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我国首台130th高温高压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doc_第1页
新闻稿我国首台130th高温高压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doc_第2页
新闻稿我国首台130th高温高压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稿1. 我国首台130t/h高温高压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试运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与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世界各国在不断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解决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发新的能源。其中,生物质燃料因其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经济性和对温室效应的零影响性,受到世界广泛重视。利用农林废弃物进行直燃发电的水冷振动炉排锅炉技术在国外已较为成熟,但在国产化过程中难于适应我国燃料的多元性和粗放式燃料收集、制备及运行管理,存在锅炉受热面结焦、积灰和腐蚀等严重问题。针对该问题,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积极合作,共同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从2005年开始,双方开始进行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工作,经过大量的调研、考查、实验、分析、计算、研究工作,于2009年向市场推出了我国首台130t/h高温高压(540、9.8MPa)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落户于河北省馆陶生物质热电厂。该项目列入全国生物质热电厂中科院示范项目,由河北新能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模为224MW单抽凝汽式机组,配备两台130t/h高温高压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该产品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制造、安装,已于2011年10月份开始进入整机运行调试阶段。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开发的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秉承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环保优势,并通过炉室内置屏式冷却器技术成功解决了生物质锅炉普遍存在的高温腐蚀、物料结团、结焦、积灰等痼疾,可以直接燃烧粮食秸秆、棉秆、果木枝条等生物质燃料,实现饲炉燃料多样性。锅炉蒸汽参数过高使受热面壁温升高,导致物料结团、受热面积灰,从而引起严重氯腐蚀,这是生物质燃料锅炉向高参数发展的瓶颈难题。因此,我国首台130t/h高温高压生物质直燃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整机调试运行,将为我国生物质燃料锅炉向高参数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通过系统工艺完善和技术升级,将为生物质电站锅炉国产化开启成功之门,对我国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里程碑式历史意义!2. 我国首台下水污泥干焚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始调试运行下水污泥是指在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初沉池污泥和二沉池污泥,其产量(含水80%)约为污水处理量的千分之一,按当前我国污水处理规模估算,每天下水污泥产量约为10万吨,数量十分惊人。下水污泥具有以下特点: 含水率高,一般质量含量可达75%99%,平均含水率为80%; 含有氮、磷、钾和多种利于作物生长的微量元素; 含有大量有机物,易腐烂变质滋生细菌; 含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等致病物质; 含有铜、锌、铬、铅等重金属; 含有多氯联苯、二噁英等难降解有毒有害物质。下水污泥传统处理方式采用填埋或者堆肥,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处置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污水治理力度的加强,污水处理厂大量建设,随之产生的下水污泥的处理问题成为棘手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焚烧处理可以实现下水污泥的减量化和无害化,但是由于下水污泥含水率较高,实现焚烧处理十分困难,且极易造成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加大,产生新的环境问题。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从2007年开始致力于该领域的技术研究,联合开发的“下水污泥干焚一体化流化床锅炉”首个示范项目落户于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泥处理量为100t/d。下水污泥干化焚化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接收系统、贮存及给料系统、干化系统、焚化系统、余热回收及热源补充系统、烟气处理系统、臭气收集及处理系统、导热油补充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电气及自控等系统,实现设备集成一体化。该项目目前已通过当地特检部门验收,正在进行系统综合运行调试工作。该项目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将下水污泥的干化和焚化技术有机整合,以导热油和物料灰为循环热媒,利用污泥燃烧释热实现下水污泥干化焚化处理一体化,科学地解决了下水污泥难于焚烧和环境二次污染的难题。该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实现下水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大大简化系统结构,节省投资运行成本;基本实现污泥处理热量自给,减少辅助热源生产投入;以导热油为热载体,热力系统简单,温度高,压力低,安全可靠;通过流化床循环灰量调节,可有效控制污泥干化、焚烧过程;实现污泥“减量、减容”和“无害化、资源化”,综合污染物得以有效控制,燃烧产物达标排放。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的 100t/d下水污泥干焚一体化示范项目的调试运行,对我国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相关设备国产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下水污泥处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3.鞍钢西区烧结环冷机余热发电项目通过验收钢铁联合企业长流程工艺中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冶金工序总能耗的1012%,而其排放的余热约占其能耗的49%。在烧结矿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烧结矿由鼓风式环冷机冷却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温度为250400的低温烟气,其蕴含热量大约为烧结矿热耗量的30%左右。回收该热量,可以大幅提高烧结矿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降低工序消耗,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减少烟尘排放,节能环保,一举两得。因此,高效回收和利用烧结矿冷却过程中排放的低温烟气余热越来越引起钢铁企业的关注。鞍山钢铁集团是我国钢铁界骨干企业,其西区烧结厂建有两套328m2烧结机生产线,配套两台396 m2环冷式鼓风冷却机。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利用企业自主研发的低温烟气余热锅炉发电技术,与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为该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建设两炉一机式20MW烧结环冷机余热电站项目,该项目经过一年时间的生产建设,目前已通过验收,正式生产运行。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开发的“烧结-环冷余热锅炉”是以铁矿石冶炼的烧结工序和环冷机冷料工序产生的废气为热源的余热电站锅炉,立式布置,采用螺旋翅片管高效换热元件,组装出厂,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单压、双压系统等多种形式,具有占地空间小、热工稳定、热效率高、防磨、防腐、自清灰效果好、连续运行周期长等特点。通过运行检验,鞍钢西区328m2烧结机环冷余热电站机组的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其中发电负荷达到1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