5、情志护理 本病较顽固,易反复,应劝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疹发时避免精神紧张,配合治疗。6 临证(症)施护 (1)风热犯表高热汗出者,多喝温开水,遵医嘱针刺降温。 (2)皮疹剧痒者,遵医嘱可搽外用止痒水。 (3)风寒束表者,接触冷水,冷风,多喝热茶,注意保暖防寒。 (4)血虚风燥者,午后或夜间瘙痒加剧不能入睡时,遵医嘱针刺或给予镇静剂。 (5)喉头水肿者,做好喉部护理,如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变化时,立即报告医师, 及时配合抢救。 (6)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遵医嘱针刺或给予缓泻剂。三、 健康指导 1、宣传本病知识,帮助患者寻找诱发因素,一经确认立即避免接触。 2、指导患者起居有常,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本病复发。乳癖由于情志不遂,或受到精神刺激,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肝郁痰凝,气血瘀滞,阻于乳络而发;或因冲任失调,上则乳房痰浊凝结而发病,下则经水逆乱而月经失调。病位在乳房。一、护理评估 1、乳房局部肿块大小、硬度、皮肤色泽、疼痛程度及腋窝淋巴结等情况。2、心理社会状况。 3、辨证:肝郁气滞证、冲任失调证、气滞痰凝证、肾虚血瘀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2、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乳房肿块大小,硬度,皮肤色泽,疼痛程度,有无触痛及(2)观察病人的月经、情志情况。3、给药护理 按时服药,汤药宜温服。4、饮食护理 宜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肾虚血瘀者宜进食滋补肝肾的食品 5、情志护理 畅情志,多于患者沟通和交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树立治病信心。6、临证护理 (1)情志郁结,冲任失调者,遵医嘱局部敷贴中药膏。、 (2)疼痛者,遵医嘱给予针刺,艾灸、或软坚散结的中药汤剂湿敷物理 7、辨证施护(1)情志郁结证 1)加强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多巡视,多交谈,得到患者的信任。 2)宜进具有疏肝理气的食物,如芹菜、茼蒿、西红柿、萝卜、橙子、佛手等。 3)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冲任失调证 1)宜选用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当归、金菊叶等调理冲任的食物及药食兼用品; 2)忌食或尽量少食肥甘油腻、大温大热之品 3)忌饮酒以及各种温补性饮品。三、健康指导 1、引导患者经常听音乐,看书看报,看电视,与人交谈,散步,体育锻炼,种植花草等,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2、注意做好避孕措施、可上环、少服用避免避孕药和人工流产。 3、定期做好自我乳房检查和医院检查、随访、治疗等。虚劳一、护理评估 1.1血压、水肿、尿量、恶心、呕吐等情况。1.2对疾病的认知及生活自理能力。1.3心理状况。 二、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脾肾阳虚者病室应温暖向阳,避免受凉。重症患者卧床休息,轻者可以适 当活动。 (3)勤洗澡、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4)定时测量体重、血压,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2、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口中的气味、水肿、二便及皮肤瘙痒情况。 (2)患者 24小时尿少于400ml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表情淡漠、头痛嗜睡、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呼吸急促或深而慢时,报告 医师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1)中药浓煎,少量频服。 (2)应用大黄时,观察用药后效果及反应。 4、饮食护理 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5、情志护理 进行心理疏导,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和治疗。 6、临症施护 (1)脾肾阳虚,呕吐频繁时,给予针刺或在舌面上滴姜汁。(2)口中尿味时,给予中药煎汤漱口。 (3)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者给予保护性约束。 三、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使用肾损害药物和食物。2、指导病人根据肾功能化验结果采用合理饮食。 3、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小产妊娠期间因冲任气血不调、胎元失固,或禀赋虚弱、脾肾气虚,或血热,或跌仆损伤,或服药不慎等所致。妊娠1228周,胎儿自然殒落者,称为“小产”;其病位在胞宫。先兆流产、先兆早产、习惯性流产及早、晚期流产等均可参照本病护理。一、 护理评估 1、 停经史,早孕反应及伴随症状。 2、 妊娠史,既往史。 3、 阴道出血及腹痛情况,或有无胚胎组织排出物。 4、 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5、 心理社会状况。 