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专题——压强和浮力.doc_第1页
暑假专题——压强和浮力.doc_第2页
暑假专题——压强和浮力.doc_第3页
暑假专题——压强和浮力.doc_第4页
暑假专题——压强和浮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 级八年级学 科物理版 本通用版课程标题暑假专题压强和浮力编稿老师钟朝光一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刘媛媛微课程1:飞越太平洋的小鸟【考点精讲】中考模拟卷中的一道作文题:从语文角度上立意:与“为学中的蜀之鄙,有二僧”有异曲同工之妙:蜀国的边远地方,有两个僧人,一贫一富。穷的和尚有一天对富裕的和尚说:“我想到南海的普陀山去,怎样?”那有钱的和尚说:“你靠什么去呢?”贫和尚说:“我有一瓶一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好多年以前我就打算买一只船沿江而下,到现在还没买成。你靠什么去呢!”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高高兴兴地回来了,并且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文中“吾一瓶一钵足矣”的两个“一”字表现贫者对物质要求极低,一个“足”字体现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表现了贫者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以及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思考:从物理角度来分析,这样的小鸟真的存在吗?【典例精析】例题1 根据生活经验,试回答老鹰与麻雀的飞行原理有什么不同? 思路导航:老鹰在空中“盘旋”时利用空气的升力,麻雀飞行时向下拍打翅膀利用反作用力。它们的飞行原理不同。答案:鹰:在高空中利用“流体压强”获得上升的力(伯努利原理),一般的飞机就是采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这种鸟适合长途飞行,因为利用了空气的升力,它能很好地节省体能;麻雀(或蜂鸟):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向下拍打翅膀而获得向上的力,直升机就是采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例题2 有一干燥的木块,密度为0.5g/cm3,放在水面静止后,露出与浸没的体积之比是多少?有一个质量为300g的物体(我们假设小鸟的质量为300g)放在这种木块上,使木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木块的体积为多少?思路导航:利用漂浮条件,浮力等于重力求解,其中要注意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答案:(1)由于木块漂浮,则:,即:;所以:,则(2)设木块的体积为V,物体和木块作为一个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的体积即为木块的体积。所以:,即:,则:例题3 小光同学的质量为50kg,则他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密度最小的木块为“轻木”,密度为0.2g/cm3,若用这种轻木雕刻一个与小光大小相等的木刻模型,则这个模型的质量为多少?这种轻木放在水中,静止时露出与浸没的体积之比是多少?如果一只质量为300g的小鸟停在轻木上面,使轻木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轻木的体积为多少?轻木的体积与小鸟的体积之比为多少?(设人、鸟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一个姑娘可轻易地举起大块实心的“轻木”思路导航:利用等积法,人体的体积等于模型的体积。通过相关的计算:看小鸟所用的轻木的体积与其自身体积的大小关系,从而分析可行性。答案:(1)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则:(2)(3);则(4)(5),所以:点评:树枝(轻木)的每一点空间都利用到了(树枝刚好全部浸入水中,而鸟儿未沾到水): 例题4 根据杠杆的知识分析:小鸟用嘴叼着物体飞行与用爪子抓着物体飞行,更省力的是 。答案:用爪子抓着物体飞行例题5 水泥地上有一个长方体木箱和一个篮球,为什么人站在篮球上易摔倒?答案:篮球与地面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且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重心不稳。点评:“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这样的小鸟,相当于一个人抱着一个与人体积一样的圆柱形泡沫块做百米赛跑,休息时相当于人站在篮球上休息。所以,从物理的角度上看,这样的小鸟不存在。知识延伸: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一种名叫灰水薙鸟的海鸟,它们在新西兰和智利繁殖,每年需要飞到北半球寻觅食物。为此,它们要飞越整个太平洋,两次穿越赤道。通过电子追踪设备,对它们的位置、所处地温度等数据进行监测。一年后人们从19只灰水薙鸟身上找到了它们迁徙线路的全部记录。在200天的时间里,它们飞越了6.4万公里的距离,最多时一天可以飞行大约1000公里。这些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研究小组在报告中写道:“这些超常的迁徙路线是迄今为止记录到的动物中最长的。”自然界中的确有这样的小鸟,至于它们如何寻找水源和食物,如何抵抗太平洋的风暴和天敌的侵扰,科学家对此一无所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均轻装上阵,不携带任何物品。 微课程2:伯努利原理【考点精讲】伯努利原理(亦称“伯努利效应”)1726年,伯努利通过无数次实验,发现了“边界层表面效应”: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反之压力会增加。为纪念这位科学家的贡献,这一发现被称为“伯努利效应”。伯努利效应适用于包括气体在内的一切流体,是流体做稳定流动时的基本现象之一,反映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比如,管道内有一稳定流动的流体,在管道不同截面处的竖直开口细管内的液柱的高度不同,表明在稳定流动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这一现象称为“伯努利效应”。在列车站台上都划有安全线。这是由于列车高速驶来时,靠近列车车厢的空气将被带动而运动起来,压强就减小,站台上的旅客若离列车过近,旅客身体前后出现明显压强差,将使旅客被吸向列车而受伤。伯努利效应的应用举例:飞机机翼、喷雾器、汽油发动机的汽化器、球类比赛中的旋转球。“香蕉球”如果你经常观看足球比赛的话,一定见过罚前场直接任意球。这时候,通常是防守方五六个球员在球门前组成一道“人墙”,挡住进球路线。进攻方的主罚队员,起脚一记劲射,球绕过了“人墙”,眼看要偏离球门飞出,却又沿弧线拐过弯来直入球门,让守门员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球进了大门。这就是颇为神奇的“香蕉球”。下面,我们用力学知识来分析这种诡异的“香蕉球”: 图一图二图三图一是足球在没有旋转下水平运动的情形(在此图中球正在向下运动);图二是足球只有旋转而没有水平运动的情形;图三是足球水平运动和旋转运动同时存在的情形。让我们先看看附图,图中的线代表的是空气流动的情形。图一代表足球在没有旋转下水平运动的情形,当足球向前运动,空气就相对于足球向后运动。图二代表足球只有旋转而没有水平运动的情形,当足球转动时,四周的空气会被足球带动,形成旋风式的流动。图三代表水平运动和旋转运动同时存在的情形,即“香蕉球”的情形。这时候,足球左面空气流动的速度较右面大。