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坐标、方向和距离(题库).doc_第1页
第一章:坐标、方向和距离(题库).doc_第2页
第一章:坐标、方向和距离(题库).doc_第3页
第一章:坐标、方向和距离(题库).doc_第4页
第一章:坐标、方向和距离(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坐标、方向和距离01. 地理坐标是建立在:A. 地球圆球体 B. 大地球体 C. 地球椭圆体 D. 球面直角坐标02. 表示地球椭圆体的参数有:a(长半轴)、b(短半轴)、c(扁率)、e(偏心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 B. C. D. 03. 为了研究航海问题的方便,通常将地球看成:A. 地球圆球体是第一近似体 B. 大地球体C. 地球椭圆体是第一近似体 D. 不规则椭圆体04. 地理坐标的基准线是:A. 赤道 B. 某地子午线 C. 格林子午线 D. 赤道与格林子午线05. 地理坐标的起算点是:A. 地心 B. 北极或南极 C. 赤道与格林子午线的交点 D. 零度经线06. 地理纬度是某地:A. 子午线的切线与赤道面的交角B. 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交角C. 球椭圆子午线上某地和地心连线与赤道面的交角D. 椭圆子午线上的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07. 关于地心纬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心纬度改正量的计算公式是:(-e)= 691.5sin2B. 某点的地心纬度是该点地球椭圆体的向径与赤道面的交角C. 地理纬度与地心纬度之差称为地心纬度改正量,而且恒为正值D. A、B、C都对08. 地理经度是格林子午线到某地子午线之间的: A. 间距 B. 赤道短弧 C. 赤道长度 D. 某地纬度圈短弧09. 两极之间的纬差是: A. 90o B. 180o C.270o D. 360o10. 已知起航点的经度1= 069o01.1,到达点的经度2 = 152o20.1E,则两地的经差D是: A. 221o21.2E B. 138o38.8 C. 083o19.0E D. 138o38.8E11. 已知起航点的经度1= 150o42.0E,到达点的经度2 = 176o12.0W,则两地的经差D是:A. 326o54.0W B. 326o54.0E C. 33o06.0W D. 33o06.0E12. 已知起航点的经度1= 172o42.0W,到达点的经度2 = 168o42.0E,则两地的经差D是:A. 004o00.0W B. 341o22.0E C. 18o36.0W D. 19o36.0E13. 已知起航点的经度1= 172o23.0E,经差D=13o53.0E,则到达点的经度2 是:A. 186 o16.0E B. 158o30.0E C. 186o16.0W D. 173o44.0W14. 已知到达点的经度2 = 003o18.0W,经差D= 8o42.0E,则起航点的经度1 是:A. 12 o00.0W B. 5o24.0E C. 12o00.0E D. 5o24.0W15. 已知起航点的纬度1= 20o40.0N,到达点的纬度2 = 73o35.0S,则两地的纬差D是:A. 94o15.0N B. 04o15.0S C. 94o15.0S D. 04o15.0N16. 已知起航点的纬度1= 72o42.0S,到达点的纬度2 = 15o18.0S,则两地的纬差D是:A. 88o00.0S B. 57o24.0S C. 57o24.0N D. 88o00.0N17. 已知到达点的纬度2 = 5o34.0N,两地的纬差D= 18o32.0S,则起航点的纬度1是:A. 24o06.0S B. 12o58.0S C. 12o58.0N D. 24o06.0N18. 已知起航点的纬度1= 8o14.0N,两地的纬差D= 72o24.0S,则到达点的纬度2是:A. 64o10.0N B. 64o10.0S C. 80o38.0N D. 80o38.0S19. 下列关于经、纬度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纬差不能大于90o B. 经差不能大于180oC. 到达点在南半球,纬差方向为南 D. B、C都对20. 经差、纬差的方向是根据 来确定的。