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第八册黄山奇松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体会黄山松树的奇特、挺拔和活力,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感情,增强美的感受。 2、领会“情有独钟,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等词语的含义;初步学用“或或或”、“有的有的”等词语。 3、愿意去课外找读黄山的有关材料,去黄山游览。 4、表情朗读课文一、二段。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懂得课文第一段简要地赞美黄山奇松,第二段具体指写三大名松,第三段叙述了黄山奇松的形状。(指板书说) 2、今天,我继续学习,弄懂黄山奇松到底“奇”在哪里呢? 二、学习第一段 、指读,边听边想:作者是怎样赞美黄山奇松的? 、从哪个词看出人们对黄山奇松有特别的感情? ()、什么叫“情有独钟”?“独”是什么意思? ()、人们的情感独独集中于什么地方? 、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句话(出示) ()、一开始赞美什么? ()、接着赞美什么? ()、人们把这四种景物称之为绝顶美好并且闻名于天下的景物,但人们情有独钟的,情感更多地却是集中在黄山青松上。也就是说黄山的奇松更能吸引人,更能引起人们的赞美。这是在比较中突出一点的句子。 ()、举例:“爸爸爱游泳,也爱看电视,而对看书、学习更是情有独钟。”在这三项爱好中,爸爸偏爱的是什么? 同样的方法运用在这里,作者在三次赞美中突出赞美的是黄山奇松。 、谁能读好这一句的语气? ()、试读 ()、评点:要一步一步加重语气,突出赞美奇松。 ()、齐读 、第二句也是简要赞美黄山奇松。(出示:黄山全景图)说黄山奇松到处都有,在黄山风景区内随处可见它们那潇洒挺秀的身影。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三)学习第二段 、这一段是写在看风景顶美的玉屏楼前所长着的三大名松,哪三大名松?(板书:贴)这也是具体表现黄山奇松为什么“奇”的部分。自读课文第二段一遍,把你认为“奇”的地方用“”划下来。 、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交流,(不下结论) 、质疑:在这一自然段中你有重要的句子不懂吗?(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齐读。 、一棵迎客松为什么能代表黄山所有的奇松?这棵迎客松为什么又能象征整个黄山,使人一见到它就象见到黄山一样?谁来说说?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棵迎客松是怎样一棵松树? ()逐层学习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什么叫“枝干遒劲”?这是讲迎客松的什么?(外形) “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是讲迎客松的什么?也就是讲迎客松长得很有精神。(精神状态) 第二段第四句话 这讲的是什么?(神奇) ()作者写迎客松的外形、精神状态、神奇三点。你们看,哪一点最能代表黄山上那许许多多的松树? 答对,追问为什么?答错了,师点拔:师:你们看,黄山松长在什么地方?生:陡崖、悬崖、山谷、山顶、石缝。师:你们说得对。一句话,黄山松长在山上,长在大自然中,山高不高?生:很高。师:黄山高达1800多米,大小山峰72座,座座山峰直插云霄,那无以计数的松树就长在这样的高山上。师:听,这是什么声音?生:狂风的声音。师:山高风大,黄山上常常乱得就是这样的大风、狂风。师:再听,这以是什么声音?生:暴雨的声音。师:对呀,就是这样的狂风暴雨常常侵袭着高山上的松树。(3) 师激情叙述师:高山上的狂风暴雨,特别得猛烈强暴,冬天冷到零下20多度,大雪压弯了松枝,雪又变成坚硬的冰,黄山上没有肥活的土壤,许多松树都长在陡崖上,峭壁上,甚至石缝中!它们几年、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地经受着狂风、暴雨、冰冻、雪压,书上用一个什么词形容它?生:饱经风霜。师:“饱经风霜”什么意思?(要求解释)师:尽管这样,但它从不畏惧,从不悲观,却仍然长得怎样?生:郁郁苍苍。师:“郁郁苍苍”什么意思?生:枝叶茂盛,一片绿色。师:这说明什么?生:充满生机,有顽强的的生命力。(板书)师:所以,一棵迎客松的饱经风霜就代表了黄山上所有松树的饱经风霜;一棵迎客松的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也就是什么?生:所有松树的郁郁苍苍。师:黄山风景区内,黄山奇松到处都是,它们顽强地生长,潇洒而挺秀,给黄山增添了无限生机。所以这一棵迎客松顽强的精神就代表着黄山上所有松树的精神。这就是黄山松树奇特的地方,也是人们情有独钟的地方!(4)谁能读好这一句?指读,师生集体评议,齐读。7再看,为什么又说一棵迎客松能显示整个黄山的特点?、答对了,追问,为什么?、答错了,师点拔。师:黄山有什么特点?看看课文第一段。生:神奇。师:迎客松的什么很神奇?生:师:所以迎客松的神奇象征着整个黄山的神奇。师:谁能读好这句话?指读8使人感到神奇的还有陪客松和送客松及送客松的姿态,请你们各人选读一处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读时展开这样的想象。(出示)(1)、玉屏楼上游人在观光,一棵巨人似的松树正对着玉屏楼,陪同游人欣赏风光;(2)、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像一棵盆景,得它是天然形成的,十分神奇;(3)、送客松向山下伸现手臂,好像跟游人依依不舍地说:“再见,欢迎再来!”的神情。各处指读1人,请1人评读。