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小卡轴(如下图)的加工工艺,设计铣8的铣床夹具【全套CAD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57026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78.36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1-21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制定
制订
小卡
下图
加工
工艺
设计
铣床
夹具
全套
cad
图纸
以及
说明书
仿单
- 资源描述:
-
目录
序 言 1
第1章 零件的分析 2
1.1 零件的作用 2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第2章 工艺规程设计 4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
2.2 基面的选择 4
2.3 制订工艺路线 6
2.4 机械加工余量的确立 6
第3章 夹具设计 12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2
3.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2
3.3 夹具简要操作说明 14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序 言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小卡轴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第1章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小卡轴的作用,待查。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零件的技术要求
加工表面 尺寸及偏
差/mm 公差等级/mm 表面粗糙度值/μm
轴左右端面 60+1 IT10 6.3
Φ20外圆面 Φ20h10 IT10 6.3
Φ16外圆面 Φ16h10 IT10 6.3
Φ12外圆面 Φ12h10 IT10 6.3
Φ10退刀槽 Φ10h10 IT10 6.3
铣平行面 IT10 6.3
2. 毛坯选用普通模锻,材料为45刚,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先进行粗加工锯去多余部分,然后加工轴左右端面,再加工阶梯轴外圆表面.最后精加工。
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由于阶梯轴类零件工作时,某些部位如轴颈(主要是与滑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往往要承受摩擦、磨损,严重时可能发生咬死(又称抱轴)现象,使轴类零件运转精度下降。有时还需要承受多种载荷的作用,为增强阶梯轴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锻件。由于中批量生产,采用模锻的方法生产锻件毛坯,既可以提高生产率,又可以提高精度而且加工余量小等优点。








- 内容简介:
-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共 9 页 产品名称 小卡轴 零(部)件名称 小卡轴 第 1 页 车 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1 锻造 45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台件数 锻件 23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夹 具 编 号 夹 具 名 称 切 削 液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序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 转速 (r/切削 速度 (m/进给 量 (mm/r) 切削 深度 (走刀次数 时间定额 机动 辅助 1 锻造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共 9 页 产品名称 小卡轴 零(部)件名称 小卡轴 第 2 页 车 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机加 2 车 45 钢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台件数 锻件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卧式车床 夹 具 编 号 夹 具 名 称 切 削 液 三爪 卡盘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序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 转速 (r/切削 速度 (m/进给 量 (mm/r) 切削 深度 (走刀次数 时间定额 机动 辅助 1 粗车左 端面 端 车刀,专用夹具 400 93 1 2 半精车左端面 端 车刀,专用夹具 400 93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共 9 页 产品名称 小卡轴 零(部)件名称 小卡轴 第 3 页 车 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 号 机加 3 钻 45 钢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台件数 锻件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卧式车床 夹 具 编 号 夹 具 名 称 切 削 液 三爪 卡盘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序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 转速 (r/切削 速度 (m/进给 量 (mm/r) 切削 深度 (走刀次数 时间定额 机动 辅助 1 钻中心孔 中心孔钻 ,专用夹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共 9 页 产品名称 小卡轴 零(部)件名称 小卡轴 第 4 页 车 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机 加 4 车 45 钢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台件数 锻件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卧式车床 夹 具 编 号 夹 具 名 称 切 削 液 三爪 卡盘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序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 转速 (r/切削 速度 (m/进给 量 (mm/r) 切削 深度 (走刀次数 时间定额 机动 辅助 1 粗车右 端面 端 车刀,专用夹具 400 93 1 2 半精车右 端面 端 车刀,专用夹具 400 93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共 9 页 产品名称 小卡轴 零(部)件名称 小卡轴 第 5 页 车 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机加 5 