A. 起航点相对于到达点的方向 B. 到达点相对于起航点的方向C. 起航点的地理坐标的名称 D. 到达点的地理坐标的名称21. 经差的方向是根据 来确定的。A. 到达点的经度与起航点的经度之差的符号B. 到达点的经度与起航点的经度之差,小于180o的符号C. 到达点相对于起航点的方向D. B、C都对22. 下列关于纬差方向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到达点在南半球,纬差方向为南B. 船舶在北半球航行,纬差方向为北C. 由北半球航行至南半球,纬差方向为南D. A、C都对23. 下列关于经差、纬差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经差最大为180o B. 纬差最大为180o C. 由东半球航行至西半球,经差一定是东 D. A、B都对24. 下列关于经差、纬差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经差最大为180o B. 纬差最大为90oC. 由东半球航行至西半球,经差一定是东 D. A、B都对25. 下列关于经差、纬差说法中正确的是:A. 船舶由东半球航行至西半球,经差一定是东B. 船舶由西半球航行至东半球,经差一定是西C. 船舶由南半球航行至北半球,纬差一定是北D. A、B、C都对26. 地球上某点= 40oN,= 120oE,则该点与地心的对称点是:A. = 40oS,= 120oW B. = 40oS,= 120oEC. = 40oN,= 060oW D. = 40oS,= 060oW27. 地球上某点= 40oN,= 120oE,则该点与地轴的对称点是:A. = 40oS,= 120oW B. = 40oS,= 120oEC. = 40oN,= 060oW D. = 40oS,= 060oW28. 地球上某点= 40oN,= 120oE,则该点与赤道面的对称点是:A. = 40oS,= 120oW B. = 40oS,= 120oEC. = 40oN,= 060oW D. = 40oS,= 060oW29. 1海里的定义是: A. 地理纬度1的子午线弧长 B. 1852米 C. 地球球心角1所对应的子午线弧长 D. 海图上1经度的长度30. 地球椭圆子午线上1弧长: A. 在地球两极最 B. 在地球赤道上最短 C. 在地球赤道上最长 D. 在纬度45o上最长31. 不同纬度上1弧长不相等,在纬度45o处,1海里是: A. 1861.6m B. 1843.2m C. 1852.2m D. 1857.3m32. 1海里长度等于 米。 A. 1852.25 - 9.31cos2 B. 1852.25 + 9.31cos2 C. 1852.25 - 9.31sin2 D. 1852.25 - 9.31cos33. 将1海里定义为1852米时,在 附近误差最小。 A. 赤道 B. 纬度45o C. 两极 D. 以上都错34. 某船沿着赤道航行,已知计程仪改正率L = 0% ,无航行误差,则在海图上按计程仪所计航程推算的船位比实际船位: A. 超前 B. 落后 C. 两者一致 D. 有时超前,有时落后35. 某船沿着极区(66o33N)航行,用计程仪记录航程,L = 0% ,无航行误差,则实际船位比推算船位: A. 超前 B. 落后 C. 两者一致 D. 有时超前,有时落后36. 某船自赤道向北航行600海里后,已知计程仪改正率L = 0% ,无航行误差,则在海图上按计程仪所计航程推算的船位比实际船位: A. 超前 B. 落后 C. 两者一致 D. 有时超前,有时落后37. 某船沿着极区(66o33N)自东向西航行,用计程仪记录航程,L = 0% ,无航行误差,不考虑风流影响,则实际船位位于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的: A. 东面 B. 西面 C. 同一点 D. 不一定38. 某船由赤道向北航行,已知计程仪改正率L = 0% ,无航行误差,不考虑风流影响,则1小时后实际船位位于推算船位的:A. 北面 B. 南面 C. 同一点 D. 不一定39. 某轮由60oS沿子午线向北航行,计程仪读数差为600海里,L = 0% ,不考虑外界影响和风流影响以及航行误差等因素,则到达点的纬度为:A. 50oS B. 在50oS北面 C. 在50oS南面 D. 无法确定40. 物标能见地平距离等于: A. B. C. D. 41. 公式DH(海里)= 是用于计算: A. 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B. 