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体味豪放派词的特点;2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忧心国事、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3诵读全词并背诵。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借古事抒发忧心国事、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学法指导:诵读,抓住典故体味作者情怀。二、课前预习1.自主填空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我国_时期爱国词人_的作品。_ 是词牌名。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 _,号_。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都致力于抗金御敌,统一中原,是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词人。 其词现存620余首,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有词集_。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创作视野较为广阔,用事较多,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2、附:辛弃疾名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3、补充注释: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三、背景链接这首词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的一首感怀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1205) , 辛弃疾六十六岁时。当时韩侂tu胄zhu执政, 正积极筹划北伐, 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今江苏镇江) 。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 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四、初读作品,了解大意1、读出情感2、理解大意五、再读作品,品味情感(一)析典故,品情怀A孙权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引申为孙权遗迹。“雨打风吹”指历史的风雨,孙权到辛弃疾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荡然无存。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_ 2、“舞榭歌台”指什么? _ 3、表现什么情感与立场? _ B刘裕 刘裕,曾经居住在京口的街市,曾生活在荒僻的小巷,但他却能讨伐桓谦,平定叛乱。刘裕,率领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的丰功伟绩。先灭山东南燕,后灭陕西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乾道元年,辛弃疾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人守备简略。“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辛弃疾建议不被采纳。(1) 出身如何?_ (2) 当年是何时,怎样的场面? _ (3) 联系背景,说说词人对他的感情?_ C刘义隆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1) 为何会失败?_ (2) 暗指当时什么事? _ (3) 写这个历史人物的目的?(希望当局采取什么政策?) _ _ D拓跋焘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至写这首词时,恰好四十三年。南归前,他正在烽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敌战争,因此这样说。“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王玄漠后,追击到瓜步山(江苏南京境内),在山上修建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神鸦社鼓,“神鸦”这里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祭神所鸣奏的鼓乐。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1)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场面?_(2) 、“烽火扬州路”指什么? _ (3)、二者对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_ _ E廉颇 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1)“凭谁问,-?”的“凭”如何理解?_(2)作者与廉颇处境是否相似? (3)下面我们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结尾它所蕴含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二)展示成果(三)小结典故,总结情感所谓用典,就是引_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用典的好处在于_。恰当地用典,可使文章_。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例如:锦瑟引用了蓝田玉烟、鲛人泣泪的典故,是为了表达一种迷惘凄清的心理处境,也为诗歌增添了文采。马嵬用卢家莫愁的典故,玄宗贵为天子,却得不到平民般的幸福,讽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