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模拟模拟试题试题 一 填空题 共 15 分 1 5 分 一般钢材的弹性模量 E 210 GPa 吕材的弹性模量 E 70 GPa 2 10 分 图示实心圆锥杆受扭转外力偶作用 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为 G 该杆的 man 3 1 16 D m 最大单位长度扭转角 max 4 1 32 GD m 二 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 共 10 分 1 5 分 1 2 EG 适用于 A 各向同性材料 B 各向异性材料 C 各向同性材料和各向异性材料 D 正交各向异性 正确答案是 A 2 5 分 边长为 d 的正方形截面杆 1 和 2 杆 1 是等截面 杆 2 为变截面 如图 两 杆受同样的冲击载荷作用 对于这两种情况的动 荷系数 d k 和杆内最大动荷应力 maxd 有下列结 论 A 2max1max21dddd kk B 2max1max21dddd kk C 2max1max21dddd kk D 2max1max21 dddd kk 正确答案是 A 三 计算题 共 75 分 1 25 分 图示转动轴 已知两段轴的最大剪 应力相等 求 1 直径比21 d d 2 扭转角比 BCAB 解 AC 轴的内力图 105 103 55 NmMNmM BCAB 由最大剪应力相等 8434 05 3 16 10500 16 10300 3 21 3 2 3 3 1 3 max dd ddW M n n 由 594 0 2 1 32 32 4 1 2 2 1 2 4 2 4 1 1 d d M M M dG dG aM GI lM n n n n BC AB P n 1 2 D1 D2 1 2D1 500 300Nm MnKNm d1 d2 2 25 分 求图示梁的反力 RA 解 由力法 0 111 pA R 得 l m R EI mll lm EI EI ll ll EI p A p 8 9 11 8 3 4 3 2 1 1 33 2 2 1 1 1 2 1 3 11 3 15 分 有一厚度为 6mm 的钢板在板面的两个垂直方向受拉 拉应力分别为 150Mpa 和 55Mpa 材料的 E 2 1 105Mpa 0 25 求钢板厚度的减小值 解 钢板厚度的减小值应为横向应变所产生 该板受力后的应力状态为二向应力状态 由广 义胡克定律知 其 Z 向应变为 0244 010 55150 101 2 25 0 6 9 yxz E 则 mmt ZZ 146 0 材料力学各章重点材料力学各章重点 一 绪论 1 各向同性假设认为 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 A 力学性质 B 外力 C 变形 D 位移 2 均匀性假设认为 材料内部各点的 C 是相同的 A 应力 B 应变 C 位移 C 力学性质 3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 B 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A 不发生断裂 B 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EI B A X1 M M 图 m M M 图 l 1 C 不产生变形 D 保持静止 4 杆件的刚度是指 D A 杆件的软硬程度 B 件的承载能力 C 杆件对弯曲变形的抵抗能力 D 杆件对弹性变形的抵抗能力 二 拉压 1 低碳钢材料在拉伸实验过程中 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时 承受的最大应力应当小 于 D 的数值 A 比例极限 B 许用应力 C 强度极限 D 屈服极限 2 对于低碳钢 当单向拉伸应力不大于 C 时 虎克定律 E 成立 A 屈服极限 s B 弹性极限 e C 比例极限 p D 强度极限 b 3 没有明显屈服平台的塑性材料 其破坏应力取材料的 B A 比例极限 p B 名义屈服极限 0 2 C 强度极限 b D 根据需要确定 4 低碳钢的应力 应变曲线如图所示 其上 C 点的纵坐标值为该钢的强度极限 b A e B f C g D h 5 三种材料的应力 应变曲线分别如图所示 其中强度最高 刚度最大 塑性最好的 材料分别是 A A a b c B b c a C b a c D c b a 3 题图 5 材料的塑性指标有 C A s和 B s和 C 和 D s 和 6 确定安全系数时不应考虑 