物标能见地平距离 C. 雷达地理能见距离 D. 雷达能见地平距离42. 海面的落水者看到来船的最远距离是:A. 测者能见地平距离 B. 物标能见地平距离C. 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D. 雷达能见地平距离 43. 船上测者能发现海面落水者的最远距离为:A. 测者能见地平距离 B. 物标能见地平距离C. 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D. 雷达能见地平距离 44. 公式DH(海里)=是用于计算 的。A. 测者能见地平距离 B. 物标能见地平距离C. 物标地理能见距离 D. 雷达能见地平距离45. 通常英版海图和灯标与雾号表所标灯塔射程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测者眼高 B. 灯高 C. 灯光强度 D. 地面曲率46. 中版海图与航标表所标灯塔射程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测者实际眼高 B. 灯高 C. 灯光强度 D. 地面曲率47. 中版海图与航标表所标灯塔射程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实际眼高 灯高 地面蒙气差 地面曲率 灯光强度 A. B. C. D. 48. 中版资料灯标射程为: A. 光力射程 B. 眼高5米的地理能见距离 C. 额定光力射程 D. 晴天黑夜5米眼高的最大能见灯光距离49. 英版海图和灯标与雾号表中所标灯塔射程通常是: A. 光力射程和额定光力射程 B. 该灯塔的地理能见距离C. A、B中较小者 D. A、B中较大者50. 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所标灯塔射程通常是: A. 光力能见距离 B. 5米眼高灯塔的地理能见距离C. A、B中较小者 D. A、B中较大者51. 英版海图和灯标与雾号表中所标灯塔射程,仅与 有关。A. 测者眼高和灯塔灯高 B. 灯塔灯高和灯光强度C. 灯光强度和气象能见度 D. 地面曲率和地面蒙气差及灯光强度52. 英版海图和灯标与雾号表中所标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A. 光力射程 B. 灯塔的地理能见距离C. A、B中较小者 D. A、B中较大者53. 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所标灯塔的最大可见距离是:A. 弱光灯为光力射程 B. 强光灯为地理能见距离C. A、B都不对 D. A、B都对54. 某轮眼高e = 16米,中版海图上某灯塔的标注为:闪5秒25米14海里,则该灯塔的初显距离是: A. 18.7 n mile B. 15.1 n mile C. 17.6 n mile D. 弱光灯,无初显55. 某轮眼高e = 9米,中版海图上某灯塔的标注为:闪6秒36米16海里,则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A. 17.2 n mile B. 18.7 n mile C. 16.0 n mile D. 20.0 n mile56. 中版海图上某灯塔射程为17海里,灯高36米,眼高16米,则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A. 17.0n mile B. 15.0 n mile C. 12.5 n mile D. 20.9 n mile57. 英版海图上某灯塔射程30海里,灯高100米,眼高16米,则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A. 30 n mile B. 29 n mile C. 25.5 n mile D. 33.5 n mile58. 英版海图上某灯塔射程30海里,灯高121米,眼高16米,则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A. 30 n mile B. 31.2 n mile C. 27.6 n mile D. 22.9 n mile59. 英版海图上某灯塔的额定光力射程30海里,灯高121米,眼高16米,如当时实际能见度为8海里,则该灯塔灯光的最大可见距离是: A. 30 n mile B. 31.35 n mile C. 8 n mile D. 