钻 45 钢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台件数 锻件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卧式车床 夹 具 编 号 夹 具 名 称 切 削 液 三爪 卡盘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序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 转速 (r/切削 速度 (m/进给 量 (mm/r) 切削 深度 (走刀次数 时间定额 机动 辅助 1 钻中心孔 中心孔钻 ,专用夹具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共 9 页 产品名称 小卡轴 零(部)件名称 小卡轴 第 6 页 车 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机加 6 车 45 钢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台件数 锻件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卧式车床 夹 具 编 号 夹 具 名 称 切 削 液 三爪 卡盘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序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 转速 (r/切削 速度 (m/进给 量 (mm/r) 切削 深度 (走刀次数 时间定额 机动 辅助 1 粗车 20、 16 12 外圆面 外圆车刀,专用夹具 400 93 4 2 半精车 20、 16 12 外圆面 外圆车刀,专用夹具 560 53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共 9 页 产品名称 小卡轴 零(部)件名称 小卡轴 第 7 页 车 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机加 7 车 45 钢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台件数 锻件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卧式车床 夹 具 编 号 夹 具 名 称 切 削 液 三爪 卡盘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序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 转速 (r/切削 速度 (m/进给 量 (mm/r) 切削 深度 (走刀次数 时间定额 机动 辅助 1 车 20 槽 切槽车刀、三爪 卡盘 450 27 1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共 9 页 产品名称 小卡轴 零(部)件名称 小卡轴 第 8 页 车 间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材料牌号 机加 8 车 45 钢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台件数 锻件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卧式车床 夹 具 编 号 夹 具 名 称 切 削 液 三爪 卡盘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序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 转速 (r/切削 速度 (m/进给 量 (mm/r) 切削 深度 (走刀次数 时间定额 机动 辅助 1 粗车 12外圆面 外圆车刀,专用夹具 400 93 2 半精车 12 外圆面 外圆车刀,专用夹具 560 53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共 9 页 产品名称 小卡轴 零(部)件名称 小卡轴 第 9 页 车 间 工序号 工序名 称 材料牌号 机加 9 车 45 钢 毛坯种类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台件数 锻件 1 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同时加工件数 立式铣床 夹 具 编 号 夹 具 名 称 切 削 液 专用夹具 工序工时 准终 单件 序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 转速 (r/切削 速度 (m/进给 量 (mm/r) 切削 深度 (走刀次数 时间定额 机动 辅助 1 粗 铣 8平行面 立铣刀,专用夹具 500 半精加工 立铣刀,专用夹具 500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机 械 加 工 工 艺 过 程 卡 片 产品型号 零(部)件图号 第 页 产品名称 小卡轴 零(部)件名称 小卡轴 共 页 材料牌号 45 毛坯种类 锻件 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件数 每台件数 备注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 序 内 容 车间 工段 设备 工艺装备 工时 准终 单件 10 锻造 锻造 锻造 20 车 车 左端面 机加 车 刀, 三爪卡盘 30 钻 左端面钻中心孔 机加 心孔钻,三爪卡盘 40 车 车 右端面 机加 车刀 ,三爪卡盘 50 钻 右端面钻中心孔 机加 心孔钻,三爪卡盘 60 车 车 20 16 12 外圆面 机加 圆 车 刀 三爪卡盘 , 70 车 车 10 退刀槽 机加 槽 车刀 , 三爪卡盘 80 车 车 12 外圆面 机加 圆 车刀 , 三爪卡盘 90 铣 铣 8 平行 面 机加 铣刀 , 专用夹具 10 检验 检验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会签 (日期)、 处 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制定小卡轴(如下图)的加工工艺, 设计铣 8 的铣床夹具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 班 级: 机电 12 学 号: 1230120310 姓 名: 姜晓宇 指导教师 张中然 机械工程系 2015 年 11 月 20 日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I 目录 序 言 . 1 第 1章 零件的分析 . 2 件的作用 . 2 件的工艺分析 . 2 第 2章 工艺规程设计 . 4 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4 面的选择 . 4 订工艺路线 . 6 械加工余量的确立 . 6 第 3章 夹具设计 . 12 位基准的选择 . 12 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 12 具简要操作说明 . 14 总结 . 16 参考文献 . 17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序 言 机 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小卡轴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 节。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2 第 1章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小卡轴的作用,待查。 