D A 材料的素质 B 工作应力的计算精度 C 构件的工作条件 D 载荷的大小 7 低碳钢的许用力 C A p n B e n C s n D b n 8 系统的温度升高时 下列结构中的 A 不会产生温度应力 9 图示两端固定阶梯形钢杆 当温度升高时 D A AC 段应力较大 C 截面向左移 B AC 段应力较大 C 截面向右移 C CB 段应力较大 C 截面向左移动 D CB 段应力较大 C 截面向右移动 10 在图中 若AC 段为钢 CB 段为铝 其它条件不变 则A B 端的约束反力 RARB FF 图 示方向 满足关系 D A RARB FF B RARB FF C RARB FFF AB CD D RARB FFF 11 图示等直杆两端固定 设 AC CD DB 三段的轴力分别为 FNl FN2 FN3 则 C A FNl FN3 0 FN2 P B FNl FN3 P FN2 0 C FNl FN30 D FN1 FN2 FN3 0 12 直杆的两端固定 如图所示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 杆 C A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零 轴向应变不为零 B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不为零 C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为零 轴向应变为零 D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为零 13 图示木榫接头 左右两部分形状完全一样 当 F 力作用时 接头的剪切面积等于 C A ab B cb C lb D lc 14 如右图所示 在平板和受拉螺栓之间垫上一个垫圈 可以提高 D A 螺栓的拉伸强度 B 螺栓的挤压强度 C 螺栓的剪切强度 D 平板的挤压强度 15 插销穿过水平放置的平板上的圆孔 在其下端受有一拉力 P 该 插销的剪切面面积 和计算挤压面积分别等于 B A 2 1 4 dhD B 22 1 4 dhDd 11 题图 12 题图 C 2 1 4 DhD D 22 1 4 DhDd 三 扭转 1 圆轴横截面上某点剪应力 的大小与该点到圆心的距离 成正比 方向垂直于过 该点的半径 这一结论是根据 B 推知的 A 变形几何关系 物理关系和平衡关系 B 变形几何关系和物理关系 C 物理关系 D 变形几何关系 2 空心圆轴扭转时 横截面上切应力分布为图 B 所示 3 图示圆轴由两种材料制成 在扭转力偶Me作用下 变形前的直线 ABC 将变成 所示的 D 情形 A 11 ABC B 12 ABC C 13 ABC D 14 ABC 四 弯曲内力 五 弯曲应力 1 三根正方形截面梁如图所示 其长度 横截面面积和受力情况相同 其 中 b c 梁的截面为两个形状相同的矩形拼合而成 拼合后无胶接 在这三根 梁中 A 梁内的最大正应力相等 A a 和 c B b 和 c C a 和 b D a b 和 c 2 某直梁横截面面积为常数横向力沿 Y 方向作用 下图所示的四种截面形状中 抗弯 能力最强的为 B 截面形状 A 矩形 B 工字形 C 圆形 D 正方形 3 T 形截面铸铁悬臂梁受力如图 轴 Z 为中性轴 横截面合理布置的方案应为 B 4 图示 U 形截面梁在平面弯曲时 截面上正应力分布如图 C 所示 六 弯曲变形 1 在下面这些关于梁的弯矩与变形间关系的说法中 D 是正确的 A 弯矩为正的截面转角为正 B 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最大 C 弯矩突变的截面转角也有突变 D 弯矩为零的截面曲率必为零 2 用积分法求图示梁的挠曲线方程时 确定积分常数的四个条件 除00 A A 外 另外两个条件是 B B BBC B 0 C 00D 00 CCCCCC C Awwwww www 左左左右右右 3 梁的受力如图 挠曲线正确的是 B Y Y Y Y y y A B C D y z y x F y A F C q B 4 图示等直梁承受均布荷载 q 作用 C 处用铰链连接 在截面 C 上 D A 有弯矩 无剪力 B 有剪力 无弯矩 C 既有弯矩又有剪力 D 既无弯矩又无剪力 七 应力状态 1 下面 B 单元体表示构件 点的应力状态 2 已知单元体及其应力圆如图所示 单元体斜截面 ab 上的应力对应于应力圆上 的 C 点坐标 A 1 B 2 C 3 D 4 C D B A D C B A m m m m m m m m m m 2L BA q C 2L 3 已知单元体及应力圆如图所示 