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高200mm的专用车床主轴箱部件设计【3kw 1500转】【含CAD图纸说明书全套课程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8页/共33页)
编号:56981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55.31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1-20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心高
mm
妹妹
专用
车床
主轴
部件
设计
kw
cad
图纸
说明书
仿单
全套
课程设计
- 资源描述:
-
二、工艺要求:
加工工件材料为棒料钢材,要求正反转。
加工工件表面为外圆柱表面,加工直径为φ100(加工零件图略)。
刀具采用硬质合金刀。
工件装夹采用专用卡盘(不作设计内容)。
机床精度等级为普通级。
三、设计内容:
1)运动设计:根据给定的转速确定主传动的结构网、转速图、传动系统图、计算齿轮齿数。
2)动力计算:选择电动机型号,对主要零件(如带、齿轮、主轴、传动轴、轴承等)进行计算(初算和验算)。
3)绘制下列图纸:
①机床主传动系统图(画在说明书上)。
②主轴箱部件展开图及主要剖面图。
③主轴零件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
四、设计要求:
1)设计图样必须用计算机绘制,图样正确清晰,结构完整合理,尺寸标注、技术要求规范且符合生产实际。
2)说明书条理清楚,内容充实,分析透彻,计算准确。
3)说明书中引用的内容、公式、数据必须注明出处。
五、设计期限:
六、答辩日期:
指导教师:
2014年7月8日
目 录
设计任务书 2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2
目 录 4
第1章 机床用途、性能及结构简单说明 6
第2章 设计部分的基本技术特性和结构分析 7
2.1车床主参数和基本参数 7
2.2 确定传动公比 7
2.3 结构分析式 7
第3章 设计部分的运动设计 9
3.2确定结构式 9
3.3 确定结构网 9
3.4 绘制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 10
3.5 确定各变速组此论传动副齿数 11
3.6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13
第4章 设计部分的动力计算 13
4.1 带传动设计 13
4.2选择带型 14
4.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证带速 14
4.4确定中心距离、带的基准长度并验算小轮包角 15
4.5确定带的根数z 16
4.6确定带轮的结构和尺寸 16
4.7确定带的张紧装置 16
4.8 计算转速的计算 18
4.9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19
4.10 传动轴最小轴径的初定 24
4.11 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24
4.12轴承的选择 25
4.13 键的规格 26
4.14变速操纵机构的选择 26
4.15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26
4.16 轴承寿命校核 27
第5章 设计部分的调节、润滑、维护保养、技术要求及其它 29
第6章 设计中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32
参考文献 33
第1章 机床用途、性能及结构简单说明
机床技术参数有主参数和基本参数,他们是运动传动和结构设计的依据,影响到机床是否满足所需要的基本功能要求,参数拟定就是机床性能设计。主参数是直接反映机床的加工能力、决定和影响其他基本参数的依据,如车床的最大加工直径,一般在设计题目中给定,基本参数是一些加工件尺寸、机床结构、运动和动力特性有关的参数,可归纳为尺寸参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通用车床工艺范围广,所加工的工件形状、尺寸和材料各不相同,有粗加工又有精加工;用硬质合金刀具又用高速钢刀具。因此,必须对所设计的机床工艺范围和使用情况做全面的调研和统计,依据某些典型工艺和加工对象,兼顾其他的可能工艺加工的要求,拟定机床技术参数,拟定参数时,要考虑机床发展趋势和同国内外同类机床的对比,使拟定的参数最大限度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工艺要求和达到机床加工能力下经济合理。