件的工艺分析 1零件的技术要求 加工 表面 尺寸及偏 差 /差等级 /面粗糙度值 / m 轴左右端面 60+1 20 外圆面 20 16 外圆面 16 12 外圆面 12 10 退刀槽 10平行面 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3 2. 毛坯选用普通模锻 ,材料为 45 刚,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先进行粗加工锯去多余部分 ,然后加工轴左右端面 ,再加工阶梯轴外圆表面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4 第 2章 工艺规程设计 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由于阶梯轴类零件工作时,某些部位如轴颈(主要是与滑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往往要承受摩擦、磨损,严重时可能发生咬死(又称抱轴)现象,使轴类零件运转精度下降。有时还需要承受多种载荷的作用,为增强阶梯 轴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锻件。由于中批量生产 ,采用模锻的方法生产锻件毛坯,既可以提高生产率,又可以提高精度而且加工余量小等优点。 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量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选择粗基准时,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足够的余量,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置符合图纸要求。 选择定位粗基准是要能加工出精基准,同时要明确哪一方面 的要求是主要的。粗基准的选择应以下面的几点为原则: a 应选能加工出精基准的毛坯表面作为基准。 b 当必须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的位置和尺寸时,应选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c 要保证工件上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时,则应选择该表面为定位粗基准。 d 当全部表面都需要加工时,应选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基准,以保证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该小卡轴的外圆表面和左、右端面互为基准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为后序准备好精基准。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5 基准重合原则。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基准统一 原则,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避免基准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夹具比较统一,从而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工作。例如:轴类零件常用顶针孔作为定位基准。车削、磨削都以顶针孔定位,这样不但在一次装夹中能加工大多书表面,而且保证了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 互为基准的原则。选择精基准时,有时两个被加工面,可以互为基准反复加工。例如:对淬火后的齿轮磨齿,是以齿面为基准磨内孔,再以孔为基准磨齿面,这样能保证齿面余量均匀。 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 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可以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例如:磨削机床导轨面时,是以导轨面找正定位的。此外,像拉孔在无心磨床上磨外圆等,都是自为基准的例子。 此外,还应选择工件上精度高。尺寸较大的表面为精基准,以保证定位稳固可靠。并考虑工件装夹和加工方便、夹具设计简单等。 根据小卡轴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 ,选择该小卡轴轴线作为精基准 ,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它们作为基准进行加工 ,即遵循 ”基准统一 ”原则 选用其作为精基准定位加工轴的外圆表面 ,实现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 ,保证了被加工表 面的垂直度要求 . 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时,重点考虑的是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装夹更为方便。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6 订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 ,应当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具 ,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此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表 工艺路线 工序号 工序内容 工序一 锻造、调质处理 工序二 粗车左端面 工序三 左端面打中心孔 工序四 粗车右端面 工序五 右端面打中心孔 工序 六 车 20 16 12 外圆面 工序七 车 10 退刀槽 工序八 车 12 外圆面 工序九 铣 8 平行面 工序十 检验 械加工余量的确立 1. 左端面 由于左右端面要与其他接触面接触,粗糙度要求为 相关资料知粗车余量留 1精车余量 2. 外圆面 粗车外圆面至 21,加工余量 1精加工至 20,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7 粗车外圆面至 17,加工余量 1精加工至 16,车外圆面至 13,加工余量 1精加工至 12,槽至 10,加工余量 1粗车右端外圆面至 13,加工余量 精加工至 12,加工余量 铣平行面至 9加工余量 精加工至 8序 1:粗车轴两端面 (1)工具材料: 45 号刚, b =170240锻; 工件尺寸 6323工要求:粗车轴两端面,加工余量 1机床: 床 确定粗车端面刀具类型: 质合金焊接式车刀;刀具耐用度T=240具尺寸 25片厚度 6 0 10后角 0= 6,副后角 0=6,刃倾角 s=0,主偏角 5,副偏角 15。( 2)切削用量 确定切削深度 为余量较小,故选择 1定每次进给量 于本工序为粗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可不考虑,从而可采用不对称端车,以提高进给量提高加工效率。根据切削手册表 用 质合金端车刀加工,机床功率为 简明手册表 床) f 0.7 mm/故选择: f=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8 ( 3)计算切削速度 据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表 2得各修正系数为: 42 = m=削速度 3m/ 4)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1000 最终确定主轴转速为: 400r/ 5)计算基本工时 查机械加工工序设计指导书表 , 。 