以上都错60. 在中版海图上射程为20海里的某灯塔,若测者眼高为16米,则该灯塔灯光的初显距离为: A. 20 n mile B. 23.6 n mile C. 28.3 n mile D. 无法计算61. 在中版海图和航标表中,下列哪种情况下,所标灯塔可能有初显和初隐?A. 射程大于或等于该灯塔地理能见距离B. 射程小于或等于该灯塔地理能见距离C. 射程大于或等于该灯塔5米眼高地理能见距离D. 射程小于或等于该灯塔5米眼高地理能见距离62. 灯塔的初显和初隐距离等于:A. 灯塔的光力能见距离 B. 测者能见地平距离C. 灯塔的地理能见距离 D. 灯塔能见地平距离63. 某轮眼高11米,灯高32米,当灯塔初显时,该轮拟以3海里的距离通过该灯塔,为此应将该灯塔置于本船左舷 舷角航行。A. 18o B. 15o C. 12o D. 9o64. 航海上的方向是在 上确定的。A. 测者真地平平面 B. 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C. 测者子午圈平面 D. 测者卯酉圈平面65. 位于地球北极的测者,其真北方向是: A. 无真北方向 B. 真北方向不定 C. 向上 D. 向下66. 测者位于地球南极,其真北方向是: A. 无真北方向 B. 任意方向 C. 向上 D. 向下67. 测者位于30oS、15oW,物标位于45oS、75oE,则物标在测者的: A. NE方向 B. NW方向 C. SE方向 D. SW方向68. 测者位于30oS、120oE,物标位于30oS、140oE,则物标的真方位为: A. 090o B. 270o C. 085o D. 095o69. 南北线是由下列哪两个面确定的?A. 测者子午圈平面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B. 测者子午圈平面与测者东西圈平面C. 测者东西圈平面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D. 测者子午圈平面与测者方位圈平面70. 东西线是由下列哪两个面确定的?A. 测者子午圈平面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B. 测者子午圈平面与测者东西圈平面C. 测者东西圈平面与测者地面真地平平面D. 测者子午圈平面与测者方位圈平面71. 半圆周法换算成圆周法的法则是:A. 在S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o加上半圆周度数B. 在NE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o减去半圆周度数C. 在S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180o加上半圆周度数D. 在NW半圆,圆周度数等于270o加上半圆周度数72. 航海上方向的划分方法中,最常用的是:A. 半圆周法 B. 圆周法 C. 罗经点法 D. 四点方位法73. 用半圆周法表示方向时,某方向通常:A. 只有一种表示方法 B. 可有两种表示方法C. 可有三种表示方法 D. 至少有两种表示方法74. 航海上划分方向的方法有:A. 半圆周法 B. 圆周法 C. 罗经点法 D. 以上都是75. 罗经点SSW换算成圆周法是: A. 202o.5 B. 191o.5 C. 225o.5 D. 236o.2576. 罗经点WNW换算成圆周法是: A. 247o.5 B. 337o.5 C. 292o.5 D. 202o.577. 罗经点ESE换算成圆周法是: A. 112o.5 B. 157o.5 C. 067o.5 D. 22o.578. 128oSE的圆周方向是: A. 128o B. 052o C. 152o D. 308o79. 用罗经点划分方向时,相邻两罗经点间的夹角为:A. 11o30 B. 22o30 C. 11o15 D. 45o0080. 我轮航向180o,某轮位于我轮右舷30o,若它轮航向为350o,则我轮位于它轮舷角为:A. 40o右 B. 30o右 C. 150o右 D. 150o左81. 真航向TC是:A. 船舶航行的方向 B. 船首尾线的方向C. 船首向 D. 船舶航行时真北至船首线的夹角82. 舷角Q是:A. 船舶首尾线至物标方位线的夹角 B. 物标的方向C. 真航向减去真方位 D. 真北NT至物标方位线的夹角83. 某轮真航向TC为060o,该轮右、左正横某物标的真方位TB为:A. 150o、330o B. 150o、090o C. 330o、150o D. 060o、090o 84. 