机床主传动系因机床的类型、性能、规格和尺寸等因素的不同,应满足的要求也不一样。设计机床主传动系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满足既定的要求。在设计时应结合具体机床进行具体分析,一般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有:满足机床使用性能要求。首先应满足机床的运动特性,如机床主轴油足够的转速范围和转速级数;满足机床传递动力的要求。主电动机和传动机构能提供足够的功率和转矩,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满足机床工作性能要求。主传动中所有零部件有足够的刚度、精度和抗震性,热变形特性稳定;满足产品的经济性要求。传动链尽可能简短,零件数目要少,以便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 内容简介:
-
1 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中心高为 200实验(实践)编号 实验(实践)名称 实验(实践)学时 实验(实践)时间 2 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任 务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设计题目: 中心高为 200专用车床的主轴箱部件设计 (七 ) 原始数据: 主要技术参数 题目 主电动机功率 P/ 主电动机 n 电 /(r/1500 50 50 50 50 二、工艺要求: 加工工件材料为棒料钢材,要求正反转。 加工工件表面为外圆柱表面,加工直径为 100(加工零件图略)。 刀具采用硬质合金刀。 工件装夹采用专用卡盘(不作设计内容)。 机床精 度等级为普通级。 三、设计内容: 1)运动设计:根据给定的转速确定主传动的结构网、转速图、传动系统图、计算齿轮齿数。 2)动力计算:选择电动机型号,对主要零件(如带、齿轮、主轴、传动轴、轴承等)进行计算(初算和验算)。 3)绘制下列图纸: 机床主传动系统图(画在说明书上)。 3 主轴箱部件展开图及主要剖面图。 主轴零件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1 份 四、设计要求: 1)设计图样必须用计算机绘制,图样正确清晰,结构完整合理,尺寸标注、技术要求规范且符合生产实际。 2)说明书条理清楚,内容充实,分析透彻,计算准确。 3)说明书中引用的内容、公式、数据必须注明出处。 五、设计期限: 六、答辩日期: 指导教师: 2014 年 7 月 8 日 4 目 录 设计任务书 . 2 机械制造装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 2 目 录 . 4 第 1 章 机床用途、性能及结构简单说明 . 6 第 2 章 设计部分的基本技术特性和结构分析 . 7 床主参数和基本参数 . 7 定传动公比 . 7 构分析式 . 7 第 3 章 设计部分的运动设计 . 9 定结构式 . 9 定结构网 . 9 制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 . 10 定各变速组此论传动副齿数 . 11 算主轴转速误差 . 13 第 4 章 设计部分的动力计算 . 13 传动设计 . 13 择带型 . 14 定带轮的 基准直径并验证带速 . 14 定中心距离、带的基准长度并验算小轮包角 . 15 定带的根数 z. 16 定带轮的结构 和尺寸 . 16 定带的张紧装置 . 16 算转速的计算 . 19 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 19 动轴最小轴径的初定 . 24 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 24 承的选择 . 25 5 的规格 . 26 速操纵机构的选择 . 26 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 26 承寿命校核 . 27 第 5 章 设计部分的调节、润滑、维护保养、技术要求及其它 . 29 第 6 章 设计中的优缺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 32 参考文献 . 33 6 第 1 章 机床用途、性能及结构简单说明 机床技术参数有主参数和基本参数,他们是运动传动和结构设计的依据,影响到机床是否满足所需要的基本功能要求,参数拟定就是机床性能设计。主参数是直接反映机床的加工能力、决定和影响其他基本参数的依据,如车床的最大加工直径,一般在设计题目中给定,基本参数是一些加工件尺寸、机床结构、运动和动力特性有关的参数,可归纳为尺寸参 数、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通用车床工艺范围广,所加工的工件形状、尺寸和材料各不相同,有粗加工又有精加工;用硬质合金刀具又用高速钢刀具。