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范文3篇.doc_第1页
教育随笔范文3篇.doc_第2页
教育随笔范文3篇.doc_第3页
教育随笔范文3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随笔范文3篇教育随笔范文(一):让异想天开变成创造的种子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已经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背景材料一天,郭老师在教小朋友们一首儿歌:红旗飘,树枝摇,草低头,花弯腰我知道,风来了。小朋友们熟悉这首儿歌后,老师就说:你们看这位小女孩多聪明,她看到这些现象,就知道风就要来了。请问小朋友们,当你看到什么情况就知道风来了?按老师预先设想的思路,小朋友们只要能回答出儿歌中的某一句话就行。没想到,一位叫建朋的小朋友突然冒出一句:我不用看就知道风来了。对他的这个回答,郭老师当时就没加考虑直接否定了,然后继续按他自己的思路引导小朋友认识风。案例分析先听听郭老师下面的讲述:几天后,刮起了大风,一阵风吹过来,郭老师的眼睛都睁不开了。此时他才想到了,其实我不用看就知道风来了这句话并没有错。下午上课时,老师又提出这个问题,小朋友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但郭老师期待的那句话却再没有人提起。建朋不吱声,只是忽闪着两只有神的大眼睛看着老师。于是,郭老师说:上次,建朋同学说我不用眼睛看就知道风来了,当时老师说这句话不对,现在我们一起出去感受一下风,检验建朋同学的这句话到底对不对。来到操场上,郭老师让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不看是否能知道风来了。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全身心的去感受风,一会儿有的说我的头发被风吹到了脸的前面,有的说我听见树在呼呼做响,还有的说我觉得风在推着自己走郭老师接着说:现在我们迎着大风跑一跑,体验一下有什么感觉。一个小朋友喊起来:老师,风顶着我,跑也跑不动!小朋友们通过这次对风的进一步认识和探讨,都知道了建朋说的我不用看就知道风来了这句话没有错,郭老师也及时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从此以后他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思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或者是看起来违背标准答案的回答,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可贵的创造,而我们一些老师常常象郭老师以前那样,轻易的就否定了这种创造。某小学的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道填空题:雪融化了变成了()。大多数同学都填的是水,只有一个小同学的答案是春天.出题的老师肯定了大多数人的答案,对于雪化了变成了春天这个答案却批驳了一番,他认为雪化了之后自然变成水,怎么会变成春天?还有一位老师在和学生春游时,看到满树的花争奇斗艳,成群的蝴蝶上下飞舞,就问学生:花儿会变成什么?学生说:蝴蝶。老师说:不对,应该是果实。另一位老师在一次作文课上让学生形容并组合有关花的句子,大部分同学说: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一位女生却回答:春天花亮了,秋天花灭了,花是灯。这位老师想都不多想一下就给那个女生不及格,并质问:花是灯,那电是什么?一个孩子看到树木秃了,便对老师说:树叶回家睡觉了。老师却说:不对,树叶是落到了地上。这位好心的老师虽然纠正了孩子的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却在不自觉中扼杀了孩子丰富而奇妙的想象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老师习惯于让学生按标准答案来回答问题,他们往往满足于照本宣科,而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些老师的做法不能不令人深思和担忧。许多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往往就是在老师们的否定下被泯灭的。据说有人作过这样的调查:老师在黑板的正中间用白色粉笔画了一个圆圆的点,问跟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这是一个点。这是一个白色的小圆点。这是天上的星星。这是黑暗中的一盏灯。五花八门的答案显示了孩子们的丰富的想象力。老师用同样的问题问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回答:这是一个白色的小圆点。这是长方形的对称中心。想象力减少了,答案逐渐趋向标准化。在用同样的问题问初中毕业班的学生:这是什么?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这是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答案十分标准化,让你无可挑剔,但是已经没有想象力可言。为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想象力却减退了呢?这同我们的教育方式、同我们任意否定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不无关系。陶老告戒我们: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因斯坦,在你的轻视里有爱迪生。对学生的超常思维表现,我们都应该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否定。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人形象的把想象力比做奇异的翅膀,谁能为孩子插上自由想象的翅膀?一个想象贫乏的孩子只不过是一个知识的容器,丰富的想象力是构成创造才能的主要能力,而创造力则是最高品质的智力。