某轮真航向TC为040o,测得某物标真方位TB为320o,则该物标的相对方位为: A. 080o B. 180o C. 280o D. 310o85. 某轮真航向TC为300o,测得某物标真方位TB为350o,则该物标的相对方位为: A. 350o B. 50o C. 50o左 D. 290o右86. 真航向TC = 298o时的陀罗航向GC = 300o,则陀罗差G是:A. + 2o B. 2oE C. 2oW D. 2 o87. 陀罗方位GB = 358o的真方位TB是000o,则陀罗差G是:A. + 2o B. 2oW C. 4oE D. 2 o88. 磁差Var.的变化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与地区有关,但与时间无关 B. 与地区、航向有关C. 与地区、时间有关 D. 与纬度、船磁有关89. 磁罗经自差主要随 的改变而变化。A. 地区 B. 时间 C. 航向 D. 方位90. 从磁罗经自差表查取自差时,以 为引数;可以用 代替CC查表。A. MC、CC B. TC、MC C. CB、TC D. CC、MC91. 在大洋海图上,Var.的资料给出在:A. 向位圈(罗经花)上 B. 海图标题栏内C. 等磁差曲线上 D. B + C92. 在航用海图上,Var.的资料给出在:A. 向位圈(罗经花)上 B. 海图标题栏内C. 等磁差曲线上 D. A + C93. 某海图罗经花上给出的磁差资料为:磁差偏东1o(1990)年差约-12,则2000年磁差为:A. 1oE B. 1oW C. 3oE D. 3oW94. 某地1978年磁差为0o25W,年差-2,则2000年该地磁差为:A. 1o.1W B. 0o.3W C. 0o.3E D. 1o.1E95. 某地1990年磁差为0o25E,年差3W,则2000年该地磁差为:A. 0o.1E B. 0o.1W C. 0o.9E D. 0o.9W96. 某地Var.0o10W ( 1985 ) decreasing about 3annually, 则该地2000年的Var.为:A. 0o.9W B. 0o.6W C. 0o.6E D. 0o.9E97. 某地Var.10o30E ( 1985 ) increasing about 3annually, 则该地1993年的Var.为:A. 10o.1E B. 10o.9E C. 10o.6E D. 10o.9W98. 已知Var. = 2oW,Dev = 1oW,CC = 000o,则TC = ?A. 357o B. 359o C. 001o D. 003o99. TC = 000o,Var = 10oE,Dev = 2oW,则CC = ?A. 008o B. 352o C. 008oE D. 008oW100. GC = 000o,G = 1oE,CC = 358o,Var = 8oW,则Dev = ?A. - 9o B. 11oE C. 3oE D. 5oW 101. 磁航向MC等于:A. TC + Var B. CC - Dev C. MB - Q D. TCC102. 磁方位MB等于:A. TB + Var B. TC - Var C. CC + Dev + Q D. CB + Var103. 某轮测得A物标在八个航向上的罗方位分别为:CBN = 092o、CBNE =091o.5、CBE = 091o、CBSE = 090o、CBS = 088o.5、CBSW = 088o.5、CBW = 089o、CBNW = 090o,则可求得航向正东的自差为:A. 3oE B. 8oE C. 6oE D. 1oW104. 船舶在航行中,经常要比对磁罗经航向与陀罗航向,其主要目的是:A. 求罗经差 B. 求自差 C. 及时发现罗经工作的不正常 D. 为了记航海日志105. 船舶在航行中,应经常测定罗经差和自差,应该:A. 每天测一次 B. 每天早、晚各测一次C. 改向后或在长航线上都应测定 D. B + C106. 陀罗差随下列哪个因素而变化?A. 航向 B. 方位 C. 时间 D. 航速和纬度的不同107. 当船舶改向时,下列发生变化的项目有:A.Var、Dev、MB B. Q、C、TBC. CB、Q、TC D. MC、MB、Var108. 磁罗经自差Dev等于:A. GC + G CC + Var B. GC Var + CC CG C. GC CC + G Var D. CC GC + Var G 109. 下列哪些因素会引起磁差的改变? 地磁异常 磁暴 装卸磁性矿物 修船 A. B. C. D. 110. 