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doc_第1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doc_第2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doc_第3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doc_第4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电话 教材内容分析: “打电话”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02-103页综合实践内容,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操作、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用图示法记录“怎样打电话省时”的思考过程。 2、辨析各个方案,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并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教学准备:学习单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引出新课1.课件出示“一传十,十传百”学生齐读。师:看到这个成语,你想到了什么?如果用一个字形容,你会想到哪个字?(快)同学们真不错,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指消息传播的速度很快。到底有多快,这里面蕴藏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打电话”为例,研究解决这类问题。板书:打电话2.创设情境一天早上,突发强暴雨,学校为了安全起见,决定放假。时间紧急,同学们都马上要出门了。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要尽快地通知每一个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讨论,同伴交流。师:让知道消息的每一个人都再去通知,也就是同时通知,不空闲,那样花费的时间就是最少的。板书:同时 不空闲师:同学们的方法真不错,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策略来研究打电话中的规律。(课件出示)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假定“老师每分钟通知1人, 3分钟最多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包括老师)学生猜一猜,答案多样。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你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二、探究新知,逐步优化(一)初步感知规律1.出示学习单(一)试着把自己的想法用最简洁、最明了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先独立完成学习单,再轻声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收集资源。(一幅文字说明图、一幅正确图、一幅有序正确图)2.小组汇报。师:有结果了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投影展示,学生说,老师用红笔直接在图上修改。引导学生按照下面的问话说一说:第1分钟通知了几人?这时有几个人知道消息?第2分钟通知了几人?这时有几个人知道消息?第3分钟通知了几人?这时有几个人知道消息? (强调:这部分内容是重难点,一定要让学生说清楚。)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能修改一下你刚才画的吗?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画,画完后与同桌交流。师:老师也用了一个图表示,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课件展示,说推理过程。(二)发现规律1.思考: 4分钟可以通知多少学生?总共会有多少人知道消息呢?16是怎么得到的?2探寻规律师:那5分钟会有多少人知道消息? 6分钟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二)将前面几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记录下来,并算一算继续打电话会有多少人知道消息?指名汇报,课件同步展示。问:观察他们的总人数,你发现了什么?启发:2分钟总共有多少人知道消息,3分钟、4分钟?引导学生说出是第2分钟是2人通知了2人,是2个2,第3分钟是4人通知了4人,是3个2,第4分钟呢?4个2相乘,第5分钟?5个2明白:随着时间的增多,知道消息的人数在成倍地增加。第几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就是有几个2相乘。时间(分) 1 2 3 4 5总人数 2 4 8 16 32 22 222 2222 22222师:第N分钟呢?22222N个2相乘师: 刚才我们计算时都包括了老师,如果只算接到通知的学生总人数,会是多少呢?学生讨论,交流。小结:因为老师自始至终都在参与,所以通知到的学生人数就是(总人数1)。(课件出示通知的学生人数)第几分钟123456n知道消息的总人数24816326422222N个2相乘接到通知的学生人数137153163N个2相乘-1师:原来接到通知的学生总数,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之间还有这样的关联。运用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解决很多有趣的问题,大家想不想挑战?三、变式练习,理解规律1.理解“片”的数量。师:(蒙住表格上的4和16)问:如果老师要通知15人,你知道最少需要几分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讨论、交流指名汇报,课件帮助理解。引导学生说出:要知道通知15人要几分钟,必须先知道总人数是16人,是4个2相乘,也就是要4分钟。追问:只通知8个人呢?让学生明确:这个8是指通知的学生总人数,不是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不包括老师。学生交流,汇报。问:明明只比3分钟通知的多1人,为什么还要多1分钟呢?学生互说,得出:因为3分钟最多通知的学生总数是7人,还剩下1人,虽然其他人空闲了,但这1人也必须要花1分钟时间通知。 明白:在最后一分钟,即使有空闲,也是最省时间的方案。追问:用这种方案,还有通知多少人也是4分钟?(课件演示)使学生明白:从815范围内都是4分钟,体会“区间数”的含义。2.延学单 我们班上有54人,如果唐老师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要通知到你们每一个人,至少需要几分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3.应用规律猜一猜,如果我们接着打电话,30分钟时间大约可以通知多少人?课件出示:222222-11073741823(人)11(亿人) (30个2相乘)师:看到这个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要在怎样的情况下,这种方案才能够实施下去啊?(为了避免重复,必须规定好谁通知谁,否则就乱套了)小结:运用这样的数学规律竟会产生如此惊人的结果,数学的力量真是无穷啊!四、拓展应用,深化知识米粒的故事某一年赶上了大旱,粮食缺乏,百姓苦不堪言!而王宫内确是另一番景象:国王和大臣们整日吃喝玩乐!智者阿基米德苦思冥想解救百姓的办法。有一天,他与国王下围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他对国王说:“我需要一些粮食,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十六粒按这个比例直到把64个格子放满整个棋盘就行。” 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就马上答应了,可一个粮仓的米还摆不完一半的棋格子,全部摆满后成了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装米的工作进展神速,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一个无底洞,越来越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数成倍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骇人听闻。最后百姓们终于得救了!通过计算,要把这64格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