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 序言 1
二、 零件的分析 2
(一)零件的作用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三、 工艺规划设计 4
(一)基面的选择 4
(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4
(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立 6
四、夹具设计 13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13
(二)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4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一、序言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包括零件的分析,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规划设计,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以及该道工序的工序卡,机械加工综合卡片,夹具装配图以及夹具底座零件图的绘制等等。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未来即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生产问题中来,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二、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该零件为典型的杆类零件,而且为连杆类。因此,其主要的要素包括两侧面,φ16mm孔和φ10mm孔还有一个φ6mm孔。通过孔连接即该连杆的作用是实现运动的传递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连杆的加工表面分三种,主要是孔的加工,两侧面的加工各组加工面之间有严格的尺寸位置度要求和一定的表面加工精度要求,特别是孔的加工,几乎都要保证Ra3.2um的表面粗糙度,因而需精加工,现将主要加工面分述如下:
2.2.1孔的加工
该零件共有3个孔要加工:φ16mm孔和φ10mm孔是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多组面,,通过两孔中心连线及对两侧对称面,没有位置尺寸度要求,只需要钻床粗加工。
2.2.2面的加工
该零件共有2个侧面要加工:两个侧面是配合φ16mm孔和φ10mm孔孔后续工序的主要精基准面,需要精加工。
三、工艺规划设计
(一)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准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3.1.1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选择应为后续加工提供精基准,由于两侧面较平整且加工精度较高,故以2个主要侧面为基准。
3.1.2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主要考虑如何保证加工精度和装夹方便,该零件上重要表面是大头孔φ38H8,由于其与底面有垂直度关系,所以底面自然成为精基准面,考虑到第二基准面选择的方便性,将其精度由原来的φ37H11提高到φ38H8,该定位基准组合在后续孔的加工中,以及孔上径向孔的加工中都将作为精基准面。
(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拟定工艺路线的内容除选择定位基准外,还要选择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工序的先后顺序,确定加工设备,工艺装备等。工艺路线的拟定要考虑使工件的几何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保证,成批生产还应考虑采用组合机床,专用夹具,工序集中,以提高效率,还应考虑加工的经济性,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