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资料.doc_第1页
2013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资料.doc_第2页
2013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资料.doc_第3页
2013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资料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 职位表 真题解析 在线估分 职位表下载 笔试备考申论考试技巧:一是事实料为基础与结论关系。事实性资料为理论性资料论述的展开、结论的得出提供基础和依据,理论性资料对事实性资料中的信息进行概括和归纳,得出原则性结论。二是事实料为实证与诠释关系。事实性资料以实例、数据为理论性资料中的概念、论断提供实证,如:理论性资料先提出论断科技和创新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推进的关键因素。再如,理论性资料提出事实上我国每年发生残害证人及其家属的案件并不少见,对残害证人的现象惩治不力还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在某个案件中,发生了这类事又没有受到惩罚,消息很快会传开,其他案件的证人就会拒绝作证。事实性资料以具体事例为上述资料中“残害证人及其家属的案件并不少见”和“负面影响极大”两个论断作出实证鞍山市国税局直属分局公务员李文娟因实名举报市国税局少征巨额税款等问题两次被辞退工作,遭刑事拘留,后又被劳动教养1年。河南省舞钢市八台镇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镇长吕净一因举报市委书记李长河腐败问题,遭到刺杀,自己重伤,妻子死亡。理论性资料以原则、道理对事实性资料反映的问题、现象作出诠释,如,事实性资料列举证人不肯作证、畏首畏尾的事例和现象,理论性资料以“趋利避害是人之天性”的原则性论断,依据事物常理、具体人的具体心理,对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诠释有的害怕作证会受到威胁或人身报复;有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出于感情不愿作证;有的被金钱收买或其他利益所诱惑而拒证。最后,指素证人对可能受到的威胁顾虑最大,合理地解释了产生证人拒绝作证问题的事理和心理动因。三是理论性资料为递进关系,深化论点。理论性资料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分别从不同层次、逐层深入地阐释论点,例如关于“义”和“利”、人的物质需要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关系,从光明日报的标语口号式浅层论述,逐层深入到中国古代思想界义利之辨、儒家正统思想重义轻利、对道德义务的强调,最终提高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和意识统一的最高理论层次。同时理论性资料也有并列的关系,反复证明论点,如2008年北京申论资料开头是行业协会的定义,末尾是德国行业组织的介绍,两者都是对行什么作用的阐释。四是事实性资料为并列关系,印证问题。多个事实性资料相互叠加、相互印证,从不同侧面说明同一个问题,例如2008年浙江申论从经济到社会、到科技、到教育、到文化、再到社会、到基层民主、到安全生产、到环境保护,共给出了八个方面的事实性资料,实际都是在说明浙江是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印证应该给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让百姓满意这样一种发展观和执政理念。 同时事实性资料也有递进关系,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说明。如从证人很少作证介绍到不作证、不敢作证、为什么不敢作证是由于受到打击报复的实例,进而介绍保护证人的做法和国家对见义勇为精神的提倡,逐渐把一个“证人保护”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方面介绍得全面而深刻。五步帮你搞定申论概括题:一、厘清题意厘清题意也就是仔细审题,看看题目中的重点词汇,确定提问的对象、范围、答题的要求等,这也有助于我们下一步去寻找材料。例:请你结合给定材料,简要归纳我国受教育权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概括成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15分)要求:条理清楚、简要扼要,字数不超过150字。这个题目要求概括受教育权不平等的原因,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答题的关键就是要抓住教育权和不平等这两个关键词,且可以剔除对策等其他答题要素。二、筛选材料关于材料我们在前面已经有较多论述,材料是我们作答的基础,但在答具体题目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筛选材料,材料包括了很多答题要素,有些材料主要是论述问题,有的主要论述对策,有些就是示例。厘清题意后,我们首先要找到和题目有直接的、明确联系的并且信息量很集中很大的材料。在这些材料提供的信息量不够的情况下再去找那些和问题间接相关的材料。三、定位关键词确定与题目相关的材料后,我们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有的材料答题信息比较明显,有许多关键词。因为问题不一样,所以关键词并没有固定的内容。但是选择关键词有几个常用技巧:第一是出现频率特别高的;第二是比较抽象的大的概念;第三是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的。如2010年的国考申论第一题要求概括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的原因,材料1中就有许多可以直接作答的关键词,如海水封闭性强、交换能力差、污染加剧、排污口多、分享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治理积极性、效率低下、法律强制性效应等。四、提炼关键词有的材料中虽有答题信息,但是并没有比较抽象的关键词,而是比较零散具体,并不能直接作为我们的答题语言,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炼关键词。如2012年国考(地市级)的第三大题要求概括市民出行的问题,材料中“一个朋友说,他经常乘公交车山行。沿江路上的清河站的58路、117路也是“有去无回”的。对这类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公交公司为啥不让乘客有去有回?”这些表述我们就可以提炼为公交线路设计不科学,这也要求我们平时要多练习比较规范的表述。五、信息分类三四步我们可以认为是在选择关键词,选择完关键词之后可以用关键词作为中心来收集信息点,将信息进行分类,关键词中最重要的一些词可以作为每条信息点的主旨词或主旨句。其它的信息都可以围绕这些主旨词句展开。如果不太好分类的信息,我们就将其列在后面,这样使答案清晰明了有层次。这五个步骤需要大家灵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