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4 1 期 2 0 11年9 月 外语电化教学 C A FL E N o 14 1 S e p 2 0 11 版权所有文贵自 负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 一以5红楼梦6乔利译本 中母系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严截丹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大连11602 6 摘要 本文尝试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对 5红楼梦 6中英文语料库中前五十六回出现的所有母 系亲属称谓语及其英译进行穷尽性研究 进而探讨译者的翻译策略及其选择该种策略的社会历史原因 研究基于5红楼梦6乔利译本 并以霍可思译本作参照 研究发现 译者的翻译策略有其独有的特点 而 这种选择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关键词 5红楼梦 6 翻译策略 语料库 母系亲属称谓语 中图分类号 H319 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 0 1一 795 5 2011 05 旧 65刁 X 6 在中国小说史上 5 红楼梦6 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陈维昭 20 0 5 1 它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研究价值毋庸置疑 小说中 人物众多 亲属关系错综复杂 人物之间称谓语的使用基本上 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亲属称谓的全貌 很有代表性 因此 5 红楼梦6中的亲属称谓语及其英译同样具有研究价值 目 前 学术界对乔译本的研究极少 5 红楼梦6 称谓语英译 研究的对象多集中在杨宪益和霍可思 Da v i d Hawkes 两个全译 本上 且多是从翻译规范与技巧方面的杂谈 漫谈 穷尽性研究 难得一见 鉴于此 笔者尝试对5 红楼梦6中英文语料库中前五 十六回出现的所有母系亲属称谓语进行穷尽性研究 进而探讨 译者的翻译策略及其选择该种策略的社会历史原因 研究基 于乔利 H Ben c r a f tJ o l y 译本 以下简称 乔译 并以霍可思 译本 以下简称 霍译 作参照 汉语亲属称谓语一般可分为父系 母系 夫系 妻系四个系 统 田惠刚 19 9 7 3 9 其中 父系和母 系亲属称谓语的内容 丰富 最为重要 5红楼梦6 一书中的亲属称谓语很明显地分为 上述四个系统 笔者根据5 红楼梦6的人物关系及书中称谓 共 整理出亲属称谓语 56 8 个 本文仅以母系亲属称谓语为例进行 分析 之所以选择母系亲属称谓语 一是其在称谓系统中的地 位十分重要 二是 5 红楼梦 6描绘的是女性世界 因此母系亲属称 谓语在书中出现频率高且具有代表性 三是限于篇幅 其他类别 的亲属称谓语将另行撰文阐述 本文旨在围绕 5 红楼梦6中母系亲属称谓语及其英译探讨 以下两个问题 与霍译本相比 乔译本在对母系亲属称谓语 的翻译上是否存在其独有的特点 如果有 这些特点是否是 译者所在时代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影响的结果 1语料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语料来自5 红楼梦6 一百二十回原文文本 乔利的五 十六回译本和霍克斯的一百二十回译本 乔译为主要分析对 象 被视为本方词汇文本 霍译则作为参照方词汇文本 为了 方便比较两个版本 本文只对前五十六回进行语料检索和数据 提取 方法如下 第一 对选定的两个5 红楼梦6中文版本 即人文版和双清 版 进行校勘并编写校勘表 将校勘表中涉及称谓语之处标出 备查 第二 以5 红楼梦6 人文版为中文原本 将前五十六回中出 现的母系亲属称谓语全部找出 然后将乔译和霍译 中与之对照 的译文找出 对全部母系亲属称谓语及其英译进行词频统计 然后把每一词条中英文对照制成表格 作者简介 严截丹 女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 译者风格 翻译理论与实践 收稿 日期 20 1 1峨 场2 0 1 8 9 2年到1 8 9 3 年间出现的第一个较为系统的5红楼梦6英文节译本 书名为月 山 堵肠 材 云 咭 o r 0 比 陇 o f h e Red C彻 叨加r 该译本完整地翻译了原著前五十 六回的内容 英国汉学家 D a v i d H a w ke s 与 J O卜 n M i 司 F Or d 翁婿的全译本 书名为 0记St o叮o