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的管理和保藏.ppt_第1页
菌种的管理和保藏.ppt_第2页
菌种的管理和保藏.ppt_第3页
菌种的管理和保藏.ppt_第4页
菌种的管理和保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菌种保藏的重要性 菌种保藏是微生物检验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技术科学保藏和管理关系到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菌种的 2015版指导原则 原则 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 或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商业派生菌株 使用菌种来源 菌种编号2015版CMCC 中国医学菌种保藏中心CMCC F 真菌CMCC B 细菌协调案ATCC美国标准菌种收藏中心NCIMB英国食品工业与海洋菌种保藏中心NBRC日本技术评价研究所生物资源中心CIP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 菌种保藏的中心任务 广泛收集 选择最适宜的保藏方法 保持菌种的生物学特性 常用菌种的保藏 菌种保藏的原则根据微生物菌种的生理 生化特性 尽量降低微生物细胞的代谢强度 处于休眠状态 以减低菌种的变异率 常用菌种的保藏 2015指导原则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 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 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 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冷冻保藏 在低温下保藏 一般在低于 30 或 70 是有效的长期储藏方法 冻干法保藏 是一种长期保藏菌种的方法法 冷藏 在2 8 保藏 是短期储藏方法 菌种的保藏 低温 干燥 缺氧 缺乏营养等环境条件都可以抑制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繁殖 因此低温 干燥和真空是菌种保藏的重要手段 菌种的保藏 工作菌株不可代替标准菌株 标准菌株的商业衍生物仅可用作工作菌株 标准储备菌株可用于制备每月或每周一次转种的工作菌株 冷冻菌株一旦解冻转种制备工作菌株后 不得重新冷冻或再次使用 菌种的保藏 不同的微生物 应根据其生物特征来选择最适宜的保藏方法 挑选特征典型的纯菌菌落 确定保藏的合适菌体形态 选择最适宜的方法保藏 定期检查 菌种的保藏 琼脂斜面低温保藏法 液体冷冻保藏法 制备方法1 蛋白胨 甘油 灭菌 接种 培养18 24小时 保存条件 80 可保存数年 菌种的传代和使用 工作菌种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 1代是指将活的培养物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 任何亚培养的形式均被认为是转种或传代一次 基本操作技术 细菌的接种 分离和培养接种 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接种到培养基上的一种操作技术 接种 斜面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平板培养基 分离技术 将细菌分离成单个细胞 使其独立分裂繁殖形成单个菌落的操作技术 方法平板划线 分段划线 连续划线涂布分离法倾注分离法等 培养 接种后的培养基 根据不同微生物生长条件的要求 培养基放在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中温度 湿度 氧气等 使其生长繁殖的过程 需气菌培养法 厌氧培养法嗜温性微生物 15 45 嗜热性微生物 45 以上 嗜冷性微生物 15 以下 培养后微生物的生长判断固体培养基有菌落生长或沿穿刺线扩散生长 液体培养基浑浊 菌膜 沉淀等 菌种的传代和使用 冻干菌种 0代 增菌培养苏醒 1代 增菌培养复壮 2代 分装冷冻保存 斜面培养基划线传代 3代 使用 分装冷冻保存 斜面培养基划线传代 4代 使用 分装冷冻保存 斜面培养基划线传代 5代 使用 分装冷冻保存 斜面培养物1 3环 适宜液体培养基5 10ml 培养18 24h取适当量 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后比浊 或预实验 按比浊结果或预实验将菌液稀释到相应倍数 平板计数 取上述稀释液1ml加入平皿中加入规定培养基 培养 点计菌落数 实验 阳性对照平板计数也可和试验同时进行 菌液的制备和使用 菌液制备用培养基 2015修订内容 菌液制备用培养基 2015修订内容 菌液制备用稀释液 2015修定内容 菌液贮存 2015修定内容 修订前修订后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 应在2小时内使用 若保存在2 8 可在24小时内使用 稳定的黑曲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 8 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菌种的鉴定与复壮 菌种的衰退由自发突变的作用而引起某些优良特性变弱或消失的现象 控制菌种的衰退方法 控制传代次数降低突变几率 采用良好的传代保藏方法 创造适宜的培养条件 用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传代 采用有效的保藏方法定期检查 菌种的复壮采用分离纯化的方法 形态特征 生理生化特征 代谢产物 血清学等一系列试验鉴定 证明复壮后的菌种与原种完全一致 菌种的鉴定与复壮 微生物鉴定系统是基于不同的分析方法 其局限性与方法和数据库的局限性有关 微生物鉴定需通过已建立的标准微生物如模式菌株的特征 基因型和 或表型 相匹配来完成 否则将得不到鉴定的结果 明确鉴定系统局限性和需要的鉴定水平 属 种 型 菌种的鉴定 鉴定方法传统方法增菌 分离 纯菌 确认试验 菌落形态 革兰染色 显微镜下菌体形态 生化特性及血清学检查 依据伯杰士细菌鉴定手册重要的生化试验氧化酶试验革兰氏阴性菌 非发酵的棒状细菌 肠道菌 过氧化氢酶试验葡萄球菌 链球菌 凝固酶试验 葡萄球菌可能为致病菌以上信息对大部分类型的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的调查及日常分析 已可提供足够的信息 2015版 指导原则 菌种的鉴定 纯菌的分离微生物的表型表型微生物鉴定通过长时间培养对微生物细胞的恢复 增殖是有限的 如有些环境中的微生物在普通微生物增殖培养基不能恢复 此外 分离出的受损的培养物可能不能完整表达其表型属性 基因型微生物鉴定 菌种的鉴定 微生物分类中使用的表型特征分类特征培养物菌落形态学 菌落颜色 形状 大小和产色素形态学细胞形态学 细胞大小 细胞形状 鞭毛类型 内容物 革兰氏染色 芽孢和抗酸染色 孢子形成模式生理学氧气耐受性 pH范围 最适温度和范围 耐盐性生化反应碳源的利用 碳水化合物的氧化或发酵 酶的模式抑制性胆盐耐受性 抗生素敏感性 染料耐受性血清学凝集反应 荧光抗体化学分类脂肪酸构成 微生物毒素 全细胞组分生态学微生物来源 菌种的鉴定 保藏环境冷藏或冷冻保存 专用的冰箱 上锁 专人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