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doc_第1页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doc_第2页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doc_第3页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doc_第4页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45 分)一、(18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塞(si)外 苑囿(yu) 单(chn)于天降 淆(xio)乱乾坤 镂(lu)空 伎俩(li) 妄加揣(chui)测 爱憎(zng)分明内疚(ji) 夯(hng)筑 半晌(xing)疑云 大吹大擂(li) D 汾(fn)河 绵亘(gn) 安土重(zhng)迁 疾恶(w)如仇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林阴 荫蔽 璀璨夺目 感人至深 B 炫目 穹隆 生机盎然 怅望低徊 房檩 摞起 自渐浅薄 不期而遇 掳钱 睚眦 众口铄金 积毁消骨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巴黎,人们想象大自然有六个月毫无 ,可是小麦从秋天就开始发芽,而冬天 的阳光大家惯于这样描写它是一年之中最 、最 的。生气 惨淡 灿烂 光辉 生气 暗淡 烂漫 光辉生机 惨淡 灿烂 辉煌 生机 暗淡 烂漫 辉煌4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做起事来,总是顾此失彼,目无全牛,缺乏通盘考虑,所以免不了出错。 B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他们确乎少了些刚烈。 C我们努力坚持自己所认识到的思想与认识态度,虽有刀锯斧钺,也甘之如饴,愿 以此 报答生平知己。 D一个月后,他的病逐渐好起来了,这已是他第四次起死回生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这家医院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治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 平,建立了细胞动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思想要通过或者依附于一定的东西画家用色彩线条,音乐家用音响旋律,文学家用的主要是语言。 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推进消费体制改革,努力完善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价格欺诈行为。6下面这段话的顺序需要调整,选出调整正确的一项( )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 “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 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 A B C D二、(12 分,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 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用地下核爆炸来消除地震发生的有效方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在进行地下核爆炸试验时发现,在每次试验后的很长时间内,爆炸中心近百公里范围内都会发生多次地面震动,这使他们意识到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后来他们和地震专家一起进行了多次地下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些地下核爆炸会引发地震,而另一些则不会。据此他们研制出了能引发地震的“地震武器”。前些年,俄罗斯核专家又对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会形成一种压力和张力,这两种作用力会沿着地壳向各个方向传播,也可能传播到即将发生地震的地区,在这一地区的地壳层中积蓄着导致地震的巨大应力,在传播来的压力和张力的作用下,这种应力可能会被反方向抵消,也可能被同方向加强。如果引发地震的应力放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削弱或抵消的话,地震的发生将得到遏制或者强度将得到减弱,这就是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 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当某个地区呈现出多种地震前兆时,由地震专家和核专家共同研究确定进行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俄罗斯核专家已经设计出利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多次成功引爆了能够消除地震的小型核装置。但也有一些地震专家对这种方法的效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方向不容易控制,地震应力的方向也不容易准确掌握,如果计算失误很可能弄巧成拙,引起地震的发生,甚至可能造成强度更大的地震。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机构认为,来取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核爆炸应当在有关国际组织的监督下进行,以防止某些国家以消除地震为名进行研制核武器的试验。7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前苏联核专家意识到的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指的是( ) 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 地下核爆炸能消除地震 地下核爆炸既能引发地震又能消除地震 地下核爆炸有的能引发地震,有的能消除地震8对地下核爆炸与地震关系的最初研究及其成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核专家和地震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关系,并制造了“地震武器”。 研究试验表明地下核爆炸并不都能引发地震,有的还能消除地震。 研究试验表明有的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据此制造了“地震武器”。 “地震武器”根据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错综复杂关系而制造,既可引发地震也可消除地震。9对“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地震应力由震中向四处传播,地下核爆炸冲击波形成的压力和张力也向四处传播,它们必然相遇。 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是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张力和地震应力三种力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同,相遇时增强应力,对地震就不起作用。 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反,相遇时抵消应力,从而遏制或减弱地震强度。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要以控制地震应力方向、正确测定和计算地震位置和强度为前提。 根据地震预报情况确定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就可以成功消除地震。 