f 人 S勿 配 19 7 3 年至 195 0 年 Ha w ke s 翻译前八十回 198 2 年至 1 98 6 年 M i n f o 司翻译 了后 四十 回 中文版本分别是霍译底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6 4 年第 3 版 197 9 年 1 印的四卷本 红楼梦 以下简称 人文版 0 和乔译底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 X抖年 1 版 1 印的 5双清仙馆本 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6王希廉评本 以下简称 双清版 65 严改丹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 以5 红楼梦6乔利译本中 母系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表15红楼梦6母系亲属称谓语中英对照表 序号频次 称谓语 首次出现的 回数 所在页数 乔译 霍译 m ot h er n1Oth e r m o h er you a u n口aun t H su e份 M 玲 H sueh m ot h er her Pa r ent un ele elder u nel以m a l em al u nele 户 ld 户 二 t m 月 t 尸 r n a lunele m at e r n a l a u n t m y m ater n a laun 9 a u n t 脚记m ot h er C O U S ln m ot h er m o ther g o d m o t h er m a x n m a m o t h e r you m um aun 口M r sX ue aun t ie aun t X ue wido wJi可m ot her old M r sYo可m anll lla unel e W a n 盯扣u r m ot h er s bn2 dl er unel e unel e Zheng au n tW al l g aun以aunt i e W a n 9 yo u r m ot her gralldm ot h er C O U Sln m y b n 0he r u n e l e m a t er n a lun ele 功川h er s 515比r au nr m ot h er 下卜加n n n 曰沙 功1 9 卜8 珍沼抢8 6 5 4 5 3 2 2 1 2 3 4 5 6 7 l0 ll 13 14 母 51 6 37 娘3乃6 妈7 8 5 姨妈8 l 图 母亲2 6 乃0 9 舅舅 3 4 D 舅母 3 3 1 外祖母3 2 6 表兄 3 3 4 姨父 4 礴 9 姨母 3 川2 娘亲 5 6 3 寡母 4 4 8 母舅 4 49 亲母 3 2 6 表兄弟 28 333 舅5 6 3 老娘 11 130 两姨姐妹20 23 7 外祖 3 2 7 两姨姐姐 19 22 0 w idow e dm 0lher U nel e Ji口U nele Unele Zh e ng a un 9 A un ti e W a ng m other w idow ed m ot h er 巧 16 m a t en la lun ele m o t her o fyo ur o w n U nele U n el e W a n g m ot h er C O U Sln kinshiP 18 19 eo u si n son m y m o山e r s side 孚alldm ot h er eou sin on m ot h er s side gran dm o t her m ot h er s s1s1er s ehild 加2 l 第三 对乔译和霍译在该类别中的处理进行对比分析 找 出异同 第四 将乔译本还原至其所产生的译语社会背景之中 即 1 9 世纪末的英国 从 1 9 世纪的时代背景 中英两国的关系等 方面进行描述分析 探讨译者翻译行为的起因 进而探究影响 译本的社会和历史因素 从社会与历史现象的角度 对译本的 特点作出解释 吟吟 毅毅 州州如而咖j 赚赚油如如祠祠 众众沪杯 砷砷呻种 月月 图1母系亲属称谓语乔译基本数据 2母系亲属称谓语数据统计与比较 母系亲属称谓语是第二大的亲属称谓系列 可以分为三个 相互平行的板块 我0和表兄弟姊妹 母亲和母之兄弟姊 妹 外祖父和外曾祖父 田惠刚 1 9 9 7 4 2 笔者以5 红楼梦6人文版为中文原本 将前五十六回中出现 的母系亲属称谓语全部找出 然后将乔译和霍译中与之对照的 译文找出 对全部称谓语进行词频统计 然后把每一词条中英 文对照制成表格 按词频降序排列 见表1 如表1所示 5 红楼梦6前五十六回中共整理出母系亲属称 谓语 2 1条 全面覆盖了母系亲属称谓语中的三个相互平行板 