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2011申论热点.ppt_第1页
华图2011申论热点.ppt_第2页
华图2011申论热点.ppt_第3页
华图2011申论热点.ppt_第4页
华图2011申论热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3 13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1 2011年国考申论热点 华图申论教研室研究员 秦国伟Qinguowei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2 2011年国考申论热点 一 国考申论社会问题分类二 2002 2010年国考申论主题总结三 国考申论主题规律总结四 2011年国考申论热点解析五 以简驭繁 把握申论的四个基本热点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3 一 国考申论社会问题分类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4 二 2002 2010国考申论主题总结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5 三 国考申论主题规律总结 申论关注的是社会问题 回避政治敏感问题和专业性的经济问题 近几年国考申论主题一般比较宏观 具有辐射面 能够以小见大 国考申论主题一般避免太容易猜中的问题 往往是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6 四 2011国考申论热点解析 热点一 高房价问题热点二 低碳经济问题特点三 医疗卫生问题热点四 文化反 三俗 热点五 食品安全热点六 农民问题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7 热点一 高房价问题 1 现象 房价畸高 住房空置率高 保障房乱象2 原因 政府圈地 银行批币 开发商牟利 大众炒房 供求失调3 影响 危及民生 危及金融安全 绑架中国经济4 对策 明问责 抑投机 增供给 促保障 严监管5 名言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8 6 范文 变 蜗居 为 安居 蜗居 蚁族 房奴 裸婚 这些热词的流行 表明高房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 不可承受之重 而历史和现实的很多教训都深刻地警示我们 房价问题事关全局 如果长期居高不下 必将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 不可承受之重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9 安其居 才能乐其业 住房是关系亿万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 住有所居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 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课题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10 房价高企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政府圈地 银行批币 开发商牟利 具体说来 一是地方政府的 土地财政 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收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 个别地方政府因此对高房价漠然置之 甚至推波助澜 二是银行信贷泛滥 市场流动性充足 从而助长了投机炒房行为 三是开发商通过炒作地皮 囤积居奇 捂盘惜售 虚假信息等方式牟取暴利 另外 大众炒房行为 房地产市场供求失衡也是重要原因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11 民生连民心 民心系国脉 房价问题不单是经济问题 更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12 一是 明问责 就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关键在各级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 新国十条 明确提出 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 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 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 认真落实调控政策 切实履行好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职责 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工作的考核和监督检查 建立约谈 巡查和问责制度 对稳定房价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 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 要追究责任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13 二是 抑投机 就是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 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提高购买第二套 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 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 加快研究出台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14 三是 增供给 就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增加居住用地的供应 及时制订并公布以住房为主的房地产供地计划 依法加快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 完善土地出让方式 抑制居住用地出让价格非理性上涨 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增加中低价位 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15 四是 促保障 就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落实土地供应 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政策 确保完成今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 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 按照政府组织 社会参与的原则 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16 五是 严监管 就是加强市场监管 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 严格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 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 对存在捂盘惜售 囤积房源 哄抬房价等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 抓紧制定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规范发展租赁市场 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及时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17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古往今来 住房始终倾注着人们许多的希冀与憧憬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通过党和政府 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 广大群众的住房问题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住有所居 的目标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18 热点二 低碳经济问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 一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纳入 十二五 规划 2020年实现比2005年减排40 45 二 抓好试点与典型 三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相关政策 吸纳国际先进经验 制定出台产业导入政策 土地使用配套政策 资金配套政策 完整的技术理论 系统的产业 产品认证及检测标准以及加速人才培训 四 发展低碳产业 增加碳汇能力 发展绿色清洁能源 优化能源结构五 将 低碳经济 绩效纳入政府 公务员政绩考核核心内容 六 做好宣传普及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戒除面子消费 一次性消费 奢侈消费 便利消费的嗜好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19 热点三 医疗卫生问题 1 表现 药价高 看病难 看病贵 滥检查 大处方 开贵药 收红包 开单提成 重复收费 肢解收费项目的现象屡禁不止 2 原因 医疗资源总体不足 医疗资源分配结构不合理 医疗卫生体制僵化改革滞后 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覆盖面太低3 对策 政府加大医疗投入 转变观念 切实负起公共医疗服务责任 强化医疗机构全行业监管 打击商业贿赂 打破体制束缚 深化改革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20 热点四 文化反 三俗 中央政治局2010年7月23日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 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 坚决抵制庸俗 低俗 媚俗之风 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强调抵制 三俗 之风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21 1 现象 文化部部长蔡武说 文艺创作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低俗化 娱乐化倾向严重 据说现在一年创作歌曲在两万首以上 但是真正为广大群众所传唱的有多少首 现在一年创作的小说等文学作品汗牛充栋 但真正为广大读者所一致公认的力作有多少部 出版业一年出版各类出版物三十万种 但真正能与我们先辈几千年为我们留下的八万种历史典籍比肩的作品有多少 我们全国几百个电视频道 数以千万计的文化节目 真正的有丰富文化内涵 高尚文化品位和品格的节目又占多大比例 我们每年生产四百多部影片 上万集电视剧 其中能与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并驾齐驱的传世力作占多大比例 热遍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浪潮中 逐利 炒作 托假的 虚火 占多大成分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22 创作目的主要是娱乐 不追求深刻的思想内涵 不追求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和人文关怀 创新意识不强 模仿之风盛行 急功近利 金钱至上 追逐成名不择手段 在炒作和包装上寻找出路 用低级的噱头和耸人听闻 甚至丧失道德底线的所谓 卖点 吸引眼球 一些作品通过暴力色情 陈腐迷信 八卦奇闻来促销谋利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23 2 原因 一是市场导向的负面影响 二是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 三是文艺批评流于形式 助长了低俗化的趋势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24 3 措施 一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二是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四是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五是要加强文化市场的清理整顿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25 热点五 食品安全 1 现象 苏丹红 孔雀绿 地沟油 三聚氰胺2 原因 企业或个人唯利是图 政府监管缺位 多头执法 标准打架 法律不严3 影响 危及民生 危及生命4 措施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 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全面实施食品安全 绿色 工程 大力发挥新闻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 加强国际合作5 名言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2011国考申论社会热点解析 秦国伟 26 热点六 农民问题 1 现象 贫困 2000万 发展困难 社会服务落后 农民看病难 吃药难 受教育难 上学难 社会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