工序 2:粗车小卡轴外圆面 ( 1)确定粗车外圆刀具类型: 质合金焊接式车刀;刀具耐用度 T=240杆尺寸 25片厚度 6 0 10后角 0 6,副后角 0=6,刃倾角 s=0,主偏角 5,副偏角0。 ( 2)确定切削用量 粗车外圆,加工余量为 2四 走 刀 , 则 单 边 吃 刀 量 为( 3)确定进给量 f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杆尺寸 25件直径为32 f=由简明手册表 3 查取 f = ( 4)选择刀具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 5)确定切削速度 据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表 2得各修正系数为: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9 42 = m=削速度 3m/ 6)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000 最终确定主轴转速为: 400r/计算基本工时 查机械加工工序设计指导书表 , 11/(400*序 3 半精车小卡轴外圆面 ( 1)确定半精车外圆刀具类型: 质合金焊接式车刀;刀具耐用度 T=240杆尺寸 ;刀片厚度 6 0 12后角 0 6,副后角 0=6,刃倾角 s=3,主偏角 5, 副偏角15。 ( 2)确定背吃刀量 半精车外圆,加工余量为 次走刀 确定进给量 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表 5 60 得f=r。再由简明手册表 4 1 2 查取 f =r。 ( 3)选择刀具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后刀面磨钝标准为 用度为 T=240 ( 4)确定切削速度 据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表 2得各修正系数为: 98 = m=削速度 3m/定机床主轴转速: 000 最终确定主轴转速为: 560r/( 5)计算基本工时 查机械加工工序设计指导书表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0 54/(560* 工序 4 切槽 切槽车刀, 质合金,前刀面带倒棱形,主偏角 90,前10,后角 6,副偏角 2 ,刃倾角 0,刀尖圆弧直径 ( 1)确定背吃刀量 加工余量为 1次走刀 ( 2)确定进给量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3 14 得 f=r。再由简明手册表 4 1 2 查取 f =r ( 3)选择刀具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后刀面磨钝标准为 用度为 T=240 4)确定切削速度 据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表 2得各修正系数为: = m=削速度 7m/定机床主轴转速: 000 最终确定主轴转速为: 450r/ 5)计算基本工时 查机械加工工序设计指导书表 , *4/(450* 工序 5 :铣 8 平行面 刀具选取立铣刀,刀片采用 ( 1)确定背吃刀量 加工余量为 次走刀 ( 2)确定进给量及切削速度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1 根据 铣床说明书,其功率为为 等系统刚度。根据表查出 齿/2.0 z ,则 m 3112 2010001000 rd vn s 按机床标准选取 500 r m 0 0 0 500121 0 0 0 w ( 3)计算工时 切削工时: 4 , 01 , 22 ,则机动工时为 m 2324421 fn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第 3章 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 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有老师分配的任务,我被要求设计工序 9:铣 8 平行面的铣床夹具,机床选用 式铣床。 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定位要求,选择 20 圆柱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面。将该圆柱面的左端面作为辅助定位基准面。本工序只限制工件的 5 个自由度即可。定位元件分别为固定 V 形块和活动 V 形块,辅助定位平面就设定在 V 形块的平面上。 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刀具: 采用立铣刀 机床: 立式铣床 由 3 所列公式 得 查表 8 得其中: 修正系数 0.130 q X y u 8 z=24 0 入上式,可 得 F 因在计算切削力时,须把安全系数考虑在内。 安全系数 K= 4321 其中: 1K 为基本安全系数 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2K 为加工性质系数 K 为刀具钝化系数 K 为断续切削系数 以 夹紧力的计算 选用夹紧螺钉夹紧机 由 21 其中 F= G G 为工件自重 N 夹紧螺钉:公称直径 d=8料 45 钢 性能级数 : 006 M P 80108 螺钉疲劳极限: M P 极限应力幅: M P i m 许用应力幅: M P aS i m 螺钉的强度校核:螺钉的许用切应力为 s= 取 s=4 得 要求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4 M P 经校核: 满足强度要求,夹具安全可靠。 具简要操作说明 设计要求采用手动加紧机构,因此,本夹具采用偏心槽轮机构。当旋转偏心槽轮时,通过安装在偏心槽中的滑柱使活动 V 形块移动,实现夹紧动作。 夹具上装有对刀块,可以便在铣削时将铣刀正确地对准工件加工部位。同时,夹具体地面上的一对定位槽可使整个夹具在机床工作台上有一正确地安装位置,以便于铣削加工。夹具装配图如下图所示: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5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16 总结 这次设计是大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它要求我们把大学里学到的所有知识系统的组织起来,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总体考虑,需把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概论、公差与配合、机械加工质量、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专业知识有机的 结合起来。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了解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注意了生产实践的需要,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来完成本次设计。 这次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发现 ,提出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更是在学完大学所学的所有专业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