块关系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乔译和霍译的处理 首先 笔者根据表 1 所列之内容 分别将乔译和霍译的用 词转换为 t x t 文本 然后使用 Co n c o 记a n ce 3 0 以下简称 C o n 3 0 软件对两个文本进行统计并相互参照对比 两个译本的基本用词情况如下 见图l 和图2 从母系亲属称谓语的总词数和词的类别数来看 霍译都超 6 6 图2母系亲属称谓语霍译基本数据 原书中多次出现的称谓语词条 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归属于不 同的亲属称谓类别 如 姐姐0一词 在用于对嫡亲 旁亲中比自己年长 的女性称谓时 如宝玉称谓元春 应归为父系亲属称谓类别 在用于主 子对 丫 矍的称谓时 如黛玉称谓袭人 则可归为亲属称谓语称非亲属的 使用类别 即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类别 鉴于此种情况 为避免同一词 条在不同类别中反复出现 本表以每条称谓语首次出现的语境作为划 分其类别的依据 具体操作方法可参见肖维青 自建语料库与翻译批评 0 5外语 研究 6 20 0 5 年第 4 期 6 2 巧5 严截丹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 以5红楼梦6乔利译本中母系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过了乔译 说明霍译在选词上更为灵活多样 以对 母亲0的称 谓语为例 原文中出现了8 种不同的表达 霍译和乔译中分别 使用了下列词语 图 3 霍译共用了8 个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乔译则只用了 5个 其 中两位译者都使用的词汇有 咖山 er 0 yo u 0和 w i dowed mot h er0 m ot h er0在含义和语体上与 母 和 母亲 相对应 多用于比较正式的书面语体 如 原文 这贷玉尝听得母亲说 他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 第三回26 霍译 She had o f t en hea r dhermot hers叮tha t herGr and m ot her Ji a s home w a snotl i ke ot herPeoP l e 5houses 乔译 U n T a i一 y柱ha do f t en hea r dher morher r e eounr how di f f e r e nt was h e r g r andm ot her s house f r o m tha to f ot h er Pe o Ple s w i do w e d m other 与汉语原文中的 寡母 0相对应 而第二 人称代词 yo u 0与中文里的 你 0则不完全相同 在 下对上 卑 对尊 幼对长 0的语境下 称呼对方并不使用 你0 在称呼母亲 时 特别在贾府这样一个礼教森严的家庭中 是断不能用 你0 的 而是以官称 老太太 0 太太 0或是语体正式的 母亲 0代 之 即使是小厮丫头们在与自己的母亲对话时也要避免使用 第二人称 但是英语中的 yo u 0在使用中并不存在这种约束 第二人称就是用于 称呼对方 曾经还用于表示尊重 0 所以 就有了下面的译例 l 原文 他女孩儿说 妈 一向身上好 我在家里等了 这半日 妈竟不去 什么事情这么忙的不回家 我等烦了 自己 先到T 老太太跟前请 T 安 了 这会子请太太的安去 妈还有什 么不了的差事 手里是什么东西 0 第七回85 霍译 Ho whave 0 u been keepi ng M other I ve been w a l ting a tyour Plaee f o r h ot i r sf o r you to eom e ba c k W ha t 5 been keepi n g 0 u a l l t h i s ti m e I 即t ti r e d o fw a i t ing 1 t h ought l d 即 a nd say hul lo to H er o l d L a dyship a n d n o w 1 wa s just on 卿 way t o see H er 肠 dysh i P H a v e 0 u sti ll not f i n i sh e d then W h a t 5 t h at 0 u ve 即t i n your h and 乔 译 H a v e you b e en w el l of l a t e m ot her 0 a s ked her da n g h ter I ve been wa i ti ng f o r ever 50 l ong a t hom e but 0 u never eom e out W ha t 5 t h er e50 pr e