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学习单的目的 检测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 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学生自己简单的自学检测 作为学生学习状况的一个检测 检测要求一周整理检查使用一次 典型例题要求解答要详细 要求一题多解的 设计的原则 依据教学大纲 简单 试用 课程标准 1 学习主题 学习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表示方法 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和基本运算 初步掌握 基本的集合语言 了解集合的思想方法 集合作为一种语言 将贯穿在整个高中 数学内容中 在初中学习命题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与命题有关的一些逻辑初步知识 了解 一些基本的逻辑关系及其运用 了解集合与命题之间的联系 体会逻辑语言在数 学表达和论证中的作用 集合与命题 12 课时 学 习 内 容 学 习 要 求 与 活 动 建 议 集合及其表示 1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和数学中的事例 对集合的意义进行描述 知道 集合的意义 懂得元素及其与集合的关系符号 认识一些特殊集合的记 号 会用 列举法 和 描述法 表示集合 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 2 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掌握子集的概念 3 掌握集合的 交 并 补 等运算 知道有关的基本运算性质 会求集合的交集 并集 会求已知集合的补集 但不要求会解决有关集 合的证明问题 在使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的过程中 发展运用 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交流的能力 4 理解否命题 逆否命题 明确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建立命题 与集合之间的联系 领会分类 判断 推理的思想方法 5 理解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 能在简单的问题情景 中判断条件的充分性 必要性 或充分必要性 6 建立子集与推出关系之间的联系 初步体会利用集合知识有助于理解逻 辑关系 说明 7 能用集合思想去观察 思考 表述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子集 交集 并集 补集 命题的四种形式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 子集与推出关系 说 明 设 具有性质xxA 具有性质xxB 则BA 与 等价 于是 可以从集合之间的 关系来理解推出关系及其他一些逻辑关系 1 1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Sets and Their Expressions 1 集合的相关概念 1 集合的相关概念 集合的描述性定义 元素 常用大写字母 A B C 表示集合 用小写字母 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2 集合 A 与元素 a 的关系 3 集合的三大特性 确定性 互异性 无序性 4 常用数集和符号 全体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记作 不包括零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记作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 记作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 记作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 记作 5 集合的分类 按元素个数多少分 有限集 无限集 6 特殊集合 典型例题 1 举一些集合的例子 并理解集合 元素 以及三个特性 2 1 若 3 1 m 3m m2 1 求实数 m 2 已知集合 2 2 2a aa 为数集 求 a 的取值范围 3 关于 x 的方程 ax b 0 当 a b 满足条件 时 解集是有限集 当 a b 满足条件 时 解集是无限集 当 a b 满足条件 时 解集是空集 思考与提高 1 请同学们考虑 A 2 4 B 1 2 2 3 2 4 3 5 A 与 B 的关系如何 2 两者有什么不同 1 1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Sets and Their Expressions 2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1 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 描述法 其他方法 符号 图示 区间 2 点集和数集的区别 数学研究主要是研究数和形 而形是由点组成的 因此点集和数集成为了最重要的两类集合 我们要注意区分 典型例题 1 1 写出 1 20 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2 大于 3 且不超过 6 的偶数组成的集合 3 方程 x2 5x 6 0 的解集 4 直线 x y 1 上的点组成的集合 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三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 6 能被 3 除余 2 的自然数全体组成的集合 7 18 的正约数组成的集合 2 用列举法表示以下集合 1 方程 2 560 xx 的解组成的集合 2 5 1 xy xy 的解组成的集合 3 NyNxyxyxA 102 4 NyNxyxyB 102 3 已知 2 2 3 42Aaa 2 0 7 42 2Baaa 7A 求集合 B 4 集合 22 13120 x axax 为单元素集 求 a 的值 5 6 5 MaN aZM a 求集合 思考与提高 1 列举法和描述法的优缺点 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2 集合 1 21 2 和 有什么区别 3 区分 0 0 的含义 1 2 集合之间的关系 Relations of Sets 1 集合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 对于两个集合 A 与 B 1 子集 定义 那么集合 A 叫做集合 B 的子集 记作 或 读作 或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 相等的集合 定义 那么集合 A 与集合 B 相等 记作 A B 读作 集合 A 等于集合 B 3 真子集 定义 那么集合 A 叫做集合 B 的真子集 记作 或 读作 或 典型例题 1 确定下列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 1 Zk4kxxA Zk2kxxB 2 R1xA a a2ax 2 Rb b2byy 2 B 2 1 下列两个集合是否相等 为什么 Zk12kmmA Zk14knnB 2 确定 x y 使得 47yx2x 4 试确定下列每组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1 A Zk12knn B Z12 l lmm 2 C Nk12knn D N12l lmm 5 已知 a bAa b c d e 求所有满足条件的集合 A 6 已知集合 平行四边形 A 正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四边形 E 写出上述集 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思考与提高 