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五年级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2.doc_第1页
2013—2014五年级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2.doc_第2页
2013—2014五年级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2.doc_第3页
2013—2014五年级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2.doc_第4页
2013—2014五年级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洼垤乡2013201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模拟检测 (120分钟完卷 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共10题42.5分)一、看拼音写词。8分y l fng x bo zh j xi zhung zh rng y chn zu yn yng二、比一比,再组词。5分誉( ) 屹( ) 隙( ) 隔( ) 醉( )誊( ) 乞( ) 缭( ) 融( ) 碎(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9 分 情( )独钟 饱经( )霜 ( )回谷应断崖绝( ) 奋笔( )书 无( )之谈 ( )( )为奇 ( )( )若狂 威风( )( )安然( )( ) 冷( )热( ) ( )( )绝伦四、我能立刻找到你(用“”把错误的读音划去)。(3分) 脸庞(lng png) 浮(f fu)游 凝(nng y)神谛(d d)听 溅(jin zhn)起 挟(xi ji)来五、按要求各写两个成语。(4分)(1)含有“不”字的: 、 (2)AABC式的: 、 (3)描写人物动作的: 、 (4)描写人物品质的: 、 (5)表现勤奋学习的: 、 (6)表现人物神态的: 、 六、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雷电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2)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炸药。( )(3)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4)“奇观”与“观点”中的观意思一样。(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1、春水流向天边。扩句: 2、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修改病句: 3、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改为肯定句: 4、小刚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到姑姑家去玩。”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一只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缩句: 6、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改反问句: 7、黄山松千姿百态。(扩句) 8、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缩句) 9、如果我是 , 我将 。(扩句)10、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1、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莫高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12、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缩句): 13、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缩句): 八、课文链接。(7分)1、陶校长的演讲一课中的“陶校长”指的是 。他在给同学们演讲时谈的每天四问是 、 、 、 。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人民衷心爱戴的 ;艾滋病小斗士 ;炸药之父 ;厄运打不垮的 ;跟作者游览了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 ;号称祖国西北明珠的 。3、“孤帆远影碧空尽, 。”是李白送别朋友孟浩然时写的一句送别诗。我还能写出一句送别诗“ , 。” 4、被誉为“ ”的黄山、以( )、( )、( )、( )“四绝” 闻名于世。黄山的“三大名松”指的是迎客松 、其中迎客松 ,枝干遒劲,虽然 ,却仍然郁郁苍苍 , 。5、黄山松( )。它们或( ),或( ),或( );或( ),或( ),或( );有的状如( ),有的形似(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 ),更加( )。6、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 ),随风飘飞,( ),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 )”的奇景。7、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 );有的怀抱琵琶,( );有的( ),( );有的彩带飘拂,( );有的( ),(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 )的艺术殿堂。8、在( )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 )和( ),但只要有( )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 )。9、富兰克林凭着“( )”揭开了“天火之谜”;谈迁( ),写出了明史巨著国榷;诺贝尔本着( ),发明了为人类造福的炸药。其实,他们就像( )的李时珍,( )的爱迪生,( )的齐白石一样,在展示着( )的精神。10、诺贝尔逝世后设立了 、 、 、 五个奖项,他设立这些奖项的目的是 11、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而不 而不 ,就能够 。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这是作者在( )送好友( )时作的一首诗。“之”的意思是( )。“烟花”的意思是( )。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13、莫高窟 着两千多尊 。这些彩塑 , 。14、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选自 ,作者是 。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还得形象,如宋江 、 、 等。它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其它三部是 、 、 。九、乱句重组。(2.5分)( )它的外表涂着一层坚硬的强化陶瓷,挺漂亮,像一只电炉。( )可是,当你把一只特制的铝锅放上去以后,须臾间锅里的水直冒热气。( )目前,商场里有一种无火烹调器。( )接上电源后,炉子并不发热,也不见一点儿火苗。( )有趣的是,刀叉、调羹等小东西放上去却不会发热,人在旁边也不会感到热。十、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动词。(1)壶口瀑布从高处( )下来,声如雷鸣,动人心魄。(2)泉水咕嘟咕嘟往外( )。(3)一辆汽车疾驰而过,( )了我一身泥水。(4)丝丝春雨( )落在草地上。十一、口语交际。3分 公益广告利国利民,面对乱砍乱伐的人们,你想设计的公益广告是: 面对厌学的同学,你想设计的公益广告是: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和感悟】一、 课内阅读。(一 ) 黄山奇松被誉为“( )”的奇黄山,以奇松、( )、云海、( )“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 )。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 )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成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按课文内容在( )填上适当的词。2、用“ ”划出文中的过渡句。3、文章的结构是: 。4、给第二自然段分层并写出层意。 5、在“”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并写写第三自然段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6、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选其中一个词造句。屹立: 饱经风霜: 遒劲: 造句 : 7、读完短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8、“ ”划出你喜欢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二、课外阅读。(一) 浪花不停地跳跃着,奔跑着,唱着歌儿向大大小小的礁石冲击。 毛毛棱棱的礁石气得暴跳如雷,对浪花吼道:“小小的浪花,你不停地碰撞我,难道就不怕粉身碎骨吗?” 小浪花笑了笑说:“我们浪花只知道滚滚前进,从来就不怕什么阻力。” 礁石用讥讽的语气说:“世上竟有你这么不自量力的家伙,不怕,就来吧!” 浪花说:“那咱们就比试比试。” 浪花日日夜夜地冲击着礁石,一年、两年、几十年、几百年过去了,礁石表面尖利的棱角,被浪花一点一点地浸蚀、啃啮,渐渐地变小了,变平了,就像一群水牛浸在水里露出黑脊背。 礁石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有气无力地说:“唉,真没想到,我,我,竟会败在你的手里。”1、 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1分2、 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和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反问句: 比喻句: 3、用“”线给短文分三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4分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