下列哪些因素会引起磁罗经自差的改变? 地磁异常 磁暴 装卸磁性矿物 修船 A. B. C. D. 111. 下列哪些因素会引起磁罗经罗经差的改变? 地磁异常 磁暴 装卸磁性矿物 修船 A. B. C. D. 112. 2001年6月5日,某轮以TC = 120o在某海区航行,该地磁差资料为:磁差偏西4o20(1991),年差 2,自差1oW,则测得某物标CB = 130o时该物标的舷角Q是: A. 10o右 B. 5o右 C. 5o左 D. 10o左113. 2001年6月5日,某轮CC = 330o,该地磁差资料为:磁差偏西0o18(1981),年差 3,自差0o18E,测得某物标的舷角Q = 040o时该物标的真方位为:A. 010o B. 011o C. 012o D. 091o114. 罗经差为负时,则:A. 真方位大于罗方位 B. 真方位大于磁方位C. 罗方位大于真方位 D. 磁方位大于真方位115. 船上磁罗经指示的0o,可能是:A. 真北方向 B. 磁北方向 C. 罗北方向 D. 以上都有可能116. 下列关于磁差随地区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赤道附近磁差变化最快 B. 在中纬度附近磁差变化最快C. 在地极附近磁差变化最快 D. 在磁极附近磁差变化最快117. 磁罗经的自差是:A. 真北至罗北的夹角 B. 磁北至罗北的夹角C. 真北至磁北的夹角 D. 罗北至船首线的夹角118. 当船舶改向时,下列各项中随之发生变化的是:A. 磁差、自差、物标方位 B. 物标舷角、磁罗经差、陀罗差C. 磁罗经方位、物标舷角、真航向 D. 磁罗经航向、磁罗经方位、磁差119. 磁罗经自差是:A. 磁北与罗北的夹角 B. 罗经差减去磁差C. 磁方位减去罗方位 D. 以上三者都对120. 下列关于磁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是磁北偏开真北的夹角 B. 磁差随地点和时间的改变而变化C. 磁差在磁极附近变化最快 D. 以上三者都对121. 某轮起始计程仪读数L1 = 00.0,以10节船速顺风顺流航行1小时,流速2节,风力使船速增加1节,L = 0%,则相对计程仪读数L2应是:A. 11 B. 13 C. 10 D. 12122. 某轮起始计程仪读数L1 = 10.0,以10节船速逆风逆流航行1小时,流速2节,风力使船速减速1节,L = 0%,则相对计程仪读数L2应是:A. 20 B. 17 C. 21 D. 22123. 某轮电磁式计程仪指示的船速为14节,L = 0%,当时流速为3节,则顶流时船相对水的速度是:A. 17kn B. 14kn C. 11kn D. 以上都不对124. 在无风流情况下测定L,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海里,而计程仪读数差为2.2,则L等于:A. 20% B. + 9% C. 10% D. 9%125. 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往返三次测L,计程仪读数差分别为:2.2、1.8和2.3,则计程仪改正率L为:A. +11% B. + 3% C. 3% D. 0%126. 测速标之间的距离为2,往返三次测定船速,三次航行时间分别为:9 m 24 s;10 m 31 s;9 m 420s,则船速应为: A. 12.3kn B. 12.0kn C. 11.8kn D. 12.7kn127. 某轮顺流航行4小时56海里,0800相对计程仪读数为L1 = 100.0,L = -11%,船速为12kn,则1200计程仪读数为L2 应为:A. 149.8 B. 142.7 C. 153.9 D. 162.9128. 某轮船速15kn,航行2小时后相对计程仪读数差为28.0,L = 0%,已知该轮实际航程为30 n mile,则该轮航行在 中。A. 无风无流 B. 顶风顺流 C. 顶流顺风 D. 顶风顶流129. 我船航向为180o,某船位于我船右舷30o,若它船航向为350o,则我船位于它船舷角为:A. 40o右 B. 30o右 C. 140o右 D. A、B、C都不对130. 用船上磁罗经测物标的方位,要经过哪项改正后,才能在海图上画出方位线?A. 磁差 B. 自差 C. 罗经差 D. 罗经差加自差131. 起始点在N、E半球,到达点在S、W半球,则纬差和经差的符号分别为:A. N、E B. S、不一定 C. S、W D. S、E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