ssi n g t h a th a sPr e vented0 u 加 mr e t u 而 ng hom e I w a i t ed ti l l 1 w a st i 耐 朋d t h en w en t on a l l a l one a n d p a i d 哪r e sp eets t o our venera b le lady I mnow on 叫 w ay toinq uir eab o u t o u rla d yW a n g W ha ter r andha v en t 0 u deli ver e d as yet m a and w hat 1 5 i t0 u r eholding 0 2 原文 宝玉道 这些药都是不中用的 太太给我三百 六十两银子 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 0 第二十八回32 9 霍译 None o f those t h i ngs a r ea n y 即 od sai d Bao一 yu Y o u g ive me r hr e e hund r e d a n d si xt y t a e l s ofsi l ver and l 11ma k e up som e p i l ls f o r C ousi n U n 乔译 All t hese dr u 邵 0 expost ul a ted P a O一 yu a r eO f no ear thly use W er e you m o t her t o g ive methr e ehundr e d a n d si xt y t aels I 11 eoneo c t a sup pl y of pil ls f o r m y eou si n 0 例 1是贾府中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和她女儿的一段对 话 周瑞家的母女是封建社会下层阶级的代表 母女间谈话并 无太多礼节礼数的约束 二人言谈随意 但女孩儿对母亲也没 有以 你 0相称 可见在中国的封建社会 长幼有序的观念根深 蒂固 无论是社会的上层还是底层 人们都自觉地遵守这一规 则 霍译和乔译对此的处理颇为相似 只对首次出现的 妈 0进 行了翻译 即 m ot he r 0 后面的几处 妈0都依照英文的语言习 惯相应地译为 yo u 0 虽然这样的处理与源语社会的文化习惯 略有出入 但是语境风格还是相符的 例2 是宝玉与母亲王夫 人的对话 贾府作为显赫权贵的社会上层的代表 是一个礼数 尊卑等级严格的贵族府邸 子女在父母面前也要恭肃严整 洛 守礼数 即便身为幼子的宝玉在母亲面前可以偶尔撒娇 但在 称呼上却是丝毫不能含糊 一定要使用官称 太太0 母子间对 话也不能像府中下人那样随意 两位译者对此的处理不尽相 同 霍译仍然将官称的 太太0译为 yo u 0 沿袭例1 中的语言 风格 体现了母子间对话的亲昵随意 而乔译处理得颇为谨 慎 不仅使用了比较正式的 m o t h e r 0 还使用了表达 客气 委 婉0的虚拟语气 wer e t 0的形式 体现出了权贵子弟在母亲面 前毕恭毕敬的语气 应该说 乔译在此处的处理更贴近原文的 时代特点和语境 霍译中的第二人称以及祈使句的使用都更像 是现代母子间的对话 没有体现出源语社会的特点 而且 例 l 和例 2 原文中迥然相异的语言风格在霍译的译文中并没有体 现出来 这与两位译者本身所处的时代也有一定关系 霍译作 为相隔近一百年后的又一个译本 语言风格和称谓的使用上也 更偏于现代 除了上述在两个译本中均出现的三个词汇外 乔译还使用 了 he pa r e nt0和 mother o f youro w n0 可以说 乔译的选词比 较单一 5 个表达方式基本是以 mo t he r 0为基础词 还有一个 pa r e n t 0 对应汉语 中 母0 母亲 0的含义和语体特征 原文 中出现的8 种不同的 母亲0的表达方式 有面称 叙称 有书面 语 口语 还有昵称和俗称等等 是乔译中的 m o t he r 0一词无法 体现的 霍译中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多样化的特征 在 翻译诸如 娘0 妈0这种口语化特征明显的称谓语时 霍译使 用了 m a m m a 和 m um 0 As s in la r used i n a d dr e ss ing one 娜r s o n or t h i ng or ig a sa m a r ko f 二 s拌et l at er gen 牛津英语大词典6O刘 r ol d Eng l i s h Di et i on呵 以 下简称为 OED 严截丹 基于 语料库的 译者翻译策略研究 以5 红楼梦6乔利译本中 母系 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m a m m 0和 m t n n0在现代英语中都是非常口语化的词语 