9、师概括:三棵松恰恰都长在玉屏楼前的悬崖上,又恰恰一像迎客,一像陪客,一像送客,这一迎、一陪、一送把主人的热情待客全都表达出来了,这是多么神奇的景观!这怎能不让人情有独钟呢?(四)学习第三段1、一般的树都是向上直长的,但黄山奇松的姿态却不同,这又是它另一个奇特的、吸引人,使人情有独钟的地方,请你们自己读课文第三段一遍,想想这一段是怎样描写松树的千姿百态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2、说说这一段是怎样描写松树千姿百态的?先怎样写什么?后怎样写?3、师主导第三段一、二句话,生体会。(1)、第一小分句:这是指松的形状;(2)、第二小分句:这是指松的姿态;(3)、第三小分句:这是指松的形象像什么;(4)、省略号什么意思?4前面用的是“或”,后面用的是“有的”,可不可以互相换用?请用互换法读一读。(1)、能够互换,说明它们的意思是相通的,但课文为什么这样用?(2)、师概括:用“或”跟二个字、三个字组合,简短有力,跟后面六个字的长词组对照,一短一长,使句子有变化,读起来,短词组读得简短有力,长词组读得舒展一点,富于节奏,让我们齐读体会一下。5、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松树装点黄山,黄山就只剩下了雄伟和陡峭,不因为有了黄山松树的装饰和点缀,才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五)总结:1指板书叙述。板书: 16黄山奇松简要赞美 情有独钟 迎客松 充满生机 热情好客三大名松 陪客松 陪同观赏 送客松 依依不舍 形 状 千姿百态刚刚我们学习了,课文先赞美黄山奇松,人们对它情有独钟,为什么情有独钟?因为它充满生机,十分神奇和它千姿百态,是美的化身。当中外游客不远千里,万里赶来黄山观赏时,看到黄山的景物,无不为之感动,赞不绝口,黄山是自然界的奇迹,是祖国的骄傲,你们想去黄山吗? 此教案在镇江市京口区电教评课中获二等奖镇江市八叉巷小学 周蔚图文并茂 情景交融关于电教技术在苏教版第八册黄山奇松教学中的运用二百年前,工业经济替代农业经济,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天,伴随着21世纪一天天临近的脚步声,知识经济的大潮开始向人们迅猛袭来。知识经济浪潮的消然兴起将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模式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机遇,更是一种挑战。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争得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信息社会的文明使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音像影视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完全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促使教育信息化成为一种必然。一、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概述。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的扩大教育供给、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教育信息化担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教育科学如同其他科学一样,主要是研究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原理、原则和方法,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问题,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教育技术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的科学领域。教育技术包含“教育中的技术”和“教育的技术”两方面的内容。教育中的技术是指导教育媒体所反映的技术,而教育的技术绝非指导教育中的技术即“媒体”、“手段”等。“媒体”、“手段”只是教育技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的技术是指导如何选用教材和教具,安排教学活动的计划、分组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控制、评价、管理方法、策略等问题。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曾对教育技术作了新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运用教育技术时应本着教育技术在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中的基本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学生视听、思考、操作的尝试和创造过程;本着教师以间接形式主导教学,通过主持、示范和评价履行教师主导教学的职责,使课堂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指导思想、实践方法,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区的现代教育技术。由于我们这里经济发展较发达,因此本地区当前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主要是课堂多种媒体组合教学方式。二、多种媒体组合教学的运用。