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原理(即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速度较大的地方气压会较低,因此足球左面的气压较右面低,产生了一个向左的力。结果足球一面向前走,一面承受一个把它推向左面的力,造成了弯曲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应用这个原理使物体在流体中改变运动方向,例如飞机和帆船的运作都是基于这个原理。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对希腊一战,最后一分钟,最激动人心的一脚,贝克汉姆的“贝氏弧度”在球场上完美地诠释了“牛顿定律”和伯努利原理,是谁说的体育达人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呀?【典例精析】 例题 如下图中,是一个两端开口,底部相通的容器,现向B端吹气,请在A端画出液面的大概位置。思路导航: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则B处流速快压强小,A处的压强更大,则A处的液面比B处的液面低。答案:微课程3:压强、浮力的相关计算【考点精讲】1. 知识对比: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压强计算:第一步第二步固体求压力FG求压强pF/SG/S液体求压强pgh求压力FpSghS【说明】特殊情况:柱形固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压强还可以用公式:pgh;如果盛液体的容器是柱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则液体压力等于液体重力:FG,液体压强可以用pF/SG/S【易错点】求液体压力时:FpSghS,由于容器的形状不同,体积未必等于VSh,所以不能写成:FpSghSgVmgG,即液体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特殊情况除外2. 浮力的求解:称量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压力差法:F浮F向上 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漂浮、悬浮时,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F浮G排或F浮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说明】称重法常用来测物体的密度:先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再测出物体浸没在水中的示数为F;则物体的体积为V,物体的密度物。【典例精析】例题1 随着电热水壶的不断改进,如图所示的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的容积为2 L,壶身和底座的总质量是l.2kg,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0cm2,装满水后水深l6cm。(水1.0l03kgm3)求:(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2)装满水后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思路导航:(1)装满水后水的体积V2 L2l03 m3,质量mV1.0l03 kgm32l03m32kg。(2)装满水后水的深度hl6cm0.16m,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pgh 1.0l03kg/m3l0N/kg0.16m1.6l03Pa。(3)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力为FGm总g(1.2kg2kg)10N/kg32 N,受力面积为S250 cm22.5102m2,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F/S32N2.5102m21.28l03Pa。答案:(1)2kg (2)1.6l03Pa (3)1.28l03Pa点评:注意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求解。试题难度中等,但属于易错题。例题2 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N/kg)(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3)木块露出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思路导航:(1)由F浮液V排g得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1.0103kg/m31.0103m310N/kg10N(2)木块静止在水面时,由于漂浮,所以G6N,V排V露V V排1.0103m36.0104m34.0104m3 (3)h减0.01 m,由p液hg得:p1.0103kg/m30.01m10N/kg100Pa答案:(1)10N (2)4.0104m3 (3)100P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压强公式的计算,本题中的第(2)问要把握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本题中的第(3)问要把握V排的变化会引起h的变化。(答题时间:40分钟)1. 如图所示,同样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A B C D2.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两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0mm。下列情况中(试管口始终没离开水银面),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的是( )A. 稍稍提高玻璃管 B. 使玻璃管倾斜 C. 往水银槽中添加水银 D. 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实验3. 李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图示的实验中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向纸中间吹气 向纸带上表面吹气 用吸管吸饮料 向漏斗中的乒乓球吹气 A B C D4. 小张同学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8N;当电风扇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A. 吹风能减少物体所受的重力 B. 吹风能增加物体所受的重力C. 吹风使机翼模型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D. 吹风使机翼模型下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上方的气流速度,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5. 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 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 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 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 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 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7. 