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十五课时课 题:宋词知识要点:作家作品、文体特征、思想感情、怀古咏史完成率评价正确率评价100%80%60%100%80%60%【合作预习】一、完成教材梳理P49、50“语文常识梳理”第46题,掌握古诗相关文学常识。二、通过朗读和体会,说说豪放派与婉约派词的一些区别。三、望海潮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荣和美丽的?【教学新课】一、关于“词”的相关知识,你知道多少?二、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哪些?三、总结你了解的怀古咏史诗?内 容:景物特征:语言特点:目 的:【合作运用】一、在醉花阴与声声慢中,写的“愁”有所不同,表现的人物形象也不同,试分析。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诗中,诗人为什么选择周瑜作为怀古的对象?三、在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诗中,词人怀古的目的是什么? 【课堂检测】独立完成下列各题。完成率评价正确率评价100%80%60%100%80%60%、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A骤雨(zhu)纶巾(ln)一蓑(su)还酹江月(li)B罗绮(q)豆蔻 (ku)吟啸(yn) 揾英雄泪(wn)C遥岑 (cn) 憔悴(cu)料峭(qio) 重湖叠巘(yn)D凝噎(y)樯橹(l)玉枕(zhn)鲈鱼堪脍(hu)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参差 天堑 竞豪奢 暮霭B今宵 羌管 雨林铃 故垒C雨具 箫瑟 念奴娇 芒鞋D巷陌 烽火 醉花阴 凄残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B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C倩何人换取(请求)D怎生得黑(怎么生得)4、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C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B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D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7、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B、词是兴于唐代胜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C、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D、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合作指导】一、知识总结:二、学情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1、学习状况评价;2、学习过程评价:三、作业布置:【总结反思】 第十六十八课时课 题:古体诗知识要点:文言知识、鉴赏名句、艺术手法完成率评价正确率评价100%80%60%100%80%60%【合作预习】一、完成教材梳理P50、51“课文内容梳理”412题,理解每首诗的主要内容。二、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诗的语言特色。四、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上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教学新课】常考艺术手法介绍:一、什么是虚实结合?其考题的题型、答题思路是怎样的?二、什么是用典?其考题题型、答题思路是怎样的?三、鉴赏艺术手法题的题型、答题思路是怎样的?【合作运用】一、分析雨霖铃中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二、找出永遇乐 京口北古亭怀古词中的用典,并简要分析其作用。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包含几层意思?有什么作用?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 完成率评价正确率评价100%80%60%100%80%60%【课堂检测】一、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20分)1、烟柳画桥,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 。 , ,竞豪奢。2、 ,有三秋桂子, 。羌管弄晴, , 。3、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 , 。4、念去去,千里烟波, 。5、大江东去,浪淘尽,_。故垒西边,人道是, 。乱石穿空,_,卷起千堆雪。6、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 , 。7、莫听穿林打叶声, 。 ,谁怕? 8、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无人会, 9、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金戈铁马, 。10、此情无计可消除,_ _,_11、 ,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 。1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13、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_ _,到黄昏, 。这次第, !二、朗读并背诵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完成下面两道题。1、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不觉”指不在乎。B、首句中的“莫听”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放声长啸。C、“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D、“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霖,落日有情,脉脉斜辉,映照我身。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阙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D、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合作指导】一、知识总结:二、学情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优秀良好合格优秀良好合格1、学习状况评价;2、学习过程评价:三、作业布置:【总结反思】参考答案第十六十八课时【合作预习】一、完成教材梳理P50、51“课文内容梳理”412题,理解每首诗的主要内容。二、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诗的语言特色。以“乱”修饰“穿空”之“石”,表现出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以“惊”修饰“拍岸”之“涛”,表现出拍击江岸的波涛汹涌奔腾,“卷起千堆雪”,“卷起”这个动词,“千堆雪”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宛如堆堆白雪。这几句诗表现出赤壁古战场的壮丽奇险,体现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称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1、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尽含其中。2、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四、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上片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试加以分析。借景抒情。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教学新课】一、什么是虚实结合?其考题的题型、答题思路是怎样的?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诗歌中的“虚”有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通过描绘美好的图景,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李煜虞美人中“故国”的“雕栏玉砌”不在眼前,也是虚象。3、设想的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虚景与实景的关系1、二者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中心。2、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突出中心虚实结合可以丰富诗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 二、什么是用典?其考题的题型、答题思路是怎样的?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用典的作用1、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2、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3、减少语词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近体诗有字数限制,诗句应力求经济)4、使文辞典雅,加大历史的纵深感,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化诗句)答题步骤与提示1、首先找出用典的地方2、其次对诗中用典的地方进行具体分析3、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诗人用典的作用三、鉴赏艺术手法题的题型、答题思路是怎样的?赏析技法题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合作运用】一、分析雨霖铃中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离别前、离别时(实写) 离别后(虚写) 虚实相生上阕主要写的是离别前,离别时的情景,这更多的是实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话也涉及到了离别后的情景。至于离别后会怎么样,没有人会知道,因此下阕写离别后的情景,应当更多的是作者的想象,而不再是实际的情景。二、找出永遇乐 京口北古亭怀古词中的用典,并简要分析其作用。典一:英雄无觅孙仲处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舞榭歌台”一句,承接上文说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典二:人道寄奴曾住在当时韩佳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典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典四: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形成古今对比,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典五: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极好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下片:用刘帝、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包含几层意思?有什么作用?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1、这几句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似乎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陈迹;第二句,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2、这几句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3、七组叠字,很好的统率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字,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为全词的抒情定下基调;使用叠字更显示感情之强烈;平中见奇,字字传神。 【课堂检测】一、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20分)(见课本)二、朗读并背诵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完成下面两道题。1、B ,2、B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1、想当年,到而今。借代。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合作指导】一、知识总结:二、学情评价:1、学习状况评价;2、学习过程评价:三、作业布置:参考答案第十三十五课时【合作预习】一、完成教材梳理P49、50“语文常识梳理”第46题,掌握古诗相关文学常识。二、通过朗读和体会,说说豪放派与婉约派词的一些区别。豪 放 派: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题材范围:题材广阔,大至国家盛衰、时政得失,小至个人理想抱负、日常感受无不可入词(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感 情: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表现方法:以铺叙、直陈为主婉 约 派:代表人物: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姜夔、李煜、题材范围: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离别相思、伤春感时。感 情:儿女之情、离别之思表现方法:多用含蓄委婉、蓄藉比兴的表现手法三、望海潮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荣和美丽的?上阕主要描写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入。各句均有不同侧面:“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侧重刻画“形胜”;“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具体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教学新课】一、关于“词”的相关知识,你知道多少?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二、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三、怀古咏史诗内 容:古人、古迹、古事景物特征:萧条、荒凉、破败、也有阔大雄浑的语 言:深沉、委婉、沉郁、豪放目 的:伤今,不满现实,讽喻统治者,劝谏当政者,昔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 柜员现金管理题库及答案
- 打铁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威海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电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懒字汉字演变课件
- 2025年胎心监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 情绪小屋课件
- 情景导入课件
- 韩语四十音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证处聘用制书记员招聘考试要点及面试模拟题解析
- 2025江西吉安庐陵新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招聘2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广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手电筒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设备使用与保养培训课件
- 酒店客户服务质量提升培训课件
- GB/T 9258.2-2025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第2部分:粗磨粒P12~P220
- 2025山西太原西山生态文旅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及子公司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 年小升初吕梁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2025秋全体教师大会上,德育副校长讲话:德为根,安为本,心为灯,家为桥-这场开学讲话,句句都是育人的方向
- 2025年政工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