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思品课教学提纲第一单元 自尊自信一、 自尊是什么?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他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二、 自尊的表现是什么?容貌的修饰、举止的文雅和行为的后果,塑造好形象,赢得别人的肯定。三、 怎样认识自尊的快乐?为什么要自尊?1、 我们受到他人肯定,得到集体和社会的赞扬时,自尊心得到满足而高兴。2、 自己对自己价值肯定,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3、 对待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重,感受自尊的快乐。4、 个人尊严与国家尊严紧密相连,维护个人尊严的同时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们会感到自豪和快乐。四、 知耻与自尊的关系。正确认识知耻。1、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感到惭愧,并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2、 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会产生沉重的耻辱感,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3、 人无完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化为优点。五、 正确认识虚荣心与自尊。1、 过分的关注自尊,就陷入虚荣的误区。2、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六、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有什么意义?1、 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2、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3、 我们需要把他人的眼睛作为镜子,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来更好的认识自己,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七、 怎样才能赢得尊重? 怎样维护自尊?1、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2、 自尊者豁达,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3、 自尊要适度。4、 要善于尊重他人。八、 怎样对待他人的议论与批评?1、 我们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议论与态度,议论只代表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2、 别人的批评是对事不对人,对待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九、 怎样去尊重他人?1、 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2、 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十、 自信是什么?“我能行”的态度就是自信,自信的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十一、自信、自负与自卑的区别。正确认识自信、自负和自卑的关系。1、 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从而很难成功。2、 自卑的人缺乏应有的自信,不相信自身的潜力,轻视自己看不到能力也不敢尝试,最终也不能成功。3、 自信的人相信自己,“我能行”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追求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十二、为什么要培养自信的品质? 自信的意义是什么?1、 自信是一种信念和力量,是“我能行”的态度。自信是成功之基。2、 自信者乐观、进取与关注,目标明确,注重行动,体验过程,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最快最好的到达胜利的终点。十三、怎样培养自信品质?1、 看到进步与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2、 增强信心与实力,实力是增强信心的最重要支柱。3、 做自信的中国人。十四、怎样增强信心与实力?1、 相信自己行,大胆尝试,回忆成功经历增强信心。2、 多做,力争做成功感受鼓舞。3、 从容应对困难和失败。十五、在对外交往中,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1、 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根基。2、 有民族自信心的人,在国际交往中自觉的展示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亢不卑,落落大方,绝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第二单元 自立 自强一、 正确认识自立?自立是什么?1、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 自立表现在各方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二、 为什么要自立?自立的意义是什么?1、 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家庭和学校中,终究要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2、 自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理解和尊重他人,关爱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自立自强的人。3、 人生需自立,从现在开始,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能在社会中立足。三、 依赖思想的危害。1、 依赖思想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2、 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3、 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四、 怎样学会自立?1、 可以接受他人的帮助,但是我们要管理自己的生活,认识依赖的危害,告别依赖走向自立。2、 独立的生活,明确自己的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学会自主,遇事有主见,自己做决定。3、 自立最基本的就是立足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的投身于社会实践,逐步提高自立能力。五、 自强是什么?自强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六、 自强的表现。自强表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着追求。七、 自强的作用。 自强的意义。 为什么要自强?对个人而言:1、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2、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自强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国家民族而言: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八、 怎样培养自强品质?1、 理想是自强的航标,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有了进取的不竭动力。2、 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3、 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第三单元 挫折与坚强意志一、 正确认识挫折。1、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人生难免有挫折。2、 挫折时人生的一部分,人们正是在不断经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3、 对待挫折,不同态度不同结果。二、 对待挫折的态度有哪些?错误态度:1、面对困难胆怯懦弱的人会很快放弃目标,结果一事无成。2、意志不坚定或容易满足的人,也能拼搏一会儿,但不能坚持到底。正确态度:有坚定信念、意志坚强的人,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善于把困难变成起点,从而获得成功。三、 挫折对人的影响。 挫折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 挫折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产生忧愁、焦虑等消极心理。2、 挫折又有利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3、 坚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在困难挫折面前抖擞精神,发奋努力,最终克服困难,取的成功。四、 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哪些?1、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 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3、 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4、 学会自我疏导。五、 怎样才能战胜挫折?1、 对待挫折要坚定信念意志坚强。2、 战胜挫折要有正确方法。见题四。六、 意志坚强有哪些表现?1、 自觉追求目标,有主见,不怕困难。2、 处事冷静果断。3、 有自制力。胜不骄,败不馁。4、 坚持不懈有毅力。七、 为什么要培养坚强的意志? 坚强意志的作用。1、 坚强意志是人们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2、 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出失败的阴影,形成良好的习惯。成就一番事业都需要坚强的意志。八、 怎样培养坚强的意志? 1、 磨练坚强的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2、 磨练坚强的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3、 磨练坚强的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第四单元 法律与无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一、 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点。 法律是什么?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3、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二、 正确认识法律。1、“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3、我国法律的性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4、法律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三、法律的主要作用? 为什么要遵守法律?1、我国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2、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3、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四、学习了法律的相关知识,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青少年应树立怎样的法律意识?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赢树立的价值标准。五、违法行为是什么?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六、违法行为的分类。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型违法大类别较轻行政管理法规行政制裁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较轻民事法规民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严重刑法刑罚处罚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七、一般违法行为的特征。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违反了除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对社会的危害比较小,也应承担行政或民事的法律责任。九、 刑法的含义与作用。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十、 犯罪具有的基本特征。1、 犯罪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2、 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犯罪的法律标志。3、 犯罪是应收刑罚处罚的行为。十一、刑罚的含义与种类。1、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手段。2、 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刑。3、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4、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十二、犯罪有什么危害?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严重危害,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十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1、 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行为开始的,有不良行为的,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就可能导致违法犯罪。2、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观点是错误的。3、 启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十四、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学习了法律与犯罪的相关知识,你得到什么启示。1、 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2、 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3、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十五、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的保护?1、 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 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都不够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3、 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还存在有损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十六、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十七、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四道保护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十七、四项保护的含义及责任。1、 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抚养和教育义务,尊重他们的受教育权利。2、 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按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保障教育与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3、 社会保护,要求全社会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责任:社会文化保护,劳动保护、受教育、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保护。4、 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十八、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十九、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手段方法)有哪些?1、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寻求帮助,通过调节保障公民权益。2、 诉讼手段,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可以使用诉讼手段,勇敢的到人民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二十、诉讼有哪些类型?1、 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