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均数.doc_第1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均数.doc_第2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均数.doc_第3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均数.doc_第4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均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柴湖二中 宁静一、教材分析:教科书设计了以招聘英文翻译为背景的实际问题,根据不同的招聘要求,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平均成绩不同,由此引入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教科书设计了“思考”栏目和例1,从不同方面体现权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意义和作用。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学过平均数,初步了解了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这个课时将在此基础上,在研究数据集中趋势的大背景下,学习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意义、作用,并进一步体会平均数是刻画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重要的统计量,是一组数据的“重心”。三、教学目标:1、理解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2、会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发展数据分析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权及加权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对权的意义的理解,用加权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由于教学重点是对加权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可以用电子表格excell来辅助计算加权平均数,同时加深对权意义的理解。六、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加权平均数不同于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简单的算术平均数只与数据的大小有关,而加权平均数则还与该组数据的权相关,学生对权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会有困难,往往造成数据与权混淆不清,只会利用公式,而不知加权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七、教学过程设计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各种比赛打分的场景图片(体操比赛、唱歌比赛、演讲比赛、主播比赛等),运用小学时我们学习过平均数,知道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导入新课。本节我们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了解它们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师生活动:阅读章引言。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了解本节的大致内容,体会数据分析是统计的重要环节,而平均数等统计量在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问题1:ppt展示火箭队和湖人队比赛图片后,展示出队员的身高和年龄数据:休斯顿火箭队号码姓名身高/米年龄40瑞安勃文2.06295朱万-霍华德2.063121杰姆-杰克逊1.983410泰龙-鲁1.85271特蕾西-麦格雷迪2.032555迪肯贝-穆托姆博2.18389波斯简-诺科巴2.062435斯科特-帕吉特2.06283鲍勃-苏拉1.96312莫里斯-泰勒2.062817查理-沃德1.883430克莱伦斯-韦瑟斯2.01346安德烈-巴特瑞1.782211姚明2.2624洛杉矶湖人队号码姓名身高/米年龄8科比-布赖恩特1.98269查基-阿特金斯1.80305蒂埃里-布朗1.88271卡龙-巴特勒2.01247布赖恩-库克2.06243迪文-乔治2.032755布莱恩-格兰特2.063220朱梅因-琼斯2.032514斯塔尼斯拉夫-梅德维2.082531克里斯-米姆2.13257拉玛尔-奥多姆2.082721卡里姆-拉什1.982418萨沙-乌贾基茨2.01204卢克-沃顿2.0324让学生谈谈如何计算湖人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学生讨论后展示,教师总结。小明这样做可以吗?让学生说说其中的道理。 活动二:解释运用,形成概念问题2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候选人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应试者听说读写甲85788573乙73808283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该录用谁?录用依据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提出评判依据,若学生提出以总分作为依据,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已学过的哪个统计量可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学生计算平均数,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回顾小学学过的平均数的意义,为引入加权平均数作铺垫。问题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能否同等看待听、说、读、写的成绩?如果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追问1:用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解决问题2合理吗?为什么?追问2: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听、说、读、写的差别?师生活动:教师适时地追问,学生自主设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计算方法,并统一计算形式,讲解权的意义及加权平均数。学生解答后展示。设计意图:追问1让学生理解问题2与问题1的有区别,问题2中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追问2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在计算平均数时体现的每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从而体会权的意义。问题3 在问题2中,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权不同),这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能否推广到一般?追问:若n个数据x1,x2,xn的权分别为w1,w2,wn,这n个数据的平均数该如何计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得到加权平均数公式:一般地,若n个数据x1,x2,xn的权分别为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是。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得到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权的意义:(1)数据的重要程度(2)权衡轻重或份量大小活动三:指导应用,强化新知问题4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为百分制,然后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请确定两人的名次。选手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A859595B958595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分析,三项成绩的“重要程度”是否相同?是如何体现的?它们的权各是多少?学生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先分别计算出两名选手的总成绩,教师补全解答过程,规范解题格式。设计意图: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体会权的不同形式。追问:A、B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都是两个95分,一个85分,为什么他们的最后得分不同呢?师生活动:学生反思回答。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权的意义。与问题2中的(1)(2)相比较,你能体会到权的作用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体会权的改变对加权平均数的影响。设计意图:同一个问题背景,改变数据的权,则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进一步体会权的意义与作用。问题5 你认为问题1中各数据的权有什么关系?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说说你对权的认识。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对比加权平均数公式分析,发现问题1中各数可看作是权相同的,教师指出两种平均数之间的联系。设计意图:理解简单的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活动四:练习反馈,巩固新知教材第113面第1、2题 活动五:总结提炼,自我完善结合以下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如何计算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2)权的作用是什么?设计意图:问题1引导学生回顾加权平均数的算法及意义,问题2引导学生回顾权的作用及意义。八、布置作业1、教科书习题20.1第5题。2、设计大比拼:请你设计一种求本班同学平均年龄的方案。九、板书设计:1、算术平均数概念:2、一个“权”的意义: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3、两种平均数的求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4、权的意义:(1)数据的重要程度(2)权衡轻重或份量大小5、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的三种表现形式: (1)频数 (2)百分比 (3)比例6、加权平均数概念:一般地,若n个数据x1,x2,xn的权分别为w1,w2,wn,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是。十、教学反思: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兴趣高。尤其在回答计算平均身高和年龄时,学生们是争先恐后回答,并且会有自己的思考,有的同学还能把不同意见发表出来,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活跃,在这种前提下,简便算法的推出就水到渠成了。教学设计也努力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充分注意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课内外结合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