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实验小学 李燕地震中的父与子是鲁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在教材的处理上,根据教学要求和文本的特点把课文划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和我们康巴什区实验小学的“学教评一致性”理念进行设计。一、设计条理清晰,大胆放手学习郭沫若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正是现在我们学校倡导的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互帮互学,实现老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 “自主学习”要求: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提示:细读课文,用“ ”划出描写父亲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儿子的句子,带着体会小声读一读,并用简短的文字写下自己的感受。)先自己学一学,没学会的和同桌交流交流,还弄不明白的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最后组内小展示。接着全班大展示,由几个小组带领大家逐个解决问题,在小组成员带领大家悟出父子“了不起”时,其他组员可补充自己的想法。最后就是检测和拓展。整个过程条理清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对学、群学、展示环节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激情,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二、利用文本,课堂训练方式灵活多变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如下面这个教学片断我抓住时机激发了学生丰富想象力,更深刻感悟父亲的“了不起”。小组组员1:我从“36小时”中的36这个数字体会到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不起。其他同学补充:我还体会到父亲的劳累和坚定。师:时间就这样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父亲还是一无所获, 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生:是信念。承诺。对儿子深深的爱。师: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生:了不起的父亲。师: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请女同学读一读这句话。女同学: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让父亲变得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呢?生:余震来了,一块大石块滚下来,压住了父亲的右脚几根脚趾,大拇趾裂开了一条大口子,鲜血直流。父亲咬牙把大石块推开,取出右脚,疼得父亲蹲下了身子。生:一根钢筋戳进了父亲的手指,鲜血只往外冒。生:一根木头砸在父亲的背上,衣服被撕破了,后背也皮开肉绽,鲜血顺着脊背往下流。师:看到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让我想起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很多父母亲也经受着这位父亲一样的痛苦。生:(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观看视频。师:天下的父母千千万,不分年龄,不分国界,爱子之情都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此时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是怎样的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学生在音乐中写话。师:请读一读自己写的话语,生:“儿子,爸爸来救你了,你要等我啊!”父亲用双手抱起一块大石头,咬紧牙,皱着眉头,弯着身子,一瘸一拐地走向场坝,然后把大石块使劲往前一扔,又急忙转身又开始新的挖掘。生:父亲满脸灰尘,只看到一双疲惫的眼睛在眨巴着,他一边用双手刨着废墟,一边声嘶力竭地喊着:“阿曼达,我的儿子,你听到爸爸在叫你吗?你等着我,我一定要把你救出来!”两痕泪水打湿了父亲破烂的衣衫。师: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这位伟大的父亲用它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父爱的力量,终于掘开层层废墟,在第38小时终于听到了儿子的声音。这样的引导,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亲的了不起。对父亲的了不起有了更深的体会,一位伟大、坚强、永不言弃的父亲形象深埋进了学生的心灵,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落实了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写作方法。让每一位学生扎扎实实地发展。三、拓展延伸爱在学生品读体验完文本后,我开展了拓展活动。如,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课后请同学去读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并要求读的时候,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去细细体味不同形式的浓浓的父爱。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复述能力,内化语言还采用读一篇带多篇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