因此,必须对所设计的机床工艺范围和使用情况做全面的调研和统计,依据某些典型工艺和加工对象,兼顾其他的可能工艺加工的要求,拟定机床技术参数,拟定参数时,要考虑机床发展趋势和同国内外同类机床的对比,使拟定的参数最大限度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工艺要求和达到机床加工能力下经济合理。 机床主传动系因机床的类型、性能、规格和尺寸等因素的不同,应满足的要求也不一样。设计机床主传动系时最基本的原则 就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满足既定的要求。在设计时应结合具体机床进行具体分析,一般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有:满足机床使用性能要求。首先应满足机床的运动特性,如机床主轴油足够的转速范围和转速级数;满足机床传递动力的要求。主电动机和传动机构能提供足够的功率和转矩,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满足机床工作性能要求。主传动中所有零部件有足够的刚度、精度和抗震性,热变形特性稳定;满足产品的经济性要求。传动链尽可能简短,零件数目要少,以便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7 第 2 章 设计部分的基本技术特性和结构分析 床主参数和基本参数 主要 技术参数 题目 主电动机功率 P/ 主电动机 n 电 /(r/1500 50 50 50 50 定传动公比 主电动机功率 P/ 主电动机 (r/1500 r/50 r/50 r/ ,50 r/ 50 r/ 3 41 2 31 2 3n 2 5 0 n 3 5 0 n 4 5 0= 1 . 6 6 6 6 7 , = 1 . 4 , = 1 . 2 8 5 71 5 0 2 5 0 3 5 0n n n 参考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指导书确定 根据【 1】77准公比 。这里我们取标准公比系列 =转速级数 Z=4, 构分析式 8 图 构网图 因为 =据【 1】77先找到最 大 极限转速 450,(从后往前推算的方法) , 再每跳过 3 个数取一个转速,即可得到公比为 数列: 140,180,224, 280, 355, 450. 9 第 3 章 设计部分的运动设计 合理的确定电机功率,使机床既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满足生产需要,又不致使电机经常轻载而降低功率因素。 已 知电动机的功率是 3据机械设计手册第 3 版,选 定功率3载转速 1420r/同步 转速为 1500r/堵转转矩 /额定转矩 =大转矩 /额定转矩 =定结构式 a, b 为正整数,即 Z 应可以分解为 2 和 3 的因子,以便用 2、 3 联滑移齿轮实现变速。 设计车床主变速传动系时,为避免从动齿轮尺寸过大而增加箱体的径向尺寸,在降速变速中,一般限制限制最小变速比 41u ;为避免扩大传动误差,减少震动噪声, 在升速时一般限制最大转速比 2u。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较平稳,u 。 因 此 在 主 变 速 链 任 一 变 速 组 的 最 大 变 速 范 围 )108(m i nm a xm a x 在设计时必须保证中间变速轴的变速范围最小。 定结构网 10 图 结构网图 因为 =据【 1】77首先找到最 大 极限转速 450,(从后往前推算的方法) ,再每跳过 3 个数取一个转速,即可得到公比为 数列: 140,180,224, 280, 355, 450. 制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 ( 1)选择电动机:采用 ( 2)绘制转速图: 11 ( 3)画主传动系统图。根据系统转速图及已知的技术参数,画主传动系统图如图 2 1最小中心距 : (m+D) 轴最小齿数和 :+D/m) 定各变速组此论传动 副齿数 (1)100型机床 02)直齿圆柱齿轮 18m 4 0轴之间为带传动,传动比为14201000,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中间变速组降速过快,缩小齿轮径向尺寸。 a 变速组为 轴之间传动 3112113 2 2321 :1: b 变速组为 轴之间传动 411211: bb 图 2主传动系统图 ( 7) 齿轮齿数的确定。变速组内取模数相等, 据设计要求 1824,齿数和 00 124,由表 据各变速组公比,可得各传动比和齿轮齿 数,各齿轮齿数如表2 表 2齿轮齿数 传动比 基本组 第一扩大组 1:2 1:号 Z1 Z2 Z3 4 5 齿数 40 50 35 55 30 60 35 55 26 64 13 算主轴转速误差 实际传动比所造成的主轴转速误差,一般不应超过 10( ,即 n 10( = 第 4 章 设计部分的动力计算 传动设计 输出功率 P=3速 420r/10r/表 4 工作情况系数原动机 类 类 一天工作时间 /h 10 1016 16 10 1016 16 载荷 平稳 液体搅拌机;离心式水泵;通风机和鼓风机( );离心式压缩机;轻型运输机 荷 变动小 带式运输机(运送砂石、谷物),通风机( );发电机;旋转式水泵;金属切削机床;剪床;压力机;印刷机;振动筛 荷 变动较大 螺旋式运输机;斗式上料机;往复式水泵和压缩机;锻锤;磨粉机;锯木机和木工机械 ;纺织机械 14 载荷 变动很大 破碎机(旋转式、颚式等);球磨机;棒磨机;起重机;挖掘机;橡胶辊压机 据 稳 ,两班工作制( 16 小时),查机械设计 , 取 1 . 