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在也不能知识会培养那些仅仅会说标准答案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想象力丰富、敢提问题、会提问题、敢向权威挑战、向习惯 挑战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做法、自己的创造。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偏离正规,应该象郭老师后来那样,不仅勇于反思自己不当的教育方法,而且带领孩子们却亲自体验,这才是满腔热情的爱护、保护孩子们创新的火种的做法。我们应该为孩子们的想象力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在那里自由驰骋,因为想象力的背后就是创造力,而创造会带来一个新的世界。愿每一个教师为了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飞翔!教育随笔范文(二):课改因何止步?课程改革给学校生活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几年来有多少教师默默无闻的探索着,实践着,如春草蓬勃夏花绚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渐渐枯萎。我一直在不断的问自己,这是为什么?以我多年的细致观察,不断思考,发表一些自己的浅薄观点,与各位同仁共享。1、学校考核机制落后,不能与课程改革同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方净土的学校也摆脱不了功名利禄的侵蚀,利益驱动在陈旧的考核机制面前嘎然止步,无能为力。学校考核还是围绕着分数考验着一个教师的工作能力,对于成绩之外的努力视而不见,对于很多无法量化的科目,领导具有绝对的自由裁量权,所有的这些无不让那些课改精英寒心。2、学校领导无所事事,脱离课堂教学实践。在大多数的人看来,领导是不能代课的,否则就失去作为领导的尊严,就会被视为傻瓜,就会被领导圈子视为另类.不带课是一种官场潜规则,更是不可轻易踏入的雷区.因此无论上级如何三令五声,规定不同级别的学校领导所带课时数,下面的人就会利用自己的权力让别人代替自己上课,即使你不情愿,但是又有谁会违反上下级之间的顺从的潜规则呢?脱离教学实践的理论和臆想,只能走向教条主义的极端。也许这也印证了一句话权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课堂评价标准僵化,课堂教学固步自封。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因此制定出有利于课堂教学不断创新不断变革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某种层面上说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甚至课程改革的成败。不可否认在许多的学校课改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百花齐放,教师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有增无减。但是在一些学校领导忙于事务,无暇学习,只是从上级的相关文件中寻找只言片语,在指导教学时教条的运用,往往似是而非,令教师哭笑不得,让很多教师在课改的道路上迷茫前行,漫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处理教材、方法指导、练习设计、难点突破等方面因人而异,有的课堂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有的课堂屡有偏差生成资源丰富,往往获得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有的课堂教师激情四射学生对答如流;有的课堂充满思考教师惜言如金部分领导墨守成规,以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狭隘视界去指手画脚,严重的挫伤了广大教师投身教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条的、僵化的学校氛围中,课改之花如秋风扫落叶般凋零,最后只能剩下光秃秃的、别无二致的一溜树丫.只有在这时评价者才点点头,微笑着说:我们的课改成功了,大家都会上课了。其实都变成了评价者头脑中早已定格的、统一模式与风格的树丫,毫无生机,死气沉沉。4、教育理念畸形发展,学校工作重心偏移。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一些别有用心的领导歪曲人本理念,引用上级责任追究制度,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尤其是安全工作首当其冲,只要出现安全问题就是教师的责任,学校和领导是没有什么责任的。教育随笔范文(三):别样的肯定迎着美丽的朝阳,踏着轻快的脚步,走进熟悉的教室,像往常一样扫视了一下所有的学生,发现大家的笔直的坐着,脸上露出少有的微笑,眼睛齐刷刷的注视着我。我感到一丝的欣慰,同时生出少许的惊奇。星期天的作业完成了吗?我有点例行公事的问。好了!同学们的声音震耳欲聋。没有完成的请举手!我继续问。一个也没有,我仔细的来回扫视了两遍。认为自己完成的相当不错的举手!我的心里似乎感觉到了今天的不一般。大家齐刷刷的举起了自己的左手,比平时整齐了许多。此时此刻我猛然醒悟,原来同学们的表现来源于自信,来源于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我不能就这样熟视无睹,不能淡化学生的期望。我稍许停顿,想:用大家经常采取的语言激励太俗了,还是给同学们一个别样的肯定。于是我让大家认真检查自己的作业,5分钟后如果检查出1处错误,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大家莫名其妙的看着我,有的还将信将疑,有的不怀好意的笑着教室里静悄悄的,只能听见钢笔在笔记本上沙沙的演算的声音,那声音此时是那么的美妙绝伦,同学们表现出从来就没有的认真与细致。一会儿,小手一个个的举起来了。我让班长负责统计每人发现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