把一个实心小蜡块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3.2g,若把该蜡块再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已知)( )A. 2.3g B. 3.2g C. 3.6g D. 4.0g8. 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它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则它所受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的变化情况是(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 )A. 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B.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C.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D. 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9. 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 cm2、高为5 cm,体积为80 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A. 0B. 0.3N C. 0.5ND. 0.8N10. 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浮力,铁块不受浮力 B. 铁块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C. 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铁块所受的浮力 D. 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11. 如图所示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A. F甲F乙F丙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D. F甲F乙F丙12. 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水10103 kgm3,g10 Nkg)A. 橡皮泥块的质量是l2.8 gB.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 NC.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 ND.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的水的体积是l.28104m313. 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甲、乙的液体。今有A、B两个实心小球,质量分别为mA、mB,体积分别为VA、VB,密度分别为A、B。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甲AB乙,则( )A. 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B. 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A:BC. 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乙、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D. 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B:乙14.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密度是 kg/m3;由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4105m3的实心物体,重是 N,把它放入密度为1.0103kg/m3的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排开的水的体积是 m3。(g10N/kg)15.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 如图(甲)所示,压路机的车轮做成圆柱形,是为了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增大_;如图(乙)所示,用吸管吸饮料,使饮料流入嘴里的力是_。17. 如图所示,将U型管底C处阀门关闭,再分别灌些水。测出管中A、B两处水面的高度分别是20cm和10cm。请完成以下分析:(1)估算AC与BC两段水柱向下的压强大小各是多少?(g取10N/kg)(2)在打开阀门的瞬间,想像在C处有一个竖直方向的液片,其面积为1cm2,求出它所受水柱产生压力的合力,并在图中画出此合力的示意图。18. 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kg、底面积为3103m2。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甲。请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2)如图乙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105m3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1. A 解析:小球在A、B中漂浮,在C中悬浮,在D中下沉,可以判断小球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进一步判断出液体密度的大小,还知道四个容器中液面到容器底面的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就可比较出容器底面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小球在A、B中漂浮,说明小球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并且小球在液体A中露出的部分大于在液体B中露出的部分,根据F浮GgV排,可知AB,在C中悬浮,说明小球的密度等于液体C的密度,小球在D中下沉,说明小球的密度大于或等于液体D的密度,所以可以判断出A液体的密度最大;还知道四个容器中液面到容器底面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gh可知,A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点评:本题考查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来判断容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关键是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判断出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2. D 解析:在本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即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这段水银柱的高度与管内真空部分的大小、玻璃管倾斜与否、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管子的粗细等无关,因为水银柱的压强只与水银密度和高度有关,选项ABC错误;如果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实验,那么管外水银面受到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变小,大气压能够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变小,本题答案为D。