多用于孩童对母亲的称呼 与汉语中的 妈0和 娘 0在语义和 语体风格上都是基本相同的 其实 a 一词在乔译中也 出现过多次 对应原文中的 妈妈 0 由于该词在文中首次出现 是称呼奶母 所以被归人亲属词称呼非亲属的类别 而没有出 现在母系亲属称谓词的统计中 在翻译 妈妈 0时 不论该词是用于称呼 母亲 0还是 奶 母 0 两位译者都使用了 m 0 根据 OED ma m ma 0一词 主要用于口 语 在 1 8 世纪多局限于上层社会中对母亲的称呼 无论是孩童还是成年男女均可使用 到 1 9 世纪 该词渐为中下 层阶级的人们使用 往往是 有教养 文雅 0的一种表现 后来 渐渐成为一种过时的称呼 另外 该词也可用于表达对被称呼 人的尊敬 看下面一例 原文 贾 政笑 道 到底是老太太 一猜就是o 第 二十二回姗 霍译 Br a v o M a m m a 凡g h tf ir stt ime s山 d Ji a Zheng 通过上述几例可以看出 霍译中使用 ma m ma 0表达 母 亲0的语境有 薛蟠 宝钗称呼薛姨妈 妈妈 0 丫握晴雯 叫 娘 0 贾政称呼贾母 老太太 0 而乔译中使用 a 0 表达 母亲0的语境就是薛蟠 宝钗称呼薛姨妈为 妈妈 0时 可见 乔译在使用 m a 时只限于上层社会 而霍译中的使 用则没有社会阶层的限制 两位译者在使用该词时考虑更多 的是其口语化的特征以及其发音与汉语 妈妈0的相近 霍译有时也用 称谓 人名0的形式代替 母亲0的称谓 如 l 原文 说起话儿来 金荣的母亲偏提起昨日贾家学房 里的事 第 回119 霍译 In the eo o f eonver s a ti on w i 面w J i n so o n 即ton t o t he sub j e c tO f yest er d ay s 翻 F a i rin t h e s c ho o l m 乔 译 饥 il eenga g e di naehat ChinJung s m o ther a c ei dent a l l y br o a che dt he sub j eeto f t h e a ff air whi eh ha d t r a nspi r e d i n t h e seho o l 一 r o om O fthe C h i a m a n si o non t h e Pr e v i ous da y 2 原文 于是尤氏请了王夫人邢夫人并他母亲都过会芳 园去了 第 一回130 霍译 T h er e up o n Yo u 一 shii nvi t e d肠dy W a n g U dy 兀ng a n d old M Y o u t o a c eom Pa n y her t ot h e A l l一 seents G a r den 乔译 Mr s Yu f or t h w i t h i n v it e dm e sdame s W a n g a n d H S i n g a s wel la s hero w nm o r h e r t o a d j ou r nt o t h e ot h ersi de and t h ey a l li n a 卜记y w a lke dinto t he ga r den o fConeent r a ted Fr a 肛anee 另外 霍译中出现的 s o dm o t h e r 0一词 是在第五十七回 黛玉说要认薛姨妈做娘 0 此处的 娘 0 指 干娘0 是 义母 0的 俗称 即非本生之母而拜认为母者 因此译作 go d m o the r 0 乔 译因只有五十六回 所 以此处没有对应的译文 但在前文中出 现的 干娘 0 乔译也译作 s o dmo t h e r 0 通过上述译例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乔译在选词上相对谨 慎单一 因此反映在译文基本数据统计上 乔译的总词数和词 的类别数均低于霍译 下面用 C o n 3 0 软件统计两个译本中的高频词汇 并对比 如下 见图4 图4母系亲属词译文高频词比较 根据图4 首先 两个译本在高频词的使用上基本集中在母 系亲属的核心词汇上 诸如 母 0 舅 0 表兄弟姐妹 0 姨 0 外祖母0等 其次 用于表达 母亲一方的0含义的 m o t h e r s0一 词在两个译本中词频都较高 与其语义近似的还有乔译中的 mat em a l 0 由于英语中的诸多称谓都没有父系和母系之分 所以在翻译汉语中的母系亲属称谓时 译者只能加人相应的 m0t h e r s0和 matem a l 0以示区分 如 舅舅 0译作 mot he r s br o l her0或 matem a l unele 0 姨母 0为 m o t h er s si st er0 两姨 姐姐 0是 mother ssi st e r s ehil d 0或 eousin s on m y m o t h er s side 0 等等 因此 mo t h e r s 0和 ma tem a l 的高词频在一定程度上体 