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复习题.doc_第1页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复习题.doc_第2页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复习题.doc_第3页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复习题.doc_第4页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复习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开发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甚至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一些能源的替代品,但仍有许多资源短缺、枯竭。据此回答12题。1、造成目前耕地资源减少的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占用大量耕地 B.退耕还湖,土地减少C.滩涂逐渐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2、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表现为 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 B.资源供应相对有限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下表中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回答34题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4、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人 D.更优的自然环境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57题。 5、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丰富土地生产潜力小 A. B. C. D.6、据分析研究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少,原因可能是 消费水平迅速土升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自然灾害的增多 A. B. C D.7、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 加强环境保护 限制外地人口进藏A. B. C D.8、石家庄的兴起主要与,A公路有关 B河流有关 C运河有关 D铁路有关9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缓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缓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10关于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城市中就业困难,国家组织青壮年到农村务农,就称为逆城市化B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这种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相反,称为逆城市化C政府通过法令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这与城市化的大趋势相反称为逆城市化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村经济迅速增长,就是逆城市化11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A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B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和公共空间C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 D对城市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焚烧12从18世纪中叶到二战前,欧美各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原因是A科技发展带来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大批破产农民拥入城市B新技术革命使农业生产率提高,大量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C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大批农业人口拥入城市D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13对解决城市的交通拥挤的意见你赞同的是在市中心建环形道路,建设大量的停车场禁止大货车驶入市中心,在市中心实行小汽车单双日行驶制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和其它公共交通工具将生活区和生产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ABCD14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又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的是A德国B美国C英国D法国15、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文化范畴的是A哈尔滨的冰雪节 B黄山的迎客松 C钱塘江的大潮 D吉林的雾凇16、城市化过程的主要表现是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文化水平提高劳动力从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A. B. C. D.17、除了铺设透水砖以外,下列做法对改善北京城市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的是A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C扩大郊区发展花卉、蔬菜的生产规模 D在城市郊区大力发展旅游业18、下图所示该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中心商务区)应分别布局在 A、处和处 B、处和处 C、处和处 D、处和处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1920题 19、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A甲 B乙 C丙 D丁20、属于“高一高一低”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21、城市化进程开始的主要原因:A.新航路的开辟 B.启蒙运动的兴起 C.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D.工业革命的开展22、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内容是 A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量上升 B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集聚C城市用地扩展,出现大量人造景观D城镇密度加大,城市人口规模扩大23、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A B C D24、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小 C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大 D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25、人口容量的特点有 A、相同性、临界性、警戒性 B、绝对性、临界性、可变性 C、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D、相对性、季节性、警戒性26、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 A.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B.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C.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变缓 D.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变缓27,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交通便利 B.高技术人才密集 C.工业基础雄厚 D.空气清新、环境优美28、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旅客前往西藏,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迁移 B、国内迁移 C、人口流动 D、省际迁移29、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B、地域文化对一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 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D、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地域文化差异对人口的发展往往产生相同的影响30、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城市管理水平落后;城市设施很不完善。 31、中心商务区的主要职能有旅游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教育职能行政职能A、 B、 C、 D、32、右图是“楼层高度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 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质量 B.交通条件 C.地租高低 D.建筑技术水平33.在O区形成的功能区一般是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 D.文教区34、关于中心商务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流动性最大,城市最繁荣的地方地价最高,是房地产开发最重要区域目标功能多而集中,内部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位于一个城市的几何中心35、下列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社会的人口迁移对环境无影响B工业社会科技的进步削弱了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地矛盾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在任何时候都大于对迁出地36、某个地区某个年份人口死亡率骤然升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B医疗卫生条件下降C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D遭遇大的自然灾害37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曲线。(2)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水平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_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逐步完善,出现了_现象,主要表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