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案例大班区域活动.doc_第1页
银行案例大班区域活动.doc_第2页
银行案例大班区域活动.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发生的区域:银行案例发生的年龄班:中班“原来,银行还可以这么玩”镜头回放(一):来自顾客的“投诉”角色游戏开始了,阳阳戴上了工作牌,来到了“中国银行”开始上班了。一开始,来取钱的还真不少!瞧,抱着娃娃的妈妈来了,买菜的人来了,超市的收银员也来了,小小的银行前站满了人。“我取5元”“我拿3块”只见阳阳一个一个认真地接待着。后面的孩子显得有些不耐烦了,一个劲地说“快点儿、快点呀!”“怎么这么慢啊?”站在队伍最后的冯超很不乐意了,大声地说:“你的速度慢死了,你们的经理呢?我要投诉!”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孩子也附和了“对啊,我们也要投诉。”阳阳显得有些着急,只见他抓抓头,好像在想办法。阳阳环顾了一下,好像是在找谁,只见他走到娃娃家,对胡伟林说着什么,开始时,胡伟林好像不答应,可最后,胡伟林还是离开了娃娃家,跟他一起来到了银行。老师也趁机撤退了。镜头回放(二):银行没人玩过了10分钟,阳阳他忽然对老师说:“老师,银行没有人来了,你要不要来取钱啊?”老师顺着他的声音望去:的确,现在“银行”的生意冷冷清清,只有胡伟林一个人坐在那里胡乱地写着什么,一边还不时地朝娃娃家、菜场观望着,一副心急的样子。正在这时,孙立刚巧从银行走过,老师灵机一动,便叫住了他:对不起,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什么事啊?”“我有急事,来不及去银行取钱了,你能帮我取吗?”“可以啊”他爽快地答应了。见银行又有了顾客,老师便离开了。但是,没想到老师刚转身,孙立也借口“溜之大吉”了。看着离去的孙立,阳阳撅着小嘴一脸不开心,只听见郁闷的阳阳说道:“老师,我们也不想玩银行了!”镜头回放(三)银行又热闹起来了看见他们着急的表情,老师就问:“刚刚不是很忙吗?”“是啊,可他们取了钱,就不来了”“那么你想想,怎样让他们常来银行呢?”于是,老师带他来到了对面的超市,指着他们的广告牌对他说:“阳阳,你看,为什么他们的生意那么好啊?”他想了想说:“因为他们现在搞活动了,买一送一。” “对啊,那我们也可以举行一些活动啊?例如:存钱送小礼物等优惠活动”。有了老师的小小指点,聪明的阳阳马上就动起了脑筋说“有了,不过,你也要帮忙啊”。于是,他们忙开了。找来纸和笔,开始画画,老师帮忙写字,没一会银行门口出了一张广告,广告内容为“存钱抽奖活动,一等奖为:送虎娃一个”。接着,他们两个在银行门前大声的吆喝起来,只要有人走过,阳阳看见了,就赶紧走过去向他介绍新推出的业务“快来看,我们举行抽奖了,只要你存钱,就可以摸奖,头等奖是虎娃一个,今年是虎年嘛,碰个好运气。”这下,银行的人气又旺起来了。案例分析:幼儿游戏的拓展不是无止境的,从开始到最后结束大致会有以下三个走向,即自然消退、自然缩减和自然转化。从“银行”游戏无人问津,到“抽奖活动”的忙碌,可见幼儿游戏需要教师不断加以推动、调整和完善。分析上述游戏情节,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一、 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幼儿玩游戏的喜爱程度取决于他们的生活,受生活经验的制约。因为银行在幼儿的生活中,接触不是很多,有关银行的经验少之又少,所以,爱玩“银行”游戏的人不是很多。我们认为,要解决问题,最好的老师还是生活,所以,在游戏初期,我们就带幼儿走进银行,与银行“零距离”接触,让他们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一切。虽然通过上学期的游戏,孩子们已经熟悉了银行游戏的一般流程,但是中班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也还是很容易转移,当他们对这个游戏的内容不敢兴趣时,教师就要考虑如何进行调整。通过观察,我发现阳阳是个很有注意、很有坚持性的孩子,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游戏时,他也能认真扮演角色,因此,我并没有在游戏一出现问题时就随意地撤换或告诉他该怎么做,而是利用增添游戏情节等方式,推动阳阳的游戏水平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二、 游戏需要的拓展空间幼儿的角色游戏是一个缩小的社会,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自然对于幼儿游戏而言,同样不能“老生常谈”“故伎重演”。在这个案例中,游戏衍生出的“抽奖”、“上门服务”,显然是幼儿自身生活经验的真实体现。因为他们在生活中,也会常常碰到抽奖等活动。因此,在游戏中,我们提倡幼儿的自主,但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就此停止,适时、恰到好处的介入十分必要。当阳阳向老师发出求助的信号时,老师的介入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好的为幼儿拓宽游戏空间,让幼儿在更多自由的选择中丰富和拓展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指导策略:一、 关注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关注是回应幼儿游戏的关键。它强调教师要注重观察,关注幼儿游戏活动的进程,并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材料、创设环境,以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与游戏发展需要。“多给孩子一点自由空间”,这是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么,怎么来给?重点应落实在:关注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水平。教师在活动中要仔细观察并深入分析幼儿的行为,真正了解并正确判断幼儿行为背后的经验支撑点。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始终关注着阳阳,当阳阳出现困难时,能根据阳阳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潜能做出不同的判断,给予不同的帮助。由此可见,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与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分不开的,如:一开始,当银行出现忙碌的状况时,老师没有直接干预,而是等着孩子来安排,等情况好转及时撤退,当没有人玩时,老师也只是在一旁以角色的身份进行协调,直至阳阳提出不想玩时,才给予直接指导。所以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个孩子,我的眼睛不再紧紧追随那些能力强的孩子,更多时候我会跟着那些不起眼的孩子,我试图在我的观察、倾听中了解每一个孩子。二、 支持追随幼儿,师幼同行作为老师,我们在指导游戏时,要具有随时捕捉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孩子们的游戏及时做出判断,并以关注、认同、赞许、鼓励等方式及时扶持。在游戏中,“抽奖”这种促销手段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了几天,新鲜劲儿过了,他们又会不愿去银行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阳阳和胡伟林对“银行”游戏的热情和自信不断增强,因为他们又有了“新招”:上门服务,外送小礼物、更换奖品,提供了同伴们当前最热门的玩具;银行工作人员轮休上班;打扫卫生、设计新的广告等等。有时,我们会认为孩子游戏水平有限,那是源于对儿童原有水平的预估不足。教师预设了孩子游戏的模式,而孩子却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情况去玩。要注意,游戏不像上课一样有预设的目标,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反映。游戏水平是在原有经验上一步一步慢慢推进的。在教师要学会在孩子有限的水平上帮孩子梳理问题、提升水平、扩展经验。三、 交流捕捉契机,激发参与游戏结束时,我们往往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聊聊游戏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并且就一些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经验。在上述案例中,我用交流讨论和设问质疑来引发孩子思考,我先请阳阳向大家介绍今天是如何招揽顾客的。“我们还可以想想什么办法,让大家来银行呢?”,让幼儿交流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促销方法的了解。另外,还可以用游戏或者儿歌把整个过程串起来,让孩子都讲讲自己的游戏。教师在分享交流时可以选择悄悄渗透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