1所在主平面的法线方向为 D A n1 B n2 C n3 D n4 2 图示应力圆对应于应力状态 C 3 图示应力圆对应于单元体 A D 4 图示应力状态 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时 其相当应力为 D A 3r B 3r C 3 3 r D 3 2 r 5 在圆轴的表面画上一个图示的微正方形 受扭时该正方形 B A 保持为正方形 B 变为矩形 C 变为菱形 D 变为平行四边形 6 图示外伸梁 给出了 1 2 3 4 点的应力状态 其中图 B D 所示的应力状 态是错误的 八 组合变形 1 悬臂梁的横截面形状如图所示 C 为形心 若作用于自由端的载荷 F 垂直于梁的轴 线 且其作用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 则发生平面弯曲变形的情况是 A D 2 薄壁梁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壁厚处处相等 外力作用面为纵向平面 a a 其中图 C 所 示截面梁发生斜弯曲变形 九 压杆稳定 1 一端固定 另一端有弹簧侧向支承的细长压杆 可采用欧拉公式 Pcr 2EI l 2 计算 压杆的长度系数 的正确取值范围是 B A 2 0 B 0 7 2 0 C 0 5 D 0 5 0 7 2 细长杆承受轴向压力 P 的作用 其临界压力与 C 无关 A 杆的材质 B 杆的长度 C P 的大小 D 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3 长度因数的物理意义是 C A 压杆绝对长度的大小 B 对压杆材料弹性模数的修正 C 将压杆两端约束对其临界力的影响折算成杆长的影响 D 对压杆截面面积的修正 4 在材料相同的条件下 随着柔度的增大 C A 细长杆的临界应力是减小的 中长杆不是 B 中长杆的临界应力是减小的 细长杆不是 C 细长杆和中长杆的临界应力均是减小的 D 细长杆和中长杆的临界应力均不是减小的 5 对于不同柔度的塑性材料压杆 其最大临界应力将不超过材料的 C A 比例极限 P B 弹性极限 e C 屈服极限 S D 强度极限 b 6 由低碳钢组成的细长压杆 经冷作硬化后 其 B A 稳定性提高 强度不变 B 稳定性不变 强度提高 C 稳定性和强度都提高 D 稳定性和强度都不变 十 动载荷 十一 交变应力 1 描述交变应力变化规律的 5 个参数 max min m a和 r 中 独立参数有 B A 1 B 2 C 3 D 4 2 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有 ABCD A 构件形状 B 构件尺寸 C 表面加工质量 D 表层强度 3 构件的疲劳极限与构件的 D 无关 A 材料 B 变形形式 C 循环特性 D 最大应力 4 图示阶梯轴为同种材料制成 表面质量相同 受对称交变应力作用 下面说法正确 的是 AD A nn 截面杆件持久极限高于 mm 截面杆件持久 极 B mm 截面杆件持久极限高于 nn 截面杆件持久 极 C 杆件 mm 截面强度高于 n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抵押车买卖合同7篇
- 北京房屋个人装修合同2篇
- 合同协议-装饰公司设计合同2篇
- 新解读《GB-T 31095-2014地震情况下的电梯要求》
- 新解读《GB-T 31149-2014汽车物流服务评价指标》
- 新解读《GB-T 31209-2014绿色制造 低温冷风切削 技术要求》
- 工地吊篮销售合同范本
- 房屋代理租赁合同范本
- 商业用地出让合同范本
- 公伤补偿合同范本
-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外科学课件-肺癌
- 中移全通系统集成业务能力简介
- 梁若瑜著-十二宫六七二象书增注版
- SJG 74-2020 深圳市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高清现行
-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教学精品ppt
- 数控机床概述课件
- 电路板维修培训教材PPT模板
- “国培计划”优秀工作案例推荐表——“八张清单”撬动送教下乡的兴奋点
- 《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详解)
- 《综合布线系统培训》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