1 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问题 2 无限集合相等如何证明 1 2 集合之间的关系 Relations of Sets 2 2 习题课习题课 1 集合符号的辨识 2 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 3 无限集合相等的概念 4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5 数轴的使用 典型例题 1 用集合相关符号填空 0 0 0 0 aa b a bb aa bb a 2 1 集合 1 2 3 ABx xA 用列举法写出集合 B 并说明 A B 的关系 和 B 的关系 原题改为 AxxB 有什么变化 2 12 nn Aa aa 当 n 分别为 1 2 3 时 请写出 A 的所有子集 猜测 n A的所有子集个数 3 设集合 22 k Mx xkZNt tntnnZ 或 则集合 M N 之间有怎么的关系 为 什么 4 2 60 10Px xxQx ax 满足QP 求 a 所取得一切值 5 已知 22 Axx 1 若集合 Bx xa 满足AB 求 a 的取值范围 2 若集合 251Cxaxa 满足AC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3 若把 2 中条件 AC 改为 CA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配套练习 1 对于空集有下列结论 0 0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2 已知集合 1 2 3 4 5A 求 1 A 的所有子集个数 2 A 的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 3 A 的所有非空 子集个数 4 A 的所有非空子集的所有元素和 3 设 2Ma ad ad 2 Pa aq aq 其中0a MP 求 q 的值 4 设 2 40 Ax xx 22 2 110 Bx xaxaxR 若BA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5 已知集合 12 35 Ax axaBxx 则能使AB 成立的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1 3 集合的运算 Operation of Sets 1 1 集合间的交 并运算集合间的交 并运算 1 交集定义 ABx 2 并集定义 ABx 3 交 并运算的文氏图表示 4 交 并运算的相关性质 I AA II AA A A ABBA ABBA ABA ABB AAB BAB ABA ABB 典型例题 求交集和并集 1 22Axx 13Bxx 求 AB AB 2 210 Ax yxy 35 Bx yxy 求 AB AB 3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求 AB AB 4 6 5 Ax xn nNBx xn nN 求 AB AB 思考与提高 1 你能证明前面的运算性质吗 2 思考集合 A B AB和AB中元素个数有何关系 1 3 集合的运算 Operation of Sets 2 2 集合的交 并运算 集合的交 并运算 习题课习题课 1 连续数集的交 并运算 利用好数轴这个工具 2 点集的交 并运算 注意方程组的解 3 离散数集的交 并运算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典型例题 1 1 22 11 AxxBx xxABAB 或求 2 22 AxxBx xaABAa 求 的取值范围 3 22 43 22 Ay yaaaRBx xbb bRAB 求 2 1 若 22 43 22Ax yyxxBx yyxx 求 AB AB 2 设 3y2xyxA RbbyxyxB a a 求BA 3 1 设集合 2 0Ax xaxb 2 150Bx xcx 又 3 5AB 3AB 求 a b c 的值 2 若 22 320 10Ax xxBx xaxa 2 m20Cx xx 若ABA 求实数 a 的值 2 若ACC 求实数 m 的值组成的集合 配套练习 1 设 2 4 2 1 9 5 1AaaBaa 若 9AB 求实数a 2 1 集合 22 1 22 Px y yxxRQx y yxxR 求PQ 2 集合 22 1 22 Py yxxRQy yxxR 求PQ 3 已知 2135 322Ax axaBxx 若ABA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 3 集合的运算 Operation of Sets 3 3 补集补集 1 全集 我们在研究某个问题时 所有集合的并集 2 补集 U C Ax xU xA 3 补集的性质 1 u AAU 2 u AA 3 uuA A 4 uuuuuu ABABABAB 典型例题 1 12 U UR AxxC A 求 2 UUUUUU Ua b c d eAa b Bb c dC AC B CAB CAB C AC B 求 3 练习 用集合运算表示下列部分 1 2 4 某班有学生 15 人 其中会英语者有 10 人 会法语者有 7 人 会德语者有 4 人 又同时掌握英 法两种语 言的人数为 4 人 同时掌握英 德两种语言者为 2 人 同时掌握法 德两种语言者为 2 人 请问 同时会三 种语言的有几人 思考与提高 1 你知道什么是德 摩根定律 2 什么是容斥原理 1 3 集合的运算 Operation of Sets 4 4 综合练习综合练习 典型例题 思考与提高 1 4 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 The Forms of Propositions and Equivalent Relationship 1 1 命题和推出命题和推出 关系关系 1 命题 表判断的语句 常用陈述句表示 命题的一般形式 如果 那么 命题的一般结构 条件 结论 2 命题有真假之分 假命题常通过 否定 真命题需要 3 推出关系 如果 那么 为真命题 记作 推出符号具有传递性 如果 那么 这也是我们证明的基础之一 4 等价关系 如果 且 那么记作 叫做 与 等价 典型例题 1 判断以下是否构成命题 1 上课不要讲话 2 你是高一学生吗 3 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不相等 4 个位数是 5 的自然数能被 5 整除 5 2 32f xaxx 是二次函数 2 判断命题真假 1 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 2 一元二次方程 2 0 0 axbxca 如果满 足0ac 那么这个方程有实数根 3 任何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4 一个有理数与一个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 5 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 3 证明自然数 n 的个位数是 5 则 n 能被 5 整除 4 请用 把 联系起来 推出符号 a 0 ab 0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x 7 x 2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k 除以 4 余 1 k 除以 2 余 1 自然数 n 个数字和是 3 的倍数 自然数 n 能被 3 整除 思考与提高 推出关系和真假命题之间的联系 2 xx 0 x 2 560 xx 2x 1 4 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 The Forms of Propositions and Equivalent Relationship 2 2 四种命题形四种命题形 式式 1 四种命题形式 原命题 如果那么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如果那么 四种命题形式的互化关键在于 1 确定条件 结论 2 注意否定形式 2 常见的否定形式 无理数 正数 都是 都不是 一定是 a 1 且 a 