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提出了准确控制核爆炸冲击波方向的技术难题,将促进地下核爆炸技术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研究。 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必须坚持核专家和地震专家的合作,必要时还必须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三、(15 分,每题 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5 题。司马芝字子华,少为书生,避乱荆州。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吏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吏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 (三国志魏书十二) 注释:太祖:指魏武帝曹操。菅长;菅县县令。主簿:县令或太守的下属,主管文书。掾吏:县令的属官。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 奉:执行 节家前后未尝给徭。 给:提供 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具:具体 昭犹惮芝,不为通。 惮:担忧12.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因芝妻伯父董昭 而宾客每不与役勋与芝书,不著姓名 两个“因”字不同,两个“与”字相同 两个“因”字不同,两个“与”字也不同 两个“因”字相同,两个“与”字也相同 两个“因”字相同,两个“与”字不同13对下列各句加点的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昭犹惮芝,不为通 犹:也 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乃:于是 会内官欲以事托芝 以:把 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 而:并且14把下列句子编为四组,从分句间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 ) 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 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 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 抑强扶弱,私请不行 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 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司马芝在菅县任内,不畏权势,为了削弱主簿刘节的势力,他不听下属的劝阻,征调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入伍当兵。 当刘节将王同等人藏匿起来时,司马芝让督邮到县追责,又向太守报告刘节的罪状,在太守支持下打击了刘节的势力。 C . 对于刘勋以旧部下属名义的请托,司马芝虽然仍按他的请求照办但却留有一手,并不复信,所以能避过了后来的灾祸。 司马芝教育下属奉公守法,不要因为君主软弱而违反教令,并且认为违反教令必然招致祸害,所以他的下属都能尽心于政事。第卷( 共 105 分)四、(15 分)16翻译上文加横线的语句(5 分)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 (2 分) 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3 分)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答: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四、(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白蝴蝶之恋刘白羽 春意甚浓了,但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抖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么可怜呀! 它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 这已经冻僵了的小生灵发蔫了,它的细细的腿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呵着气,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它确实大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条像丝一样细的腿。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这时,风过去了,雨也过去了。大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宇宙,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明媚,树叶由嫩绿变成深绿了,草地上开满小米粒那样黄的小花朵。我把蝴蝶放在盛满阳光的一片嫩叶上。我在草地上漫步而去了。但我的灵魂里在呐喊开始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谁知那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呢!我不惊动它,只静静地看着。阳光闪发着一种淡红色,在那叶片上颤悸、燃烧,于是带来了火、热、光明、生命,雨珠给它晒干了,风沙给它扫净了,那树叶像一片绿玻璃片一样透明、清亮。 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这时,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唉!人呵人”我默默地伫望了一阵,转身向青草地走去。21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了这只白蝴蝶,“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强调它的外形之 ,“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强调它的内质之 ,二者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二处均不超过2个字)(4分)22文中描写的景物富于变化,联系全文,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6分)答: 23这篇短文的结尾耐人寻味,美丽的白蝴蝶飞走后,“我”不仅没有觉得轻松,反而像有“一江春水”在心头“荡漾了一下”,忽然涌上一种失落、怅惘之感。请概括地表述你对这种复杂情感的理解。(6分)答: 24对这篇短文的分析和晶赏,正确的三项是(4分) ( ) A 文章在对早春冷雨后白蝴蝶命运变化描写的同时,也叙述了自己的绵绵情思,吟唱了一曲人性美的赞歌。 B 作者描写“我”三次心理变化的过程,一波三折,“我”的绵绵情思就在这曲折有致的叙述中展现出来。 C 作者笔下的那只白蝴蝶,是美丽而勇敢的春的“寻求者”的化身,在它的身上体现了春之生灵争春的勇气。 D 第三段问:白蝴蝶要飞到哪儿去?而短文的后面又有暗示:白蝴蝶飞出来是为了寻求“火、热、光明、生命”。E 本文全文不过千字,作者心细如发,笔纤似针,行文跌宕多姿,充分体现了刘白羽散文的风格:细腻、激越、壮美。六、(12分)23将下面一则消息改写为一句话新闻。(4分)据新华社河北香河7月9日电 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于9日在河北香河中国足球训练基地闭幕。陈至立指出,体育战线的同志要把增强人民体质放在体育工作首位,以民为本,大力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