现出译文受源语语言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另外 霍译中的高频 词还有诸如 wa n s zhe n g 0的姓氏人名 笔者将在下面 独特 词 0中展开讨论 图5母系亲属词译文独特词比较 我们再用 C o n 3 0 软件统计两个译本中的独特词汇 并进 独特词是指在一个文本中词频达到一定水准而在另一个类似 文本或其他多个类 似文本 中词频为零的词语 冯庆华 2加8 26 9 严截丹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 以5 红楼梦6乔利译本中母系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行对比如下 见图5 从图5 中我们可以看到分别在霍译和乔译本中独有且按 词频由高到低排列的前 r o 个词汇 首先 由于在人名翻译上霍译和乔译分别使用的是汉语拼 音和威妥玛拼音 所以造成了相同人名的不同译法 如霍译的 Xue 和乔译的 Hsueh 0 其次 霍译在翻译中使用的人名多于乔译 如霍译中出现 频数最高的 wa n g 0 还有 z h e n s 在乔译中都没有出现 请看 下面两例 l 原文 他母亲道 咱们这次进京去 原是先拜望亲友 或是在你舅舅处 或是你姨父家 他两家的房舍极是宽敞的 0 第四回4 9 霍译 Sai d his mot h er 1 t h ough i t h e m a in pu卿 se o f our eo而 铭 h er ein t h ef i r s t p l a c e w as to see our r e la t i on s T h er em u st b el ot s a n d l ot s o fsPa r er o oma tyour 刃 nele w a咭 s a n d a tyo u r 刀 hil e J i a s plaee 乔译 R e t or te dhis m o ther the m a in ob j eeto f our pr esent vi si t t o t h e e叩i t a l15 f i r s t O fa l l t o四ou r r e sP e ets t o ou r r e l a t i ves a n d f r i en ds a n d i t 15 eit h er a ty o ur eld e r u n c l e s 衅br o ther S pla c e or a t yourorher unel e S m ysi ster S hu s ban d S ho me b o th o f w h i eh f a m il i es houses a r eext r em el y sPaei o u s 2 原文 贾 母方一一指与贷玉道 这是你大舅母 这是二舅母 0 第三回 2 8 霍译 Gr a ndmot h erJiano wi ntn心 uee d t h osepr e s e nt T h is 1 5 yo u relder un c l e w诉 AuntXi 咭 T h i s 1 5 you r 刀 n C l e Z h e咭 s 诉 Aun 肠咭 乔译 He r l adyship t h er e u训n 即int e dthem outone b yone t o T面 一 禅 T h is 0 she sai d 1 5 the 诉 o fy o ur un C le 0 ur m o 人 er s el女rbrother this 1 5 he w诉 o f0ur unel e her seeond 6r o ther 0 例 1 中原文的 舅舅 0和 姨夫 0在英语中都是 u n d e 0 霍 译选择用 称谓语 姓氏 0的形式加 以区分 而乔译则是通过 称谓语 解释 0的方式进行翻译 例 2 中的 大舅母 0和 二 舅母 0 两位译者仍然沿用例1 中的方式 分别以姓氏和解释加 以区分 在汉语中 对长辈亲属特别是嫡系亲属 一般不以 姓 名 称谓语 0的方式称呼 而多以长幼排行进行区分 如 尤氏 称 贾赦0 贾政0为 大老爷 0 二老爷 贾母向黛玉介绍 邢 夫人 0和 王夫人0时称其为 你大舅母0 二舅母 0 不会出现 诸如 邢舅母0 王舅母 0这样 以 姓名 称谓语 0的形式 原 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 薛姨妈0一词 也只是作者叙述之用 所 以 霍译的方法简单明了 符合西方人多以姓名称呼对方的习 惯 但与汉语文化截然不同 乔译完全依据原文 尽可能保留汉 语的表达习惯 但译文显得复杂冗长 不便于译语读者的阅读 和理解 也正是由于霍译更为贴近英语的表达习惯 在很多地 方采用了 称谓语 姓名 0的译法 使得其译本中人名的使用超 过了乔译 构成了其独特词 而乔译在解释亲属关系的时候则 不可避免地使用到表示长幼的 e lder e lde s