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西汉初年,秦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后来汉朝“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这种统治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答案:b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无论是汉初的“无为而治”,还是汉武帝时的“外儒内法”都是为了维护统治,加强皇权。2关于汉初“无为”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汉初经济残破、国力较弱的产物b是对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实践c统治者随遇而安,无政治作为d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为特征答案:c解析:“无为”期间统治者并非无政治作为,而是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逐步恢复生产和增强国力的措施。3汉代从“无为”到“有为”思想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a统治者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b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贯彻执行以人为本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无为”到“有为”是统治阶级统治思想的转变,而统治思想转变的实质是维护统治的需要。4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材料体现了()a“天人感应”思想b制天命而用之c阴阳五行学说 d封建等级思想答案:a解析: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作,从材料中“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反映了“天人感应”的主张。5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答案:d6古代中国所信奉的一些神秘数字,在班固的白虎通里均能找到宇宙依据,如“三纲法天地人”“五常法五行”“六纪法六合”。汉代思想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b强化“君权神授”的思想c制造人为的迷信思想d强调社会秩序的合理性答案:d7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对上天非常崇敬,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右图是明清时期皇帝祭祀上天祈求丰收的天坛。这种现象与()a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有关b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思想有关c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有关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关答案:d解析:古代皇帝崇敬上天,筑坛向天祈福,是因为他们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人与天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这体现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故d正确。“天行有常”是荀子的唯物思想,“人法地,地法天”是老子的自然法度思想,“大一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8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与“文化上结束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c董仲舒 d朱熹答案:c解析: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因此说“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故c正确。9下表反映的是汉代儒生出身和非儒生出身的丞相人数对比情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儒生出身111233非儒生出身1124122a.儒学对汉代政治生活影响深刻b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主张c汉代官职为儒家所垄断d汉武帝积极推行“有为”思想答案:a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汉代儒生出身的丞相渐多,非儒生出身的丞相渐少,这表明儒学地位逐渐得到提高。故a正确。b、d不能反映题意。c项说法错误。10董仲舒说:“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这一论述的主要意图是()a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b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c探讨历代王朝兴衰的原因d希望君主实行“仁政”答案:d解析:根据“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以及“无道”就会亡国可知,董仲舒意在告诫统治者要“有道”。a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政权的阶级性质,c不是主要意图。故d正确。1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a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绝对统治地位b汉代及之后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d汉武帝是儒学教育的开创者答案:b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儒学在隋唐时期受到挑战;d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南宋以后教育内容有了变化,增加了“四书”,c项错误。“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说明中国汉代及之后的教育始终是通过传播儒家学说以达到教化的目的的,b符合题意。12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中“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等信息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可以判断材料表述的观点否定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封阙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材料二: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代太学注重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考试在太学有两种作用:一是选才手段,一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管理手段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材料二体现了汉代教育的哪些特点?答案:(1)现象:孔子及儒学的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原因:董仲舒更新儒学体系,提出“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的时代需求;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特点:国家设立专门教育机构: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注重考试,建立专门制度。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祭孔的形式越来越多可知,孔子及儒学的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第二小问结合董仲舒和汉武帝对儒家学说的态度及其采取的举措来回答。第(2)问,归纳材料关键信息回答即可。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答案:(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战国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准入与认证准备流程考核试卷
- 农产品加工过程智能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平台构建考核试卷
- 制鞋业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策略考核试卷
- java自动装箱和拆箱面试题及答案
- 长期合同风险管理策略考核试卷
- 堕落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钱塘国企考试题及答案
- 丹东小学面试题及答案
- java类变量面试题及答案
- 日语配套试题及答案
- AR眼镜的用户界面设计准则-洞察阐释
- 露天矿山水害风险评估标准
- 非计划再次手术知识培训
- 《杭州市电化学储能电站防火设计导则》(试行)2025
- 202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 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课件(完整版)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预习单预习学案
- 工装室内装修设计合同书
- 《饭店点餐英语》课件
- 《隐身复合材料》课件
- DB11-T 1448-20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