1 3 3 . 3 k e P k W 择带型 普通 d 和小带轮的转速 机械设计 13 11 选取。 根据算出的 小带轮转速 1420r/查图得: 0 100 可知应选取 带。 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证带速 由机械设计 3 7查得,小带轮基准直径为 80 100取 0075 295表 13得) 表 3 Y Z A B C D E 15 0 75 125 200 355 500 21211420 = 2 , = 1 0 0 2 = 2 0 0 m 所 以 由机械设计 3“ 得200 误差验算传动比:21200= 2 . 0 4( 1 ) 1 0 0 ( 1 2 % )d 误( 为弹性滑动率) 误差112 . 0 4 2 . 01 0 0 % 1 0 0 % 2 % 5 %2 . 0 误 符合要求 带速 1 1 0 0 1 4 2 0v = 6 . 7 9 /6 0 1 0 0 0 6 0 1 0 0 0 满足 5m/以宜选用 总之,小带轮选 带轮选择 E 型轮辐式结构。 带 轮的材料:选用灰铸铁, 定带的张紧装置 选用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的定期调整中心距的张紧装置。 17 算压轴力 由机械设计 13 12 查得, A 型带的初拉力 面已得到 1a =z=3,则 1a 1 6 2 . 1 32 s i n = 2 3 1 2 5 . 3 5 s i n N = 7 4 2 . 9 8 z F 对带轮的主要要求是质量小且分布均匀、工艺性好、与带接触的工作表面加工精度要高,以减少带的磨损。转速高时要进行动平衡,对于铸造和焊接带轮的内应力要小 , 带轮由轮缘、腹板(轮辐)和轮毂三部分组成。带轮的外圈环形部分称为轮缘,轮缘是带轮的工作部分,用以安装传动带,制有梯形轮槽。由于普通 V 带两侧面间的夹角是 40 ,为了适应 V 带在带轮上弯曲时截面变形而使楔角减小,故规定普通 为 32 、 34 、 36 、 38 (按带的型号及带轮直径确定),轮槽尺寸见表 7在轴上的筒形部分称为轮毂,是带轮与轴的联接部分。中间部分称为轮幅(腹板),用来联接轮缘与轮毂成一整体。 表 普通 V 带轮的轮槽尺寸(摘自 项目 符号 槽型 Y Z A B C D E 基准宽度 b p 基准线上槽深 h 基准线下槽深 h 槽间距 e 8 12 15 19 37 第一槽对称面至端面的距离 f 6 7 9 16 23 28 18 最小轮缘厚 5 6 10 12 15 带轮宽 B B =( z e + 2 f z 轮槽数 外径 d a 轮 槽 角 32 对应的基准直径 d d 60 - - - - - - 34 - 80 118 190 315 - - 36 60 - - - - 475 600 38 - 80 118 190 315 475 600 极限偏差 1 辐)结构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型式: ( 1) 实心带轮:用于尺寸较小的带轮 (3)d 时 ),如图 7 ( 2) 腹板带轮:用于中小尺寸的带轮 ( 300 ),如图 7 ( 3) 孔板带轮:用于尺寸较大的带轮 (d) 100 ),如图 7 ( 4) 椭圆轮辐带轮:用于尺寸大的带轮 ( 500 ),如图 7 ( a) ( b) ( c) ( d) 图 7轮结构类型 根据设计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小带轮选择实心带轮,如图( a) ,大带轮选择腹板带轮如图( b) 19 算转速的计算 ( 1)主轴的计算转速 公式 nj=3/( z 得,主轴的计算转速 80r/ 取 180 r/ (2). 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轴 2=450 r/ 1=710r/ ( 2)确 定各传动轴的计算转速。各计算转速入表 3 表 3各轴计算转速 ( 3) 确定齿轮副的计算转速。齿轮 装在主轴上 其中只有 180r/递全功率,故80 r/ 依次可以得出其余齿轮的计算转速,如表 3 表 3齿轮副计算转速 序号 Z450 450 180 180 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 1)模数计算。 一般同一变速组内的齿轮取同一模数,选取负荷最重的小齿轮,按简化的接触疲劳强度公式进行计算,即 63383 221 )1( 可得各组的模数,如表 3示。 根据据其中较大值取相近的标准模数: 63383 221 )1( =16338 321213211 齿轮的最低转速 r/ T 顶定的齿轮工作期限,中型机床推存: T =15 24 轴 号 轴 轴 轴 计算转速 r/ 710 450 180 20 转速变化系数; 功率利用系数; 材料强化系数。 (寿命系数)的极值 齿轮等转动件在接取和弯曲交边载荷下的疲劳曲线指数 0 1k 工作情况系数。中等中级的主运动: 2k 动载荷系数; 3k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Y 齿形系数; 根据弯曲疲劳计算齿轮模数公式为: 式中: N 计算齿轮转动递的额定功率 N= 计算齿轮(小齿轮)的计算转速 r/m 齿宽系数 , 8 计算齿轮的齿数,一般取转动中最小齿轮的齿数: i 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 i = 112 ( +)用于外啮合,( -)号用 于内啮合:s s T N n qk k k k k k:命系数; 作期限 , Tk=m 10000000 2000035560 = 6102 2000035560 =1.8 sk=sksk= 21 sk= 1k= 2k= 3k=1 Y = 许用弯曲应力,接触应力, ( W=354J=1750材料的直齿轮材料选; 24热处理 163383 221 )1( 可得 取 m=63383 221 )1( 可得 取 m=于 一般同一变速组内的齿轮 尽量 取同一模数 ,所以为了统一和方便如下取: 根据有关文献,也为了便于统一,在这里传动齿轮统一取 m= 3模数 ( 2) 基本组齿轮计算 。 基本组齿轮几何尺寸见下表 齿轮 1 2 3 齿数 40 50 35 55 30 60 分度圆直径 140 175 05 210 齿顶圆直径 147 182 12 217 齿根圆直径 宽 24 24 24 24 24 24 按基本组最小齿轮计算 。 小齿轮用 40质处理,硬度 241246均取260齿轮用 45 钢,调质处理,硬度 229246均取 240算如下: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组号 基本组 第一扩大组 模数 22 接触应力验算公式为 n )()1(102088 3218弯曲应力验算公式为: )(101 9 12 3215 式中 这里取 功率, N=5r/. 10( r/; , m=; ;B=24( ; z=30; u=2; K 里取 T=15000h.; 1n r/, 1n =500( r/ 0触载荷取0C= 710 ,弯曲载荷取0C= 6102 触载荷取 m=3;弯曲载荷取 m=6; 【 5】 2 上,取 K 【 5】 2 上,取 23 【 5】 2 上, 3K=K 【 5】 2 上,取 2K =1 1K 【 5】 2 上, 1K =1 【 5】 2 上, Y= j ,查 【 4】,表 4 j =650 w 查 【 4】,表 4 w =275 根据上述公式,可求得及查取值可求得: j=635 jw=78 w( 3) 第 一 扩大组齿轮计算 。 扩大组齿轮几何尺寸见下表 齿轮 4 5 齿数 35 55 26 64 分度圆直径 1 224 齿顶圆直径 8 231 齿根圆直径 宽 24 24 24 24 按扩大组最小齿轮计算 。 小齿轮用 40质处理,硬度 241246均取 260齿轮用 45 钢,调质处理,硬度 229246均取 240 同理根据基本组的计算, 查文献 【 6】, 可得 3K = 24 2K =1, 1K =1, m=355; 可求得: j=619 jw=135 w动轴最小轴径的初定 由【 5】式 6,传动轴直径按扭转刚度用下式计算: d=4 或 d=91 4 式中 N* T=9550000; = 01 。 各轴最小轴径如表 3 表 3最小轴径 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由于电动机功率 P=3据【 1】表 轴径应为 6090步选取 0轴径的 0据设计方案,前轴承为 ,后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定悬伸量 a=124轴孔径为 30 轴 号 轴 轴 最小轴径 35 40 25 轴承刚度,主轴最大输出转矩 T=95509550904=该机床为车床的最大加工直径为 400(床身上最常用的最大加工直径 200),即经济加工直径约为最大回转直径的 50%,这里取 45%,即 180半径为 切削力(沿 y 轴) 4716N 背向力(沿 x 轴) c=2358N 总作用力 F= 22F =力作用于工件上,主轴端受力为 F= 先假设 l/a=2, l=3a=240后支承反力 40240120=B=F40120=据 文献 【 1】式 得: iz 前 支承的刚度: ; N/ m ;轴的当量外径 80+60)/2=70惯性矩为 I=64 )4 =10 =3 = 【 1】图 3 原假设接近,所以最佳跨距0l=124 40理跨距为( l,取合理跨距 l=360 根据结构的需要,主轴的实际 跨距大于合理跨距,因此需要采取措施 增加主轴的刚度,增大轴径:前轴径 D=100轴径 d=80轴承 采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后支承采用背对背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 