注意:也可通过往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使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3.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选项A中,没有吹气时,纸的中间和外侧的压强相等,纸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的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的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选项B中,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选项D中,将一个乒乓球对着漏斗的细管处,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因为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乒乓球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乒乓球紧贴在漏斗上。以上三个实验表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选项C中,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饮料进入口中故本题答案为C点评:掌握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能用流体压强解释有关的问题4. C 解析: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机翼的上表面是弧面,下表面是平面,当吹风机吹风时,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经过的路程大于下方气流经过的路程,因此,机翼模型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的气流速度,下方气流流速小,压强大,上方气流流速大,压强小,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本题答案为C。 5. 自身重(力);不变 解析:潜水艇的体积一定,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不变,它靠向水舱内充水和排水,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当F浮G时(通过向外排水实现),它上浮;当F浮G时,它悬浮;当F浮G时(通过向舱内充水实现),它下沉。点评:对于潜水艇,主要掌握以下几点:(1)潜水艇根据需要,不断改变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2)潜水艇的体积一定,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不变;(3)它靠向水舱内充水和排水,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4)当F浮G时(通过向外排水实现),它上浮;当F浮G时,它悬浮;当F浮G时(通过向舱内充水实现),它下沉。6. D 解析:A. 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排开的水的体积逐渐变小,据F浮gV排可知人受到的浮力变小,不符合题意,故A错;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始终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浮力不变,不符合题意,故B错;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漂浮在水面上,F浮G,自身重力越来越大,受到的水的浮力越来越大,符合题意,故D正确。7. C 8. B9. B 解析:石鼓排开的水的体积:V排80cm310cm25cm30cm330106m3,石鼓受到的水的浮力:F浮gV排1.0103kg/m310N/kg30106m30.3N,故选B。10. B 解析:本题考查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一定大于自身的重力;而铁块沉入水底,是因为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11. C 解析:因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且都浸没在水中,所以这三个物体在水中的V排都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可知,这三个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都相同,即F甲F乙F丙。点评:不少学生受了上浮、下沉的影响,误以为上浮是因为浮力大、下沉是因为浮力小这里要注意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是由物体的浮力和重力共同决定的,上浮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下沉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解答本题不要根据上浮、下沉去判断它们的浮力大小,而应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去分析。12. D 解析:立方体橡皮泥块的体积:V4cm4cm4cm64cm364106m3,橡皮泥的质量:mV2103kg/m364106m30.128kg128g,故A错;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V排V64106m3,受到的水的浮力:F浮水V排g1103kg/m364106m310N/kg0.64N,故B错;橡皮泥块的重:Gmg0.128kg10N/kg1.28N,橡皮泥小船漂浮,橡皮泥小船受到的浮力:F浮G1.28N,故C错;F浮水V排g,橡皮泥小船排开的水的体积:V排1.28104m3,故D正确。13. D 解析:此题考查物体的沉浮条件、浮力等知识点,难度较大。由于甲AB,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两球漂浮在液面,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等于重力,A球所受浮力较大,选项A错误;由于AB乙,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乙容器中,两球将沉入液体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选项B错误;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乙、甲容器中,A球下沉,B球漂浮,静止时B球所受浮力较大,选项C错误;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A球漂浮,B球下沉,A球所受浮力等于重力mAg,B球所受浮力等于B球排开液体的重力VBg乙;由于VBBmB mA,所以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B:乙,选项D正确。14. 0.8103;0.32;0.32;3.2105解析:当物体的体积为10cm3时,物体的质量为8g,这种物质的密度m/V8g/10cm30.8g/cm30.8103kg/m3;当物体的体积为4105m3时,物体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