3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典型例题 试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并判断其真假 1 命题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 那么它们的面积 相等 2 命题 对顶角相等 3 命题 若 m 0 则关于 x 的方程 2 0 xxm 有实数根 4 命题 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有理数 思考与提高 1 否定形式和否命题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2 用集合的观点来进一步理解否定形式 1 4 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 The Forms of Propositions and Equivalent Relationship 3 3 等价命题等价命题 1 四种命题形式之间的联系 2 等价命题 如果 是两个命题 若 且 那么 叫做等价命题 记作 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是等价命题 典型例题 1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判断上述四种命题的真假 并说明理由 1 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 2 设 a b 都是实数 如果0ab 那么 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3 如果0ab 那么 a b 中至多有一个正数 2 已知 BD CE 分别为三角形 ABC 的 B C 的角平分线 BDCE 求证ABAC 3 写出下面命题的逆否命题 并判断真假 1 2 320 1 xxx 如果那么 2 一组对边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3 22 0 00 xyxy 若则且 4 若某个整数不是偶数 则这个数不能被 4 整除 4 1 请写出命题 如果 那么 的等价命题 2 如果有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 如果 a b 都是奇数 那么 a b 是偶数 请写出那个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 什么 思考与提高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与证明此命题的逆否命题之间有什么区别 证明什么命题时应用他们比较好 1 5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Sufficient Condition Necessary Conditions 1 1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1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从命题角度 如果 a 那么 b 这个命题为真时 条件 a 是结论 b 的 条件 结论 b 是条件 a 的 条件 充分条件 有它即可 必要条件是 非它不行 2 判断 是 的什么条件 1 是 的 条件 2 是 的 条件 3 是 的 条件 4 是 的 条件 典型例题 1 判断 是 的什么条件 1 某个整数能被 4 整除 某个整数必是偶数 2 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两个三角形全等 2 填空 1 2 40 x 是20 x 的 2 1x 是3x 的 3 2 00axbxca 有实根 是 ac2 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是 abR 则 22 ab 的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是 0ab 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是 22 2abab 的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是 思考与提高 你能从集合角度去理解今天所讲授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内容吗 提示 A x x 满足 B x x 满足 若 则 A 与 B 有什么关系 1 5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Sufficient Condition Necessary Conditions 2 2 充要条件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 若 且 即有 那么 即是 的 条件 又是 的 条件 我们说 是 的充分必要条件 简称 条件 典型例题 1 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2 00axbxca 2 40bac 是 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的什么 条件 为什么 2 1 若 A 10ab B 37ab 或 则 A 是 B 的 2 设非空集合 A B C 若 aA 充要条件为 aBaC 且 那么 aB 是 aA 的 3 12121 2 00 00 xxxxx x 且是且的 121212 22 44 xxxxx x 且是且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3 设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00cbxx2 aa 1 方程有一个正根 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2 方程有两个正根的充要条件是 3 方程有两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思考与提高 设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 00axbxca 1 方程有两个正根的充要条件是 2 方程有两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3 方程有一个正根 一个负根的充要条件是 4 方程有两个根大于 小于 m 的充要条件是 5 方程有一根比 m 大 一根比 m 小的充要条件是 1 6 子集与推出关系 Subsets and Inference Relationship 1 设 A B 是非空集合 A x x 满足性质 B x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权转让合同范本
- 拆除窗户出售合同范本
- 购房定向开发合同范本
- 个人安全用工合同范本
- 社区工会消防知识培训班课件
- 限期包销房合同范本
- 甲方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 施工框架搭建合同范本
- 盖房施工合同范本
- 广告物料结款合同范本
- 政府会计(第八版)课件 王宗江 第1、2章 政府会计概述、流动资产
- 健康保险相关行业公司成立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 彩钢瓦检验批
- 还款计划书15篇
- 送货单完整模板
- 如何成为一名好的医生
- 雅安市雨城区2024年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入学考试卷含解析
- 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正式版)
- 土地出租合同书电子版
- 小升初测试(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化妆品稳定性试验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