t0等词 也构成了 其译本的独特词 最后 霍译中还使用了诸如 aunti e 0 m a n u na 0 mum 0等 口 语化的独特词 乔译中则只出现了 a u n i 0 mo t he r 0这样较为 正式的称谓语 3分析讨论 通过上述语料分析可以发现 与霍译相比 乔译在对母系 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上具有其独有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 一是选词上 乔译使用的正式词语较多 而霍译使用的口语 化昵称较多 二是翻译方式上 乔译严格 忠实0于原文 而霍译 则灵活变通 其称谓语的翻译更符合西方语言的表达习惯 下 面结合乔译本产生的译语社会背景 分析一下该译者选择这种 翻译策略的原因 乔译本产生于189 2 年到 1 8 9 3 年间 这一时期的英国正处 于维多利亚时代 V i ct o r i a n er a 的晚期 是大英帝国的峰端 阿 萨 勃里格斯 1 9 9 1 279 这时的中国正值光绪十八年到十 九年 中英两国的交往主要是英国以帝国主义的姿态对中国进 行的侵占与掠夺 乔利是英国驻澳门副领事 正是在这样的背 景下以在华殖民者的身份得以熟悉和接近中国社会的 这一时期欧美人士对5 红楼梦6 基本上不大清楚 关于5红 楼梦6的评论只是少数先驱者的零星活动 在欧美各国的学术 界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 在整个 1 9 世纪 欧美各主要百科 全书几乎都没有提及 5 红楼梦6 姜其煌 2加5 4 9 巧 0 乔利 是在欧美学界对5 红楼梦6并不熟悉的背景下 尝试全译 5 红楼 梦6的西欧第一人 其译本前有一篇极为简短的序言 其中对 5 红楼梦6一书没有做出任何介绍或评价 他甚至不清楚小说的 作者是何许人也 对5红楼梦6的版本及翻译时所依据的底本也 未作任何说明 这与当时欧美红学的研究水平是相符的 所 以 按照乔利本人的说法 他翻译5 红楼梦6的目的旨在帮助外 国人学习汉语 此外无他 与霍译相比 乔译在母系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中一是用词偏 正式 不使用诸如 a u n t i e si s 等昵称 二是对原文的 忠实 0 几乎达到亦步亦趋的程度 从时间上来看 乔译本的出现比霍 译本几乎早一个世纪 因此在用词上显得古旧 正式是很 自然 的事 但是 由于5红楼梦6 小说本身描写的是 1 8 世纪时的中 国封建家庭 因此霍译本在翻译时也刻意使用了一些较为老式 的词语 以照应原文中的时代背景 因此 乔译本在用词古旧 方面的特点并不突出 但是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策略却 截然不同 由于中西文化和语言习惯的不同 在翻译称谓语时 霍译作出了适应于译语文化的调整 显得灵活多变 但乔译却是 严格遵照原文 在称谓语词对词的翻译以及词序的处理上 都力 求对原文的绝对 忠实0 甚至不顾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由于母 系亲属词数量较少 所 以两个译 本中的独 特词也较少 统计到词频数位列前 1 0的词语有些仅在文本中出现过一次 威妥玛式拼音法 w a d e一 G I I e Roma n i z a t i o n 中国清末 至 19 5 8 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 中国和国际上流行的 中文拼音 方案 又称威 妥 玛 一翟理斯式 拼音 6 9 严故丹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翻译策略研究 以5红楼梦6乔利译本中 母系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1 9 世纪末期 5红楼梦6在中国也仅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 部通俗小说 尚未跻身经典之列 而此时的欧美学者对5红楼 梦6 更不熟悉 所以 乔译本对原文的绝对忠实 绝非是出自 对 5 红楼梦6 小说作为文学经典的推崇 或是对于中国文化的热 爱 他只是希望通过其 逐字逐词逐句0对中文原文的再现 从 而帮助外国人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 他之所以会选择 5 红楼梦6 或许一是因为5 红楼梦6 在当时的社会中极为流行 二是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作品中的语言真实鲜活 具有 生 活化0 口语化 0的特点 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学习汉语口语的教 