6、 辨证:肾气亏虚证、气血虚弱证、血热内扰证、外伤损络证。 二、 护理要点 1、 一般护理(1) 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 卧床休息,出血停止35日后,可下床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3) 严禁房事,防止损伤肾气;避免阴道检查及灌肠,以防加重出血。(4) 保持会阴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 观察腹痛、腰痛、阴道出血等情况,以及神色、血压、脉象的变化。(2) 阴道出血量较多,伴腰酸、腹痛阵阵加剧,且有下坠感或尿频,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3、 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药后静卧少动。 4、 饮食护理(1) 饮食均衡,营养丰富,多食鱼、肉、蛋、动物内脏及蔬菜、水果等,以补充营养。(2) 忌食辛辣动火、生冷寒凉、饮酒等碍胎之品。5、 情志护理(1) 对阴道出血、腹痛,应多给予关心,讲解小产的相关知识,以增强治病信心,主动配合治疗。(2) 耐心解释,使患者了解精神因素与小产的关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多听音乐,调节情感。 6、 临证(症)施护(1) 肾气不足滑胎者,应卧床休息。(2) 阴道若有组织物排出,应保留排出物,遵医嘱送病理检查,并做好刮宫术的准备。(3) 小产或行刮宫术后,应注意观察排出之胚胎组织物是否完整及宫缩、阴道出血等情况。 三、 健康指导 1、 慎房事,小产后一个月禁房事。2、 慎起居,生活规律,避免负重、攀高、防止跌仆,避免劳累。3、 合理膳食,饮食宜富有营养,易于消化。4、 睡眠充足,保持心情舒畅。5、 衣服宜宽大、轻松、柔软,勿紧束胸腰。6、小产后出现阴道出血多时,及时就诊。继发性不孕生育期妇女,婚后夫妇同居两年,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怀孕者,或曾受孕过,而两年未怀孕者,称为“不孕症”。前者称为原发不孕,又称“全不产”,后者称为“继发不孕”,又称“断绪”。一、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神志等变化2、月经史、生育史、带下史3、既往史、现病史和服药史,注意有无并发症4、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5、心理社会状况6、辨证:肾虚证、肝郁证、瘀阻证。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安静舒适。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既往史、现病史和服药史。(2)月经史、生育史、带下史。有无并发症。配偶情况。3、给药护理:(1)严格遵医嘱用药(2)中药灌肠剂保留灌肠后,注意观察药后不良反应。4、饮食护理:(1)肾阳虚所致的虚寒、宫冷不孕,可用温补之品附子煲狗肉、当归羊肉汤、鹿茸炖公鸡等等。可起到温肾壮阳暖宫的效果。忌食寒凉、生冷之品。(2)肾阴所致的肾精不足、冲任亏虚之不孕,可服用花胶瘦肉汤、虫草炖水鸭。忌食温补燥热之品,如狗肉、羊肉。(3)气血虚之不孕可服用当归大枣鸡蛋茶、竹丝鸡糯米粥、排骨元肉汤等。(4)脾虚夹湿之不孕可服用莲子鸡蛋茶、淮山鲫鱼汤(放入少许陈皮、莲子)少食或忌食肥甘厚腻、寒凉、生冷之品。(5)肝郁不孕可服用百合鸡蛋茶、麦肉大枣糯米茶、黄花鲫鱼汤等,少食温补、辛辣、煎炸之品。(6)癥瘕之不孕可服用乌龟煲土伏苓汤、田七花旗参茶、海带绿豆汤等。5、情志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怡情才易受孕。消除不孕夫妇过渡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致排卵障碍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愉快。教会病人预测排卵时间,掌握在排卵前2-3天或排卵后24h内性交,子宫后位性交时应抬高臀部。6、临证施护(1)保守治疗者遵医嘱服药和中药保留灌肠,注意经期停用。(2)手术治疗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三、健康教育 1、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焦虑与紧张。家人及社会应给与理解与关心。2、平时及经期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以防生殖道炎症的发生,而影响妊娠。3、搞好计划生育,婚后暂不准备生育者,应采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尽可能避免人工流产术,尤应避免未婚先孕。4、养好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不酗酒。闭经闭经是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因痨虫侵及胞宫,或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冲任等所致,以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非怀孕而又中断达6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环境与休息:病室宜安静,空气流通,湿度适宜,注意休息,避免劳累。3、情志护理:加强心理调摄,避免一切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4、饮食护理:注意营养的摄入,气血虚弱者多吃红枣、桂圆、山药等,肥胖之人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