多种媒体组合教学,是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现代教育媒体,继承传统教育媒体的有效成分,构成教学信息传授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这里的多种媒体的组合包括两种以上传统媒体的组合、两种以上现代媒体的组合以及若干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组合等。苏教版第八册课文黄山奇松是一篇介绍黄山松树的文章,语言文字优美,意境优雅并配有多幅松影图,因此我们选择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要的应用方式来进行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是在原CAI系统的基础上,增配有声霸卡、视霸卡、CD-ROM和相关的外部设备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形成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进行集成,也就是把计算机同音响、电视、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教学黄山奇松时,我们在课堂教学软件的设计中将计算机同音箱、实物投影等结合起来使用,通过对各种媒体信息的变换、加工,自由展现各种图像,大大丰富了信息的表现力,增强动态效果,让学生从栩栩如生的黄山松的实景中领略到身临其境的感受。1、图像型媒体与音响型媒体的组合。色彩美丽、栩栩如生的图形图像是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具有魅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具有形神兼备的特点。“形”指图形、形象;“神”指寓于图形、形象之中的思想、知识和艺术境界等。多媒体课件一般会用到大量的音频信息,如语言、音乐、效果声等,音频的使用不仅能起烘托视觉体验的作用,而且还能增强交互性,它具有声情并茂的特点。“声”指语音语调和音效,“情”指通过语音语调和音效表现出来的感情、情绪、气氛等。在教学中,学生是通过“声”来理解,感受“情”的。图像型媒体能使学生眼见其形,但不能耳闻其声,不能眼见其形。因此,根据教学需要把两者恰当地组合起来运用,不仅可以以各显其能,而且能够收到形声结合和情景结合的综合效果。在课文黄山奇松中有这样一句话:“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句话中一连出现的几个词“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虽然字典上都能查到它们的意思,但如何让学生能深刻、到位地理解,体会黄山松树的精神呢?因此,我们在课件中针对这一部分采用了一幅黄山远景图,图中随处可见险峻、陡峭的高山,而在这些山中只有一棵看似娇弱、无力的小松树,在这一群大山中它更显弱小,给人以弱不禁风的感觉。就在这样一幅中先后加入狂风、暴雨的音响效果,让学生体会自然界的恶劣,体会松树的不动、不摇;然后在教师的激情叙述中,在北风呼啸、大风嘶吼的音响效果中出现一幅黄山松树的雪景图,风不断地乱着,鹅毛大雪不断地从天上撒落,而松树依然挺立着,没有被积雪所压弯,让学生体会黄山松树的不屈不挠,体会黄山松树的蓬勃生机,至此,黄山松树那“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苍苍”的高大形象已深印在同学们的心中了,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诵,朗读效果尤为出色。、静态型媒体,它善于表现事物的静态,便于观察,在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介绍了黄山松树的午姿百态,“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这些形状如果让学生凭空去想象就是没有了想象的支撑点,针对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北中兴冀能实业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三批)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房屋租赁合同二手5篇
- 初级咖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际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畜牧饲养技术引进及责任承担合同
- 特岗考试知识点题目及答案
- 船舶轮机员考试题及答案
- 售后服务流程卡客户问题解决与反馈工具
- 单招汽修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学校辍学学生劝返工作记录卡
- 《细胞工程学》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歌曲《哈哩噜》课件
- 第六讲:RCEP服务贸易与投资解读课件
-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有理数专题《有理数中的数学思想》教学设计
- 加油站反恐防暴应急预案
- 展筋丹-中医伤科学讲义-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检测检验作业指导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咪达唑仑说明书
- 第二章药物转运及转运体
- 装备外观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