材 乔利在序言中还提到 他通过阅读5自 迩集 6 学习汉语 5自 迩集 6是威妥玛在 186 7年编著的汉语课本 里面采用了 185 9 年他自己首创的 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的方法 为后人沿用 世 称 威妥玛式拼音法 0 乔利在5红楼梦6的称谓语翻译中 凡 涉及人名处全部使用了威氏拼音法 很有时代特色 一方面他 自己通过5自迩集6 学习汉语 另一方面他又将其学到的东西应 用到翻译当中 帮助更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 如果把这一翻译行为放置于广阔的 1 9 世纪殖民主义的历 史背景中 就可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原因 1 9 世纪末期的中国 饱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蚀 然而这种侵蚀绝不仅仅是领 土和经济上 它还是一个文化过程 英国作为当时在中国占有 支配地位的欧洲帝国 越发意识到培养通晓中国社会文化和语 言并能够将其转化到另外一个话语体系之中 按照他们的方式 塑造中国形象的 解码 再编码 0工作人员的重要性 何伟 亚 20 0 7 1 4 13 3 乔利曾担任英国驻澳门副领事 后任英国 驻中国领事 张国风 25 拟 37 4 属于英帝国派驻中国从事 解码 再编码0工作的重要人员之一 他翻译 5红楼梦6一 书的目的非常单纯 就是帮助在华英 国人更好地学习汉语 更 快地成为英帝国的汉语骨干 从而帮助英帝国推进其在中国的 殖民工程 这样 他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表现出的绝对 忠实 0 也变得容易理解 因为他从来就不是要译介一部优秀的文学作 品 或是传达小说语言的美感 他只是在帮助在华的 学生们0 更准确地了解一种语言 因此 无论从乔利译本的目 标读者来 看 还是从他的翻译策略来看 他都更像是翻译了一部教材 而 不是一部小说 所以 当人们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这一译本 时 即使是欧美读者也会觉得其鳖脚难懂 原因很简单 译语社 会的普通文学爱好者从来就不是乔利心中的读者 因此 从广 义的角度来看 乔利译本是 1 9 世纪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肆意 横行时的产物 它是英帝国主义对华 教育工程 0的组成部分 其译本体现出的 绝对忠实0的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深 刻的社会背景 4结语 本文借助语料库工具对 5 红楼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河北省永年县一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教育技术应用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研究
- 教育技术中的专利申请与风险规避
- 2025届江西省丰城二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禺山高级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探索教育游戏化如何影响孩子的情绪认知能力
- 教育技术项目的投资规划与风险控制
-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中2025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医疗培训中融入教育心理学的效果评估
- 技术如何塑造现代办公模式
- 暑假的一次冒险经历记事作文4篇范文
- 入职预支薪资协议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5台州市椒江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中学生零食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
- 国开本科《管理英语4》机考总题库及答案
- 软装行业竞品分析报告
- 公司收购公司协议书
- 基于移动端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 T∕CACM 024-2017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穴位埋线减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