承的选择 带轮靠近段安装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代号 7007C 另一安装 深沟 球轴承 6012 26 称布置 深沟 球轴承 6009 端安装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代号 7015C 另一安装端角接触球轴承代号 7010C 中间布置角接触球轴承代号 7012C 的规格 0 N d =8 规格: 4速操纵机构的选择 选用左右摆动的操纵杆使其通过杆的推力来控制 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设机床最大加工回转直径为 400动机功率 P=3,主轴计算转速为 180r/ 已 选定的前后轴径为 :1 62d 21( 0 . 7 0 . 8 5 ) 5 5d d m m定悬伸量 a=85 轴承刚度,主轴最大输出转矩 : 6 3 . 6 79 . 5 5 1 0 = 2 5 0 3 4 6140 N m m 设该车床的最大加工直径 250床身上最常用的最大加工直径,即经济加工直径约为最大回转直径的 50%,这里取 45%,即 12527 切削力(沿 y 轴) 781N 背向力(沿 x 轴) c=1390N 总作用力 F= 22F =3109N 此力作用于工件上,主轴端受力为 F=3109N。 先假设 l/a=2, l=3a=255后支承反力 3109 8 5 2 5 5 4145255 N 109 85 1036255N 根据 主轴箱设计 得:) 得前 支承的刚度: ; N/ m ;轴的当量外径 85+65)/2=75惯性矩为 I= =10 =31 1 6362 . 1 1 0 1 . 5 5 1 01 3 7 6 . 6 9 0 . 0 8 5 1 0 = 主轴箱设计 图 得 原假设接近,所以最佳跨距0l=85 理跨距为( l,取合 理跨距 l=250 根据结构的需要,主轴的实际跨距大于合理跨距,因此需要采取措施 增加主轴的刚度,增大轴径:前轴径 D=85轴径 d=55支承采用背对背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 承寿命校核 由 轴 最小轴径可取轴承为 7008轴承 ,=3; P=1, Y=0。 对 轴受力分析 28 得:前支承的径向力 由轴承寿命的计算公式: 预期的使用寿命 15000h )18016670 3)= 31 6 6 7 0 3 6 . 3 1 0 0 0( ) 2 8 8 1 4 2 . 9 41 5 0 2 6 4 2 . 3 2h 15000h 轴承寿命满足要求。 29 第 5 章 设计部分的调节、润滑、维护保养、技术 要求 及其它 1、为了减少车床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保证工件加工精度,应对车床的所有摩擦部位进行 润滑,并注意日常的维护保养。 2、车床的润滑形式常用以下几种, ( 1)浇油润滑:常用于外露的滑动表面,如导轨面和滑板导轨面等。 ( 2)溅油润滑:常用于密闭的箱体中。如车床的主轴箱中的传动齿轮将箱底的润滑油溅射到箱体上部的油槽中,然后经槽内油孔流到各润滑点进行润滑。 ( 3)油绳导油润滑:常用于进给箱和溜板箱的油池中。利用毛线即吸油又渗油的特性,通过毛线把油引入润滑点,间断地滴油润滑。 ( 4)弹子油杯注油润滑:常用于尾座、中滑板摇手柄及三杠(丝杠、光杠、开关杠)支架的轴承处。定期的用油枪端头油嘴压下油杯上的弹子 ,将油注入。油嘴撤去,弹子又回复原位,封住注油口,以防尘屑入内。 ( 5)黄油杯润滑:常用于交换齿轮箱挂轮架的中间轴或不经常润滑处。事先在黄油杯中加满钙基润滑脂,需要润滑时,拧进油杯盖,则杯中的油脂就被挤压到润滑点中去。 ( 6)油泵输油润滑:常用于转速高、需要大量润滑油连续强制润滑的场合。如主轴箱内许多润滑点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3、车床的润滑要求 : ( 1)车床上一般都有润滑系统图,应严格按照润滑系统图进行润滑。 ( 2)换油时,应先将废油放尽,然后用煤油把箱体内冲洗干净后,在注入新机油,注油时应用网过滤,且油 面不得低于油标中心线。主轴箱内零件用油泵润滑或飞溅润滑。箱内润滑油一般三个月更换一次。主轴箱体上有一个油标,若发现油标内无油输出,说明油泵输油系统有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断油的原因,并修复。 30 ( 3)进给箱上部油绳导油润滑的储油槽,每班应给该储油槽加一次油。 ( 4)交换齿轮箱中间齿轮轴轴承是黄油杯润滑,每班一次, 7 天加一次钙基脂。 ( 5)弹子油杯润滑每班润滑一次。导轨工作前后擦净用油枪加油。 5、车床日常保养要求: ( 1)每天工作后,切断电源,对车床各表面、各罩壳、导轨面、丝杠、光杠、各操纵手柄和操纵杆进行擦拭 ,做到无油污、无铁屑、车床外表整洁。 ( 2)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